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64-01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战场获胜的法宝,高考亦然,高考语文考前准备是否充分更是高考语文成败的关键。然而,当前“语文课无用论,语文复习无用论,考前辅导无用论”的论调比比皆是。笔者在少数民族地区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多年,认为考前准备重要,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生考前准备更重要的原因撰写此文,以求与同行共享。
高考语文考前准备与其他科目的准备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共性是物质、生理和心理准备一致,特殊性是知识准备不同。物质准备是考试用具准备要符合高考要求;生理准备是考前饮食和作息要合理;心理准备是心理状态的合理调整;这三个方面在这不多论。在这主要论其特殊性,知识准备主要作好以下几方面准备。
一、解题入手方法化。高考语文的题型是规定的,共五大块20小题,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探索出每种题型的答题方法,并在考试中按其方法去思考去解答。比如诗歌阅读,首先用读诗五步法读懂诗歌,即通过“题目——作者——注释——意象——尾联”五个环节来读懂诗的内容和主题:就是看题目懂题意,见作者思诗风,观注释明背景,解意象得内容,抓尾联悟主题,这样此诗即读懂了。再用“术语+诗句理解+作用”的答题模式来回答问题。如阮阅《眼儿媚》中的问题:“一双燕子,两行征燕”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答案是:反衬(术语),词人借燕子和大雁的成双成对反衬自己此刻的孤独(诗句理解),抒发了思妇的形单影只,无限孤寂的情感(作用)。至此,看似难解的古代诗歌阅读,即有解诗入手方法,又有解题的答题模式,学生在答题时自然轻车熟路信心百倍。当然方法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并不是说一个固定的方法能解无数个题目,这里要强调的是,通过一个基本的方法,会变通、会迁移、会延伸的去解决考试实践中的普遍问题,这才是笔者的初衷。
二、方法操作简易化。纵观各类辅导资料和名家指导,语文题型解题技巧很多很细也很到位,但这在考前指导中巨细无遗是不合适宜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归纳出简便易记的方法,使之在考试中灵活运用。就拿病句分析来说吧,如果按常规的指导是分析病因,病句类型就有六大类,每一类又有好几种,然后是分析方法,一个3分题要记很多方法,学生感到得不酬失,功不半老。笔者只用三句话“找主干,找关键词,凭语感”即可完成该题的考前准备,这三句中“找主干,凭语感”不用解释学生就能掌握,而“找关键词”也不难懂,就是句子中那些经常造成语病的词语,如“使、是否、倍数、约数、多定语、多状语、杂糅词、关联词” 等等。话说简出高效,尽量让学生放下包袱,走出题海。
三、答题顺序合理化。从易到难,从少到多,从简到繁是合理的答题顺序。通过多年的实践和分析对比,综合试卷难易简繁,笔者认为下面的答题顺序是比较合理的:“默写——基础知识(选择题)——语言运用”(易)——“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难)——作文(繁)——“现代小品文(选择题)”(难)——检查。当然这里所说的难易繁简是相对的,因人而异。总的原则是不可按题号顺序答题,切忌先作文后其他的答题顺序,更反对时间末段作文。特别强调的是作文耗时耗力,先作文就好比先来个马拉松再来个乒乓球比赛一样别扭。照顾到个别学生的爱好差异,可略作微调。而答题顺序要和下文论述的时间分配结合进行。
四、时间分配科学化。“113”制是笔者总结出的语文考试时间分配。第一个“1”是指第一小时完成上文答题顺序的“默写——基础知识(选择题)——语言运用——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部分。第一小时结束,无论以上部分答题是否完成,即刻停止答题,进入到第二小时的作文时间,即第二个“1”,且务必在此时间内完成作文。“3”是指后面的30分钟,用来完成“现代小品文(选择题)”部分,再从容的进行补缺补漏和全面检查。纵观全局,语文考试何尝不是一个系统工程呢。
五、答题规范条理化。此项是一个精雕细琢的答题要求,也是一个提高得分点的提示。不少教师认为语文答题无规范条理可寻,其实不然,答题规范条理化可以提高得分率。首先语文卷答题书写清晰工整规范是第一要务,这体现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是试卷亮点。其次,规范还体现在答题要有针对性,简答题中往往一题多问,回答时要一语中的,开门见山,问什么答什么,不问坚决不答,不可云山雾绕方显“庐山真面目”,更不可模棱两可、狗尾续貂而画蛇添足,简答就是答要点。最后是条理化,阅读题中不少6分或8分题,分点回答成为必要,在答题要求中是每个得分点为一分或二分,不分点的笼统回答则成为阅卷老师扣分的依据。考生在答题时设分点是三点到五点为宜,因为常理中三以上才称为几的。
以上五点考前指导用一节课完成,而这样的考前指导从高一的各次考试中开始实施,务必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考前知识准备意识。学生有了“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意识,掌握了“打仗”的方法,自然打胜仗的信心就更足了。其实,大多数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是基本一样的,但掌握好语文考试的“游戏规则”语文成绩是会明显提高的,而考前的合理指导却有事半功倍之效。
高考语文考前准备与其他科目的准备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共性是物质、生理和心理准备一致,特殊性是知识准备不同。物质准备是考试用具准备要符合高考要求;生理准备是考前饮食和作息要合理;心理准备是心理状态的合理调整;这三个方面在这不多论。在这主要论其特殊性,知识准备主要作好以下几方面准备。
一、解题入手方法化。高考语文的题型是规定的,共五大块20小题,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探索出每种题型的答题方法,并在考试中按其方法去思考去解答。比如诗歌阅读,首先用读诗五步法读懂诗歌,即通过“题目——作者——注释——意象——尾联”五个环节来读懂诗的内容和主题:就是看题目懂题意,见作者思诗风,观注释明背景,解意象得内容,抓尾联悟主题,这样此诗即读懂了。再用“术语+诗句理解+作用”的答题模式来回答问题。如阮阅《眼儿媚》中的问题:“一双燕子,两行征燕”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答案是:反衬(术语),词人借燕子和大雁的成双成对反衬自己此刻的孤独(诗句理解),抒发了思妇的形单影只,无限孤寂的情感(作用)。至此,看似难解的古代诗歌阅读,即有解诗入手方法,又有解题的答题模式,学生在答题时自然轻车熟路信心百倍。当然方法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并不是说一个固定的方法能解无数个题目,这里要强调的是,通过一个基本的方法,会变通、会迁移、会延伸的去解决考试实践中的普遍问题,这才是笔者的初衷。
二、方法操作简易化。纵观各类辅导资料和名家指导,语文题型解题技巧很多很细也很到位,但这在考前指导中巨细无遗是不合适宜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归纳出简便易记的方法,使之在考试中灵活运用。就拿病句分析来说吧,如果按常规的指导是分析病因,病句类型就有六大类,每一类又有好几种,然后是分析方法,一个3分题要记很多方法,学生感到得不酬失,功不半老。笔者只用三句话“找主干,找关键词,凭语感”即可完成该题的考前准备,这三句中“找主干,凭语感”不用解释学生就能掌握,而“找关键词”也不难懂,就是句子中那些经常造成语病的词语,如“使、是否、倍数、约数、多定语、多状语、杂糅词、关联词” 等等。话说简出高效,尽量让学生放下包袱,走出题海。
三、答题顺序合理化。从易到难,从少到多,从简到繁是合理的答题顺序。通过多年的实践和分析对比,综合试卷难易简繁,笔者认为下面的答题顺序是比较合理的:“默写——基础知识(选择题)——语言运用”(易)——“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难)——作文(繁)——“现代小品文(选择题)”(难)——检查。当然这里所说的难易繁简是相对的,因人而异。总的原则是不可按题号顺序答题,切忌先作文后其他的答题顺序,更反对时间末段作文。特别强调的是作文耗时耗力,先作文就好比先来个马拉松再来个乒乓球比赛一样别扭。照顾到个别学生的爱好差异,可略作微调。而答题顺序要和下文论述的时间分配结合进行。
四、时间分配科学化。“113”制是笔者总结出的语文考试时间分配。第一个“1”是指第一小时完成上文答题顺序的“默写——基础知识(选择题)——语言运用——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部分。第一小时结束,无论以上部分答题是否完成,即刻停止答题,进入到第二小时的作文时间,即第二个“1”,且务必在此时间内完成作文。“3”是指后面的30分钟,用来完成“现代小品文(选择题)”部分,再从容的进行补缺补漏和全面检查。纵观全局,语文考试何尝不是一个系统工程呢。
五、答题规范条理化。此项是一个精雕细琢的答题要求,也是一个提高得分点的提示。不少教师认为语文答题无规范条理可寻,其实不然,答题规范条理化可以提高得分率。首先语文卷答题书写清晰工整规范是第一要务,这体现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是试卷亮点。其次,规范还体现在答题要有针对性,简答题中往往一题多问,回答时要一语中的,开门见山,问什么答什么,不问坚决不答,不可云山雾绕方显“庐山真面目”,更不可模棱两可、狗尾续貂而画蛇添足,简答就是答要点。最后是条理化,阅读题中不少6分或8分题,分点回答成为必要,在答题要求中是每个得分点为一分或二分,不分点的笼统回答则成为阅卷老师扣分的依据。考生在答题时设分点是三点到五点为宜,因为常理中三以上才称为几的。
以上五点考前指导用一节课完成,而这样的考前指导从高一的各次考试中开始实施,务必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考前知识准备意识。学生有了“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意识,掌握了“打仗”的方法,自然打胜仗的信心就更足了。其实,大多数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是基本一样的,但掌握好语文考试的“游戏规则”语文成绩是会明显提高的,而考前的合理指导却有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