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和造就一批具备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需要,是机关事业单位提高办事效率、效能的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掌握创新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一、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一)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专业技术人员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以及从事专业技术管理工作且已在1983年以前评定了专业技术职称或在1984年以后聘任了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和骨干力量,约占我国人才总量的50%左右,承担着各类具体专业技术工作。他们的创新能力关系着我国科教文卫体等诸多方面发展水平和前景,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专业技术人员想不想创新、会不会创新、能不能创新,直接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潜力。
(二)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2008年中国科协发布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当前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达到4246万人,是世界上科技人力资源第一大国。但从每万人口中的研究人员数量来看,日本是64.2人,美国是46.5人,英国是30人,法国是32.6人,德国是34人,而我国只有9.3人,不及日本的l/6;从论文的相对引用影响率(RCI)来看,美国是1.47,英国是1.36,德国是1.21,日本是0.9l,中国只有0.58,排在第十位。以上数据告诉我们,中国是人才大国,但还远不是人才强国。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制约我国赶超世界的瓶颈、成为关系我国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的迫切性
创新是专业技术工作的本质属性,没有创新就没有技术的突破,没有创新就没有新成果的出现,没有创新就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而创新能力则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核心能力,是综合素质内涵之一,是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前提,是克服困境、破解难题的关键。大力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水平、创新实践能力,既是由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特点决定的,也是由我国当前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所决定的。
二、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的困境
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具有从事技术工作经验;具有对未知知识的探索、对工作思路革新、对工作方法的完善的潜能,只所以这种潜能未得到充分发挥,主要来自个人和社会两方面因素:
(一)个人因素
1、认识不够。缺乏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最大制约因素,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每天从事的都是重复性的工作,工作单调且繁琐,这使大家很少去思考创新的价值、意义和方法,对自己的要求也只是停留在完成现有的事情上,很少去拓展工作领域,很少去探索新的方法与途径。
2、付出不够。创新是综合素质的体现,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足够多的经验,还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正确的思维方式,这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积累和提升,大多数人忙于眼下的工作,无法或不愿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金钱去学习、思考、参加训练,致使许多具备创新潜质的人知识陈旧、方法落后、思维封闭,丧失创新的机会。
3、思维不够。专业技术人员由于从事某方面的具体工作,造成他们知识单一、技能单一、进而造成思维方式单一;导致知识之间、技术之间、思维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结果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这种条条块块的思维方式不符合创新思维的要求,缺乏创新思维是制约创新能力提高核心因素。
4、联系实际不够。创新的级别分类告诉我们,90%的创新属于小级别创新或普通创新,这些创新来自具体工作。工作程序的一次有效调整,工作方法的一次改进,工作思路的一次转向都是创新的表现,许多人都把创新想得很高深、很神奇,只是从理论上寻找突破,科技前沿寻求创新,而忽视自己的具体工作实际,最终影响创新成果的产生。
(二)社会因素
1、环境不够。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环境相对封闭,制约着思维发展的空间;再加上传统文化中某些消极思想的影响,容易形成保守的观念,如:“重传统、轻创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枪打出头鸟”等思想,这些守旧的思想和保守的管理体制结合在一起,成为束缚创新发展的一张无形巨网。
2、投入不够。我国教育支出只占GDP的2%,世界教育支出加权平均数为5.33%,国家投入的教育费用严重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上我国非常重视普通教育,留给培训的费用更少,在培训费用中大多是用于管理人员考察,真正留给技术人员培训的费用寥寥无几,再加上社会和单位没有重视培训的习惯,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的提升基本上靠自己投入,这使得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只能进行维持性学习很少进行创造性学习。
3、培训内容和方式不够。当前培训以知识的学习为主,缺乏对创新思维的训练,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形式单一,方法呆板,缺少新意。在这种教学状态下,许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培训当成了一种任务,甚至看做一种负担,而没有当做学习的机会,从而影响了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4、培训师资不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国家有关部门只提供培训教材,具体培训工作由各级各部门自行组织,市级以下可以说没有专职的培训教师,临时抽调人员充数,教师本身就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效果可想而知,致使培训流于形式,没有效果,参与培训的学员也没有积极性,白白浪费培训资源。国家应在每次培训前,先培训师资,再逐级进行,师资有保证,培训才会有效果。
5、评价机制不够。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往往只看完成情况,很少关心工作过程,很少去分析研究工作方法的创新和改进,很少去探索和思考同样的工作有没有新的方法,有没有更省时、省力的解决途径,这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专业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形成墨守成规的习惯,制约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途径
基于对制约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因素的分析,我认为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培养创新理念
提高对创新作用的认识,使大家认识到创新是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破解专业技术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特殊问题、疑难问题的需要;是破除思维定势、改进思维和工作模式的需要;是破除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需要。养成面对工作用新眼光看问题,新思路想问题,新办法解决问题的习惯;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探索新的解决途径。
(二)充实创新知识
学习创新理论,了解创新的特点和原则,掌握创新的步骤,懂得创新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在工作中努力寻找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学会如何克服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着眼于实际,在工作中有所创新。
(三)培育创新环境
环境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加强舆论的引导和宣传,形成以“创新为本”文化氛围,引导大家形成以新理念为指导,以新思路为主线,以新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模式;建立激励创新的机制,用创新作为评价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的标准之一;建立宽松的工作环境,允许尝试和探索,启迪创新思维,建立创新机制,激励大家创新、创造的欲望。
(四)训练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的核心与关键。通过对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等的学习和训练,丰富思维方式,训练多层次、多角度认识、分析问题的习惯,才能捕捉新现象、提出新问题、探索新规律、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五)关注工作实效
实践是人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不会动手实现,整天空想,在概念之间转来转去,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创新的火花往往是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迸发出来的;是建立在对自己工作领域的问题、方法了如指掌的基础上,离开自己的工作仅停留在思想阶段的创新并不是真正的创新,实现了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
综上,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是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也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一、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一)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专业技术人员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以及从事专业技术管理工作且已在1983年以前评定了专业技术职称或在1984年以后聘任了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和骨干力量,约占我国人才总量的50%左右,承担着各类具体专业技术工作。他们的创新能力关系着我国科教文卫体等诸多方面发展水平和前景,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专业技术人员想不想创新、会不会创新、能不能创新,直接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潜力。
(二)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2008年中国科协发布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当前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达到4246万人,是世界上科技人力资源第一大国。但从每万人口中的研究人员数量来看,日本是64.2人,美国是46.5人,英国是30人,法国是32.6人,德国是34人,而我国只有9.3人,不及日本的l/6;从论文的相对引用影响率(RCI)来看,美国是1.47,英国是1.36,德国是1.21,日本是0.9l,中国只有0.58,排在第十位。以上数据告诉我们,中国是人才大国,但还远不是人才强国。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制约我国赶超世界的瓶颈、成为关系我国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的迫切性
创新是专业技术工作的本质属性,没有创新就没有技术的突破,没有创新就没有新成果的出现,没有创新就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而创新能力则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核心能力,是综合素质内涵之一,是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前提,是克服困境、破解难题的关键。大力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水平、创新实践能力,既是由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特点决定的,也是由我国当前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所决定的。
二、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的困境
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具有从事技术工作经验;具有对未知知识的探索、对工作思路革新、对工作方法的完善的潜能,只所以这种潜能未得到充分发挥,主要来自个人和社会两方面因素:
(一)个人因素
1、认识不够。缺乏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最大制约因素,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每天从事的都是重复性的工作,工作单调且繁琐,这使大家很少去思考创新的价值、意义和方法,对自己的要求也只是停留在完成现有的事情上,很少去拓展工作领域,很少去探索新的方法与途径。
2、付出不够。创新是综合素质的体现,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足够多的经验,还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正确的思维方式,这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积累和提升,大多数人忙于眼下的工作,无法或不愿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金钱去学习、思考、参加训练,致使许多具备创新潜质的人知识陈旧、方法落后、思维封闭,丧失创新的机会。
3、思维不够。专业技术人员由于从事某方面的具体工作,造成他们知识单一、技能单一、进而造成思维方式单一;导致知识之间、技术之间、思维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结果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这种条条块块的思维方式不符合创新思维的要求,缺乏创新思维是制约创新能力提高核心因素。
4、联系实际不够。创新的级别分类告诉我们,90%的创新属于小级别创新或普通创新,这些创新来自具体工作。工作程序的一次有效调整,工作方法的一次改进,工作思路的一次转向都是创新的表现,许多人都把创新想得很高深、很神奇,只是从理论上寻找突破,科技前沿寻求创新,而忽视自己的具体工作实际,最终影响创新成果的产生。
(二)社会因素
1、环境不够。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环境相对封闭,制约着思维发展的空间;再加上传统文化中某些消极思想的影响,容易形成保守的观念,如:“重传统、轻创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枪打出头鸟”等思想,这些守旧的思想和保守的管理体制结合在一起,成为束缚创新发展的一张无形巨网。
2、投入不够。我国教育支出只占GDP的2%,世界教育支出加权平均数为5.33%,国家投入的教育费用严重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上我国非常重视普通教育,留给培训的费用更少,在培训费用中大多是用于管理人员考察,真正留给技术人员培训的费用寥寥无几,再加上社会和单位没有重视培训的习惯,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的提升基本上靠自己投入,这使得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只能进行维持性学习很少进行创造性学习。
3、培训内容和方式不够。当前培训以知识的学习为主,缺乏对创新思维的训练,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形式单一,方法呆板,缺少新意。在这种教学状态下,许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培训当成了一种任务,甚至看做一种负担,而没有当做学习的机会,从而影响了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4、培训师资不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国家有关部门只提供培训教材,具体培训工作由各级各部门自行组织,市级以下可以说没有专职的培训教师,临时抽调人员充数,教师本身就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效果可想而知,致使培训流于形式,没有效果,参与培训的学员也没有积极性,白白浪费培训资源。国家应在每次培训前,先培训师资,再逐级进行,师资有保证,培训才会有效果。
5、评价机制不够。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往往只看完成情况,很少关心工作过程,很少去分析研究工作方法的创新和改进,很少去探索和思考同样的工作有没有新的方法,有没有更省时、省力的解决途径,这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专业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形成墨守成规的习惯,制约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途径
基于对制约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因素的分析,我认为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培养创新理念
提高对创新作用的认识,使大家认识到创新是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破解专业技术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特殊问题、疑难问题的需要;是破除思维定势、改进思维和工作模式的需要;是破除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需要。养成面对工作用新眼光看问题,新思路想问题,新办法解决问题的习惯;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探索新的解决途径。
(二)充实创新知识
学习创新理论,了解创新的特点和原则,掌握创新的步骤,懂得创新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在工作中努力寻找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学会如何克服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着眼于实际,在工作中有所创新。
(三)培育创新环境
环境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加强舆论的引导和宣传,形成以“创新为本”文化氛围,引导大家形成以新理念为指导,以新思路为主线,以新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模式;建立激励创新的机制,用创新作为评价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的标准之一;建立宽松的工作环境,允许尝试和探索,启迪创新思维,建立创新机制,激励大家创新、创造的欲望。
(四)训练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的核心与关键。通过对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等的学习和训练,丰富思维方式,训练多层次、多角度认识、分析问题的习惯,才能捕捉新现象、提出新问题、探索新规律、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五)关注工作实效
实践是人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不会动手实现,整天空想,在概念之间转来转去,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创新的火花往往是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迸发出来的;是建立在对自己工作领域的问题、方法了如指掌的基础上,离开自己的工作仅停留在思想阶段的创新并不是真正的创新,实现了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
综上,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是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也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和努力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