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问题”有效性探析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k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主问题是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整体性阅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有助于从文本的一个“点”切入引导学生鉴赏文本的要义从而把握全文。评判“主问题”设计的优劣、有效与否,唯一的标准是学生学的成效。
  关键词:主问题;课例分析;《肖邦故园》
  “语言教材无非是例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等论断指向教材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要求教师不能只是小心翼翼地匍匐、蜷缩在教材的话语光环里,教学需要质疑和否定、创意和创造。基于这样的理念,“主问题”概念的提出以及相关探讨方兴未艾,成为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种种无法真正体现教学设计理念的现象:“主问题”随性、随意设置;“小问题”琐碎、低效;“主问题”无法引领“小问题”甚至“被“小问题”淹没而主客颠倒;等等。
  近日,笔者在温州市“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大讲台”活动中听了一位教师执教《肖邦故园》一课,引发了对主问题设置、引导及其解决等的一些思考。
  一、何为“主问题”?
  文本的解读,是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感悟的过程。文本的教学,则是以文本为承载,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从教学内容上看,《肖邦故园》主要围绕着“故园—人—音乐”之间的关系展开,其中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故园与人的关系,阐述故园因人而恒常;二是音乐与“故园”的关系,阐述故园因为肖邦以及肖邦的音乐而永恒,阐明音乐因“故园”而不朽,这里的“故园”已不再是实在的故园,而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故居”也不再是具体的小屋,而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连接波兰民族凝聚力的符号。“主问题”的核心在于教师对文本的创新应用,即在教学中抓住关键,拈精取要。主问题往往是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整体性阅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有助于从文本的一个“点”切入引导学生鉴赏文本的要义从而把握全文。
  《肖邦故园》整堂课以“主问题”贯穿始终,问题设计有梯度和高度:
  一、自主研习:“肖邦故居是怎样的地方?”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把握作品的情感主流。
  二、合作研习:“肖邦故园有何独特的美?肖邦故园和肖邦音乐有何联系?”引领学生再一次感受课文。
  三、深度研习:由赵丽宏的《寂静的独语》引出“肖邦的音乐是不是独语”,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肖邦故园》属“祖国土”专题,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结合自己的体验与认识,进一步了解祖国的文化内涵,认识祖国对个体的意义以及自身对国家应承担的责任,激发爱国之情。这个内容是深刻的,也是抽象的。备课的时候,教师对这个点理解到什么程度决定着课堂走向什么样的深度。执教老师以三个主问题来架构整个课堂教学,整个课堂指向明确,线性推进,毫无旁逸斜出之感——在肖邦故园和肖邦音乐的关系中理解体悟肖邦的文化意义和情感内涵。
  主问题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从课堂教学形态来看,这三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对教《肖邦故园》这样一篇“长文”来说,有了内在的牵引力,而且每一个问题都能架构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使学生在牵动全篇课文的提问下作深层次思考。
  二、如何设计“主问题”?
  (一)呈教师智慧
  教师提出的第一个主问题如下: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3段,思考:在作者的笔下,肖邦故居是怎样的地方?(结合文章中的相关语句来分析)
  问题刻意区分了“故园”与“故居”二字,是执教老师的匠心所在。课文题目是“肖邦故园”,“故园”不同于“故居”,它是指“故乡”“故国”,跟“家园”“精神家园”紧密相连,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有感情朗读”让学生直入文本,抓住“故居”与“故园”的区别,直奔主题意蕴的探讨。
  笔者不由得为这样的教学设计喝彩,教材的处理显示出教师的素养根基:有敏锐的头脑和准确的判断力,甚至有敢于离“经”叛“道”的胆魄……无论设计怎样的“主问题”,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怎样引领学生更快捷、更深入地进入文本,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遗憾的是,在这堂课中,执教老师在四位学生发言后,引导学生阅读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中关于描写托尔斯泰坟墓的一段文字,将教学重心放在了肖邦故居的“美在朴素”上,偏离了从“故居”到“故园”的教学路线。如果教学中抓住“故居—故园”这个点,结合课文第2段最后一句和第3段,逐层揭示“肖邦故居—肖邦故园—波兰的故园—欧洲、世界的故园”的内涵及其联系,或许,课堂会呈现出另一番情致。
  (二)抓文本语言
  文本为教学之本,挖掘文本中的语言细节进行品味鉴赏,让学生学会阅读、获得语文阅读和分析能力,这是语文课之为语文课的根本。“主问题”的推进必须以文本语言、学生理解层次为依托,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品析文字,揣摩内涵,从而得出自己的阅读体验。请看如下教学片段实录:
  师 你认为肖邦的音乐是寂静的独语吗?
  [学生讨论]
  生 不是寂静的独语。课文中说“他们去听肖邦的音乐,不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祖国文化的伟大,同时也为了证明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是无法窒息的。因为肖邦的音乐里表达出强烈的热爱国家的感情,而且大家都能感受到。肖邦的音乐唤起大家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崇敬,所以不是寂静的独语。
  师 你刚才说到“窒息”一词,为什么是“窒息”,波兰这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
  执教老师用“主问题”架构课堂,再由“主问题”来引导“小问题”,又在此处通过“小问题”的解决而破解“主问题”。由“窒息”而引至波兰备受磨难的历史和深沉的文化,恰是主问题“肖邦音乐的特点”所着力要解决的。
  当然,在紧抓文本语言中,执教老师这堂课也出现了“主问题”和“小问题”的脱节。“主问题”无法引领“小问题”,“小问题”没有引导到“主问题”的框架下。比如:在解读肖邦故居的独特美时,教师敏锐地抓住了“一缕乡音”,把“一缕”换成“一股”让学生体会不同效果。学生虽能体会“一缕”表示虽然时断时续、若有若无却表现了浓浓的乡愁与故园情这个特点,但教学最终却没有指向主问题“肖邦故居是怎样的地方”。此处,关键是要让学生在看似平淡无奇的景物中逐步体验文本营造的由人及事、由景及物、由故园到故国精神的意境。   (三)重学生体验
  “主问题”的设计,要自始至终立足学生体验,并以“点”带“面”提挈式地把学生引入阅读的主阵地。学生体验若“不在场”,学习的过程就缺少了学生心灵的参与,学习便成了一种技术性操作,成了完全外在于自我的沉重任务。这样,学生无法从中体验到美好和愉悦,更无从品味语文之真味。
  请看如下教学片段实录:
  师 你认为他的故园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1 没有招摇的俏丽,在它的四季里是何等朴素、淡雅,又是何等持久、深沉。
  生2 它的一年四季的美都得细心去观察。(读段落7)
  师 读完之后的感受怎样?
  生2 肖邦故园是自然的、朴素的、毫无修饰的。
  生3 “这瘠薄的土地,这平原小道和麦草覆盖的屋顶,跟肖邦音乐所赐予我们的无限财富和充分享受又会有何共同之处呢?”从这里看出肖邦故园是贫瘠的,与朴素没什么两样,但是这种朴素却孕育了肖邦的音乐。
  生4 蔚蓝的色调表达的是悠远而深邃、宁静而安详的自然之景,与肖邦的音乐相关的。
  师 蔚蓝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4 宁静、悠远。
  生5 “我们恰好能在肖邦的马祖卡曲和夜曲里找到这平原的歌声——凡是他那些直接留下了这儿时之国画面的作品,我们都能发现一缕乡音。”说明故园的美丽景色是肖邦音乐创作的不竭源泉。
  生6 肖邦的生活经历是他音乐创作的灵感,这一组马祖卡曲似乎是被万种离情、一怀愁绪所滤过而净化了,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但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所做的,更多地是引领学生走入肖邦的精神世界,真真切切地去感受这种深挚的爱国情怀。这样的教学始终紧扣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感受和认识,从学生体验出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阅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理念。由此,我们也可以更好地体会李海林提出的“教的目标主要不在‘懂’而在‘会’,‘教’内容也就不应该是‘认知’,而应该是‘体验’”的基本教学形态。
  《浙江普遍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指出,这一板块的散文都是比较典型的朗读材料,教学中应该将朗读贯穿在文本的研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揣摩朗读的轻重缓急来把握文本的思想内容,并在朗读中把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恰当地表达出来。以此对照,执教老师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求全体读1~3段,而且注重加强学生初步的阅读感受与文本思想感情的联系,比如“读完之后的感受怎样”“蔚蓝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让学生沿着自我体验走进肖邦的音乐,直抵文本的情感深处。
  三、“主问题”何为?
  我们评判“主问题”设计的优劣、有效与否,唯一的标准就是学生学的成效。
  学生的学习成效由何而来?学生以个体经验(经历和体验)为基础,以自己的视界、自己的认识思维来创建“现实”,学习过程是积极主动建构、创生的过程。解释学所谓“前见”(解释主体在理解对象之前已经存在于头脑中的意识结构)就是最好的例证,没有个体经验的认同,任何被个体的智慧拒之门外的知识体系都是盲目的。所以,更确切地说,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学情”。
  《肖邦故园》一课以学生的体验来建构课堂的一切教学活动。课堂开始时播放的肖邦的《波兰圆舞曲》,恰到好处地导入课堂,既简介了作者,又设置了诗意的情境,为“寂静的独语”作了铺垫,使学生对肖邦音乐有了由浅入深的领悟。至课堂“合作研习”“深度研习”时,从学生积极的发言、有思考力的表达中,我们可以判断学生的“学”是有成效的。
  因而,教师在“主问题”的设计时是否首先关注学生,是否已尊重学生的内在需要,是否已考虑到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否“适宜”“合理”“正确”,是否能得到他们经验的体认,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主问题”设置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
  (责任编辑:方龙云)
其他文献
《陈情表》是一篇著名的“表”,素来与《出师表》齐名,有“读《出师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的说法。《陈情表》的个性特征体现在哪里?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细读文本,我们才能发现隐藏在文本缝隙中的秘密。  对李密而言,《陈情表》是陈诉私情的载体;对晋武帝而言,《陈情表》是作出决策的依据。要使晋武帝和李密这两种强弱明显失衡的力量达成共识,李密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否则
期刊
摘 要:初中文言文教学应当对文言词句独具的意象性和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传达,将已逐渐两极分化的“文”“言”教学连接起来,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基础上侧重进行语言文化特征的学习,从而建立初中生头脑中文言文的基本语境,为他们后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学;意象性语言学习;文化语境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分化和混同现象  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初中阶段是感性接触向理性把握的转接过渡时期,是学
期刊
编者按:我刊今年第5期曾以“写作教学新思维”为主题刊发过一组专题文章,本期我们继续关注写作教学。《从内心体验走向思考世界》一文记录了观摩美国写作教学课堂后的真切感受,《富兰克林习作法:追随“写作愿景”的“复写”实践》一文则是将富兰克林习作法运用于自身课堂教学的真实有效实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两篇文章能给我们的作文教学以启示和借鉴。  摘 要:美国的写作教学,从小学阶段到中学阶段再到大学阶
期刊
摘 要: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途径应因文而定。《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除了要品味文字隐藏在表面意思下的深层含义、品赏文章严密的结构外,还因其编排在教材“因声求气”这一板块中,不能忽略虚词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到的审美作用。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审美素养;《烛之武退秦师》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文言文中,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可谓一体四面,相辅相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重文言轻
期刊
摘 要:近年浙江高考文学类阅读材料,大多是“写人记事”的,理解难度不大。但是,因其贴近生活,也容易使一些考生用“实用”的眼光来观照,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针对这种状况,在高中语文文学类作品阅读复习备考中,教师亟须从文学作品特质和文学欣赏规律出发,引领学生向“审美”和“深度”靠拢。  关键词:高考文学类阅读题;备考;审美  近年浙江高考文学类阅读材料,如《母亲的中药铺》《母亲》《捡烂
期刊
小说《清兵卫与葫芦》的主题,通常被解读为教育方式的失败,即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能发现学生的兴趣和天赋,反而以粗暴的方式扼杀学生的天赋。  诚然,这样的解读是正确的,但小说发人深省的地方恐怕不止于此。假如我们能从“文化与生命个体”的视角出发,或许还会有新的发现。小说揭示了一个被大多数人忽略了的现象:文化有可能成为扼杀生命个体创造力的黑暗力量。  小说自始至终反复出现一个意象:“马琴的葫芦”。这个意向
期刊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散文家张岱的一篇山水小品文,它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把写景、叙事、抒情熔于一炉。全文不足两百字,却蕴藏着作者复杂的情感情思,而面对这样的散文,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粗浅的表层式阅读,也不能盲目地借助背景资料进行外围式阅读。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就是说,作家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由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内在的情态,
期刊
摘 要:面对教材中的一篇文章,教师要努力开发的是文章的教学价值,即语文阅读教学要教“基于教学价值的教学内容”。要落实这一理念,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须高度重视并善于借力顶层设计,学会利用好教材的原生价值,还要突出语文意识,并考虑学生的因素。  关键词:阅读教学;教学内容;教学价值  都说“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但确定“教什么”实在也不是容易的事。  一篇课文,我们教的究竟是课文内容还是学习内容?
期刊
【活动目标】  1.通过辩论实践,学会从“实证”“理证”角度辨析“论据确切”,进一步认识“论据确切”对论述的重要意义,增强在论述中运用“实证”“理证”的意识和能力。  2.树立客观公正地看待时事的态度,能够有主见、有辨别、较深刻地理解时事。  【活动设想】  1.先学习优秀辩论,观看其对“论据”的使用,再进行辩论活动;辩论活动至少要在课外准备一周时间。  2.采取辩手+后排议员的方式,突出主辩学生
期刊
【活动目标】  1.通过对特定“历史事件”(长城价值、独尊儒术的影响等)的讨论、写作,在口头、书面表达中进一步理解“求异求新,见解独到”的内涵和意义。  2.交流写作成果,体验“求异”“求新”所带来的认知方面的丰富、新颖。  3.树立多角度、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科学态度。  【活动设想】  1.限于实际情况,教师选用并印发与相关历史事件如“长城价值”“独尊儒术的影响”等相关的资料,供学生课外阅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