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中人们关注的热点,它所显现的独特优势也被大众所认同。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表现出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错误倾向。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一个特殊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要向学生系统地传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因此,正确处理好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的整合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有必要进行理性反思,使之在健康、正确的轨道上前进。
一、注重教学设计,把教学设计作为灵魂
一堂成功的思想政治网络教学课首先必须反映先进的教育思想,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能力的培养,符合教育规律,并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因此,注重教学设计,把教学设计作为灵魂,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时、适度、适量地选择信息技术,创设教师、学生以及信息技术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实践中,我按照“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总结与成果展示交流”的教学策略,一般把网页课件设计成“教学目标”、“学海导航”、“网上冲浪”、“资源链接”、“在线交流”、“各显身手”等几个教学环节,一方面突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另一方面突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再先进的教育技术也是为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服务的,技术的作用在于“如虎添翼”。而我们很多教师一味地追求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花哨的图文动画内容,为了整合而整合,进行简单叠加,搞拿来主义,以期吸引学生的眼球,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结果往往是学生在电脑上忙了一节课,也不知道应该学习和掌握哪些知识,雾里看花,越看越花。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首先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以此为根本出发点,选择相应的教学素材,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整合。整合应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决不能以牺牲既定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代价转而增设有关信息技术的新目标或其他目标。
二、找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切入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政治课的内容要求与时事政治和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因此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或网页的时候,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找准切入点。第一,精选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资料,每则资料都能给学生以启发和教育;第二,精选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对于学生难以理解和判断的材料,教师应在材料后面给出一定的说明引导,使材料的启发教育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第三,精选反映当前社会实际的材料,引导学生对时政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例如,在讲授初三“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时,我下载播放了有关“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这一时事热点新闻,引导学生思考国家为何十分重视高科技的研究开发,从而引出科技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多媒体课件或网页的精心设计和构思上,将传统的教师讲授、说服灌输方式转变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巧妙的传授和疏导,切忌为了取悦学生而将网上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内容甚至是不健康的内容、宣扬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文字和图画选进来,对学生进行误导。
三、强化学生主体地位,诱发学生的情感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一些多媒体的公开课上,一种类型是课件内容太多,一节课安排得太满,整个一堂课学生被教师牵着走,疲于奔命。过了不长的一段时间,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明显下降。另一种类型就是教师完全撒手让学生浏览网页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只利用论坛或留言板与学生交流,完全依赖于现代技术手段,并未达成教学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过程,要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改革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通过教师为学生设置问题,创设情景,通过步步提示,让学生发现和掌握基本的原理和理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例如,我在讲到“可持续发展”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个虚拟的、有利于学生研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某城市的几个工厂(印染厂、造纸厂、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进行合理布局,并说明理由,只要言之有理,我均持赞同态度。由于我没有用固定的、现成的答案去框死学生,启发了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出合理的假设,给学生更多的操作、交流、评价的机会,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参与,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探索中求知,在欢乐中成长。只有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切忌出现新技术条件下的“满堂灌”或技术操作演示课。
四、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克服信息技术的弊端
尽管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探索和实践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弊端。例如:网络的开放性和海量的信息,难免使学生受到负面信息的干扰,出现“迷航”的现象;网络教学对学生的约束太少,对学生的自制能力要求较高;过多运用网络,依赖人机交互,容易导致学生对现实世界的冷漠和自我封闭;政治课教学可用资源的缺乏,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运行的不稳定因素以及时间不够用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较好的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和应变能力,及时加以控制或排除。因此,要把信息技术的应用经常化、习惯化,在实践中注重经验的积累和借鉴学习,也不要过分依赖于现代化技术而把传统教育中的精髓丢掉了。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鹿苑中学)
一、注重教学设计,把教学设计作为灵魂
一堂成功的思想政治网络教学课首先必须反映先进的教育思想,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能力的培养,符合教育规律,并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因此,注重教学设计,把教学设计作为灵魂,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时、适度、适量地选择信息技术,创设教师、学生以及信息技术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实践中,我按照“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总结与成果展示交流”的教学策略,一般把网页课件设计成“教学目标”、“学海导航”、“网上冲浪”、“资源链接”、“在线交流”、“各显身手”等几个教学环节,一方面突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另一方面突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再先进的教育技术也是为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服务的,技术的作用在于“如虎添翼”。而我们很多教师一味地追求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花哨的图文动画内容,为了整合而整合,进行简单叠加,搞拿来主义,以期吸引学生的眼球,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结果往往是学生在电脑上忙了一节课,也不知道应该学习和掌握哪些知识,雾里看花,越看越花。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首先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以此为根本出发点,选择相应的教学素材,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整合。整合应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决不能以牺牲既定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代价转而增设有关信息技术的新目标或其他目标。
二、找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切入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政治课的内容要求与时事政治和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因此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或网页的时候,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找准切入点。第一,精选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资料,每则资料都能给学生以启发和教育;第二,精选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对于学生难以理解和判断的材料,教师应在材料后面给出一定的说明引导,使材料的启发教育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第三,精选反映当前社会实际的材料,引导学生对时政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例如,在讲授初三“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时,我下载播放了有关“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这一时事热点新闻,引导学生思考国家为何十分重视高科技的研究开发,从而引出科技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多媒体课件或网页的精心设计和构思上,将传统的教师讲授、说服灌输方式转变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巧妙的传授和疏导,切忌为了取悦学生而将网上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内容甚至是不健康的内容、宣扬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文字和图画选进来,对学生进行误导。
三、强化学生主体地位,诱发学生的情感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一些多媒体的公开课上,一种类型是课件内容太多,一节课安排得太满,整个一堂课学生被教师牵着走,疲于奔命。过了不长的一段时间,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明显下降。另一种类型就是教师完全撒手让学生浏览网页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只利用论坛或留言板与学生交流,完全依赖于现代技术手段,并未达成教学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过程,要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改革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通过教师为学生设置问题,创设情景,通过步步提示,让学生发现和掌握基本的原理和理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例如,我在讲到“可持续发展”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个虚拟的、有利于学生研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某城市的几个工厂(印染厂、造纸厂、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进行合理布局,并说明理由,只要言之有理,我均持赞同态度。由于我没有用固定的、现成的答案去框死学生,启发了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出合理的假设,给学生更多的操作、交流、评价的机会,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参与,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探索中求知,在欢乐中成长。只有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切忌出现新技术条件下的“满堂灌”或技术操作演示课。
四、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克服信息技术的弊端
尽管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探索和实践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弊端。例如:网络的开放性和海量的信息,难免使学生受到负面信息的干扰,出现“迷航”的现象;网络教学对学生的约束太少,对学生的自制能力要求较高;过多运用网络,依赖人机交互,容易导致学生对现实世界的冷漠和自我封闭;政治课教学可用资源的缺乏,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运行的不稳定因素以及时间不够用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较好的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和应变能力,及时加以控制或排除。因此,要把信息技术的应用经常化、习惯化,在实践中注重经验的积累和借鉴学习,也不要过分依赖于现代化技术而把传统教育中的精髓丢掉了。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鹿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