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已经基本完成,那么如何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今后教育实施的目标。本文将高校网络教学理念引入到义务教育教学中,为改善教育教学资源,进而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网络教学;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8454(2010)08-0008-04
引言
2009年11月7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闭幕会上说:“经过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现在我们要结合研究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努力实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区域内基本均衡的新目标。现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绝大部分是公立教育,但九年义务教育条件却存在巨大差距。因此,国家必须通过各种手段缩小公立学校之间的差距,从而保障每个学生接受基本相同的义务教育权利。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对农村学校的孩子来说,就是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和整洁的宿舍;对城市学生来说,就是家门口的学校与理想中的名校没有太大差距;对偏远地区的山里娃来说,是不用揣着干粮翻山越岭去上学;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说,是可以享受到与本地学生同样的入学待遇。无论农村或是城市,无论经济发达区域或是贫困落后地区,从资源上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公平享受相对平等的优质教育,确保每一所学校都能得到较好发展,可以说这就是民意期盼中的义务教育”。[1][2]
一、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现状
教育资源配置,主要是指各级政府或其他投资主体,在一定时期内将所拥有的有限的教育资源,包括财力、物力、人力和科技资源等,通过不同的渠道、方式和程序配置到各级各类学校中,以取得好的办学效益。教育资源是发展教育的基本保障和基本条件。教育资源有软、硬件之分:软资源是指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对硬资源的使用和开发所显示出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又称为无形资产,包括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硬资源是指可以直接使用或开发其存在价值的资源,又称为有形资源,包括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
教育改革首先要完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特别是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一个学校的好坏,不仅仅是看学校的教学场地有多雄伟和设备有多齐全,还要看主要图书资源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投入多少,利用率是多少。如果一个学校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和实验设施齐全完备,但这些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甚至有的是“摆设”,就不能体现出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而是体现出资源的严重浪费。对于历史形成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巨大发展差距,教育资源配置应当体现:一是注意公平的规则,以不再继续扩大差距;二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向落后地区倾斜,以主动缩小地区间的差距。[3]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逐渐普及,农村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整体仍然落后,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曾经看到一个报道,有位下乡支教的音乐教师对学生们说:“我是来教你们学音乐的”。学生们却不知道什么是音乐,那个教师换了个说法:“我是来教你们唱歌的”。学生们才理解,热烈鼓掌欢迎。当城里的孩子几乎人人都有MP3、MP4的条件下,“音乐”这个简单的日常词语在偏僻的小山村里居然没学生懂,这更体现信息的闭塞,教育条件的不均衡。
我们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改革从改善教学场所条件转向教育均衡发展,但目前来看,不均衡主要突出表现是师资力量的不均衡,择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资源的争夺。长期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为了解决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各地都采取了多种措施:如:2003年,由团中央、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发起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中央实施的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一项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当然全国各地对教育师资力量不均采取了多种办法,如:2009年,河北省教育厅组建“河北省特级教师讲学团”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为充分发挥特级教师的示范、带动和指导作用,大力支援农村教育,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作出贡献。
国家实施的各种举措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由于生活环境及条件所限,无论什么形式的支教,对于我国落后地区的教育教学水平来说都是杯水车薪,送教下乡毕竟是有限的,不能根本解决偏远不发达地区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那么网络教学无疑是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有效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曾经提出: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目前的9%提高到15%左右。网络教育是实现这个教育目标的重要渠道之一。我们是否可将网络教学引入中国的义务教育领域中,让网络教学在义务教育中起到一定作用。
二、国内外网络教育发展现状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出现已经改变并继续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当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引入教育领域的时候,与计算机有关的技术在教育领域渗透最深的莫过于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了。利用网络进行网络教学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相结合的产物。网络教育主要应用途径是校园网的建设和应用。
1. 国外网络教育发展现状
美国是世界上网络教育起步最早的国家,早在1992年就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7]1993年制定并开始实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战略。通过NII和多媒体交互式远距离教学设备,学生甚至不必到学校就能接受最好的教师授课。2000年美国成立了网络教育委员会(The Web—Based Education Commission)。发表了题为“The Power of the Internet for Learning: Moving from Promise to Practice的研究报告,并提交给布什总统和国会。并提出:让每一位12岁的儿童都能上Internet网;让每一位18岁的青年都能受到高等教育;让每一位成年美国人都能进行终身学习。显然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网络教育的发展。
美国联邦教育部教育统计中心2000年2月公布的一份统计摘要报告显示,1999学年初,几乎所有公立中小学校均已接入国际互联网。1994年至1999年的5年间,上网学校比例从35%提高到95%,美国中小学校全部上网目标基本实现。据了解,近年来美国政府用于网络教育的开支每年高达100-200亿美元,在高校,网络教育所开设的学历、学位课程已超过5万门,基本覆盖了美国高等学校所有的学科和专业。
2.国内网络教学发展现状
我国从1994年,随着中国教育科研网的建成与拓展,大陆的网络教育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98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1999年3月,网络高等教育试点正式启动,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和湖南大学4所高校参加了首批试点。
2008年底,教育部公布了2008至2009学年度可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点高校名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68所高校榜上有名。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上教育资源也逐渐丰富。近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意识到,网络不仅仅是对网络教育学院学生进行网络教学的理想媒介,也开始在全日制本科生的教学中运用网络教学,通过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组织教与学活动,在实践中收到较好的效果。[9] 但义务教育阶段计算机网络教学还没有形成体系,只是在一些文献中探讨了计算机网络在义务教育中的应用。[4]-[6]
3. 网络教学功能
(1)信息交流功能
在现代社会,校园网作为高校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具有强大的信息交流功能。学生和教师不出校园,就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学校可以通过网站向外界展示学校的形象,使外界了解本校师资、教学、管理和科研等诸方面的情况。
(2)信息资源服务功能
通过建立各种信息资源库,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学习等活动必要的数字化资源,方便师生的教学。信息资源库主要有教学资源库、数字图书馆和其它综合信息库。
(3)教学功能
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基于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的网上教学。教师利用教学平台可以制作网络课程或使用“引进”的网络课程进行课程教学,也可以通过平台组织学生讨论、辅导、答疑、作业等形式,使课堂教学在网络上得到延伸,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校园网络提供的各种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0] 如数字图书馆、专业教育网站以及网上或自主开发的各种多媒体网络课件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有目的地学习。
(4)学校管理功能
校园网使学校建立了完善及时的信息发布体系,以此为基础可以实现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办公信息化系统、教务管理、成绩管理、学籍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等。
三、将网络教学模式引入义务教育
计算机网络引入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增大课堂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能提高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在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情况下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网络与多媒体恰当的整合,给学生带来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由此加快学生的理解进程,就相当于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缩短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且使教师在单位时间内能传授更多的知识,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将网络教学模式引入义务教育,对于偏远地区、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的学校,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义务教育中的网络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知识的学习,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和技能,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向先进教师学习,然后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这样可以初步缓解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解决师资力量不均衡的现象。中小学教学规模较小,可以形成局部地区范围内的校园网络,各学校可以共享网络中的信息,这样也便于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共同促进。
四、义务教育实施网络教育面临的问题
首先,我国幅员广大,各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极不平衡,西部地区、不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中的许多地方还不能建设宽带网,或暂时通不了网络,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使网络教学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系陷入一种悖论状态:一方面,人们期望通过网络教学使欠发达地区能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但另一方面,由于欠发达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太差,在那里或向那里开展网络教学面临着空前的困难,从而使网络教学不能真正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发展的有效工具。[11]
其次,网络教育是一种主动式学习,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习者自觉性的考验。尤其是对低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很难保证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坐在电脑前不是玩游戏而是学习。这需要有一套严格的管理体制,利用网络来监控学生学习情况。由于低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掌握情况不一样,可以适当逐步加入网络教学元素,待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后可以加大网络教学力度。
最后,师资队伍方面的问题。教师应该放开思想,借鉴其他先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大胆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中。当然中小学,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及计算机操作能力所限,开展网络教学的方式可以灵活多变,可以由教师引导学习。网络教学不是技术越先进越好,而是与教学内容、学生需求、教师能力相匹配的适用技术最好。网络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尽快培养出一批能够理解和适应网络文化,并能参与网络文化创造的优秀教师队伍,并依靠这支队伍成功创造出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目前我们的教师对网络课程建设投入的力量很不够,这主要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予以引导。今后教师的聘用和晋升必须考虑是否接受过有关网络教学技术的培训或是否掌握了网络教学技术。扩展网络教学,除了软件和硬件的投资外,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培训。
结论
虽然,现阶段将网络教学引入义务教育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普及和发展必然会带动义务教育逐渐向网络教学模式发展,而网络教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教育资源不均衡,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将高等教育中的网络教学理念引入义务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网络教学;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8454(2010)08-0008-04
引言
2009年11月7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闭幕会上说:“经过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现在我们要结合研究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努力实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区域内基本均衡的新目标。现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绝大部分是公立教育,但九年义务教育条件却存在巨大差距。因此,国家必须通过各种手段缩小公立学校之间的差距,从而保障每个学生接受基本相同的义务教育权利。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对农村学校的孩子来说,就是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和整洁的宿舍;对城市学生来说,就是家门口的学校与理想中的名校没有太大差距;对偏远地区的山里娃来说,是不用揣着干粮翻山越岭去上学;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说,是可以享受到与本地学生同样的入学待遇。无论农村或是城市,无论经济发达区域或是贫困落后地区,从资源上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公平享受相对平等的优质教育,确保每一所学校都能得到较好发展,可以说这就是民意期盼中的义务教育”。[1][2]
一、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现状
教育资源配置,主要是指各级政府或其他投资主体,在一定时期内将所拥有的有限的教育资源,包括财力、物力、人力和科技资源等,通过不同的渠道、方式和程序配置到各级各类学校中,以取得好的办学效益。教育资源是发展教育的基本保障和基本条件。教育资源有软、硬件之分:软资源是指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对硬资源的使用和开发所显示出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又称为无形资产,包括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硬资源是指可以直接使用或开发其存在价值的资源,又称为有形资源,包括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
教育改革首先要完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特别是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一个学校的好坏,不仅仅是看学校的教学场地有多雄伟和设备有多齐全,还要看主要图书资源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投入多少,利用率是多少。如果一个学校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和实验设施齐全完备,但这些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甚至有的是“摆设”,就不能体现出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而是体现出资源的严重浪费。对于历史形成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巨大发展差距,教育资源配置应当体现:一是注意公平的规则,以不再继续扩大差距;二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向落后地区倾斜,以主动缩小地区间的差距。[3]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逐渐普及,农村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整体仍然落后,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曾经看到一个报道,有位下乡支教的音乐教师对学生们说:“我是来教你们学音乐的”。学生们却不知道什么是音乐,那个教师换了个说法:“我是来教你们唱歌的”。学生们才理解,热烈鼓掌欢迎。当城里的孩子几乎人人都有MP3、MP4的条件下,“音乐”这个简单的日常词语在偏僻的小山村里居然没学生懂,这更体现信息的闭塞,教育条件的不均衡。
我们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改革从改善教学场所条件转向教育均衡发展,但目前来看,不均衡主要突出表现是师资力量的不均衡,择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资源的争夺。长期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为了解决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各地都采取了多种措施:如:2003年,由团中央、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发起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中央实施的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一项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当然全国各地对教育师资力量不均采取了多种办法,如:2009年,河北省教育厅组建“河北省特级教师讲学团”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为充分发挥特级教师的示范、带动和指导作用,大力支援农村教育,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作出贡献。
国家实施的各种举措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由于生活环境及条件所限,无论什么形式的支教,对于我国落后地区的教育教学水平来说都是杯水车薪,送教下乡毕竟是有限的,不能根本解决偏远不发达地区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那么网络教学无疑是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有效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曾经提出: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目前的9%提高到15%左右。网络教育是实现这个教育目标的重要渠道之一。我们是否可将网络教学引入中国的义务教育领域中,让网络教学在义务教育中起到一定作用。
二、国内外网络教育发展现状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出现已经改变并继续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当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引入教育领域的时候,与计算机有关的技术在教育领域渗透最深的莫过于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了。利用网络进行网络教学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相结合的产物。网络教育主要应用途径是校园网的建设和应用。
1. 国外网络教育发展现状
美国是世界上网络教育起步最早的国家,早在1992年就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7]1993年制定并开始实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战略。通过NII和多媒体交互式远距离教学设备,学生甚至不必到学校就能接受最好的教师授课。2000年美国成立了网络教育委员会(The Web—Based Education Commission)。发表了题为“The Power of the Internet for Learning: Moving from Promise to Practice的研究报告,并提交给布什总统和国会。并提出:让每一位12岁的儿童都能上Internet网;让每一位18岁的青年都能受到高等教育;让每一位成年美国人都能进行终身学习。显然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网络教育的发展。
美国联邦教育部教育统计中心2000年2月公布的一份统计摘要报告显示,1999学年初,几乎所有公立中小学校均已接入国际互联网。1994年至1999年的5年间,上网学校比例从35%提高到95%,美国中小学校全部上网目标基本实现。据了解,近年来美国政府用于网络教育的开支每年高达100-200亿美元,在高校,网络教育所开设的学历、学位课程已超过5万门,基本覆盖了美国高等学校所有的学科和专业。
2.国内网络教学发展现状
我国从1994年,随着中国教育科研网的建成与拓展,大陆的网络教育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98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1999年3月,网络高等教育试点正式启动,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和湖南大学4所高校参加了首批试点。
2008年底,教育部公布了2008至2009学年度可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点高校名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68所高校榜上有名。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上教育资源也逐渐丰富。近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意识到,网络不仅仅是对网络教育学院学生进行网络教学的理想媒介,也开始在全日制本科生的教学中运用网络教学,通过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组织教与学活动,在实践中收到较好的效果。[9] 但义务教育阶段计算机网络教学还没有形成体系,只是在一些文献中探讨了计算机网络在义务教育中的应用。[4]-[6]
3. 网络教学功能
(1)信息交流功能
在现代社会,校园网作为高校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具有强大的信息交流功能。学生和教师不出校园,就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学校可以通过网站向外界展示学校的形象,使外界了解本校师资、教学、管理和科研等诸方面的情况。
(2)信息资源服务功能
通过建立各种信息资源库,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学习等活动必要的数字化资源,方便师生的教学。信息资源库主要有教学资源库、数字图书馆和其它综合信息库。
(3)教学功能
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基于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的网上教学。教师利用教学平台可以制作网络课程或使用“引进”的网络课程进行课程教学,也可以通过平台组织学生讨论、辅导、答疑、作业等形式,使课堂教学在网络上得到延伸,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校园网络提供的各种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0] 如数字图书馆、专业教育网站以及网上或自主开发的各种多媒体网络课件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有目的地学习。
(4)学校管理功能
校园网使学校建立了完善及时的信息发布体系,以此为基础可以实现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办公信息化系统、教务管理、成绩管理、学籍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等。
三、将网络教学模式引入义务教育
计算机网络引入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增大课堂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能提高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在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情况下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网络与多媒体恰当的整合,给学生带来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由此加快学生的理解进程,就相当于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缩短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且使教师在单位时间内能传授更多的知识,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将网络教学模式引入义务教育,对于偏远地区、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的学校,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义务教育中的网络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知识的学习,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和技能,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向先进教师学习,然后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这样可以初步缓解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解决师资力量不均衡的现象。中小学教学规模较小,可以形成局部地区范围内的校园网络,各学校可以共享网络中的信息,这样也便于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共同促进。
四、义务教育实施网络教育面临的问题
首先,我国幅员广大,各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极不平衡,西部地区、不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中的许多地方还不能建设宽带网,或暂时通不了网络,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使网络教学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系陷入一种悖论状态:一方面,人们期望通过网络教学使欠发达地区能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但另一方面,由于欠发达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太差,在那里或向那里开展网络教学面临着空前的困难,从而使网络教学不能真正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发展的有效工具。[11]
其次,网络教育是一种主动式学习,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习者自觉性的考验。尤其是对低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很难保证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坐在电脑前不是玩游戏而是学习。这需要有一套严格的管理体制,利用网络来监控学生学习情况。由于低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掌握情况不一样,可以适当逐步加入网络教学元素,待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后可以加大网络教学力度。
最后,师资队伍方面的问题。教师应该放开思想,借鉴其他先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大胆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中。当然中小学,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及计算机操作能力所限,开展网络教学的方式可以灵活多变,可以由教师引导学习。网络教学不是技术越先进越好,而是与教学内容、学生需求、教师能力相匹配的适用技术最好。网络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尽快培养出一批能够理解和适应网络文化,并能参与网络文化创造的优秀教师队伍,并依靠这支队伍成功创造出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目前我们的教师对网络课程建设投入的力量很不够,这主要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予以引导。今后教师的聘用和晋升必须考虑是否接受过有关网络教学技术的培训或是否掌握了网络教学技术。扩展网络教学,除了软件和硬件的投资外,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培训。
结论
虽然,现阶段将网络教学引入义务教育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普及和发展必然会带动义务教育逐渐向网络教学模式发展,而网络教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教育资源不均衡,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将高等教育中的网络教学理念引入义务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