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读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是我们实现“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的一剂灵丹妙药。语文课就应该让学生美美地读,尽情地享受语文味。什么是美读?什么地方适合美读?如何进行美读?本文将作一点粗略的论述。
关键词:美读;语文课;语文味
语文课堂应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让学生对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具有敏感性,让学生面对语言能浮想联翩,思绪万千。“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①,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最新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体现了当代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性质,体现了当代语文教育重视熏陶感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重视语文实践、重视培养良好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的特点 。
一、那么,美读读些什么?在哪些地方适合重点美读?
(一)读在语感障碍处
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是个体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培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或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作为语文学习最本质的东西,语感体现在我们课堂上就是能对语言文字产生预见性的敏感。具备这种敏感的学生在接触一个新的文本材料的时候,能达到读得顺畅并形成整体感受的效果。因为长期不间断地阅读,使语言、文法等一些隐藏于语言文字背后的规律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地被个体获取。
依据文本的特质,作者的语言习惯,尤其是学生语感差异等产生的文本朗读中的障碍,是一种最本质的语感障碍。这些障碍是需要教师有充分的认识和敏感的。抓住这些朗读障碍一遍又一遍地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一些常见的语法形式心领神会,才能具有良好的语言感知和预测能力。长此以往,熟能生巧,就形成了良好的语感。
(二)读在有欣赏价值处。
课文中的一些片段写得很美,内容生动,语言形象,引人入胜,饱蘸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者所描写的生活图景,那就要让学生多读,熟读成诵,识记文中的美词佳句。如《春》(七年级上册)中描写春花图的一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对这些精美的语段,可以引导学生看图并结合文字进行描述,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大自然的美和文章的节奏美。
二、怎样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美读呢?
(一)范读,读出作品的情感之美
虽然现在新课改倡导以学生自学为主,但是语文课的范读还是必要的。因为语文课所选的作品多是成人之作,而学生却是少年,凭着他们的人生阅历,一般很难读出作品的神韵。比如诗歌《乡愁》中的情怀“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这种撕心裂肺的诗句,孩子们是很难体会的,所以老师的范读,能让他们通过教师的范读体会出那种母子阴阳相隔的痛苦之情。当然这是一种诗歌的悲情之美。朱自清的《春》,文笔优美,生意盎然,传达出一种喜悦欣然,轻松浪漫的情调,如果教师不进行范读,学生一般是很难读出那种春意盎然之美的,如果通过配乐朗诵范读,让学生在听读中进入情境,那么对于文章的欣赏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激情的范读,让学生听“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侠肝义胆,让学生听“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豪情壮志,让学生听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理想……范读,引领学生走进语文情感大世界,去体会文学作品的情境之美。
(二)品读,语文课靓丽的风景线。
语文是一个大世界,语文中可以投射出百味人生,语文课显现的天文地理,万千宇宙,尽在语文的大世界。语文之美,美在它的博大,美在它的精深,美在它的语言,美在它的字里行间,美在它的章法排布,美在它的思想内涵,美在它的意境深远,美在它的独一无二……语文中经典的东西永远都不会改变,像《诗经》中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的兼爱非攻,取信于民;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清照的“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古典文学之美,犹如绮丽瑰宝,日久弥新,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艺术的璀璨,在学习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品味欣赏,它独特的魅力,并能做到古为今用,通古博今。
总之,只有通过多种方式的读,才能让学生走进课文,才能真正的徜徉于美妙的语文世界里,才能享受语文的味道与情趣,才能享受语文的神韵与奇妙,才能享受语文带来的灵魂的洗礼与思想的超越。由此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不可淡化或忽视的。
关键词:美读;语文课;语文味
语文课堂应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让学生对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具有敏感性,让学生面对语言能浮想联翩,思绪万千。“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①,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最新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体现了当代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性质,体现了当代语文教育重视熏陶感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重视语文实践、重视培养良好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的特点 。
一、那么,美读读些什么?在哪些地方适合重点美读?
(一)读在语感障碍处
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是个体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培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或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作为语文学习最本质的东西,语感体现在我们课堂上就是能对语言文字产生预见性的敏感。具备这种敏感的学生在接触一个新的文本材料的时候,能达到读得顺畅并形成整体感受的效果。因为长期不间断地阅读,使语言、文法等一些隐藏于语言文字背后的规律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地被个体获取。
依据文本的特质,作者的语言习惯,尤其是学生语感差异等产生的文本朗读中的障碍,是一种最本质的语感障碍。这些障碍是需要教师有充分的认识和敏感的。抓住这些朗读障碍一遍又一遍地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一些常见的语法形式心领神会,才能具有良好的语言感知和预测能力。长此以往,熟能生巧,就形成了良好的语感。
(二)读在有欣赏价值处。
课文中的一些片段写得很美,内容生动,语言形象,引人入胜,饱蘸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者所描写的生活图景,那就要让学生多读,熟读成诵,识记文中的美词佳句。如《春》(七年级上册)中描写春花图的一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对这些精美的语段,可以引导学生看图并结合文字进行描述,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大自然的美和文章的节奏美。
二、怎样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美读呢?
(一)范读,读出作品的情感之美
虽然现在新课改倡导以学生自学为主,但是语文课的范读还是必要的。因为语文课所选的作品多是成人之作,而学生却是少年,凭着他们的人生阅历,一般很难读出作品的神韵。比如诗歌《乡愁》中的情怀“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这种撕心裂肺的诗句,孩子们是很难体会的,所以老师的范读,能让他们通过教师的范读体会出那种母子阴阳相隔的痛苦之情。当然这是一种诗歌的悲情之美。朱自清的《春》,文笔优美,生意盎然,传达出一种喜悦欣然,轻松浪漫的情调,如果教师不进行范读,学生一般是很难读出那种春意盎然之美的,如果通过配乐朗诵范读,让学生在听读中进入情境,那么对于文章的欣赏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激情的范读,让学生听“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侠肝义胆,让学生听“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豪情壮志,让学生听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理想……范读,引领学生走进语文情感大世界,去体会文学作品的情境之美。
(二)品读,语文课靓丽的风景线。
语文是一个大世界,语文中可以投射出百味人生,语文课显现的天文地理,万千宇宙,尽在语文的大世界。语文之美,美在它的博大,美在它的精深,美在它的语言,美在它的字里行间,美在它的章法排布,美在它的思想内涵,美在它的意境深远,美在它的独一无二……语文中经典的东西永远都不会改变,像《诗经》中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的兼爱非攻,取信于民;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清照的“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古典文学之美,犹如绮丽瑰宝,日久弥新,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艺术的璀璨,在学习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品味欣赏,它独特的魅力,并能做到古为今用,通古博今。
总之,只有通过多种方式的读,才能让学生走进课文,才能真正的徜徉于美妙的语文世界里,才能享受语文的味道与情趣,才能享受语文的神韵与奇妙,才能享受语文带来的灵魂的洗礼与思想的超越。由此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不可淡化或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