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同一节课,不同的教法和学法,收到了不同的效果。以学生为主的课堂赢得了主动,以读为主的教法突破了重点难点,实践再次证明:课堂是学生的,阅读是必要的,课改是需要不断探索的。实践带来喜悦,喜悦中不断反思,反思中步步前行。崇尚“至乐莫若读书”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
【关键词】阅读 交流 诵读 理解 喜悦 反思
《山海关》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六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教学这一课已有几次了,但这次,我是怀着兴奋与畅快的心情走出教室的,并很快地把这节课上的惊喜之处流于笔端。
知学情:根据以前的教学经验,课前就了解到《山海关》这一课的学习并不太顺利,从学生的调查统计情况来说,孩子们初读本课茫然无所知,再读磕绊不流畅,三读不尽全理解。尤其对于后进生,更显得吃力。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阻碍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究其原因,学生说“读不懂”,细究则是有太多的生词、难句挡道。
剖文理:其实,就文本自身而言,本文是著名作家峻青的《雄关赋》改动所得,无论文章结构、遣词造句、表达方法、蕴含的情感等各方面都堪称美文范例。但对小学生来说,不理解词句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再者就是山海关的历史精神中的历史性和精神层次也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经验中比较单薄的。
从教材的结构来说,全文结构完整,总分总方法条理清晰,段落衔接自然,既点明山了海关的特点,又赞叹了其历史精神;既重视所见,又关注所想,两者有机的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而本单元的重点之一: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感受炽热的爱国情感,认真体会文中重点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课正是承担了解决这一单元重点的任务。
鉴于以上所述学情,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能力水平,对本课重点、难点的突破做了如下安排,并付诸实施,效果凸显:
1、读为先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说得一点儿不错,用了一节的时间引导学生分几种类型进行阅读练习:一读初知内容,找出“拦路虎”;二读熟悉文本,解除“拦路虎”;三读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条理;四读领悟情感,学习表达方法。其间学生自由读、教师范读、生生互读、师生互读等视情况随时穿插,不拘形式,只求读通读顺读正确读流利。此为基础。之后便是学生放开自我质疑的环节,试试自己能提出多少问题,能解决多少难题,还有哪些解决不了。
整节课充满了浓浓的阅读氛围,一切的问题都先通过读来解决,所有的答案都先在读中去寻找,学生由一开始读得磕磕绊绊,到慢慢读通顺,再到读出韵味,融入情感。我发现:学生脸上最初的尴尬转为了喜悦,学生一开始的胆怯也已悄然散去。在解决词语“拦路虎”时,孩子们不再只是依靠查字典了,而是能结合具体语句理解了、能把前后文联系起来理解、也能抓住重点词句谈感受对比理解,不能不说是读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是读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是读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灵动性。真应了“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的境界。
2、谈为主
能把学来的知识加以运用是学习的根本。本文在多读的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知识迁移,加强了“自读自悟谈理解”大比拼,通过读把文本知识迁移到学生头脑中,经过思维加工,变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看谁读过之后知道的多,理解的好,进行2人小组的互说和4人大组的汇报比赛。这一过程中,发现学生不仅谈了山海关的特点,也点出了其历史精神,并能结合具体的语句来谈,很好!重点、难点也在阅读交流中得以突破,超越了教师备课时对学生的估计。这不能不说是多读的效果的显现。
更让人惊喜的是学生在读后的合作中理出了文章的脉络和层次,并把质疑从对简单的词语质疑发展到对课文内容、对历史背景、对作者的情感、对同学的回答等各个方面提出质疑。虽然有些问题离文本远了些,不过也不是坏事,毕竟学生已有所思,也是好的开端。
3、诵为辅
积累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应该养成的一种良好习惯,也是一项必备技能。因此,鼓励并带动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甚至达到朗诵,既是对文本情感的一种深入体会,又在无形中帮助学生积累了词句,丰富了语言。
看着孩子们诵读时的投入,听着孩子们时而高昂、时而忧伤、时而激愤的声音,尤其在朗诵最后三个自然段时,孩子们小脸上那种神圣、双眼中那盈盈的泪光感染了在场所有的人,静悄悄的教室里,每一丝空间都在肃然起敬。那一刻,一种新的思考在心中油然升起: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常伴乐从心起。引导孩子们开心阅读、用心阅读的信念更加坚定。
4、遗憾之处
(1)受条件限制,没能给学生展示长城、山海关的音像、图片等有声有色的现场资料,没能从感官上给学生以欣赏性的感悟,如果能配以相关的课件,会使学生兴趣更浓,也更有情景感,效果会更理想些。
(2)对一些有深度的句子没有刻意的充分的给学生作以阐释。毕竟这是来自一位有哲思人物的作品,要学生完完全全的领悟,是有一定难度的。
(3)学生对资料查阅不足,导致此方面交流不充分。
(4)学生的情感激发有了普及度,但全员参与度还有遗失之处,还有几个孩子听得比平时精神多了,但表现力还不是够充分。期盼再次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展示机会。
虽然这篇课文我们用了三个课时,虽然我们还远未达到“至乐莫若读书”的境界,但我们尝试了“熟读与精思”的美妙,愿这种美妙的感觉能时时唤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能引领孩子们叩开阅读之门,走进阅读世界!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苏东坡.《和董传留别》.
[3]《弟子规》.
【关键词】阅读 交流 诵读 理解 喜悦 反思
《山海关》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六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教学这一课已有几次了,但这次,我是怀着兴奋与畅快的心情走出教室的,并很快地把这节课上的惊喜之处流于笔端。
知学情:根据以前的教学经验,课前就了解到《山海关》这一课的学习并不太顺利,从学生的调查统计情况来说,孩子们初读本课茫然无所知,再读磕绊不流畅,三读不尽全理解。尤其对于后进生,更显得吃力。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阻碍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究其原因,学生说“读不懂”,细究则是有太多的生词、难句挡道。
剖文理:其实,就文本自身而言,本文是著名作家峻青的《雄关赋》改动所得,无论文章结构、遣词造句、表达方法、蕴含的情感等各方面都堪称美文范例。但对小学生来说,不理解词句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再者就是山海关的历史精神中的历史性和精神层次也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经验中比较单薄的。
从教材的结构来说,全文结构完整,总分总方法条理清晰,段落衔接自然,既点明山了海关的特点,又赞叹了其历史精神;既重视所见,又关注所想,两者有机的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而本单元的重点之一: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感受炽热的爱国情感,认真体会文中重点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课正是承担了解决这一单元重点的任务。
鉴于以上所述学情,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能力水平,对本课重点、难点的突破做了如下安排,并付诸实施,效果凸显:
1、读为先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说得一点儿不错,用了一节的时间引导学生分几种类型进行阅读练习:一读初知内容,找出“拦路虎”;二读熟悉文本,解除“拦路虎”;三读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条理;四读领悟情感,学习表达方法。其间学生自由读、教师范读、生生互读、师生互读等视情况随时穿插,不拘形式,只求读通读顺读正确读流利。此为基础。之后便是学生放开自我质疑的环节,试试自己能提出多少问题,能解决多少难题,还有哪些解决不了。
整节课充满了浓浓的阅读氛围,一切的问题都先通过读来解决,所有的答案都先在读中去寻找,学生由一开始读得磕磕绊绊,到慢慢读通顺,再到读出韵味,融入情感。我发现:学生脸上最初的尴尬转为了喜悦,学生一开始的胆怯也已悄然散去。在解决词语“拦路虎”时,孩子们不再只是依靠查字典了,而是能结合具体语句理解了、能把前后文联系起来理解、也能抓住重点词句谈感受对比理解,不能不说是读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是读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是读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灵动性。真应了“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的境界。
2、谈为主
能把学来的知识加以运用是学习的根本。本文在多读的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知识迁移,加强了“自读自悟谈理解”大比拼,通过读把文本知识迁移到学生头脑中,经过思维加工,变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看谁读过之后知道的多,理解的好,进行2人小组的互说和4人大组的汇报比赛。这一过程中,发现学生不仅谈了山海关的特点,也点出了其历史精神,并能结合具体的语句来谈,很好!重点、难点也在阅读交流中得以突破,超越了教师备课时对学生的估计。这不能不说是多读的效果的显现。
更让人惊喜的是学生在读后的合作中理出了文章的脉络和层次,并把质疑从对简单的词语质疑发展到对课文内容、对历史背景、对作者的情感、对同学的回答等各个方面提出质疑。虽然有些问题离文本远了些,不过也不是坏事,毕竟学生已有所思,也是好的开端。
3、诵为辅
积累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应该养成的一种良好习惯,也是一项必备技能。因此,鼓励并带动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甚至达到朗诵,既是对文本情感的一种深入体会,又在无形中帮助学生积累了词句,丰富了语言。
看着孩子们诵读时的投入,听着孩子们时而高昂、时而忧伤、时而激愤的声音,尤其在朗诵最后三个自然段时,孩子们小脸上那种神圣、双眼中那盈盈的泪光感染了在场所有的人,静悄悄的教室里,每一丝空间都在肃然起敬。那一刻,一种新的思考在心中油然升起: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常伴乐从心起。引导孩子们开心阅读、用心阅读的信念更加坚定。
4、遗憾之处
(1)受条件限制,没能给学生展示长城、山海关的音像、图片等有声有色的现场资料,没能从感官上给学生以欣赏性的感悟,如果能配以相关的课件,会使学生兴趣更浓,也更有情景感,效果会更理想些。
(2)对一些有深度的句子没有刻意的充分的给学生作以阐释。毕竟这是来自一位有哲思人物的作品,要学生完完全全的领悟,是有一定难度的。
(3)学生对资料查阅不足,导致此方面交流不充分。
(4)学生的情感激发有了普及度,但全员参与度还有遗失之处,还有几个孩子听得比平时精神多了,但表现力还不是够充分。期盼再次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展示机会。
虽然这篇课文我们用了三个课时,虽然我们还远未达到“至乐莫若读书”的境界,但我们尝试了“熟读与精思”的美妙,愿这种美妙的感觉能时时唤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能引领孩子们叩开阅读之门,走进阅读世界!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苏东坡.《和董传留别》.
[3]《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