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只靠课内可数的几次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种能力的提高,都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小练笔,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提高作文能力。新标准在关于习作方面,明确提出教师要“调动学生练笔的积极性”,“根据日常需要,练习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书信等”。所谓“小练笔”,是指围绕某一训练重点,进行篇幅较短、形式灵活的写作练习。课堂练笔是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许多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在教师进行精当的讲解之后,学生与课文产生了情感共鸣,有许多话要说,这正是练笔的好时机。文章的一些情节有时会有跳跃性或写得相当简单,为读者留下了“空白”。我们可以在此处适当安排一些课堂练笔,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创造想象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文实践活动形式很多,它包括阅读交流、参观访问、观察实验,以及办报、开故事会等。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作文兴趣,积累作文素材,激发练笔的欲望,从而提高作文能力,达到自能作文的新境界。小练笔,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融入作文教学,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读写结合”的最有效的载体。小练笔虽小,但认真挖掘,也可做出“大文章”来。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练笔训练呢?下面谈些我的具体的做法。
仿写,为了降低习作的难度,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可模仿的例子,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在低中年级练笔训练中,可以以仿句、段为主。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片断用了特殊句式,教学时学生完全可以仿写。如《火烧云》一文,用了“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还有……”的句式,赞美火烧云颜色的变化,我们可要求学生去读读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句子,而后进行仿写。再如《富饶的西沙群岛》,我设计了这样的小练笔:想象一下,贝壳会有哪些颜色,哪些种类,哪些形状呢?用上“有的……,好像……;有的……,好像……;还有的……,……”来介绍一下,让我们更加喜欢这些贝壳好吗?除了句段仿写,还可以进行修辞手法的模仿训练。《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中出现了许多比喻句,比喻句中的比喻词可谓丰富多彩——“犹如”、“像”、“仿佛”、“宛如”,可先让学生找出这些比喻句,并说说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用了比喻句有什么好处。在此基础上,我随机布置小练笔:“请你仔细观察我们学校的花坛,在描绘这些植物时也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让这些植物更生动、更形象。”由此可见,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模仿对象和语言表达形式,可以促使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续写,有些文章的结尾写得比较留有余地、耐人寻味,给学生留有巨大的猜想空间。因此,可以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把这样的猜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学《小木偶的故事》一课,当读到“小女巫把所有的表情给了小木偶,小木偶会哭、会笑、会生气着急”时,学生已经能感受到小木偶的变化了,此时的小木偶一定是快乐的,再也不是只会一种表情的样子了。那在小木偶的身上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可因势利导:“小木偶有了所有的表情后……请你将这个故事继续编下去,看谁编得更有趣、更生动。”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纷纷拿出纸和笔,饶有兴致地写起来。学生展开大胆想象,让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把小木偶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这与他们对课文透彻的理解和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分不开的。
改写,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進行加工改造,重新组织,重新表达,既可以帮助小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为学生创造练笔的机会,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古诗教学中,可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来提供学生练笔的机会。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大多都是浅显易懂的,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可引导他们把自己当作诗人,将这些古诗改写成自述式的现代文。如教学《秋思》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地感受到诗人张籍身在异乡的孤独、寂寞,思念家乡的情感。我设计了这样的一段导语:在秋风乍起的季节里,诗人遇到了家乡的人,他多么想把心里的话都写出来呀,于是,他展开了信笺,你能帮他把内心话说出来吗?这样,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他们的感受一定会不同寻常,有话可说可写。
总之,小练笔训练形式多样,只要潜心学习,让学生在读中学写,读写结合,使理解和运用相得益彰。
语文实践活动形式很多,它包括阅读交流、参观访问、观察实验,以及办报、开故事会等。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作文兴趣,积累作文素材,激发练笔的欲望,从而提高作文能力,达到自能作文的新境界。小练笔,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融入作文教学,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读写结合”的最有效的载体。小练笔虽小,但认真挖掘,也可做出“大文章”来。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练笔训练呢?下面谈些我的具体的做法。
仿写,为了降低习作的难度,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可模仿的例子,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在低中年级练笔训练中,可以以仿句、段为主。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片断用了特殊句式,教学时学生完全可以仿写。如《火烧云》一文,用了“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还有……”的句式,赞美火烧云颜色的变化,我们可要求学生去读读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句子,而后进行仿写。再如《富饶的西沙群岛》,我设计了这样的小练笔:想象一下,贝壳会有哪些颜色,哪些种类,哪些形状呢?用上“有的……,好像……;有的……,好像……;还有的……,……”来介绍一下,让我们更加喜欢这些贝壳好吗?除了句段仿写,还可以进行修辞手法的模仿训练。《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中出现了许多比喻句,比喻句中的比喻词可谓丰富多彩——“犹如”、“像”、“仿佛”、“宛如”,可先让学生找出这些比喻句,并说说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用了比喻句有什么好处。在此基础上,我随机布置小练笔:“请你仔细观察我们学校的花坛,在描绘这些植物时也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让这些植物更生动、更形象。”由此可见,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模仿对象和语言表达形式,可以促使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续写,有些文章的结尾写得比较留有余地、耐人寻味,给学生留有巨大的猜想空间。因此,可以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把这样的猜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学《小木偶的故事》一课,当读到“小女巫把所有的表情给了小木偶,小木偶会哭、会笑、会生气着急”时,学生已经能感受到小木偶的变化了,此时的小木偶一定是快乐的,再也不是只会一种表情的样子了。那在小木偶的身上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可因势利导:“小木偶有了所有的表情后……请你将这个故事继续编下去,看谁编得更有趣、更生动。”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纷纷拿出纸和笔,饶有兴致地写起来。学生展开大胆想象,让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把小木偶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这与他们对课文透彻的理解和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分不开的。
改写,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進行加工改造,重新组织,重新表达,既可以帮助小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为学生创造练笔的机会,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古诗教学中,可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来提供学生练笔的机会。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大多都是浅显易懂的,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可引导他们把自己当作诗人,将这些古诗改写成自述式的现代文。如教学《秋思》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地感受到诗人张籍身在异乡的孤独、寂寞,思念家乡的情感。我设计了这样的一段导语:在秋风乍起的季节里,诗人遇到了家乡的人,他多么想把心里的话都写出来呀,于是,他展开了信笺,你能帮他把内心话说出来吗?这样,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他们的感受一定会不同寻常,有话可说可写。
总之,小练笔训练形式多样,只要潜心学习,让学生在读中学写,读写结合,使理解和运用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