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高考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人们对高中生涯教育越来越重视。在新形势下,开展生涯教育,开设生涯课程,培养中学生的生涯意识成为很多学校的共识,更有一批教育工作者开始致力于高中生涯教育的研究和教学。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在生涯教育的实践中,一直致力于这个问题的探索和研究,逐步形成了一套学生发展的生涯教育课程,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高中生涯教育;“三位一体”;“学职群”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88-0043-02
【作者简介】1.杨娜,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安徽蚌埠,233000)教师,一级教师;2.赵世俊,常州高级中学(江苏常州,213000)教师,高级教师,常州市中小学生涯教育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小学心理辅导与生涯教育。
一、影响高中生涯教育有效性的因素
目前,虽然我国的高中生涯教育已经在多地开展,高中生涯教育的宣传也是日益密集频繁。但综观各地的教育实践,高中生涯教育在开展实施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了高中生涯教育的有效性。
1.缺少统筹规划。
目前语文、数学等科目是有统一规划的,虽然教材版本不是所有地区一致,但至少在相应范围内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有经过专业化培养的教师,但在普通高中的生涯教育中,这一方面却是缺失的。虽说不统一让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大胆创新,但沒有正确指导的创新,有时未必是有效的创新。在没有统一规划的背景下,有些学校的生涯教育没有课程,仅以一些学校活动代替,很多学校没有专业教师,大多是心理健康教师或班主任兼任。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社会性的多渠道、多领域的综合系统工程,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必须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生涯教育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辅导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技术和知识,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提供有效的服务。这些都需要有统一的规划和指导,教育部门应该设立职业生涯的指导机构,负责指导下级机构和各个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工作。
2.升学为上的现实教育背景。
虽说素质教育提倡已久,很多学校也响应政府号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设特色课程,丰富教学内容,但升学仍然是学生本人、学生家庭和学校的头等大事。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张丽丽老师曾经对浙江省的部分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高中生中,只有不到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认为高中生要接受职业规划教育。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对学生在自我认知,职业认知,未来规划方面做过调查,很多学生说不出自己的优点,只知道少数职业,分不清行业与职业,对自己的未来设想,除了考上大学,几乎是一片空白;在生涯课程希望学到哪些内容的调查中,有不少于百分之八十五的学生只希望学习如何填报志愿。
二、对生涯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基于对未来教育形势的前瞻性判断,基于对学生们发自内心的热爱,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勇于进取、大胆创新,在安徽省率先组建生涯课程研发团队,开设高中生涯课程,逐步总结出一些有效可行的经验。
1.基于借鉴的教学。
欧美国家已有相对比较成熟的生涯教育体系,我国台湾地区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偱,虽然我们不能生硬照搬,直接拿过来用,但可以学习借鉴其中较为成功的经验和方法。我国台湾地区中小学生涯教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学科课程实施,二是开展学校活动,三是借助社会途径。我校生涯的总体教育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形式来实施的,即通过协助学生自我探索、生涯探索,拟定生涯规划,做出生涯决策,促进学生的生涯成熟和潜能开发。
同时,生涯教育不是一个闭门造车的过程,而是一个迫切需要社会化的过程,需要在体验中明确选择的合理性。为此,我校积极开展“三位一体”的生涯教学,充分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开设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生涯教育,寻求来自学生家庭的支持;整合家长人力资源,成立家长志愿服务队,运用课余时间进行职业生涯探索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一些行业企业,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到学校演讲或举办座谈会,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进行生涯理念和内容的宣传和倡导等。我们力争做到以课堂为主阵地,家庭、社会逐步融入,充分发挥常规课、选修课、社团、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多种途径的优势,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资源整合。
2.基于调查的教学。
陈晨在《关于高中生涯教育校本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探究》一文中,提出了“学生逻辑”和“学科逻辑”的概念,认为应该以学生逻辑为原则进行教学,高中生涯教育应该立足于学校学生的特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当下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实施教学。我校在开展生涯教学之前就对学生进行过调查,学生们对即将进行的生涯教学提出了期待和想法,如想了解一些可以短时间高效率学习的方法;学会撰写生涯规划报告,并得到老师的指导;能够了解更多别人成功的经历,从中学习方法;了解更多的有关专业、高校的信息;了解我国目前的职业现状和相关的职业素养;等等。基于这些调查,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学生的需求,以此为出发点组织教学,如设计时间管理、思维导图、走近职业行业企业、生涯决策、绘制生涯蓝图等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基本对应学生需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比较感兴趣。
3.基于认同的教学。
道理再好,若不被认同也很难被接受。生涯课程中所传授的原理和方法,如果是以单调传授知识点的方式进行,估计很难让高中生认同并接受,生涯课程应该设法让学习充满诱惑力。除了在课堂上多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和获取知识外,我们更注重多用案例教学,尤其是学长们的真实案例。身边真实的学生案例,易于引发学生的共鸣,具有非常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4.基于学科学习的教学。
很多学生对生涯课程很感兴趣,但面对沉重的学业负担,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既能让学生接受生涯的知识,又与他们的主干学科学习不冲突,甚至能够指导主干课程的学习,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
为此,我们引入了“学职群”的概念。所谓“学职群”,就是根据学科、专业、职业需求的特点,将三者有机结合的产物,包括:数学与信息、经管群;数理与科学技术群;化生与物质、健康群;政史与社会行政群;人文与美学、设计群;语言与教育、传媒群;艺术、体育与休闲群。引入“学职群”概念,使学生更加明确现阶段主干学科学习的意义和方向,同时对未来自己将要选择的职业和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有效地达到了生涯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生涯教育;“三位一体”;“学职群”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88-0043-02
【作者简介】1.杨娜,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安徽蚌埠,233000)教师,一级教师;2.赵世俊,常州高级中学(江苏常州,213000)教师,高级教师,常州市中小学生涯教育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小学心理辅导与生涯教育。
一、影响高中生涯教育有效性的因素
目前,虽然我国的高中生涯教育已经在多地开展,高中生涯教育的宣传也是日益密集频繁。但综观各地的教育实践,高中生涯教育在开展实施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了高中生涯教育的有效性。
1.缺少统筹规划。
目前语文、数学等科目是有统一规划的,虽然教材版本不是所有地区一致,但至少在相应范围内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有经过专业化培养的教师,但在普通高中的生涯教育中,这一方面却是缺失的。虽说不统一让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大胆创新,但沒有正确指导的创新,有时未必是有效的创新。在没有统一规划的背景下,有些学校的生涯教育没有课程,仅以一些学校活动代替,很多学校没有专业教师,大多是心理健康教师或班主任兼任。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社会性的多渠道、多领域的综合系统工程,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必须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生涯教育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辅导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技术和知识,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提供有效的服务。这些都需要有统一的规划和指导,教育部门应该设立职业生涯的指导机构,负责指导下级机构和各个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工作。
2.升学为上的现实教育背景。
虽说素质教育提倡已久,很多学校也响应政府号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设特色课程,丰富教学内容,但升学仍然是学生本人、学生家庭和学校的头等大事。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张丽丽老师曾经对浙江省的部分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高中生中,只有不到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认为高中生要接受职业规划教育。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对学生在自我认知,职业认知,未来规划方面做过调查,很多学生说不出自己的优点,只知道少数职业,分不清行业与职业,对自己的未来设想,除了考上大学,几乎是一片空白;在生涯课程希望学到哪些内容的调查中,有不少于百分之八十五的学生只希望学习如何填报志愿。
二、对生涯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基于对未来教育形势的前瞻性判断,基于对学生们发自内心的热爱,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勇于进取、大胆创新,在安徽省率先组建生涯课程研发团队,开设高中生涯课程,逐步总结出一些有效可行的经验。
1.基于借鉴的教学。
欧美国家已有相对比较成熟的生涯教育体系,我国台湾地区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偱,虽然我们不能生硬照搬,直接拿过来用,但可以学习借鉴其中较为成功的经验和方法。我国台湾地区中小学生涯教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学科课程实施,二是开展学校活动,三是借助社会途径。我校生涯的总体教育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形式来实施的,即通过协助学生自我探索、生涯探索,拟定生涯规划,做出生涯决策,促进学生的生涯成熟和潜能开发。
同时,生涯教育不是一个闭门造车的过程,而是一个迫切需要社会化的过程,需要在体验中明确选择的合理性。为此,我校积极开展“三位一体”的生涯教学,充分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开设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生涯教育,寻求来自学生家庭的支持;整合家长人力资源,成立家长志愿服务队,运用课余时间进行职业生涯探索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一些行业企业,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到学校演讲或举办座谈会,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进行生涯理念和内容的宣传和倡导等。我们力争做到以课堂为主阵地,家庭、社会逐步融入,充分发挥常规课、选修课、社团、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多种途径的优势,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资源整合。
2.基于调查的教学。
陈晨在《关于高中生涯教育校本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探究》一文中,提出了“学生逻辑”和“学科逻辑”的概念,认为应该以学生逻辑为原则进行教学,高中生涯教育应该立足于学校学生的特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当下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实施教学。我校在开展生涯教学之前就对学生进行过调查,学生们对即将进行的生涯教学提出了期待和想法,如想了解一些可以短时间高效率学习的方法;学会撰写生涯规划报告,并得到老师的指导;能够了解更多别人成功的经历,从中学习方法;了解更多的有关专业、高校的信息;了解我国目前的职业现状和相关的职业素养;等等。基于这些调查,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学生的需求,以此为出发点组织教学,如设计时间管理、思维导图、走近职业行业企业、生涯决策、绘制生涯蓝图等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基本对应学生需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比较感兴趣。
3.基于认同的教学。
道理再好,若不被认同也很难被接受。生涯课程中所传授的原理和方法,如果是以单调传授知识点的方式进行,估计很难让高中生认同并接受,生涯课程应该设法让学习充满诱惑力。除了在课堂上多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和获取知识外,我们更注重多用案例教学,尤其是学长们的真实案例。身边真实的学生案例,易于引发学生的共鸣,具有非常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4.基于学科学习的教学。
很多学生对生涯课程很感兴趣,但面对沉重的学业负担,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既能让学生接受生涯的知识,又与他们的主干学科学习不冲突,甚至能够指导主干课程的学习,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
为此,我们引入了“学职群”的概念。所谓“学职群”,就是根据学科、专业、职业需求的特点,将三者有机结合的产物,包括:数学与信息、经管群;数理与科学技术群;化生与物质、健康群;政史与社会行政群;人文与美学、设计群;语言与教育、传媒群;艺术、体育与休闲群。引入“学职群”概念,使学生更加明确现阶段主干学科学习的意义和方向,同时对未来自己将要选择的职业和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有效地达到了生涯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