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柏拉图曾讲过一个故事:
一个幽深黑暗的洞穴里,住着一批囚犯,他们被反绑在柱子上,脸朝洞壁,背向洞口,脑袋无法向后张望。他们从没有走出过洞穴,也不知是身在洞中。他们看到的只是外界物体投在墙上的影子,囚犯们把这些影子看成是真实的生活,从来不曾怀疑过。突然有一天,一个囚犯挣脱绳索转过了身,爬出洞穴后,他看到了温暖的阳光和陆离的大千世界,才茅塞顿开,醒悟以前所见的全是虚幻不实的幻象。他匆匆跑回洞里讲述自己的发现,可是大伙根本不信,嘲弄他是痴人说梦。
是什么让囚犯们坚信虚幻的东西?是那个洞穴,是那个封闭的洞穴造成了他们的习惯性思维。在学校,长期生活在一个单一的教育环境中,教师无形之中也会形成自己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这种习惯性的思维往往远离了科学,变成了僵化的、危险的思维。
教师习惯性的教育思维以观念的方式沉淀在头脑中,它类似某种教育理论,但又不具备科学理论的基本规范。这种理论可以称之为“内隐理论”。
内隐理论有哪些特点?
首先它具有隐蔽性。它隐藏在教师的内心深处,处在意识认识水平之下。它对教师的日常教育行为实践持续发生作用,以无意识的方式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思维和对教学事件的处理,但教师本人却可能没有明白的自我觉悟意识。其次,内隐理论又有情境性的特點。内隐理论源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教师每日的行为也就是在自觉不自觉的实践、解释着它。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形成的对某种特定的教育观念的假设和认定,它总是和具体的情境相连。这就决定了它是粗糙的、零碎的,不明确,也不构成系统。还有,由于教师个人的教育生活情境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所以由此产生的个人化的理论也具有封闭性。因此,内隐理论往往片面或偏激地认定教师个人教育某一方面的意义,而忽视其他。
一个教师,对自己潜意识的教育观念如果不能做任何有意义的反省,任由内隐理论长期处于休眠和固步自封的状态,那么,他只能长期生活在自己的习惯之中而止步不前。
如何改造自己的内隐理论?
答案只有一个: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改变自己的生存行走方式。
内隐理论与教师的生活息息相关,与教师的思维习惯紧密相连,它实质是对自己生存方式的一种理解。因此,若想改变内隐理论,就要求教师必须对自己的生活世界进行重构。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因果链条:生存方式改变——思维方式改变——内隐理论改变。而生存方式的改变,抛开外在的客观因素不看,只有教师本人的行动,才有可能真正起到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改变陈旧的思维习惯,成为自己的解剖者和研究者,这是首要的条件。那么一个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行走方式?
一句话,生存在反思性思维之中,作一名反思性的教师。
何谓反思性思考?李镇西老师曾说:“通俗地说,就是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工作,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这里的“思考”就是指“反思性思考”,即对自己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的一种追问、审视、推敲、质疑、批判、肯定、否定……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反思性思维的五个阶段:一,暗示;二,问题;三,假设;四,推理;五,用行动检验。杜威的理论主要是针对解决问题而言,是一种研究问题的行为程式;而本文所说的反思,更多的是从狭义上着眼,指的是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批判性思考。教师每天生活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直接感知着鲜活的人和事,对自己教育行为的认知水平将直接决定着教育行为的质量。教师不仅是个感性的实践者,还应该是个理性的研究者。而这个研究首要的就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持续不断的批判性反思。荀子曾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得非常中肯。
一个反思型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首先,具有开放的心胸,用新的教育理念,形成自己反思的参照标准。其次,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捕捉反思的机缘。中小学教师一直生活在教育教学实际现场,这个现场是教育问题的发源地。任何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一个反思型的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能够在稍纵即逝的现象中捕捉问题,善于在貌似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提出问题的现象和细节,捕捉住暗示。第三,具有勇于解剖自己的品质,要对自己的教育行为现象进行审察和批判。最后,教师还需具有实践意识,这样才会具有现实针对性,不会出现“伪问题”。
反思性思维以反思的形式将教师的内隐理论外化,不断引起旧知到新知的突变,使教师内隐理论内部产生调整和重构。反思性思维,是促使教师不断形成自己新的内隐理论的根本动因,是提升教师智慧的原动力。李镇西老师说:“20多年的教育经历告诉我,一个真正的反思型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 每天全身心投入,做好自己的工作;坚持阅读,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人文修养;不断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点滴,提炼自己的教育智慧;不断解剖检讨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然后再用之于实践,这就是教师应该具有的行为方式。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怀远三中)
一个幽深黑暗的洞穴里,住着一批囚犯,他们被反绑在柱子上,脸朝洞壁,背向洞口,脑袋无法向后张望。他们从没有走出过洞穴,也不知是身在洞中。他们看到的只是外界物体投在墙上的影子,囚犯们把这些影子看成是真实的生活,从来不曾怀疑过。突然有一天,一个囚犯挣脱绳索转过了身,爬出洞穴后,他看到了温暖的阳光和陆离的大千世界,才茅塞顿开,醒悟以前所见的全是虚幻不实的幻象。他匆匆跑回洞里讲述自己的发现,可是大伙根本不信,嘲弄他是痴人说梦。
是什么让囚犯们坚信虚幻的东西?是那个洞穴,是那个封闭的洞穴造成了他们的习惯性思维。在学校,长期生活在一个单一的教育环境中,教师无形之中也会形成自己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这种习惯性的思维往往远离了科学,变成了僵化的、危险的思维。
教师习惯性的教育思维以观念的方式沉淀在头脑中,它类似某种教育理论,但又不具备科学理论的基本规范。这种理论可以称之为“内隐理论”。
内隐理论有哪些特点?
首先它具有隐蔽性。它隐藏在教师的内心深处,处在意识认识水平之下。它对教师的日常教育行为实践持续发生作用,以无意识的方式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思维和对教学事件的处理,但教师本人却可能没有明白的自我觉悟意识。其次,内隐理论又有情境性的特點。内隐理论源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教师每日的行为也就是在自觉不自觉的实践、解释着它。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形成的对某种特定的教育观念的假设和认定,它总是和具体的情境相连。这就决定了它是粗糙的、零碎的,不明确,也不构成系统。还有,由于教师个人的教育生活情境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所以由此产生的个人化的理论也具有封闭性。因此,内隐理论往往片面或偏激地认定教师个人教育某一方面的意义,而忽视其他。
一个教师,对自己潜意识的教育观念如果不能做任何有意义的反省,任由内隐理论长期处于休眠和固步自封的状态,那么,他只能长期生活在自己的习惯之中而止步不前。
如何改造自己的内隐理论?
答案只有一个: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改变自己的生存行走方式。
内隐理论与教师的生活息息相关,与教师的思维习惯紧密相连,它实质是对自己生存方式的一种理解。因此,若想改变内隐理论,就要求教师必须对自己的生活世界进行重构。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因果链条:生存方式改变——思维方式改变——内隐理论改变。而生存方式的改变,抛开外在的客观因素不看,只有教师本人的行动,才有可能真正起到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改变陈旧的思维习惯,成为自己的解剖者和研究者,这是首要的条件。那么一个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行走方式?
一句话,生存在反思性思维之中,作一名反思性的教师。
何谓反思性思考?李镇西老师曾说:“通俗地说,就是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工作,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这里的“思考”就是指“反思性思考”,即对自己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的一种追问、审视、推敲、质疑、批判、肯定、否定……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反思性思维的五个阶段:一,暗示;二,问题;三,假设;四,推理;五,用行动检验。杜威的理论主要是针对解决问题而言,是一种研究问题的行为程式;而本文所说的反思,更多的是从狭义上着眼,指的是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批判性思考。教师每天生活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直接感知着鲜活的人和事,对自己教育行为的认知水平将直接决定着教育行为的质量。教师不仅是个感性的实践者,还应该是个理性的研究者。而这个研究首要的就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持续不断的批判性反思。荀子曾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得非常中肯。
一个反思型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首先,具有开放的心胸,用新的教育理念,形成自己反思的参照标准。其次,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捕捉反思的机缘。中小学教师一直生活在教育教学实际现场,这个现场是教育问题的发源地。任何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一个反思型的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能够在稍纵即逝的现象中捕捉问题,善于在貌似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提出问题的现象和细节,捕捉住暗示。第三,具有勇于解剖自己的品质,要对自己的教育行为现象进行审察和批判。最后,教师还需具有实践意识,这样才会具有现实针对性,不会出现“伪问题”。
反思性思维以反思的形式将教师的内隐理论外化,不断引起旧知到新知的突变,使教师内隐理论内部产生调整和重构。反思性思维,是促使教师不断形成自己新的内隐理论的根本动因,是提升教师智慧的原动力。李镇西老师说:“20多年的教育经历告诉我,一个真正的反思型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 每天全身心投入,做好自己的工作;坚持阅读,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人文修养;不断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点滴,提炼自己的教育智慧;不断解剖检讨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然后再用之于实践,这就是教师应该具有的行为方式。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怀远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