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融合本土元素的美术教学”立足山区学校师生现状,充分融合本土文化,更新现有教学理念,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探究教学方法与途径,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学生艺术素质。
关键词:本土元素 美术教学 创造性思维 智能提高 生存状态
一、研究背景
国际教育界已经把 21 世纪作为"创造教育"的世纪,世界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具有创造意识与创造才干的新一代列入了"引人注目"的战略计划。由此,社会的发展向艺术教育提出了重视发展下一代创造性思维的要求。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来自山区,由于山区经济条件制约,农村文化知识比较缺乏,师资水平有限,传统教育意识比较严重等因素,所以对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教育很少。造成农村学生观察能力较差,注意力不够稳定,握笔不灵活、构思与表达不够一致,这是山区学生艺术类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同时还导致山区学生个性发展不全面,思维不活跃创造、创新能力低下等现象。
二、研究内容
理论研究 :探究美术教学中融合本土元素对山区学生开阔思维、智能提高、生存状态等方面的影响 。
实践研究 :
1、调查各阶段美术教学需求和了解当地特色民间美术形式为条件性支持。
2、整理、抽离出能用于美术教学的民间美术形式为内容载体。
3、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融合本土民间美术的教学行为研究内容。
4、组织美术作品展览评比,检验利用本土元素进行美术教学是否能有效开阔学生思维、提高智能。
5、找出提高山区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生存状态、成长路径、发展的可持续性行之有效的办法,最后撰写论文形成论点。
三、研究思路
1、进行当地特色文化及非物质文化调研。基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完善学生人格的前提条件,论证所选美术教学的内容适用性。
2、研究调动学生需要、兴趣、动机、意志、情绪、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提升课堂学习效率的影响。
3、探索美术的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经和作用。
4、尝试融合本土艺术元素美术教学和课余活动,探索适合这些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行为、教学方法,跟踪纪录实验学生的艺术素质、综合素质、生存状态。
5、完成此子课题,得出结论。
四、研究步骤
1、进行井陉特色艺术形式调研。了解当地特色艺术形式,抽离出能用用美术教学的部分。
2、进行师生的的问卷调查和走访活动。了解美术教学的现状,挖掘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根源,寻求对策,掌握各级美术教师如何开展美术教学。
3、结合国内外教学理论成果,探讨利用本土元素进行美术教学能有效开阔学生思维、提高智能从而有效影响其生存状态的改变之效手段。
根据调研我们了解了美术教学的现状,挖掘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根源,寻求以下对策,
1、结合本土特色艺术形式,开发校本教材
山区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它具有独特的教育背景、环境、人文等,有着城市学校无可比拟的优势。新课程倡导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观察生活、联系生活、认识生活,让学生在生活这个广阔的天地里,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表现力,并运用收集到的、自己觉得可创造的素材,进行加工与再创造,来美化心灵、美化校园、美化周围环境。。
2、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确保教师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教师们共同研读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设置具体、明确的目标导向
教学目标是教和学双方合作实现的共同目标,它着眼于教师的教,落脚于学生的学。客观分析教材,把握每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把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创新性置于教学过程的核心,安排明确具体、可测性强的教学目标。
3、尽量利用山区现有材料进行美术教学,减少学生经济开支
山里有着城市无可比拟的资源,我们有森林,每一片叶子、每一颗种子、果实都可以变成我们作画的材料;山里都是宝啊,蜗牛壳、蝴蝶、野花甚至狗尾巴草都可以组成一幅漂亮的装饰画。
五、研究结果及分析
1、按统一教学大纲进行的课程设置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完成
以井陉职教中心为例,国家统一设定的高中美术课全部是欣赏课,而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给他们上美术欣赏课是很困难的。因为基本的课时都得不到保证,学生几乎没有什么美术基础,读不懂美术的语言,所以给他们讲美术欣赏课教师和学生都痛苦。很难完成预期的教学目的。
2、学生创造思维的变通性比较差
在我们美术课的授课过程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上课伊始,教师往往会给学生一些范例,便于学生學习,然而一节课上下来,交上来的学生作业几乎和范例相差无几。学生不会在学习中进行变通性,在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呆板,僵化,不能够随机纠正错误, 所以导致创造力很低下,甚至是枯竭的。
3、思维的流畅性差
山区农村学生家庭的生活条件落后,山里的孩子没有像样的画册,没有见过什么名家巨作,美术知识相当匮乏,审美能力低下。他们接触外界信息的渠道闭塞,知识肤浅,缺乏丰富的文化积淀,致使其眼界狭窄,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受到限制。
4、经济落后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学习艺术类课程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需要购买一定的学习用具。对于山区的家长和孩子们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我所教的年级里好多学生分不清楚出什么是水粉、什么是水彩,因为他们见都没见过。
5、美术修养缺乏造成农村学生观察能力较差,注意力不够稳定,握笔不灵活、构思与表达不够一致。同时还导致山区学生个性发展不全面,思维不活跃创造、创新思维能力低下,缺乏想象力等现象。
利用本土元素进行美术教学能有效开阔学生思维、提高智能从而有效影响其生存状态的改变的论述:
⑴美术教学与本土元素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变通性
一个具有思维变通性的人,在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呆板,不僵化,机智灵活, 能够随机纠正错误,常常会出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出人意料的效果。
⑵艺术创作中能加入本土元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速度是因人而异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面对同样一个难题,一个思维流畅的人,总是能够周密思考,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并能迅速推理和当机立断,凡是遇到事情优柔寡断,张口结舌的人,都是缺乏思维流畅性的表现。
思维的流畅性是一种极为宝贵的思维品质,它常常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学习效率,工作速度和活动质量,这不仅与知识储备和表达能力有关,而且同提取知识信息并加工为表达符号的速度有关。思维的流畅性同时也是对思维速度和效率的评判。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了本地特色元素让孩子们与艺术没有了距离,加速了学生对于艺术的理解和学习能力。
⑶美术教学与本土元素的融合有利于的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创造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创造思维区别于一般思维的特点之一 就是创造想象的参与。要从大量感性材料中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就需要运用想象力,去设想,去构思事物内部的机理和结构联系的图景。
作为对未来事物的憧憬和向往,想象力对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参考文献:
[1]《抓住本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丘马荣 2005年第7期《福建教育》
[2]《注重思维策略培养,优化思维品质》程燕华 2004年第1期《中国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本土元素 美术教学 创造性思维 智能提高 生存状态
一、研究背景
国际教育界已经把 21 世纪作为"创造教育"的世纪,世界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具有创造意识与创造才干的新一代列入了"引人注目"的战略计划。由此,社会的发展向艺术教育提出了重视发展下一代创造性思维的要求。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来自山区,由于山区经济条件制约,农村文化知识比较缺乏,师资水平有限,传统教育意识比较严重等因素,所以对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教育很少。造成农村学生观察能力较差,注意力不够稳定,握笔不灵活、构思与表达不够一致,这是山区学生艺术类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同时还导致山区学生个性发展不全面,思维不活跃创造、创新能力低下等现象。
二、研究内容
理论研究 :探究美术教学中融合本土元素对山区学生开阔思维、智能提高、生存状态等方面的影响 。
实践研究 :
1、调查各阶段美术教学需求和了解当地特色民间美术形式为条件性支持。
2、整理、抽离出能用于美术教学的民间美术形式为内容载体。
3、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融合本土民间美术的教学行为研究内容。
4、组织美术作品展览评比,检验利用本土元素进行美术教学是否能有效开阔学生思维、提高智能。
5、找出提高山区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生存状态、成长路径、发展的可持续性行之有效的办法,最后撰写论文形成论点。
三、研究思路
1、进行当地特色文化及非物质文化调研。基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完善学生人格的前提条件,论证所选美术教学的内容适用性。
2、研究调动学生需要、兴趣、动机、意志、情绪、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提升课堂学习效率的影响。
3、探索美术的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经和作用。
4、尝试融合本土艺术元素美术教学和课余活动,探索适合这些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行为、教学方法,跟踪纪录实验学生的艺术素质、综合素质、生存状态。
5、完成此子课题,得出结论。
四、研究步骤
1、进行井陉特色艺术形式调研。了解当地特色艺术形式,抽离出能用用美术教学的部分。
2、进行师生的的问卷调查和走访活动。了解美术教学的现状,挖掘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根源,寻求对策,掌握各级美术教师如何开展美术教学。
3、结合国内外教学理论成果,探讨利用本土元素进行美术教学能有效开阔学生思维、提高智能从而有效影响其生存状态的改变之效手段。
根据调研我们了解了美术教学的现状,挖掘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根源,寻求以下对策,
1、结合本土特色艺术形式,开发校本教材
山区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它具有独特的教育背景、环境、人文等,有着城市学校无可比拟的优势。新课程倡导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观察生活、联系生活、认识生活,让学生在生活这个广阔的天地里,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表现力,并运用收集到的、自己觉得可创造的素材,进行加工与再创造,来美化心灵、美化校园、美化周围环境。。
2、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确保教师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教师们共同研读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设置具体、明确的目标导向
教学目标是教和学双方合作实现的共同目标,它着眼于教师的教,落脚于学生的学。客观分析教材,把握每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把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创新性置于教学过程的核心,安排明确具体、可测性强的教学目标。
3、尽量利用山区现有材料进行美术教学,减少学生经济开支
山里有着城市无可比拟的资源,我们有森林,每一片叶子、每一颗种子、果实都可以变成我们作画的材料;山里都是宝啊,蜗牛壳、蝴蝶、野花甚至狗尾巴草都可以组成一幅漂亮的装饰画。
五、研究结果及分析
1、按统一教学大纲进行的课程设置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完成
以井陉职教中心为例,国家统一设定的高中美术课全部是欣赏课,而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给他们上美术欣赏课是很困难的。因为基本的课时都得不到保证,学生几乎没有什么美术基础,读不懂美术的语言,所以给他们讲美术欣赏课教师和学生都痛苦。很难完成预期的教学目的。
2、学生创造思维的变通性比较差
在我们美术课的授课过程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上课伊始,教师往往会给学生一些范例,便于学生學习,然而一节课上下来,交上来的学生作业几乎和范例相差无几。学生不会在学习中进行变通性,在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呆板,僵化,不能够随机纠正错误, 所以导致创造力很低下,甚至是枯竭的。
3、思维的流畅性差
山区农村学生家庭的生活条件落后,山里的孩子没有像样的画册,没有见过什么名家巨作,美术知识相当匮乏,审美能力低下。他们接触外界信息的渠道闭塞,知识肤浅,缺乏丰富的文化积淀,致使其眼界狭窄,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受到限制。
4、经济落后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学习艺术类课程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需要购买一定的学习用具。对于山区的家长和孩子们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我所教的年级里好多学生分不清楚出什么是水粉、什么是水彩,因为他们见都没见过。
5、美术修养缺乏造成农村学生观察能力较差,注意力不够稳定,握笔不灵活、构思与表达不够一致。同时还导致山区学生个性发展不全面,思维不活跃创造、创新思维能力低下,缺乏想象力等现象。
利用本土元素进行美术教学能有效开阔学生思维、提高智能从而有效影响其生存状态的改变的论述:
⑴美术教学与本土元素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变通性
一个具有思维变通性的人,在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呆板,不僵化,机智灵活, 能够随机纠正错误,常常会出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出人意料的效果。
⑵艺术创作中能加入本土元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速度是因人而异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面对同样一个难题,一个思维流畅的人,总是能够周密思考,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并能迅速推理和当机立断,凡是遇到事情优柔寡断,张口结舌的人,都是缺乏思维流畅性的表现。
思维的流畅性是一种极为宝贵的思维品质,它常常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学习效率,工作速度和活动质量,这不仅与知识储备和表达能力有关,而且同提取知识信息并加工为表达符号的速度有关。思维的流畅性同时也是对思维速度和效率的评判。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了本地特色元素让孩子们与艺术没有了距离,加速了学生对于艺术的理解和学习能力。
⑶美术教学与本土元素的融合有利于的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创造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创造思维区别于一般思维的特点之一 就是创造想象的参与。要从大量感性材料中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就需要运用想象力,去设想,去构思事物内部的机理和结构联系的图景。
作为对未来事物的憧憬和向往,想象力对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参考文献:
[1]《抓住本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丘马荣 2005年第7期《福建教育》
[2]《注重思维策略培养,优化思维品质》程燕华 2004年第1期《中国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