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自Wind资讯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9月15日,市场上正在运作的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共有564只,按产品数量排序前五位的信托公司是深圳国际信托、平安信托、华宝信托、天津信托和云南国际信托(表1)。而在晨星(中国)(Morningstar)2008年7月针对中国私募基金第一次推出的统计和评价体系中,被列入统计样本的共有78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其中53只属于深圳国际信托旗下产品,17只属于平安信托旗下产品,也就是说,深圳的信托型私募占到总样本数的九成。显然,深圳已经成为私募最大的集中地。
三类私募信托模式争霸
作为目前私募阳光化的唯一方式,信托型私募基金的地位已经基本得到了管理层的认可,原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就曾公开表示,采取信托方式的私募是目前国内最规范的方式。特别是在2007年10月A股市场出现单边下跌之后,信托型私募基金的业绩持续超越公募基金,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机构力量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应因这一趋势,各信托公司也火热开发和销售私募信托产品,吸引私募机构加盟,并逐渐形成特色,树立起市场品牌。比如,深圳地区的深圳国际信托和平安信托以开放式集合资金信托产品为特色,上海地区的华宝信托和上海国际信托以结构化信托产品为主打,云南地区的云南国际信托则以自主管理式信托产品而闻名。
深圳国际信托(“深国投”)2004年与深圳赤子之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丹阳、国泰君安(亚洲)合作推出“深国投·赤子之心(中国)集合资金信托”,被视为私募信托型私募的开山之作,此后,“四方监管”的信托型私募模式被市场广为接受,也使深国投成为国内私募机构的首选合作对象。在该模式下,投资顾问往往是投资决策者,而作为受托人的信托公司与作为保管人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主要起执行和监督作用。最重要的是,该模式体现了风险共担的原则,私募机构作为信托产品的投资顾问,对投资收益享有一定比例的分成权,而并不需要参与认购该产品,也不存在优先赔付其他投资者的问题。这种模式也被平安信托等信托公司广泛采纳。
与深圳市场唱主角的“深国投模式”信托产品不同,上海地区的信托产品多为结构化信托产品。华宝信托是该模式的代表,旗下产品以“千足金”系列、“大臧金”系列等结构化产品最为著名。这类产品设计了两种不同受益结构的投资主体——一般受益人和优先受益人。私募机构在信托产品中担当一般受益人角色,其他持有公众则是优先受益人。按照信托合约,一般受益人按一定比例投入资金,这部分资金作为保底资金,如果发生亏损,将先亏损这部分本金;而如果投资收益超出预期,一般受益人也可获取超预期的绝大部分收益。以华宝信托推出的“千足金·德汇2期”为例,该产品规模为7650万元,优先受益人和一般受益人的资金配比为2:1,即面向优先受益人发行规模为5100万元,其余2550万元则来自一般受益人。投资运营过程中,如“千足金·德汇2期”发生本金亏损,由私募机构出资的2550万元就必须先用来抵补损失。收益方面,如果优先受益人单笔投资金额在100万元以上,则预期年收益为“7%的预期收益率+浮动收益率”,而其余收益均归私募机构所有。
对于信托型私募,市场普遍认同的模式主要是深圳和上海模式,但云南模式的示范效应同样不容忽视。云南国际信托采用自主管理的方式,不引入第三方投资顾问机构,依靠自己的研究团队,由自身的资产管理团队作为管理人,对委托资产作出投资决策。云南国际信托旗下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就是其资产管理团队亲自操刀的信托产品——“中国龙”系列,在2007年中国非公开证券类集合理财产品中业绩突出。与之相似,天津信托等也同样拥有众多自主管理的私募信托产品。
深圳信托模式更受私募青睐
从深国投和平安信托已发行的该类产品的合作私募机构来看,昔日公募基金经理、著名市场投资人士云集,不仅有深圳市晓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尚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本地机构,还吸引了上海睿信投资管理公司、上海涌金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沪上机构。有私募人士表示:“‘深国投模式’与国际私募的模式类似,私募机构既不用出资,又无需承担亏损风险,也便于现有客户平移,容易被广大私募机构认可。”而基于私募信托产品净值的统计分析表明,业绩表现最佳的私募信托几乎都是深国投和平安信托旗下产品。比如,根据国金证券的研究,2008年前七个月具有完整统计期间的证券投资类私募基金平均收益为-22.01%,远低于上证指数47.25%的跌幅,而表现最佳的“深国投·武当1期”收益率高达10.75%,位列次席的“深国投·星石1~3期”收益分别高达5.56%、5.79%和5.36%。晨星(中国)的评价体系也有类似的结果:在2008年上半年的单边下跌行情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五只私募信托均为深国投和平安信托旗下产品,中期表现(过去一年)和长期表现(过去两年)最为突出的也都是深国投旗下产品。
从信托公司的角度看,结构化产品有利于信托公司的风险控制,尤其是熊市中,结构化产品不会给信托公司招来太大风险。不过,对于投资者来说,作为结构化产品优先受益人的风险虽然较低,收益空间也被限制,所购买的信托产品不像基金,而更类似于债券;对于私募机构来说,在市场处于高风险区域的时候,开发结构化产品需要承担相当高的风险。事实上,2007年10月以来的单边下跌,使不少结构化信托私募的一般受益人被迫追加保证金,以防止因净值大幅下跌触发止损平仓线而被动清盘,比如华宝信托旗下“千足金·华创二号”、“华隆信托计划”、“德汇二期”等都有这种现象。最近几个月,结构化信托产品更频频传出清盘消息:4月,因净值下跌触发平仓线,成立仅273天的“山西信托·丰收盈宝”结构化信托计划宣布清盘;6月,衡平信托旗下成立仅3个月的“衡平信托金元证券投资集合信托计划”因为净值下跌到75%,达到了强制平仓线而被迫清盘;7月,衡平信托旗下3只信托产品“时策价值增长1号”、“时策价值增长2号”及“鑫巢精选”,在信托期限尚未结束前主动选择了提前清盘。有私募人士称,结构型的产品设计放大了投资管理人的风险,很容易干扰投资管理人的情绪,使投资行为变形,从而也对投资者不利。晓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洪兵则认为。上海的私募信托模式有保底有利息,实质是融资,很难说是规范的私募模式。正因如此,上海本地的私募机构纷纷与深圳的信托公司合作开发私募信托产品。
监管要求与市场需求之争
沪深两地的私募信托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差别
三类私募信托模式争霸
作为目前私募阳光化的唯一方式,信托型私募基金的地位已经基本得到了管理层的认可,原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就曾公开表示,采取信托方式的私募是目前国内最规范的方式。特别是在2007年10月A股市场出现单边下跌之后,信托型私募基金的业绩持续超越公募基金,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机构力量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应因这一趋势,各信托公司也火热开发和销售私募信托产品,吸引私募机构加盟,并逐渐形成特色,树立起市场品牌。比如,深圳地区的深圳国际信托和平安信托以开放式集合资金信托产品为特色,上海地区的华宝信托和上海国际信托以结构化信托产品为主打,云南地区的云南国际信托则以自主管理式信托产品而闻名。
深圳国际信托(“深国投”)2004年与深圳赤子之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丹阳、国泰君安(亚洲)合作推出“深国投·赤子之心(中国)集合资金信托”,被视为私募信托型私募的开山之作,此后,“四方监管”的信托型私募模式被市场广为接受,也使深国投成为国内私募机构的首选合作对象。在该模式下,投资顾问往往是投资决策者,而作为受托人的信托公司与作为保管人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主要起执行和监督作用。最重要的是,该模式体现了风险共担的原则,私募机构作为信托产品的投资顾问,对投资收益享有一定比例的分成权,而并不需要参与认购该产品,也不存在优先赔付其他投资者的问题。这种模式也被平安信托等信托公司广泛采纳。
与深圳市场唱主角的“深国投模式”信托产品不同,上海地区的信托产品多为结构化信托产品。华宝信托是该模式的代表,旗下产品以“千足金”系列、“大臧金”系列等结构化产品最为著名。这类产品设计了两种不同受益结构的投资主体——一般受益人和优先受益人。私募机构在信托产品中担当一般受益人角色,其他持有公众则是优先受益人。按照信托合约,一般受益人按一定比例投入资金,这部分资金作为保底资金,如果发生亏损,将先亏损这部分本金;而如果投资收益超出预期,一般受益人也可获取超预期的绝大部分收益。以华宝信托推出的“千足金·德汇2期”为例,该产品规模为7650万元,优先受益人和一般受益人的资金配比为2:1,即面向优先受益人发行规模为5100万元,其余2550万元则来自一般受益人。投资运营过程中,如“千足金·德汇2期”发生本金亏损,由私募机构出资的2550万元就必须先用来抵补损失。收益方面,如果优先受益人单笔投资金额在100万元以上,则预期年收益为“7%的预期收益率+浮动收益率”,而其余收益均归私募机构所有。
对于信托型私募,市场普遍认同的模式主要是深圳和上海模式,但云南模式的示范效应同样不容忽视。云南国际信托采用自主管理的方式,不引入第三方投资顾问机构,依靠自己的研究团队,由自身的资产管理团队作为管理人,对委托资产作出投资决策。云南国际信托旗下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就是其资产管理团队亲自操刀的信托产品——“中国龙”系列,在2007年中国非公开证券类集合理财产品中业绩突出。与之相似,天津信托等也同样拥有众多自主管理的私募信托产品。
深圳信托模式更受私募青睐
从深国投和平安信托已发行的该类产品的合作私募机构来看,昔日公募基金经理、著名市场投资人士云集,不仅有深圳市晓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尚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本地机构,还吸引了上海睿信投资管理公司、上海涌金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沪上机构。有私募人士表示:“‘深国投模式’与国际私募的模式类似,私募机构既不用出资,又无需承担亏损风险,也便于现有客户平移,容易被广大私募机构认可。”而基于私募信托产品净值的统计分析表明,业绩表现最佳的私募信托几乎都是深国投和平安信托旗下产品。比如,根据国金证券的研究,2008年前七个月具有完整统计期间的证券投资类私募基金平均收益为-22.01%,远低于上证指数47.25%的跌幅,而表现最佳的“深国投·武当1期”收益率高达10.75%,位列次席的“深国投·星石1~3期”收益分别高达5.56%、5.79%和5.36%。晨星(中国)的评价体系也有类似的结果:在2008年上半年的单边下跌行情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五只私募信托均为深国投和平安信托旗下产品,中期表现(过去一年)和长期表现(过去两年)最为突出的也都是深国投旗下产品。
从信托公司的角度看,结构化产品有利于信托公司的风险控制,尤其是熊市中,结构化产品不会给信托公司招来太大风险。不过,对于投资者来说,作为结构化产品优先受益人的风险虽然较低,收益空间也被限制,所购买的信托产品不像基金,而更类似于债券;对于私募机构来说,在市场处于高风险区域的时候,开发结构化产品需要承担相当高的风险。事实上,2007年10月以来的单边下跌,使不少结构化信托私募的一般受益人被迫追加保证金,以防止因净值大幅下跌触发止损平仓线而被动清盘,比如华宝信托旗下“千足金·华创二号”、“华隆信托计划”、“德汇二期”等都有这种现象。最近几个月,结构化信托产品更频频传出清盘消息:4月,因净值下跌触发平仓线,成立仅273天的“山西信托·丰收盈宝”结构化信托计划宣布清盘;6月,衡平信托旗下成立仅3个月的“衡平信托金元证券投资集合信托计划”因为净值下跌到75%,达到了强制平仓线而被迫清盘;7月,衡平信托旗下3只信托产品“时策价值增长1号”、“时策价值增长2号”及“鑫巢精选”,在信托期限尚未结束前主动选择了提前清盘。有私募人士称,结构型的产品设计放大了投资管理人的风险,很容易干扰投资管理人的情绪,使投资行为变形,从而也对投资者不利。晓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洪兵则认为。上海的私募信托模式有保底有利息,实质是融资,很难说是规范的私募模式。正因如此,上海本地的私募机构纷纷与深圳的信托公司合作开发私募信托产品。
监管要求与市场需求之争
沪深两地的私募信托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