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与全民文化素质的关系

来源 :硅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ide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220099-01
  在我们思考着、研究着、实践着如何使博物馆与旅游相结合,如何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和研究成果来打造博物馆的商业品牌,如何使博物馆成为文化产业等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却又遇到很多实际操作问题。博物馆的经营者正在为如何维持博物馆的生存大伤脑筋,他们花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想尽办法搞活博物馆的经营开发,却较少深入研究如何使博物馆成为提升全民素质的社会课堂这个问题。
  在国外,人们把到博物馆参观当成是时尚、必修课,把能进博物馆工作看成是高尚、荣耀的事,甚至于一个城市的市长退休后,都想谋个博物馆的职务当当。博物馆已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象征。可见,博物馆的吸引力、感染力是很大的。当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当人们站在雄伟壮观的宫殿御堂前,看着满目的绿瓦红墙、雕檐画柱,不但可以欣赏到聪明智慧的中国人民在建筑艺术上的鬼斧神工,还可以窥视到历代帝王至高无上的骄横权力和挥土如金的奢侈淫荡。
  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还具有广泛性,它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延伸到社会生活实践和文化形态的不同领域,从而构成人类教育实践的必要环节,构成社会发展与文化进步的内在动力。
  在这里,我主要谈谈博物馆营造人文环境,提高人们素养的重要性和作用。
  国民素质大致由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五个层面构成,而文化素质则起着重要的调和作用。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高,他的智力相对也高,心理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都较强,他的道德倾向、道德责任、道德气质和道德风气也较胜人一筹。一个人心志高远、气度雍容、性情淡泊,自然身体也会健康起来,这是相辅相成的。人文环境的建设是提高民众素质的关键。而博物馆就是营造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文教育功能也能在博物馆中得到具体的体现。所以,我们要多一点研究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使博物馆的研究成果真正起到对人的启迪、熏陶、感化、提升作用。
  人文教育作为与人类实践相伴而生的精神现象,能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文教育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民族理论思想水平和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它处理人类自身及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自觉度、成熟度的重要标志。人文教育对于受教育者开阔胸襟,启迪心灵,深化爱祖国、爱人民、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人的文化背景越宽厚,思维领域越广,他的精神生活才会越充实,对社会和自我的认识才会越深刻,也才越有可能进入科学的前沿。一个中国人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其爱国主义思想就是无源之水;没有对国际背景的深刻了解和思考,一个人的爱国主义也难以形成。此外,人文教育对于陶冶情操、砥砺品行,增强坚韧奋发、积极进取的意志,对于提高分辨真伪、鉴别美丑的能力也都起着积极的作用。爱因斯坦曾尖锐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武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着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从培养人、塑造人的任务出发,以人文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所有学生和公民都必须接受的教育,在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指导下开展健康的文化素质教育,也拓宽了德育的内涵。人文教育特别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精神、情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博物馆展出的作品是劳动实践的产物,它具体地、生动地、历史地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们的进步思想、情感和愿望。因此,博物馆的人文教育与其他教育有着天然的、内在的联系。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美育教育,而博物馆具有天然的美育功能,这是由博物馆的本质和特性所决定的。从最根本的意义说,博物馆的美育功能不同于智力培养与思想教育的一般作用,他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也不仅仅专指艺术技巧的教育,而是以自觉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的整体生活态度与人生观念的培养,其最终目的是为了造就一种健康人格。它是一种历史的、审美的教育,是以一种形象、直观、和谐、有趣的施教方式,从整体上体现出对其他教育行为的积极补充。
  艺术世界是奥妙无穷的世界,艺术经验对丰富人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艺术与人性中最深层的东西息息相通。在人类历史长河的每一关键时刻,艺术都给人希望和勇气,使人类的天才和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施展,并保证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一个没有艺术的民族和社会是不可思议的,正如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一样。艺术不仅能表达感情,使人的创造性冲动得以最大施展,而且能提高人们的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艺术世界,人们可以学到在其他学科领域学不到的东西。
  比如,当我们欣赏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副长卷描绘了北宋首都汴梁忭河两岸“物阜民丰”的景象。人物和景色的虚实、疏密、动静交错有致,宛如一首弱起强收的乐曲,几经起伏跌宕,层层展开,节奏鲜明。对研究宋代城市生活、工商交通、风俗服饰、建筑文化等有着历史价值。人们通过欣赏画,从中体验自然生活社会生活和人文精神,从而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中国有古老的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祖先留给我们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博大精深、这不但令炎黄子孙而且也令国外游人倾倒。我们已经注重文物的挖掘、保护、研究、展示,但如何把这些文物成为教育熏陶、美化人的心灵的产物,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陈列展览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要将博物馆的知识资源延伸到社会,为社会大众提供最经济、最有益的知识性和感性场所以充实人民精神生活内涵。
  纵然,博物馆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如何才能把广大民众引入博物馆,使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呢?我想,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宣传媒介的引导和灌输,在舆论上形成一种到艺术馆、博物馆欣赏艺术为时尚的风气,使人们逐渐养成参观博物馆的习惯。提高博物馆的环境状况,把参观和休闲结合起来,把教育寓于娱乐之中。
  运用开办美术、音乐、考古、鉴赏等各种讲座、培训班形式,把人们引进博物馆。开辟工艺品制作坊,让观众有机会自己动手仿制古代陶艺,进行古物新释,亲身体验制陶的乐趣。
  通过学术研究会、论坛,强化民众的对艺术观赏的能力。鼓励大专院校的学生义务参加博物馆的服务,使他们在参与博物馆的讲解导览时,不断地从中吸取新的知识,在为观众进行导览服务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知识面。
  博物馆是陈列、研究、保藏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种文化教育事业机构,是帮助人们联结古今的桥梁。无论什么人,都可以从博物馆中学到丰富的知识,因此,博物馆又是一所对所有求知的人敞开大门的学校。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把博物馆建成社会文化艺术教育的课堂,使博物馆成为提高广大民众素质的基地。
其他文献
[摘要]文化产业具有高创新性和高风险性,是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选择风险投资方式发展文化产业,体现了文化与资本共担风险、共同发展的双赢价值诉求。  [关键词]文化产业 风险投资  中图分类号:G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 (2008) 0220095-01  作为典型的以精神创造力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创新性要求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其面临的风险也高于其他行业,选择风险投资方式发展文化
[摘要]针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德育实质 德育工作实效性 基本对策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 (2008) 0220    学校德育工作,通俗地讲就是做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依据教育理论,我们可以对学校德育工作做出如下界定:“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