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走出去”从文化开始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ly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企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跨国经营和并购活动日益频繁,文化因素对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影响也日益显著。如何构建与国际化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为“走出去”战略提供保障是当前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加强境外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企业“走出去”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是其必然趋势,特别是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竞争的骨干力量,是国资委提出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必然选择。世界水平的企业不仅要具备强大的硬实力,更要具备强大的软实力。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经有45家央企进入世界500强,具备了一定的硬实力,但与知名跨国公司相比,央企在文化、品牌等软实力方面差距仍然很大。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更是确保企业健康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需要。中央企业只有进一步加强境外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提供强大文化支撑。
  加强境外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实现跨文化融合的战略举措。企业“走出去”发展,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碰撞、冲突与融和问题。文化因素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难以逾越的鸿沟。据统计,在这些海外收购活动中,真正的成功率并不高,有70%的并购因为种种原因失败,而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是导致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失败的主因。加强境外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凝聚员工力量、培育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的共同理想,加速企业与不同文化的有效沟通和融合。
  加强境外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形象是企业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广大央企以诚信为基石,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在当地站稳了脚跟,为中国企业和品牌树立了良好形象。但同时,中国企业形象在“走出去”的进程中经常遭到一些偏见、误解、批评甚至抹黑。除受到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因素的干扰外,也有些企业重短期利益,存在恶性竞争、破坏环境、不尊重当地风俗、违法违规等现象,使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面临新的挑战。爱德曼国际公关(中国)有限公司日前发布了2013年爱德曼信任度中国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信任度仅为19%,在发展中国家信任度为58%。这些警示使得中国企业国际形象亟待提高。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企业核心价值观、发展理念、现代化管理和道德诚信等,既是企业软实力,也是企业文化的体现。因此,加强境外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企业软实力,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构建与国际化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为了更好地配合“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企业需进一步强化对境外企业文化战略意义的认识,把境外企业文化建设摆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推进。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主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以全球化的战略思维和开放视野,制定与国际化战略相适应的境外企业文化规划,不断完善考核保障机制,形成战略清晰、目标明确、有序推进的企业文化工作思路,从而更好地服务企业国际化战略目标。
  加强跨文化的沟通与融合。不同的区域一定有着不同的文化,企业要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努力了解、适应并融入当地社会环境,遵守当地法律法规,适应当地风土人情,积极开展中外文化交流,相互借鉴、增进理解,与当地人民和谐相处。以包容的胸怀进行文化整合和融合,提炼核心价值观、管理理念,有效地团结、鼓舞和吸引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拥有不同梦想的员工。主动与当地政府、议会、民众、媒体和非政府组织建立良好关系,规避政治风险,改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努力提升企业的国际形象。企业“走出去”不仅代表自身形象,更代表了国家形象。诚信是企业“走出去”站稳脚跟的基石。企业要把诚信作为生存发展的根本,将诚信融入企业精神和行为规范之中,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赢得当地民众的尊敬和信任,塑造富有责任感和影响力的全球企业公民形象;积极传播中华文化,推动当地居民了解中国的文化,展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利用各种媒体和当地的语言、习惯展示企业文化、宣传企业国际形象,并有效运用媒体及时妥善处理危机事件,为企业发展创造舆论环境支持。
  “走出去”到更广阔的空间去寻求生存与发展,是中国企业做强做优的必由之路。面对当前世界经济更加复杂危险的环境和更加激烈的竞争,要求我们的企业必须努力建设符合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丰富管理内涵和各具特色的境外企业文化,为企业“走出去”战略保驾护航。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