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旅游资源与开发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_0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当前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该教学方法也被广泛运用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的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分析了该教学方法的特点、意义及功能,并通过大量教学实例对情境教学法在旅游资源与开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讲解,希望具有一定的教学指导作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旅游资源;旅游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应用型高校旅游资源与开发类课程体系及教学改革”(2019178)。

引言


  情境教学法是当前教学中被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是通过创设一定感情色彩的生动具体场景,以引发学生探索求知欲望,并自觉进入到设置的场景中,自行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有效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认为是当前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

一、旅游资源与开发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曾说过,学生通过学习获取知识,其实是一个交替借助认知行为、认知目标、情感和情感目标形成的过程,其中情感就像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梯子”。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也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学生通过直接感知认识世界、掌握知识,有助于知识的具体化。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只是一个智力参与的过程,而是一个伴有丰富情感体验的认知过程。学生只有通过这一过程,将众多纷繁复杂的情感逐渐聚拢在一起,形成一致性的情感,才能起到通过情感引导启迪思维,获取知识的作用[1]。情境教学法的目的就在于创设学生真实可感的具体形象和场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增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建构主义理论也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取不是来自教师的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在他人帮助之下,借助意义建构获取的。情绪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发挥着动力、强化、调节三种功能[2]。旅游教学作为培养高级旅游专业人才而开设的一门学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情景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该专业课程的兴趣,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取有益的知识体验,进而牢固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旅游专业情境教学的特点


  旅游专业教学情境具有形象性、导入性、情知交融性的特点。
  (一)形象性
  旅游专业学科本身和实践具有紧密的联系。教师通过语言表述,很容易在学生脑海中构建起具体生动的现实场景,从而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
  (二)导入性
  情景教学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有助于将学生带入相应的场景,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具有很强的导入机能,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启迪学生智慧。
  (三)情知交融性
  教学情境的情感层面是多维的。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情感参与,实现认知由感性向理性的升华,实现了情感和认知的水乳交融。

三、旅游资源与开发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大多数地方都将旅游业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并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与传统产业相比,旅游业具有投资小,产业辐射带动强,吸纳劳动力多,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小等优势[3]。据统计,2019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6.65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36%,较2018年同比增长11.06%,对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使得近年来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井喷态势,迫切需要高校为旅游市场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此外,由于各地加快旅游市场的开发,也使得各地旅游项目的竞争日益激烈,这些变化对旅游职业岗位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过去旅游企业需求较多的是导游专业,而现今已逐步转变为对更高层次旅游资源开发专业人才的需求,需求类型的转变也造成了一些新的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不断产生。为了顺应这种变化,高校在旅游专业教学中,要主动适应形势的变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旅游企业培养更多地以智力技能为主的技术性人才和动作技能为主的技能型人才[4]。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改革传统的旅游教育培养模式,培养更多的既具备扎实旅游资源开发专业知识,又有较强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将成为今后高校旅游专业教育的重任。而目前的高校旅游专业在培养目标及教学方式上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不利于旅游资源开发专业人才的培养。“情境教学法”作为当前一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经过验证,多数教师普遍反映该教学方法对于提升旅游资源开发专业的学习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情境教学法的功能


  情境教学法的功能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陶冶功能,另一类是启迪功能。
  (一)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陶冶,是指通过某种活动施加影响,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获取美好的感觉。情境教学具有陶冶性情的功能,孔子曾将这份陶冶功能称之为“无言以教”“里仁为美”;南朝学者颜之推进一步指明了它在培养、教育青少年方面具有“陶情冶性”的作用。
  情境教学的陶冶功能可以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它剔除了情感中的消极因素,保留积极成分。这种净化后的情感体验具有更有效的调节性、动力性、感染性、强化性、定向性、适应性、信号性等方面的辅助认知功能[5]。
  (二)启迪智慧,提升能力   人对外界的暗示具有接受的能力,正是由于这一可暗示性,人在周围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会使自身的思想和行为沿着预期的轨道前进。保加利亚暗示学家乔治·洛扎诺夫指出:“我们是被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的,也是为了它才受教学和教育的。”
  情境教学,就是通过营造一定的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如树立榜样、创设逼真的场景、课内游戏等,都是借助具体的教学情景对学生施加影响,产生暗示,从而实现授课目的的。这种暗示需要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进行重新建构,通过知识的重新梳理和建构激发思维能力,进而产生顿悟或新的认知结构,因而具有较强的启迪功能。学生通过参与情景教学,也增长了自行获取知识的技能,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的改革要求。

五、情境教学法在旅游资源与开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旅游资源与开发课堂教学实践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分为表演体会情境、视频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生活引入情境等。
  (一)表演体会情境
  让学生扮演角色,直接进入情景中感受角色的思想情感变化,是促进学生准确把握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旅游资源开发教学中,通过场景设置,让学生扮演资源開发的主体,通过取舍搭配,合理利用,构建起资源有效利用的基本方法,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在讲授导游实务课程的“地方陪同导游服务程序”时,为了增加学生现场的真实感,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地方陪同导游和游客的角色,通过导游和游客之间的互动,测试表演者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和临场应变能力。由于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的该情景,顺应了学生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为了演好角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掘自身潜能,实现了相关知识的快速记忆。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每个参与的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完全将自己融入了角色中,思维的广度和敏捷性都得到了充分扩展,不仅熟练掌握了基础知识,而且提升了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达到了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二)视频展现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学中开始使用多媒体,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将声音、文字、图形、动画等展现手段结合起来,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烦琐为简单,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的学习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如在讲旅游资源的开发时,如果只是单纯地介绍某一个地区所具有的旅游资源和开发优势的话,往往需要牵涉较多的专业术语,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会感到书本知识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将该地的旅游资源编辑成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再配上优美的音乐和解说词,就会比较容易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思想随着画面的展现而不断变动跳跃。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可先让学生总结视频展现的某个地方的旅游资源种类,然后再让学生介绍该地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和不足,再结合学生所述,通过课件进行点评。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到了有效发挥。学生通过教师的点评,进一步增进了对知识的理解,并且在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上也得到了进一步锻炼,使课堂教学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生活展现情境
  通过生活展现情境就是通过将学生带入生活,实现学生和社会的接触,让他们成为一个社会个体来独立地进行思考和判断。这种情景教学往往是通过选取社会生活的某一场景,让学生通过观察,自觉思考社会问题,必要时教师可以辅助语言指导,帮助学生感知认识社会。如在讲授旅游资源的开发课程时,常常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最大限度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尽可能少地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实现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的协同发展,也就是资源之间的共生性原则。这就需要对当地的各类旅游资源甚至民风民俗进行综合分析,为了使学生的分析更加的全面准确,教师可以设计出当地的生活情境,或带领学生深入当地,通过直接和当地居民的接触,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而制定出促进当地资源共生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由于这种情境教学完全贴合生活实际,所以学生通过学习获取的知识和技能也更加具有实际指导性,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使学生在一种“创造性的环境中”培养能力,进一步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借助实物演示情境
  通过具体的实物演示,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知,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对于旅游资源开发专业的学生来说,借助实物演示某一特定情景,可以激发学生想象能力,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增进对知识的掌握。如在讲授旅游资源的保护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被砍伐的大片岳烨林,致使当地水土流失、尘沙漫天的场景拍摄下来,也可以将游客随意丢弃的矿泉水瓶、生活垃圾的场景拍摄下来,再和其他地方还没有被开发的原始自然资源环境相对比,通过实物演示情境的方法,使学生理解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环境保护的道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语言描述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语言的运用十分关键,如果运用得好,可以将学生直接带入特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使教学更加的轻松省心。所以,旅游资源开发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语言,包括导语的引入、教学语言和态势语言的使用等,都要精心设计,既要紧扣教学内容,不能生搬硬套,随意发挥,又要博闻强识,富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起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同时,教师的语言要尽量抑扬顿挫,避免平铺直叙,要满含激情,充满感召力和带入感,让学生通过教师语言的描绘就能立即进入特定的情境,从而实现情景教学的目的。

六、结语


  旅游资源与开发专业作为培养旅游从业人员的一门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更要注意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情境教学法借助各种实物和生活场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平等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让学生参与其中,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随着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继续深入,情境教学也必然会在旅游资源与开发教学中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在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率方面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左冬梅.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校管理学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20(23):129-131.
  [2] 王芳萌.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教育旅服专业应用的个案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0:3.
  [3] 臧悦军.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投资与合作,2020(8):157-159.
  [4] 顾小凤.论情景教学法在中职旅游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9(2):62-63.
  [5] 钱莉娇.论情景教学法在中职旅游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6(23):152-153.
其他文献
摘 要: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但由于经济、社会、历史等原因,当前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存在活化创意不足、活化形式单一、传承乏人等问题。文章提出渲染式体验、沉浸式体验和情景式体验等活化路径,有助于促进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活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K876.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课堂参与度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本文着重分析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学生课堂参与度的现状、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专业特点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课堂参与度;中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F590-4;G712 文献标识码:A引言  21世纪以来,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学模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诸多新的教学方式相继出现,学生的参与度在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数理分析等方法对贵州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整理、挖掘贵州休闲体育旅游资源概况和分布情况,分析贵州休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劣,进而提出贵州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径,以期能够通过开发休闲体育旅游资源提升贵州区域旅游产品竞争力、助推全民健身战略实施、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休闲体育;旅游资源;贵州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引言  2020年贵州省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建立游客便利性评价体系,采用确定布局候选区域,以便利性理论为基准构建认知调查资料,面向游客开展满意度认知调查,确定智慧旅游设施的布局结构。选用蚩尤九黎城作为本文的案例地,研究得出旅游便利性理论框架,为提升游客满意度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为智慧旅游设施布局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  关键词:游客便利性;游客满意度;智慧景区  中图分类号:F327;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
期刊
摘 要:“微旅游”作为一种短时间、近距离、轻行装、慢体验、即说即走的旅游形式,近年来受到游客和旅游业界的关注。本文从上海市“微旅游”产品运营研究入手,以青岛西海岸新区“唐岛湾骑迹”的“微旅游”产品实践为基础,对城市“微旅游”产品开发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微旅游”产品开发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微旅游;开发建议;唐岛湾骑迹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一、“微旅游”特点及发展现状  “微
期刊
摘 要:吉林省有着丰富的温泉地热资源。近年来,伴随温泉旅游热的持续升温及吉林省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政策的实施,带动了一批温泉旅游度假区的重建和新建,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即在温泉旅游经营过程中,同质同构化现象突出、文化内涵挖掘不足、游客体验性差等。本文从游客文化体验的视角分析了吉林省温泉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文化体验;温泉旅游;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F592.7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海南省康养旅游服务需求调查现状,着眼于康养旅游服务业市场分析,做出了内外部环境和优劣势分析。并且通过实证调查了海南省康养旅游服务业的现状。从而得出结论政府部门以及旅游企业要想提高海南健康旅游的发展水平,一方面需要通过各种形式将康养旅游的相关信息传递给社会大众,另一方面要推出针对不同群体的康养旅游活动和产品。旅游企业想要吸引更多不同水平消费者参与康養旅游,还需要做好市场营销工作
期刊
摘 要: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促使“研学旅行”进入快速发展期,同时也从战略高度助推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这就要求研学导师的培养要符合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然而,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多局限于传统旅游业,较少涉及对研学旅行的人才培养。本文以高职院校培养研学旅行人才的意义为出发点,分析研学旅行的现状,对研学旅行人才应具备的能力进行剖析,并基于
期刊
摘 要: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精神的行动目标。旅游政策与法规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良好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的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红色旅游区域协同发展已经取得重大进步,对于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位于川渝陕边界区域的万州、达州、开州三地因山水相连、人文相依,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具备协同开发的基础。但目前三地红色旅游受外部条件制约,发展相对滞后。基于此,本文提出依托现有的红色资源、政策支持,通过加强红色旅游资源跨区域合作,共建共享以促进该区域红色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红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