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余书屋散简(续)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yq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怕不怕听真话的不同结果
  
  汉文帝治天下,搞得颇为出色。可是贾谊论当时形势,并没说一派大好,越来越好,而是认为好多事情可为痛哭。汉文帝没整他,反而重用他。
  西汉孝武帝在解决国境安宁问题上干得颇为不错,当时西汉显得很有点儿国威。可是徐乐、严安并未一味捧场,而却一本正经地劝他吸取陈胜亡秦、六卿篡晋的教训。孝武也并没忌讳这个而对他们打什么棍子。
  结果,这两位皇帝终其一生似乎都颇有治绩,颇得人心。
  秦二世时,关东农民暴动,人家报告他,他认为这是对大好形势的诬蔑和毁谤,是有意给升平盛世抹黑,大发脾气,把人家投入监狱,有个善于逢迎的小滑头报告他说:暴动的全抓起来了,没什么值得担心的。他毫不核实,信以为真,喜形于色。
  隋炀帝时,四方兵起,他的臣子们深知这位皇帝爱人家报喜不报忧,就都不跟他讲真话。有个别肯讲实话的,总是马上触霉头。
  结果,这两位“以危乱灭亡为讳”的皇帝,下场都不美妙。用尹师鲁给宋仁宗的一个奏本上的话来说,就叫作“秦、隋宗社,数年为丘墟。”
  西汉、北魏一度都搞得不错,原因当然不止一个,但肯听真话,不讲忌讳,愿意针对人家指出的缺点采取相应措施,恐怕该算一条重要原因。因为兼听则明,明,就自然较能作出符合实际的正确决策。
  秦、隋都是二世而亡,原因当然也不止一个。但不想听真话,而只希望人家闭起眼睛不顾事实地一味鼓吹大好形势,歌功颂德,恐怕总得算条不小的原因。因为真情实况毫不知道,耳塞目蔽,还能谈得到什么作出英明决策么?
  
  假辫子还是不做为好!
  
  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把辫子剪掉了。“辫子留在日本”。回国后,为辫子问题曾经伤过一番脑筋。
  那时,有无辫子是拥清或反清的彰明昭著的标记。剪掉了辫子,那就无异自我证明属于反清一伙,在清廷看来,理应坐牢或杀头无疑。鲁迅开始觉得辫子和头颅权衡轻重,还是头颅较为重要,于是,一到上海,就请了一个专装假辫的专家装上一条假辫子。但是,鲁迅毕竟是鲁迅,脾气来得硬。装了一个多月之后,索性不装了。不装的原因,鲁迅在《病后杂谈之余》一文中谈到过。其实卑之无甚高论,并不涉及什么民族气节之类的大道理。他说,做的辫子“如果在路上掉了下来,或者被人拉下来,不是比原来没有辫子更不好看么?”就因此,“索性不做了。”辫子不做了,头也终于还留在颈上,大概那时清廷已经更多地考虑保命,而不暇顾及面子,因此,法网较疏,这才使鲁迅这样的“鱼”幸免于难。
  满清入关,讲究发与头不并留。完蛋之前夕,又讲究点辫与头共存亡。这实在太讲小节,太重视形式主义的玩意了。
  辛亥革命之后,对于留辫与否,倒似乎听便的。辜鸿铭不就长期留了辫子在北京大学讲台上唾沫横飞,高谈阔论吗?看来,资产阶级比起封建地主和奴隶主来,是要开明点儿,胸襟是要开阔点儿。
  二十世纪,不能搞忠不忠看辫子了,“脑袋瓜子特别灵”的人于是别出心裁,来个忠不忠看小红本、看像章、看画像。一时间,宝书台上红本本摆得最多的人,上衣上像章别得最多,像章又最大的人,房间里密密麻麻贴满了领袖像的人,就成了“最最最忠于”的先进人物。某地一个老奶奶满屋子贴上领袖像,简直把领袖像当成了糊墙壁的花纸,竟然哄动一时,参观者有之,“取经”者有之。还惊动了方面大员驾临视察,慰勉有加,并曾大开现场观摩会。像章呢?穿大衣,挂在大衣上,穿制服,挂在制服上,穿衬衣,挂在衬衣上,穿汗衫背心,挂在汗衫背心上。反正非挂不可。不然,三反分子这顶帽子谁能吃得消?
  到处是宝书台,到处是胸前挂满像章,手里拿着小红本的人,到处是忠字舞、语录操,到处是早请示、晚汇报、吃饭做祷告,一片喃喃声。如果我们的子孙得以目睹此情此景,难道不会怀疑这是一个疯狂世界吗?
  可是有人说,就这样,才能说明八亿人民都“三忠于”;就这样,才可使国不变色、党不变修、“无”不变“资”;而且,就这样,可以使生产自然而然地上去,可以使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自然而然地到来。
  然而,那种搞现代迷信、搞愚民政策的大人物,在当众手挥小红本、胸别像章、大念语录之后,回到了他们的安乐窝,可就马上摘下临时装上的类似假辫子那样的“三忠于”假面具,无所不为,以至无恶不作了。
  鲁迅并不忠于清廷,装假辫子是为了避免无谓的牺牲,但终于觉得装假没有意思而索性不做假辫子。
  某些人并不真的“三忠于”,却要一直在大庭广众之间装上表示“三忠于”的假辫,欺世盗名。
  他们自吹为鲁迅的学生、甚至恬不知耻地自行补封为鲁迅的亲密战友。可是,就在勇于不做假这一点上,他们也是永远成不了鲁迅的学生的。
  他们那“三忠于”的假辫子,终于还是由眼明心亮的人民给摘了下来。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何孟春的《余冬叙录》有那么一段很有点意思。
  “曹丕既篡汉,曰:‘舜禹之事,吾知之矣’。此乃以己而窥圣人,谓舜禹亦只是篡,而文之以逊让耳。丁谓不信古有忠臣孝子,意正在此。丁谓在中书尝曰:古今所谓忠臣孝子,皆不足信,乃史笔缘饰,欲为后代美谈者也。……”
  自己是在篡位,就怀疑古代的所谓禅让,其实也只不过是说得漂亮点儿的篡位而已。
  自己做不来忠臣孝子,就怀疑自古以来一切忠臣孝子的事迹都是胡扯淡。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古人也不能专美于前的,今人简直“出蓝”得很哩!
  自己过去被敌人逮捕后,屈膝投降,从狗洞里钻了出来,或者自度如被敌人逮捕,很难坚贞不屈,就认为一切被敌人逮捕过的坚贞的革命者如非自首叛变,一定出不了狱门。
  自己在敌人阵营里鬼混时,做过不少坏事,或者自度如在敌人阵营里工作,一定会做坏事,就认为一切在旧社会工作过的人都是罪恶滔天的反革命。
  还有,自己做过许多对不起人的事,就怕别人以己之道,还己之身,有朝一日对自己做对不起他的事。
  于是,就想打倒一切。
  
  何易于背纤
  
  《新唐书·何易于传》谈到何易于做益昌令时,姓崔的刺史带了一批“宾僚”游春,坐船到益昌县境时,叫何易于派民背纤,何易于根本不派,而只是自己一个人去充当民。崔刺史看见这位何县令在背纤,惊问他是什么回事。何易于回答说:“方春,百姓耕且蚕,惟令不事,可任其劳。”这一下,弄得崔刺史很难为情,乃“与宾客疾驱去。”
  封建社会,竟有这样敢于为人民的利益进行斗争,又善于为人民的利益进行斗争的县令,也有这样能够感到惭愧、“疾驱去”的刺史。读史之余,再来看看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某些现实,特别是“四人帮”横行时的现实,能使人发生什么样的感想呢?
  柳宗元《送薛存义序》云:“凡吏于土者,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这在封建社会是空话吗?不!何易于不就做到了么?
  吕温《诸葛武侯庙记》云:“夫民无归,德以为归。抚则思,虐则忘。其思也,不可使忘;其忘也,不可使思。”
  象何易于这样的县令,益昌人民哪得不思呢?今天的我们还很思他哩!
  “虐则忘”倒不见得。“四人帮”害得多少万人家破人亡,害得多少万人一命呜呼,人民是忘不了的,只不过“永矢不忘”有极不相同的两种罢了。
  
  李实与瓦砾
  
  韩愈的《顺宗实录》在谈到李实时,说李实这个人“谄事李齐运,骤迁至京兆尹。恃宠强愎,不顾文法。是时大旱,畿甸乏食。”而李实这个家伙“不以介意,方务聚敛征求,以给进奉。每奏对辄曰:‘今年虽旱,而谷甚好。’由是租税皆不免。陵轹公卿,勇于杀害,民不聊生。及谪通州,市里欢呼,皆袖瓦砾遮道伺之。”
  何其芳同志在论及典型问题时,曾经谈到有一种跨时代、跨阶级的性格类型值得注意,如张飞、牛皋、李逵等,其性格就有一些共同点。看来,此说颇有道理。
  从李实这里,我们不就可以看到个别曾为方面大员的“同志”有与李实一脉相通的性格共同点吗?
  已经当了大官,还一个劲企求升官晋爵,于是只顾逢迎拍马,而不顾人民死活,生产没搞好,却说好得不得了,亩产多少万斤云云。接着是高指标、高征购,而且谁要敢持异议,即使地位和他差不多,他也要生方设法整得你不得翻身。结果,饿得多少人“非正常死亡”。
  所不同的是,现在的人民比唐朝的人民驯良多了,或者说,“文明”多了,没有在这种方面大员升迁离境时,“袖瓦砾,遮道伺之。”而且,在这种人死后被颂为“热爱人民”时,也只不过有些表示不满的议论,如此而已。因反对浮夸风曾被整得七死八活的同志,甚至忠厚存心,说:“人死了,对他厚道点算了。”
  於戏!如此可爱的人民。
  
  旗号与事实
  
  吕温在《诸葛武侯庙记》中替诸葛亮设想了一套治蜀取天下的方案。
  他拿王莽篡汉,光武中兴,三国鼎立,刘备难以胜利作比,指出“当汉道方休,哀平无罪,王莽乃欲凭戚宠,造符命,胁之以威,动之以神,使人忘汉,终不可得也。”这就是说,汉朝搞得还不错,哀帝、平帝虽然无能,但毕竟没做什么坏事,人民并不恨他们。人心还是思汉的。就因此,王莽篡位,虽然搞了一些收买人心的权术,但难能收效。光武中兴,这才有可能成功。而东汉末呢?“高、光旧德,与世衰远,桓、灵流毒,在人骨髓”,汉高和光武时代,对人民的若干好处,人民已经忘得相当干净了,而桓、灵二帝时代的许多流毒,人民却记得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武侯乃欲开季世,振绝绪,谕之不以本,临之不以忠,使人思汉亦不得也。”人民已不思汉了,你还要拿汉家旗帜去号召人民这样那样,谁能诚心听你那一套呢?
  在吕温看来,诸葛亮该这么办:“告天下曰:‘我之举也,非私刘宗,惟活元元。曹氏利汝乎?吾事之。曹氏害汝乎?吾除之。’俾虐魏逼从之民,耸诚感动,然后经武观衅,长驱义声,咸洛不足定矣。”说明我不是帮刘家争天下,而是为人民谋利益。谁有利人民,我不反对,谁不利于人民,我就打他。正大光明,理直气壮,自然会得到人民拥护,事情就没有办不成功的。可是诸葛亮却“当至公之运,而强人以私,此犹力争,彼未心服”,这样,“勤而靡获,不亦宜哉!”
  吕温对诸葛亮所下的结论是:“其才有余而见未至。”
  我们且不管吕温之评诸葛亮是否公允和确当,但似乎可以认为,吕温的这种见解是颇有生命力的。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人民自然忘不了,哪个野心家想抢椅子,人民不会依他。即使他侥幸成功于一时,只要有人登高一呼,就会四方响应,使得野心家非从椅子上滚下来不可。但如做好事已是陈年百代的账,而害得人民日子难过,却是人民感受深切的眼面前的事情,那么,如果老是要人民不忘过去做的好事,倒不如打起一切为了人民这样的旗号,切实在目前做些大有益于人民的事,有效得多。
  
  大事和小事
  
  唐宪宗时,五坊使杨朝汶非常暴横,曾追捕平民,制造冤狱。宰相裴度建议宪宗整他。宪宗不同意,说,我准备和你商量用兵大事,这种小事,你就不必管了。裴度不以为然,说:“用兵小事,五坊使追捕平人乃大事。兵事不理,只忧山东,五坊使暴横,恐乱辇毂”。宪宗后来省悟了,把杨朝汶找去,熊了一顿,并说:“向者为尔,使我羞见宰相”。接着就下令把这个姓杨的宰了。事见《旧唐书·裴度传》。
  这件史实使人不禁产生三点感想:
  第一、这个宰相很有头脑,懂得追捕平民,制造冤狱事大,如不解决,就会成为动摇国本的心腹大患;懂得解决这个问题,比商决用兵大事更重要。
  第二、这个宰相很有胆量,明知皇帝对这个姓杨的一贯采取庇护甚至纵容的态度,而仍然敢于进谏,并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
  第三、这个宪宗也不简单,能听逆耳之言,而且能改变自己原先的既定主意,把自己的一个宠犬宰掉。
其他文献
在多元线性回归的基础上 ,采用二次正交组合设计的方法进行密炼机的实验设计 ,再次把回归分析、数理统计的方法与混炼过程相结合 ,意在进一步探讨并建立一种更加客观的、统一
针对我国历史文物建筑保护如何与城镇建设相结合的问题,本文提出把历史文物建筑的保护和发展相结合的模式,探索一条将现有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新途径,让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
会议
结合变频器在金属骨架表面处理生产线上的应用 ,讲述了变频器的选择、结构和工作原理、主要功能和特点以及常见故障和排除、并提出多台电机的驱动方法 ,使生产技术达到了更高的水平 ,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有广泛的应用价值“,”The selection、structure of inverter and its working principle、main function、characteristic、ordinary trouble and solving methods were all stated by
应用新型补强材料V4导电炭黑代替部分普通炭黑 ,实验结果表明 :新胶料的导电性能明显增强 ,大大提高了航空轮胎导静电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胶料的定伸强度.“,”The new reinfo
用一纯橡胶管充气后使其膨胀然后将其封闭 ,用作橡胶异型管生产中使用的软芯 ,能够有利于脱芯.“,”The rubber tube was expansed after inflated,then closed.The soft cor
介绍了以硅橡胶为包覆层、以丙烯腈碳纤维为发热体 ,经橡胶挤出机进行包覆制备发热线的工艺、机头设计 ,以及该产品的性能、特点及应用.“,”The technique and head design
对导热油循环供热加热系统作了较详细论述 ,并对在橡胶制品生产设备上的技改应用作了介绍.
社会是人类群居的载体,人与建筑则是载体的主角,社会、文化、经济、生产技术水平的差异,在建筑上有直接的反映。建筑是自然环境的朋友,适应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使资源可
目前我国已经有一批对乡土建筑遗产实施易地保护的实际案例。笔者选取其中具有一定代表性、规模较大的四个案例潜口民宅博物馆、秭归县凤凰山古民居群、横店明清民居博览城和
会议
介绍了用层流剪切混合理论研究设计的新型反应注射成型机的混合系统???旋转注射反应注射成型机混合系统 (间歇式 )的混合原理和和特点.着重论述了在间歇式旋转注射反应注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