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拉动内需的同时,仍有必要强化我国的外贸出口。这不仅是我国产能普遍过剩的必然选择,也是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使然。为此,后危机时期:我国外向型企业应走集群化道路;政府应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政策保证;政府主导下对海外新兴市场的拓展等三个方面,来优化我国外贸环境。
关键词:后危机时期;外贸;挑战;措施
中途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由“占领华尔街”事件可见,后危机时期国际经济环境仍不乐观。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强劲复苏,在产能过剩背景下寻求外贸出口,仍是目前的必然选择。然而,受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抬头,以及诸多西方主要国家外贸政策的日趋保守,对我国在外贸发展领域形成了的严重考验。
一、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绿色壁垒所形成的挑战
绿色壁垒属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其强调产品在生产和选材上的环保与资源节约。由此可见,满足这两项技术要求的国家往往是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一直强调通过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工艺等方式,来提升产品的低碳特质。然而,在诸多核心技术短时间内难以突破、推广的因素制约下,仍难以完全规避绿色壁垒的阻碍。
(二)产品出口结构所形成的挑战
产品出口结构可以理解为技术含量在不同产品间的比例。目前,很多国家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新一轮的研发活动,试图通过技术垄断,来获得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尽管我国在这方面作出了大量的努力,但在具体国情影响下,关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出口仍是产品出口结构中的主体。从而,这就导致了我国目前外贸出口将面临激烈的竞争态势。
(三)要素价格上涨所形成的挑战
在我国目前PPI指数持续上涨,以及国际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我国传统出口中的价格优势已逐步丧失。从现阶段许多跨国公司离开中国,寻求在越南、印度等国家发展便可见一斑。然而,这一挑战则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结构。
二、优化我国外贸发展的思路
(一)在产品生产领域上的思路
低碳生产已成为全球生产领域的主流趋势,并直接从技术壁垒上体现出来。因此,我国企业组织资源如何突破这一技术瓶颈,则成为改善外贸环境的关键。实现这点,可以从企业自身的生产结构升级以及网络化企业组织架构的形成这两个方面来思考。
(二)在产品流通领域上的思路
欧美发达国家历来是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地区。目前,从这些国家的经济环境来看,不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而且,也难以充分吸纳我国的出口产品。为此,我国应主动开发包括新兴市场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资源。通过建立经济合作、直接资本投资等形式,来改善我国的外贸环境。
三、措施
(一)我国外向型企业应走集群化道路
我国外向型企业作为外贸产品出口的重要主体,应在网络化组织结构下完成产业集群的构建。完成这一构建,将获得这样几个方面的优势:(1)形成产品生产技术的互补;(2)通过生产协作获得知识外溢的正外部性效应;(3)在企业集群过程中,实现对生产成本的控制。
具体而言,政府应在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有目的的引导价值链上诸外向型企业的聚集。包括通过税收优惠、融资保障等措施,来推动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最终,在外贸产品出口中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
(二)政府应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政策保证
优化我国目前的产品出口结构,是改善外贸出口环境的重要环节。若要规避诸多技术性壁垒,企业自身就须完成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活动。为了配合这一点,各级政府应提供政策保证。政策实则体现为一种激励机制,用于激发企业的创新意识与行为。通过主动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来改善向欧美传统贸易伙伴国的出口环境。
(三)政府主导下对海外新兴市场的拓展
从后危机时期各国经济复苏状态来看,新兴市场国家显示出强劲的势头。伴随着这些国家国民收入的增长,以及与我国经贸联系的加深,应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地区之一。从目前的情形来看,我国已经在做这样的工作。
综上所述,在拉动内需的同时,仍有必要强化我国的外贸出口。这不仅是我国产能普遍过剩的必然选择,也是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使然。为此,后危机时期应从以上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来优化我国外贸环境。
四、小结
受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影响,以及诸多西方主要国家外贸政策的日趋保守,我国在外贸发展领域的严重考验。若要改善我国的外贸环境,则须从外向型企业自身优化,以及政府政策保障等诸多方面展开措施。
参考文献:
[1] 赵奕凌. 基于马克思危机理论探究次贷危机的形成根源[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0, (04).
[2] 郭利群. 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及启示[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3).
[3] 陈松洲.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外贸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分析[J]. 经济纵横, 2011, (07): 45-48.
关键词:后危机时期;外贸;挑战;措施
中途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由“占领华尔街”事件可见,后危机时期国际经济环境仍不乐观。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强劲复苏,在产能过剩背景下寻求外贸出口,仍是目前的必然选择。然而,受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抬头,以及诸多西方主要国家外贸政策的日趋保守,对我国在外贸发展领域形成了的严重考验。
一、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绿色壁垒所形成的挑战
绿色壁垒属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其强调产品在生产和选材上的环保与资源节约。由此可见,满足这两项技术要求的国家往往是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一直强调通过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工艺等方式,来提升产品的低碳特质。然而,在诸多核心技术短时间内难以突破、推广的因素制约下,仍难以完全规避绿色壁垒的阻碍。
(二)产品出口结构所形成的挑战
产品出口结构可以理解为技术含量在不同产品间的比例。目前,很多国家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新一轮的研发活动,试图通过技术垄断,来获得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尽管我国在这方面作出了大量的努力,但在具体国情影响下,关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出口仍是产品出口结构中的主体。从而,这就导致了我国目前外贸出口将面临激烈的竞争态势。
(三)要素价格上涨所形成的挑战
在我国目前PPI指数持续上涨,以及国际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我国传统出口中的价格优势已逐步丧失。从现阶段许多跨国公司离开中国,寻求在越南、印度等国家发展便可见一斑。然而,这一挑战则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结构。
二、优化我国外贸发展的思路
(一)在产品生产领域上的思路
低碳生产已成为全球生产领域的主流趋势,并直接从技术壁垒上体现出来。因此,我国企业组织资源如何突破这一技术瓶颈,则成为改善外贸环境的关键。实现这点,可以从企业自身的生产结构升级以及网络化企业组织架构的形成这两个方面来思考。
(二)在产品流通领域上的思路
欧美发达国家历来是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地区。目前,从这些国家的经济环境来看,不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而且,也难以充分吸纳我国的出口产品。为此,我国应主动开发包括新兴市场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资源。通过建立经济合作、直接资本投资等形式,来改善我国的外贸环境。
三、措施
(一)我国外向型企业应走集群化道路
我国外向型企业作为外贸产品出口的重要主体,应在网络化组织结构下完成产业集群的构建。完成这一构建,将获得这样几个方面的优势:(1)形成产品生产技术的互补;(2)通过生产协作获得知识外溢的正外部性效应;(3)在企业集群过程中,实现对生产成本的控制。
具体而言,政府应在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有目的的引导价值链上诸外向型企业的聚集。包括通过税收优惠、融资保障等措施,来推动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最终,在外贸产品出口中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
(二)政府应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政策保证
优化我国目前的产品出口结构,是改善外贸出口环境的重要环节。若要规避诸多技术性壁垒,企业自身就须完成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活动。为了配合这一点,各级政府应提供政策保证。政策实则体现为一种激励机制,用于激发企业的创新意识与行为。通过主动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来改善向欧美传统贸易伙伴国的出口环境。
(三)政府主导下对海外新兴市场的拓展
从后危机时期各国经济复苏状态来看,新兴市场国家显示出强劲的势头。伴随着这些国家国民收入的增长,以及与我国经贸联系的加深,应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地区之一。从目前的情形来看,我国已经在做这样的工作。
综上所述,在拉动内需的同时,仍有必要强化我国的外贸出口。这不仅是我国产能普遍过剩的必然选择,也是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使然。为此,后危机时期应从以上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来优化我国外贸环境。
四、小结
受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影响,以及诸多西方主要国家外贸政策的日趋保守,我国在外贸发展领域的严重考验。若要改善我国的外贸环境,则须从外向型企业自身优化,以及政府政策保障等诸多方面展开措施。
参考文献:
[1] 赵奕凌. 基于马克思危机理论探究次贷危机的形成根源[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0, (04).
[2] 郭利群. 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及启示[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3).
[3] 陈松洲.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外贸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分析[J]. 经济纵横, 2011, (07): 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