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规程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本着“安全、经济、高效、简易”的準则,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提供精准高效的除草地膜种类及其配套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具有经济、安全、高效和便于应用的特点,可有效解决玉米生产中突出存在的草害问题,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持续稳定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撑和指导。
关键词 玉米专用化学除草地膜;黑色地膜;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技术规程;陇东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51.22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113-02
玉米是甘肃省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84.2万hm2,其中玉米面积100.87万hm2,玉米生产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力推广,全省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稳步提高,对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玉米田杂草呈严重发生态势,对玉米持续稳定增产增收构成严重威胁。生产上经济、安全、高效的杂草防除措施较少,喷施化学除草剂和人工除草等是其最主要的防除手段,但存在药害频发、成本高昂等弊端,限制了这2种杂草防除措施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总结提出了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能够经济、安全、高效控制杂草危害的除草地膜种类及其配套应用技术体系,可在陇东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产中推广应用,也可为相近地区提供参考。
1 应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除草地膜在玉米田的应用技术。本规程适用于陇东地区玉米生产,也可供省内外相近地区玉米产区借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能适用本规程,但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本规程。
所引条款有《半干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规程》(DB 62/821—2012)、《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DB 62/2443—2014)、《废旧地膜回收技术规范》(DB 62/T2622—2015)、《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DB 62/799—2002)、《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通则》(NY/T 1997—2011)、《甘蔗、玉米专用除草地膜》(Q/SWTJSl—2005)。
3 术语解释
3.1 除草地膜
除草地膜是指能够有效杀灭杂草或抑制杂草发生危害的一类地膜。本规程中所指的除草地膜包括化学除草地膜(这里特指玉米专用)和黑色地膜2种。
3.2 化学除草地膜
化学除草地膜是指在普通白色地膜材料中加入化学除草剂后再经吹塑等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功能性地膜。
3.3 黑色地膜
黑色地膜是在聚乙烯樹脂中加入2%~3%炭黑制成的一种功能性地膜。
4 指导思想
本规程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本着“安全、经济、高效、简易”的准则,为玉米田提供安全高效的除草地膜种类及其切实可行的配套应用技术体系,有效解决玉米生产中突出存在的杂草难以防除和防除成本高昂等问题。
5 使用除草地膜的前提条件
5.1 杂草发生密度
陇东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发生的杂草种类在98种以上,但对膜下环境有较强适应能力的种类主要有狗尾草、稗草、藜等,当杂草群落中至少含有其中之一种为优势种群且较重或严重发生时,即在需播种玉米的区域或田块,上述杂草群落的最大密度(即杂草苗出全时的密度)在常年超过116.68株/m2和163.48株/m2以上时,可分别推广使用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反之,则选用普通白色地膜[1]。
5.2 土壤的环境条件
土壤的质地、湿度、有机质含量、酸碱度等对化学除草地膜的除草效果均有明显影响。当土壤较黏重(中壤至黏土)或土壤墒情较差(土壤含水量低于13%)或土壤有机质较丰富(有机质含量>5%)时不宜选用化学除草地膜,可继续以白色地膜或选用黑色地膜作为覆盖材料;反之,则可推广使用化学除草地膜。
5.3 土壤的直观性状
选用除草地膜特别是化学除草地膜覆盖玉米田时,必须在覆膜前充分整平和耙耱土壤,使土层松软、土块碎小,覆膜后力求达到垄面平整、紧实。
5.4 田间地膜的保护条件
除草地膜覆盖时间较早,田间存留期较长,其膜面容易受到动物的践踏破坏,从而严重影响除草地膜的控草效应。在狗、羊等动物频繁出没的区域,由村委会牵头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处罚条款,并做好广泛的宣传说服工作,以加强对家养动物的管理,避免对除草地膜的损坏;对于管理确有困难的区域,可暂停使用除草地膜[2]。
6 除草地膜应用技术
6.1 除草地膜的种类及规格选择
对于杂草严重或较重发生的田块或地区,应推广使用具有化学除草功能的玉米专用化学除草地膜(以下简称化学除草地膜)或具有物理性控草功能的黑色地膜[1];但对于杂草发生较轻的田块或地区,提倡继续使用普通白色地膜或选用黑色地膜,不再提倡使用化学除草地膜。其原因:一是已经失去了使用化学除草地膜的必要性;二是化学除草地膜是一类含有化学除草剂的地膜类型,覆盖后毕竟会有少量的除草剂成分进入并残留于土壤中,对后茬作物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的规格均为厚度≥0.01 mm、宽度120 cm[3]。
6.2 适宜的覆膜方式及方法
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的最佳覆膜方式均为全膜双垄沟覆膜[2]。覆膜方法:按照《半干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规程》要求采用覆膜机械将化学除草地膜或黑色地膜覆盖于田垄和沟表面,相邻2幅地膜必须在宽垄中部位置重叠3~5 cm,避免留有裸露带(相邻2幅地膜边缘在宽垄中部相互分开而形成的裸露土壤表面,下同),也必须用田土将重叠处的膜面覆压严实,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对田间杂草的控制效果[3];对于由于机械操作不慎而在宽垄中部形成的裸露带,要在裸露带表面喷施1次土壤封闭性除草剂,喷施时期应掌握在玉米出苗前,除草剂种类及剂量为48%乙·莠可湿性粉剂375.0 g/hm2,或40%扑·乙可湿性粉剂337.5~375.0 g/hm2,或42%甲·乙·莠悬浮剂487.5~525.0 mL/hm2,或48%莠去津可湿性粉剂487.5~525.0 g/hm2等,兑水量为45.0~67.5 kg/hm2,喷药时应尽量压低喷头高度,以切近地面喷施为最佳,将药液尽可能地喷施到裸露带土壤表面(实际受药面积占田块总面积的10%左右,上述药剂剂量及兑水量均是实际受药面积所需量)。基肥在耙地和覆膜前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施磷酸二铵300 kg/hm2、尿素300 kg/hm2、优质农家肥45 t/hm2,另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1 次尿素,用量为300 kg/hm2左右[4]。 6.3 适宜的覆膜时期
化學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的最佳覆膜时期应掌握在上年秋季土壤封冻前[4](11月上中旬),劳动力短缺等特殊情况下也可安排在当年顶凌期(3月中旬),避免在播期覆膜。
6.4 膜面管护
覆膜后至玉米成熟期,要加强对田间除草地膜的管护工作。玉米播种、追肥、农艺操作失误、动物(狗、羊等)践踏等在膜面上形成的所有孔洞必须及时用细湿土封压严实。
6.5 田间残留地膜的再利用与处理
当茬玉米收获后,若除草地膜的膜面破损较小时,可将其保留下来,以供下茬作物继续利用,翌年春季直接在残留的玉米根茬之间点播玉米、谷子、马铃薯等春播作物,但地膜膜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破损且其中的除草剂成分已释放殆尽,基本失去应有的控草作用,可采取人工拔除或喷施土壤封闭性除草剂的手段防除田间杂草,但人工拔(除)草费工费时且对膜面的损坏较大,不宜采用;喷施土壤封闭性除草剂的方法具有见效快、成本低、简单易行等特點,是切实可行的除草手段,具体方法是在早春(3月中下旬),将48%乙·莠可湿性粉剂3 750 g/hm2,或40%扑·乙可湿性粉剂3 375~3 750 g/hm2,或42%甲·乙·莠悬浮剂4 875~5 250 mL/hm2,或48%莠去津可湿性粉剂4 875~5 250 g/hm2兑水450~675 kg/hm2后,均匀喷施于膜面破损口处地表面,当膜下杂草发生密度较大时,还要将喷头从膜面破损口处伸入并将药液喷施于杂草植株及土壤表面。当茬玉米收获后,除草地膜膜面已有严重破损时,应在玉米收获后将其及时彻底地清除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5]。
7 参考文献
[1] 高旭华,黄健,黄瑶珠,等.玉米专用除草地膜田间应用效果研究[J].农学学报,2014,4(3):11-13.
[2] 杨发荣,岳德成,姜延军,等.除草地膜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的应用效果[J] 植物保护,2015,41(3):197-200.
[3] 邝乐生,陈明周,曾练强,等.玉米除草地膜栽培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1997(1):7-9.
[4] 郭强,于玲玲.不同类型薄膜覆盖对冀东地区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6,35(8):73-77.
[5] 王盛成.优质高产玉米栽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6(13):22.
关键词 玉米专用化学除草地膜;黑色地膜;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技术规程;陇东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51.22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113-02
玉米是甘肃省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84.2万hm2,其中玉米面积100.87万hm2,玉米生产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力推广,全省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稳步提高,对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玉米田杂草呈严重发生态势,对玉米持续稳定增产增收构成严重威胁。生产上经济、安全、高效的杂草防除措施较少,喷施化学除草剂和人工除草等是其最主要的防除手段,但存在药害频发、成本高昂等弊端,限制了这2种杂草防除措施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总结提出了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能够经济、安全、高效控制杂草危害的除草地膜种类及其配套应用技术体系,可在陇东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产中推广应用,也可为相近地区提供参考。
1 应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除草地膜在玉米田的应用技术。本规程适用于陇东地区玉米生产,也可供省内外相近地区玉米产区借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能适用本规程,但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本规程。
所引条款有《半干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规程》(DB 62/821—2012)、《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DB 62/2443—2014)、《废旧地膜回收技术规范》(DB 62/T2622—2015)、《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DB 62/799—2002)、《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通则》(NY/T 1997—2011)、《甘蔗、玉米专用除草地膜》(Q/SWTJSl—2005)。
3 术语解释
3.1 除草地膜
除草地膜是指能够有效杀灭杂草或抑制杂草发生危害的一类地膜。本规程中所指的除草地膜包括化学除草地膜(这里特指玉米专用)和黑色地膜2种。
3.2 化学除草地膜
化学除草地膜是指在普通白色地膜材料中加入化学除草剂后再经吹塑等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功能性地膜。
3.3 黑色地膜
黑色地膜是在聚乙烯樹脂中加入2%~3%炭黑制成的一种功能性地膜。
4 指导思想
本规程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本着“安全、经济、高效、简易”的准则,为玉米田提供安全高效的除草地膜种类及其切实可行的配套应用技术体系,有效解决玉米生产中突出存在的杂草难以防除和防除成本高昂等问题。
5 使用除草地膜的前提条件
5.1 杂草发生密度
陇东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发生的杂草种类在98种以上,但对膜下环境有较强适应能力的种类主要有狗尾草、稗草、藜等,当杂草群落中至少含有其中之一种为优势种群且较重或严重发生时,即在需播种玉米的区域或田块,上述杂草群落的最大密度(即杂草苗出全时的密度)在常年超过116.68株/m2和163.48株/m2以上时,可分别推广使用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反之,则选用普通白色地膜[1]。
5.2 土壤的环境条件
土壤的质地、湿度、有机质含量、酸碱度等对化学除草地膜的除草效果均有明显影响。当土壤较黏重(中壤至黏土)或土壤墒情较差(土壤含水量低于13%)或土壤有机质较丰富(有机质含量>5%)时不宜选用化学除草地膜,可继续以白色地膜或选用黑色地膜作为覆盖材料;反之,则可推广使用化学除草地膜。
5.3 土壤的直观性状
选用除草地膜特别是化学除草地膜覆盖玉米田时,必须在覆膜前充分整平和耙耱土壤,使土层松软、土块碎小,覆膜后力求达到垄面平整、紧实。
5.4 田间地膜的保护条件
除草地膜覆盖时间较早,田间存留期较长,其膜面容易受到动物的践踏破坏,从而严重影响除草地膜的控草效应。在狗、羊等动物频繁出没的区域,由村委会牵头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处罚条款,并做好广泛的宣传说服工作,以加强对家养动物的管理,避免对除草地膜的损坏;对于管理确有困难的区域,可暂停使用除草地膜[2]。
6 除草地膜应用技术
6.1 除草地膜的种类及规格选择
对于杂草严重或较重发生的田块或地区,应推广使用具有化学除草功能的玉米专用化学除草地膜(以下简称化学除草地膜)或具有物理性控草功能的黑色地膜[1];但对于杂草发生较轻的田块或地区,提倡继续使用普通白色地膜或选用黑色地膜,不再提倡使用化学除草地膜。其原因:一是已经失去了使用化学除草地膜的必要性;二是化学除草地膜是一类含有化学除草剂的地膜类型,覆盖后毕竟会有少量的除草剂成分进入并残留于土壤中,对后茬作物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的规格均为厚度≥0.01 mm、宽度120 cm[3]。
6.2 适宜的覆膜方式及方法
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的最佳覆膜方式均为全膜双垄沟覆膜[2]。覆膜方法:按照《半干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规程》要求采用覆膜机械将化学除草地膜或黑色地膜覆盖于田垄和沟表面,相邻2幅地膜必须在宽垄中部位置重叠3~5 cm,避免留有裸露带(相邻2幅地膜边缘在宽垄中部相互分开而形成的裸露土壤表面,下同),也必须用田土将重叠处的膜面覆压严实,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对田间杂草的控制效果[3];对于由于机械操作不慎而在宽垄中部形成的裸露带,要在裸露带表面喷施1次土壤封闭性除草剂,喷施时期应掌握在玉米出苗前,除草剂种类及剂量为48%乙·莠可湿性粉剂375.0 g/hm2,或40%扑·乙可湿性粉剂337.5~375.0 g/hm2,或42%甲·乙·莠悬浮剂487.5~525.0 mL/hm2,或48%莠去津可湿性粉剂487.5~525.0 g/hm2等,兑水量为45.0~67.5 kg/hm2,喷药时应尽量压低喷头高度,以切近地面喷施为最佳,将药液尽可能地喷施到裸露带土壤表面(实际受药面积占田块总面积的10%左右,上述药剂剂量及兑水量均是实际受药面积所需量)。基肥在耙地和覆膜前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施磷酸二铵300 kg/hm2、尿素300 kg/hm2、优质农家肥45 t/hm2,另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1 次尿素,用量为300 kg/hm2左右[4]。 6.3 适宜的覆膜时期
化學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的最佳覆膜时期应掌握在上年秋季土壤封冻前[4](11月上中旬),劳动力短缺等特殊情况下也可安排在当年顶凌期(3月中旬),避免在播期覆膜。
6.4 膜面管护
覆膜后至玉米成熟期,要加强对田间除草地膜的管护工作。玉米播种、追肥、农艺操作失误、动物(狗、羊等)践踏等在膜面上形成的所有孔洞必须及时用细湿土封压严实。
6.5 田间残留地膜的再利用与处理
当茬玉米收获后,若除草地膜的膜面破损较小时,可将其保留下来,以供下茬作物继续利用,翌年春季直接在残留的玉米根茬之间点播玉米、谷子、马铃薯等春播作物,但地膜膜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破损且其中的除草剂成分已释放殆尽,基本失去应有的控草作用,可采取人工拔除或喷施土壤封闭性除草剂的手段防除田间杂草,但人工拔(除)草费工费时且对膜面的损坏较大,不宜采用;喷施土壤封闭性除草剂的方法具有见效快、成本低、简单易行等特點,是切实可行的除草手段,具体方法是在早春(3月中下旬),将48%乙·莠可湿性粉剂3 750 g/hm2,或40%扑·乙可湿性粉剂3 375~3 750 g/hm2,或42%甲·乙·莠悬浮剂4 875~5 250 mL/hm2,或48%莠去津可湿性粉剂4 875~5 250 g/hm2兑水450~675 kg/hm2后,均匀喷施于膜面破损口处地表面,当膜下杂草发生密度较大时,还要将喷头从膜面破损口处伸入并将药液喷施于杂草植株及土壤表面。当茬玉米收获后,除草地膜膜面已有严重破损时,应在玉米收获后将其及时彻底地清除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5]。
7 参考文献
[1] 高旭华,黄健,黄瑶珠,等.玉米专用除草地膜田间应用效果研究[J].农学学报,2014,4(3):11-13.
[2] 杨发荣,岳德成,姜延军,等.除草地膜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的应用效果[J] 植物保护,2015,41(3):197-200.
[3] 邝乐生,陈明周,曾练强,等.玉米除草地膜栽培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1997(1):7-9.
[4] 郭强,于玲玲.不同类型薄膜覆盖对冀东地区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6,35(8):73-77.
[5] 王盛成.优质高产玉米栽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6(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