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起始于儿童期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据教科书记载其死亡率为50%。Meislin等(1968)报告一组42名SLE儿童,共观察了18年,结果有18例(43%)死亡。自那时起,由于应用了新的评价SLE治疗的实验室测定方法及免疫抑制荆来控制SLE的肾损害,使成年SLE病人的预后似有所改善,死亡的原因也似有所改变,即因尿毒症致死者减少,因感染、血管合并症和恶性病变致死者增加,因神经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起始于儿童期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据教科书记载其死亡率为50%。Meislin等(1968)报告一组42名SLE儿童,共观察了18年,结果有18例(43%)死亡。自那时起,由于应用了新的评价SLE治疗的实验室测定方法及免疫抑制荆来控制SLE的肾损害,使成年SLE病人的预后似有所改善,死亡的原因也似有所改变,即因尿毒症致死者减少,因感染、血管合并症和恶性病变致死者增加,因神经系统受累致死者依然常见。
其他文献
作者用补骨酯素局部外用加长波紫外线照射,治疗银屑病和其它皮肤病1500例,进行了疗效分析。方法:长波紫外线的光源是Sylvania灯,波长320~400毫微米。先用补骨酯素(8-MOP)乳剂涂,再照光4~10分钟。疗效:大多数银屑病患者治疗20~25次,80~90%病例的皮肤损害消失。
细胞凋亡是维持细胞稳态的一种重要机制,在免疫系统发育与免疫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受基因调控的生理性细胞死亡,这些基因包括bcl-2、bcl-x,bax及C-myc等,这些凋亡相关基因异常表达就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该文旨在探讨干燥综合征(SS)患者外周血T及B淋巴细胞的凋亡机理与调节。
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化,机体免疫反应性的改变,病人自行医治和梅毒现代疗法等原因使目前梅毒的临床和病程有所变化。第一期和第二期梅毒的病程有改变。许多作者注意到潜伏期延长,无初期症状的梅毒病例增多。在第一期梅毒中多发性下疳增多,临床呈溃疡性的其百分率也增加,生殖器以外的部位――肛门,唇和口腔的下疳增多,后者许多作者以性变态增多来解释。
病例;瘤型麻风,52岁,男性,病期30年。在两侧前臂伸侧原来浸润的部位变硬,触诊呈板状骨质样硬度,边缘清楚。经X线照相,在皮肤浅处呈有板状阴影,边缘为树枝状,阴影较浓。临床上无自觉症状,患部皮肤略高,呈红褐色,有光泽无鳞屑,与皮下组织或深部组织无粘连,为椭圆形4.5x3厘米。自诉患部发冷,经检查患部表面温度与周围皮肤温度比较并不低。血液生化检查无异常发现。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经用三氯醋酸脱钙的标本镜
本文报告5种抗银屑病药物即氨甲喋呤、蒽林、羟脲、Azauridine(阿扎利宾的活性代谢物)、霉酚酸和代谢抑制剂嘌呤霉素(Puromycin)、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放线菌素D、道诺红菌素(Daunorubicin)、亚得里亚霉素(Adriamycin)、阿糖胞苷对组织培养中表皮细胞生长的影响。作者从豚鼠表皮衍生的一株无性繁殖细胞即Gp18进行药物实验,因此株细胞形态清楚、生长迅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各年龄组均可发病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儿童常见。儿童脂溢性皮炎临床可分二型:一为婴儿型,出生3~4月内发病,1岁前痊愈;另一为较大儿童型,此型与成人型无明显差别。传统治疗对头部皮损效果差或不易上药,作者对联苯苄唑治疗儿童的头部脂溢性皮炎进行了临床观察。
自身红细胞致敏是一种少见的疾病。作者报告一例如下:患者系22岁已离婚的白人妇女。分娩前有癔病性性格。分娩后两天,下肢出现出血性损害,接着在上肢和背部也出现少许类似的损害。损害发生前局部有疼痛及红斑。检查血液和有关方面试验,其结果都在正常范围之内。用0.1毫升患者的静脉血注入到患者前臂无皮疹处,10分钟内发生红斑,数小时内注射部位出现了典型的瘀斑性损害。注射生理盐水没有反应。在背部的皮内注射静脉血也
长期以来,扁平苔藓(LP)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既无抗核抗体也无其他特异性自身抗体的皮肤病,但近10多年来的研究表明LP患者有LP特异性抗原及抗核抗体(ANA)。为此作者采用不同底物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以证实先前的一些研究所得出的阴性结果是否因底物敏感性差所致。
作者对取自伴有顽固性大疱、糜烂干和溃疡性疾病病人的口腔粘膜的124份活检标本进行了直接免疫荧光(IF)研究,并对上述疾病的发病机理进行了观察。
很早就认为某些微生物,特别是卵圆形糠疹芽胞菌(Pityrosporum ovale),可惹激或有助于头皮屑的产生。以后又在头部发现了凝固酶阴性的球菌和痤疮杆菌等微生物的存在。最近,作者等曾用定量技术检查了100多人次,不论头皮屑的有无,都发现有下列的微生物:(1)糠疹芽胞菌,主要是卵圆形糠疹芽胞菌;(2)需氧凝固酶阴性球菌,主要是S2型;(3)痤疮杆菌。同时,发现卵圆形糠疹芽胞菌的数量,有头皮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