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大量军队、人员、武器、设备、物资及工厂、机关亟待撤退转移。情况万分危急之时,一位清瘦的中年人出现在宜昌,利用长江水路,沉着镇定地指挥24艘轮船(22艘属于民生公司)和850余只木船,冒着日军的轰炸,用40天时间将数万名人员和代表当时国家工业精华的近10万吨物资和设备,从宜昌码头经川江抢运到重庆及四川后方,缔造了“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其中,不少教师、学生、工程师、医生、艺术家、公务员等后方急需的各类人才,来到大后方,成为各条战线的有生力量,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安全转移的大量战略物资、器材、设备,保存了中国工业的基础,为抗战保留了重要的命脉,为战时支持抗战和后方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为重庆和四川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重庆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这位创造奇迹的中年人正是被毛泽东誉为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之一的卢作孚,他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很多人熟知的卢作孚,是一个企业家,是中国的船王,他从经营一艘小客轮起家,用不到10年时间,缔造了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民生公司。可能许多不熟悉卢作孚的人只知道他是一个实业家。殊不知他一生当中,还做过许多值得称颂的“伟绩”:他从17岁参加辛亥革命,到59岁新中国成立后实现民生公司公私合营,终其一生,始终爱国爱民、忧国忧民,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己任。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和乡村现代化建设是卢作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完整再现。
作为一位教育家,教育救国理念,教育统治人心的思想影响深远;作为一位思想家,“国家现代化”、“乡村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思想,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将闪烁睿智的光辉;作为一位社会改革家,一生都在探索救国道路,主持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探索解决“三农问题”,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一位企业家,为发展民族航运业,倡办民生公司,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讲求诚信廉洁,不愧为中国企业家的榜样。
今年,是卢作孚先生诞辰120周年。在此之际,希望能以片段式的记录,让更多人记住这位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的一生,记住“爱国、敬业、无私”的作孚精神,记住以实际行动为中国梦奉献一生的人。以此纪念先辈,教育后辈。
加入同盟会——践行革命救国梦
卢作孚自述其生平时说,18岁便在社会上奋斗。1893年4月14日,卢作孚出生于四川省合川县城(现重庆市合川区)北门外杨柳街。家世清贫,小学毕业即辍学。当时的中国,备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满目疮痍。面对国难,年少的卢作孚胸中燃起熊熊的爱国、救国梦,于1910年加入孙中山创办的,以推翻清王朝和建立共和为己任的同盟会。
卢作孚加入同盟会,并非心血来潮。辛亥革命前夕,卢作孚开始研读国内外许多进步的社会科学著作和自然科学著作,最心动孙中山的著作。孙中山的民有、民治、民享理想和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学说和主张令卢作孚十分振奋和向往。他常把学习心得体会写成文章,刊登在报刊上。这些文章引起成都同盟会会员的注意,他们根据通讯地址找到卢作孚。令他们吃惊的是,卢作孚居然是一位青葱少年,在稚嫩的外表下潜藏着深邃的思想和远见卓识。在同盟会会员的引荐下,卢作孚加入同盟会并参加震惊中外的四川保路运动。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卢作孚四处活动,奔走呼号,与成都的广大群众一起投身这场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民主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卢作孚满怀热情地投入到爱国运动的洪流中,利用《川报》发表许多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卖国政府的社论和专文,报道全国各地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消息。
创办通俗教育馆——践行教育救国梦
“人人皆有天赋之本能,即人人应有受教育之机会”、“受教育应为人类之全体,不应复为少数”。卢作孚强调教育的普及,关心重视初级教育和扫盲。“教育的意义,是在教人学习,教人从实际生活中去学习。我们知道要骑马,要在马上学;学游泳,要在水上学;学用机器,要在机器前面学”、“中国缺乏技术人才,尤更缺乏管理人才,如果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则所有社会的一切问题都不能解决”、“企业即学校,且是最实际的学校”,卢作孚强调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的主要途径放到企业中去。“学校不是培育学生,而是教学生如何培育社会”、“学校培育人才,不是培养他个人成功,而是培养他做社会运动,使社会成功”、“中国没有出路、社会没有出路,青年哪有出路”,卢作孚高度重视政治思想教育。“教师应以活的学问教给学生,唯一施教的方法,就是教学生如何去思考,并且如何把思想活用到数学上去”、“我教国文时,不用教科书,大家引以为奇;作文时又不出题,大家觉得更奇。”无论是初级教育、职业教育、还是民众教育,都是卢作孚教育救国梦的充分体现。
1921年初,卢作孚在泸州的白塔寺创办通俗教育会,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民众教育活动。进行新教育试验,改编教材,废除旧的教育体制。不到一年时间,“新川南、新教育、新风尚”的赞许声传遍整个四川。 1924年,卢作孚在杨森支持下到成都创办通俗教育馆,进行社会改革的第一个试验。在卢作孚的组织下,人们在短短几天内堆起一座山,用10天建起一幢房屋。建成后的通俗教育馆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公共运动场、音乐演奏厅、动物园和游艺场。这里常举行科学、教育及社会改革的讲演会,举行中、西乐演奏会,到通俗教育馆参观的人最多的时候数以万计。通俗教育馆不仅是一个活跃的、生气勃勃的政治、科学、文化、艺术和游览中心,丰富了民众生活,帮助人们增长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而且是卢作孚理想中的新的集团生活的一种模式,社会各阶层的人集中在这里,忘我地从事建设和为公众服务。
创办民生公司——践行实业救国梦
1925年,是卢作孚一生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之前,他是一个纯粹的教育工作者,在这之后,他从一个纯粹的教育工作者成为同时兴办实业和从事乡村建设运动的改革实践者,成为践行实业救国梦的探索者。这一年,卢作孚开始创建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探索实业救国之路。 “个人为事业服务,事业为社会服务”、“个人的工作是超报酬的,事业的任务是超利润的”、“民生公司的最后意义,绝不是帮助本身,而是帮助社会”,足以看出卢作孚创建民生公司,为的是国家利益、民族利益。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卢作孚作为国民政府大本营第二部副部长主持草拟抗战总动员计划时,在上海致电民生公司全体员工:“国家的对外战争开始了,民生公司的任务也开始了”,“民生公司应该首先动员起来参加战争”。可见,卢作孚的爱国情怀贯穿于一生,为的是实业救国梦想的实现。
“当时正是长江上游航运十分萧条,任何公司都感到无力撑持的时候,而不是在航业有利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没有任何理由要开始办一个新的轮船公司——特别是一个中国公司,而却有一切理由不办它。”尽管创办民生公司遭遇严峻挑战,卢作孚弘扬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制定兴办航业的计划,提出“航业应作新的试探和新的试验”,“不应在原有轮船过剩的航线中,去与正在失败的同业竞争,以加速其失败”。因此,决定开辟嘉陵江上过去从未行驶过轮船的、从重庆到合川之间的短航。
卢作孚创办实业为什么首选航运业,这得从1914年的一段往事和1925年成都通俗教育馆建设遭到破坏的情形说起。
1914年,卢作孚独自一人从重庆乘“蜀通”轮到上海,目睹长江航运的景象。令人愤慨的是,整个长江之上,看到的几乎都是悬挂日本、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挪威、荷兰、瑞典等国国旗的轮船,而且船舱位分几等,不同舱位有不同的待遇,普通的中国乘客坐统舱,在船舱的最底层,人格、地位也处于最底层。卢作孚由此萌发实业救国想法,决心改变这一状况。
1925年,创办通俗教育馆后期,卢作孚悟出“纷乱的政治不可凭依”,“每每随军事上的成败而使事业共沉浮”的道理,萌发兴办实业的想法。1925年10月11日,卢作孚在合川通俗教育馆主持召开第一次发起人会议,会议决定为兴办实业和成立航运公司募集资金2万元,分40股,每股500元,由各发起人负责,分头劝募。1926年6月10日,民生公司正式创立。公司名称为“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为宗旨,由卢作孚担任总经理。“民生”来自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实业”表明民生公司不是一个单纯的经营航运的事业,而是一个以发展实业而救国为目的的综合性事业。
1926年7月23日,民生公司第一只轮船“民生”轮从合川满载乘客到重庆,开始川江航运史上从未有过的定期客运航行。从这天开始,卢作孚废除中外轮船的买办制,实施现代的经理负责制。从1930年起,民生公司先后并购华商轮船公司,逐步形成最大的民族航运公司。在众多外国轮船公司针对民生公司的联合合围中,卢作孚以民族精神和优质服务,战胜并兼并主要的外国轮船公司,至抗战前,民生公司已成长江上游最大的轮船公司。
抗战期间,民生公司在抢运物资和人员方面及支前运输作出巨大的贡献,同时付出巨大牺牲。
抗战胜利后,民生公司的航线从长江延伸到中国沿海、台湾以及东南亚各国和日本。到1949年,民生公司拥有江海船舶达148艘,员工9000余人,拥有多家造船厂、发电厂、码头、港口和仓库;涉及投资银行、保险、钢铁、机械、纺织、煤矿、水泥等60余项实业,“民生巨轮”巍然屹立于世人面前,向世界昭示中国的民族产业业已涉出积贫积弱的滩涂,正徐徐驶向欣欣向荣的彼岸。
北碚乡村建设——践行乡村现代化建设梦
“今天以前没有举办的事情,把它举办起来……我们要提倡的事业意义却不同,在消极方面是要减轻人民的痛苦,在积极方面是要增进人民的幸福”、“要赶快将这个国家现代化起来,所以我们的要求是要赶快将这一个乡村现代化起来”,这是卢作孚《乡村建设》和《四川嘉陵江三峡的乡村运动》所暗涵的乡村现代化理念,乡村现代化是为了国家现代化。
1927年2月15日,卢作孚担任峡防局局长后,以建立安宁的社会秩序为第一步,为肃清匪患,卢作孚带头剿匪,在辖区内严禁烟、酒、嫖、赌。为提高民众的素质,创办峡区实用小学、北碚兼善中学、中国西部第一个科学院、创办消费合作社、嘉陵江日报社,修建图书馆、运动场,创办民众俱乐部,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众教育活动。成立嘉陵文化基金会,支持科学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创办北碚地方医院——一所看病不花钱的医院。修建北温泉公园、平民公园(今北碚公园)、西山坪植物园。精心设计规划,整顿北碚市容,以青岛的建设为蓝图,修建街心花园,种上从上海带回来的法国梧桐,使北碚有花园城市的雏形。这些“巢”的建立引来无数的“凤”,使抗战期间来北碚的科学团体和教育机关达18所之多,名人荟萃,北碚被誉为“小陪都”,这为今日北碚发展为著名文化教育高地人居环境奠定了基础。
今天,当我们进入北碚公园,踏入公园中的园中园——作孚园,看到的是“北碚开拓者卢作孚”;看到的是梁漱溟、晏阳初题写的“公而忘私,为而不有”、“忘我忘家,绝对无私”;看到的是“民生公司的最后意义不是帮助本身,而是帮助社会”、“作息均有人群至乐,梦寐不忘国家大难”、“忠实地做事,诚恳地对人”、“愿人人皆为园艺家,将世界造成花园一样”等卢先生名言,看到的是一位为中国梦实现奋斗一生的人。
1950年6月15日,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二次会议并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他两次参加毛泽东主席的宴请,多次与周恩来总理、陈云副总理讨论中国的经济建设问题、交通问题和航运问题等,多次参加政务院召开的研究经济问题的会议。1950年8月10日,与交通部长章伯钧签署《民生实业公司公司合营协议书》,民生公司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公私合营的企业。毛泽东主席后来说:公私合营“要学习民生公司的榜样”。重庆解放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2年2月8日,不幸在重庆逝世。
回顾卢作孚先生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说:“几乎前半生的时间,都花在办教育上。后来办实业,也等于是在办教育,是想把事业当中全部工作人员培养起来,提高他们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为建设祖国服务,使我国迅速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跑到世界先进国家的前面去,成为一个现代的富强的国家”。
今天,当我们跨进总部位于重庆渝中区新华路的民生实业(集团)公司,看到简易的办公大楼、简易的办公桌椅的时候,看到90岁高龄的卢作孚之子卢国纪依然到公司办公的时候,看到员工埋头工作、忙忙碌碌的时候,我们无不为之感动。因为,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企业文化,看到的是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如今的民生公司于1984年恢复重建。在中央和重庆市委的大力支持下,民生公司发展迅速,在中国沿海和长江沿线各主要城市以及境外设有40多个分支机构。如今的民生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包括江海陆运、航空物流、铁路物流、保税物流和金融物流、国际货代、国际船代等为一体的现代综合物流服务集团,创造了许多航运史上的新纪录,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祖国的航运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帝王将相将慢慢被人们遗忘,只有那些毕生为人民做实事,毕生为人民造福的人,为后世留下宝贵精神财富,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才能真正打动我们的心灵,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中。今天,当我们为三聚氰胺奶粉目瞪口呆的时候,当我们为无数死于矿难的工人痛心疾首的时候,当我们为食品、药品安全、为生存环境破坏和遭到严重污染愤慨的时候,当我们为无数新贵挥金如土惊叹的时候,暮然回首,我们发现卢作孚先生作为一个重庆人,作为一个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实业家,他所留下的传统和操守是如此的珍贵,可以说是空谷足音。
今天,纪念卢作孚先生,有利于我们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理解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卢作孚是一位既有梦想、又有奋斗,更有实践的人;一位创造无数奇迹的人,不能忘记,也不该忘记的人。我们讲中国现代史、抗日战争史,不能忘记;我们讲中国教育史、中国文化史不能忘记;我们讲中国乡村建设史、中国农村发展史,不能忘记;我们讲中国航运史、近代民族工业史、中国近代交通史不能忘记。我们相信,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那一天,在中国梦实现的那一天,当我们回溯历史,一定会想起,在中国,有一位为中国梦奉献一生的人——卢作孚。
很多人熟知的卢作孚,是一个企业家,是中国的船王,他从经营一艘小客轮起家,用不到10年时间,缔造了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民生公司。可能许多不熟悉卢作孚的人只知道他是一个实业家。殊不知他一生当中,还做过许多值得称颂的“伟绩”:他从17岁参加辛亥革命,到59岁新中国成立后实现民生公司公私合营,终其一生,始终爱国爱民、忧国忧民,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己任。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和乡村现代化建设是卢作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完整再现。
作为一位教育家,教育救国理念,教育统治人心的思想影响深远;作为一位思想家,“国家现代化”、“乡村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思想,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将闪烁睿智的光辉;作为一位社会改革家,一生都在探索救国道路,主持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探索解决“三农问题”,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一位企业家,为发展民族航运业,倡办民生公司,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讲求诚信廉洁,不愧为中国企业家的榜样。
今年,是卢作孚先生诞辰120周年。在此之际,希望能以片段式的记录,让更多人记住这位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的一生,记住“爱国、敬业、无私”的作孚精神,记住以实际行动为中国梦奉献一生的人。以此纪念先辈,教育后辈。
加入同盟会——践行革命救国梦
卢作孚自述其生平时说,18岁便在社会上奋斗。1893年4月14日,卢作孚出生于四川省合川县城(现重庆市合川区)北门外杨柳街。家世清贫,小学毕业即辍学。当时的中国,备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满目疮痍。面对国难,年少的卢作孚胸中燃起熊熊的爱国、救国梦,于1910年加入孙中山创办的,以推翻清王朝和建立共和为己任的同盟会。
卢作孚加入同盟会,并非心血来潮。辛亥革命前夕,卢作孚开始研读国内外许多进步的社会科学著作和自然科学著作,最心动孙中山的著作。孙中山的民有、民治、民享理想和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学说和主张令卢作孚十分振奋和向往。他常把学习心得体会写成文章,刊登在报刊上。这些文章引起成都同盟会会员的注意,他们根据通讯地址找到卢作孚。令他们吃惊的是,卢作孚居然是一位青葱少年,在稚嫩的外表下潜藏着深邃的思想和远见卓识。在同盟会会员的引荐下,卢作孚加入同盟会并参加震惊中外的四川保路运动。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卢作孚四处活动,奔走呼号,与成都的广大群众一起投身这场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民主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卢作孚满怀热情地投入到爱国运动的洪流中,利用《川报》发表许多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卖国政府的社论和专文,报道全国各地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消息。
创办通俗教育馆——践行教育救国梦
“人人皆有天赋之本能,即人人应有受教育之机会”、“受教育应为人类之全体,不应复为少数”。卢作孚强调教育的普及,关心重视初级教育和扫盲。“教育的意义,是在教人学习,教人从实际生活中去学习。我们知道要骑马,要在马上学;学游泳,要在水上学;学用机器,要在机器前面学”、“中国缺乏技术人才,尤更缺乏管理人才,如果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则所有社会的一切问题都不能解决”、“企业即学校,且是最实际的学校”,卢作孚强调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的主要途径放到企业中去。“学校不是培育学生,而是教学生如何培育社会”、“学校培育人才,不是培养他个人成功,而是培养他做社会运动,使社会成功”、“中国没有出路、社会没有出路,青年哪有出路”,卢作孚高度重视政治思想教育。“教师应以活的学问教给学生,唯一施教的方法,就是教学生如何去思考,并且如何把思想活用到数学上去”、“我教国文时,不用教科书,大家引以为奇;作文时又不出题,大家觉得更奇。”无论是初级教育、职业教育、还是民众教育,都是卢作孚教育救国梦的充分体现。
1921年初,卢作孚在泸州的白塔寺创办通俗教育会,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民众教育活动。进行新教育试验,改编教材,废除旧的教育体制。不到一年时间,“新川南、新教育、新风尚”的赞许声传遍整个四川。 1924年,卢作孚在杨森支持下到成都创办通俗教育馆,进行社会改革的第一个试验。在卢作孚的组织下,人们在短短几天内堆起一座山,用10天建起一幢房屋。建成后的通俗教育馆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公共运动场、音乐演奏厅、动物园和游艺场。这里常举行科学、教育及社会改革的讲演会,举行中、西乐演奏会,到通俗教育馆参观的人最多的时候数以万计。通俗教育馆不仅是一个活跃的、生气勃勃的政治、科学、文化、艺术和游览中心,丰富了民众生活,帮助人们增长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而且是卢作孚理想中的新的集团生活的一种模式,社会各阶层的人集中在这里,忘我地从事建设和为公众服务。
创办民生公司——践行实业救国梦
1925年,是卢作孚一生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之前,他是一个纯粹的教育工作者,在这之后,他从一个纯粹的教育工作者成为同时兴办实业和从事乡村建设运动的改革实践者,成为践行实业救国梦的探索者。这一年,卢作孚开始创建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探索实业救国之路。 “个人为事业服务,事业为社会服务”、“个人的工作是超报酬的,事业的任务是超利润的”、“民生公司的最后意义,绝不是帮助本身,而是帮助社会”,足以看出卢作孚创建民生公司,为的是国家利益、民族利益。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卢作孚作为国民政府大本营第二部副部长主持草拟抗战总动员计划时,在上海致电民生公司全体员工:“国家的对外战争开始了,民生公司的任务也开始了”,“民生公司应该首先动员起来参加战争”。可见,卢作孚的爱国情怀贯穿于一生,为的是实业救国梦想的实现。
“当时正是长江上游航运十分萧条,任何公司都感到无力撑持的时候,而不是在航业有利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没有任何理由要开始办一个新的轮船公司——特别是一个中国公司,而却有一切理由不办它。”尽管创办民生公司遭遇严峻挑战,卢作孚弘扬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制定兴办航业的计划,提出“航业应作新的试探和新的试验”,“不应在原有轮船过剩的航线中,去与正在失败的同业竞争,以加速其失败”。因此,决定开辟嘉陵江上过去从未行驶过轮船的、从重庆到合川之间的短航。
卢作孚创办实业为什么首选航运业,这得从1914年的一段往事和1925年成都通俗教育馆建设遭到破坏的情形说起。
1914年,卢作孚独自一人从重庆乘“蜀通”轮到上海,目睹长江航运的景象。令人愤慨的是,整个长江之上,看到的几乎都是悬挂日本、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挪威、荷兰、瑞典等国国旗的轮船,而且船舱位分几等,不同舱位有不同的待遇,普通的中国乘客坐统舱,在船舱的最底层,人格、地位也处于最底层。卢作孚由此萌发实业救国想法,决心改变这一状况。
1925年,创办通俗教育馆后期,卢作孚悟出“纷乱的政治不可凭依”,“每每随军事上的成败而使事业共沉浮”的道理,萌发兴办实业的想法。1925年10月11日,卢作孚在合川通俗教育馆主持召开第一次发起人会议,会议决定为兴办实业和成立航运公司募集资金2万元,分40股,每股500元,由各发起人负责,分头劝募。1926年6月10日,民生公司正式创立。公司名称为“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为宗旨,由卢作孚担任总经理。“民生”来自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实业”表明民生公司不是一个单纯的经营航运的事业,而是一个以发展实业而救国为目的的综合性事业。
1926年7月23日,民生公司第一只轮船“民生”轮从合川满载乘客到重庆,开始川江航运史上从未有过的定期客运航行。从这天开始,卢作孚废除中外轮船的买办制,实施现代的经理负责制。从1930年起,民生公司先后并购华商轮船公司,逐步形成最大的民族航运公司。在众多外国轮船公司针对民生公司的联合合围中,卢作孚以民族精神和优质服务,战胜并兼并主要的外国轮船公司,至抗战前,民生公司已成长江上游最大的轮船公司。
抗战期间,民生公司在抢运物资和人员方面及支前运输作出巨大的贡献,同时付出巨大牺牲。
抗战胜利后,民生公司的航线从长江延伸到中国沿海、台湾以及东南亚各国和日本。到1949年,民生公司拥有江海船舶达148艘,员工9000余人,拥有多家造船厂、发电厂、码头、港口和仓库;涉及投资银行、保险、钢铁、机械、纺织、煤矿、水泥等60余项实业,“民生巨轮”巍然屹立于世人面前,向世界昭示中国的民族产业业已涉出积贫积弱的滩涂,正徐徐驶向欣欣向荣的彼岸。
北碚乡村建设——践行乡村现代化建设梦
“今天以前没有举办的事情,把它举办起来……我们要提倡的事业意义却不同,在消极方面是要减轻人民的痛苦,在积极方面是要增进人民的幸福”、“要赶快将这个国家现代化起来,所以我们的要求是要赶快将这一个乡村现代化起来”,这是卢作孚《乡村建设》和《四川嘉陵江三峡的乡村运动》所暗涵的乡村现代化理念,乡村现代化是为了国家现代化。
1927年2月15日,卢作孚担任峡防局局长后,以建立安宁的社会秩序为第一步,为肃清匪患,卢作孚带头剿匪,在辖区内严禁烟、酒、嫖、赌。为提高民众的素质,创办峡区实用小学、北碚兼善中学、中国西部第一个科学院、创办消费合作社、嘉陵江日报社,修建图书馆、运动场,创办民众俱乐部,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众教育活动。成立嘉陵文化基金会,支持科学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创办北碚地方医院——一所看病不花钱的医院。修建北温泉公园、平民公园(今北碚公园)、西山坪植物园。精心设计规划,整顿北碚市容,以青岛的建设为蓝图,修建街心花园,种上从上海带回来的法国梧桐,使北碚有花园城市的雏形。这些“巢”的建立引来无数的“凤”,使抗战期间来北碚的科学团体和教育机关达18所之多,名人荟萃,北碚被誉为“小陪都”,这为今日北碚发展为著名文化教育高地人居环境奠定了基础。
今天,当我们进入北碚公园,踏入公园中的园中园——作孚园,看到的是“北碚开拓者卢作孚”;看到的是梁漱溟、晏阳初题写的“公而忘私,为而不有”、“忘我忘家,绝对无私”;看到的是“民生公司的最后意义不是帮助本身,而是帮助社会”、“作息均有人群至乐,梦寐不忘国家大难”、“忠实地做事,诚恳地对人”、“愿人人皆为园艺家,将世界造成花园一样”等卢先生名言,看到的是一位为中国梦实现奋斗一生的人。
1950年6月15日,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二次会议并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他两次参加毛泽东主席的宴请,多次与周恩来总理、陈云副总理讨论中国的经济建设问题、交通问题和航运问题等,多次参加政务院召开的研究经济问题的会议。1950年8月10日,与交通部长章伯钧签署《民生实业公司公司合营协议书》,民生公司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公私合营的企业。毛泽东主席后来说:公私合营“要学习民生公司的榜样”。重庆解放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2年2月8日,不幸在重庆逝世。
回顾卢作孚先生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说:“几乎前半生的时间,都花在办教育上。后来办实业,也等于是在办教育,是想把事业当中全部工作人员培养起来,提高他们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为建设祖国服务,使我国迅速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跑到世界先进国家的前面去,成为一个现代的富强的国家”。
今天,当我们跨进总部位于重庆渝中区新华路的民生实业(集团)公司,看到简易的办公大楼、简易的办公桌椅的时候,看到90岁高龄的卢作孚之子卢国纪依然到公司办公的时候,看到员工埋头工作、忙忙碌碌的时候,我们无不为之感动。因为,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企业文化,看到的是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如今的民生公司于1984年恢复重建。在中央和重庆市委的大力支持下,民生公司发展迅速,在中国沿海和长江沿线各主要城市以及境外设有40多个分支机构。如今的民生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包括江海陆运、航空物流、铁路物流、保税物流和金融物流、国际货代、国际船代等为一体的现代综合物流服务集团,创造了许多航运史上的新纪录,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祖国的航运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帝王将相将慢慢被人们遗忘,只有那些毕生为人民做实事,毕生为人民造福的人,为后世留下宝贵精神财富,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才能真正打动我们的心灵,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中。今天,当我们为三聚氰胺奶粉目瞪口呆的时候,当我们为无数死于矿难的工人痛心疾首的时候,当我们为食品、药品安全、为生存环境破坏和遭到严重污染愤慨的时候,当我们为无数新贵挥金如土惊叹的时候,暮然回首,我们发现卢作孚先生作为一个重庆人,作为一个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实业家,他所留下的传统和操守是如此的珍贵,可以说是空谷足音。
今天,纪念卢作孚先生,有利于我们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理解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卢作孚是一位既有梦想、又有奋斗,更有实践的人;一位创造无数奇迹的人,不能忘记,也不该忘记的人。我们讲中国现代史、抗日战争史,不能忘记;我们讲中国教育史、中国文化史不能忘记;我们讲中国乡村建设史、中国农村发展史,不能忘记;我们讲中国航运史、近代民族工业史、中国近代交通史不能忘记。我们相信,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那一天,在中国梦实现的那一天,当我们回溯历史,一定会想起,在中国,有一位为中国梦奉献一生的人——卢作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