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如期实现军委确定的改革目标,我军必须始终坚持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以提高军队战斗力、保障力为目标,优化结构,理顺关系,突出重点,讲求效益,积极推进,稳步实施,逐步形成具有我军特色的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
关键词:军队后勤 社会化 对策
一、兼顾军地、平战结合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以军队需要为依据,以国家经济为基础,以社会保障系统为条件。因此,推进和深化改革必须要由军地双方加强合作,明确分工,共同努力。军队要创造条件,转换机制,主动向社会保障体系对接;国家、地方和社会经济实体也应充分考虑到军队的需要,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纳入到社会大系统中去运作。同时,在实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军队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以等价交换为基本原则,以经济效益为目的,以契约合同为主要形式,重视社会保障部门的利益,注重最大限度的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地方则要以军队建设的实际需要为目标,主动减轻军队的负担,用最经济的手段保障军队需要,不断提高保障效益,以实现军地双赢。此外,军队是为作战而存在的,军队的平时建设也都是为作战而进行的积累和准备,因此为战争服务是军队实施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最大特色。地方对此应给予理解和支持,军队后勤则须根据未来战争需要制定社会化保障预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等多种手段,依法与有关社会保障机构预先架构好战时保障关系,以便快速有效的完成平战转换。
二、系统设计、分步实施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跨越军队和社会两大系统,涉及军队内部诸多层次和专业领域,必须系统设计、整体规划、周密论证、分类实施。目前,我国不同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差异很大,而我军遍布全国各地,有位居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部队,也有位居和毗邻中小城镇的部队,还有驻边远地区的部队。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实施社会化保障整体上是渐进式的,在局部上应有先有后、有快有慢,不宜一刀切。我军必须依照此整体规划,分层次、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
三、深化理论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制约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向深层次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在于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于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特点和内在规律还没有真正把握。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注重从全局上对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内涵外延、发展方向、近期远期目标、运行模式、配套政策以及关节点等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注重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困扰改革的编制体制、政策制度、标准法规、组织领导方式等重大问题,为部队的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服务,为国家和军委、总部制定有关政策法规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要在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加强应用研究。在总部层次,应采取以总后机关职能部门为核心,以专门研究机构为外围的办法,使两者紧密结合,保证有应用价值的决策建议能入围决策层;在军区和军种层次,应针对某一专业、某一系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需要,研究论证方针原则、运行方式、组织形式、实施步骤、配套措施,规范业务行为,为不断扩大后勤社会化保障范围、提高社会化保障程度提供指导;在部队层次,则应按照全员、全程、全项的要求,对每一项改革都要充分调查论证,进行利弊分析和可行性试验,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从而提高改革理论指导改革实践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四、健全措施、抵御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深化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必须建立预警机制,健全防护措施,以抵御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一是要加强抵御风险的研究,力求把规范完善的市场经济基本特点规律和一定时期内国际国内市场的总体走势搞清楚,把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可能引发风险的主客观动因搞清楚,把涉及资金、信息、物流和保密安全等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搞清楚,把各种抵御风险的措施搞清楚。二是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调整增加机关职能,明确责任,加强沟通,逐步建立起内合外联、手段先进、反应迅速的立体交错的风险预测、预警、预报网络,把握市场经济的“晴雨表”,为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风险防护提供有力的支持。三是要增强抗风险的能力。要建立风险基金,以应对国际市场的不测风云;要留有必要的机动,作为后勤保障的预备队;要加快后勤信息化建设,尤其要突出对和平环境条件下,后勤战线上信息战特点规律的研究和把握,加强这方面的模拟和演练,尽快形成实战能力;要立足国内市场,在扩大内需和军民兼容上下功夫,把自己的根扎深扎牢。
五、立足国情军情,积极借鉴外军有益经验
外军后勤保障社会化工作起步早,成效大,其中有些做法非常值得我军借鉴。首先,是树立“大后勤观”。当前,外军后勤保障社会化的范围已从传统意义上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扩展到利用地方科研和生产能力发展军队后勤装备,加大民间设施的利用能力,依托民间教育机构培养后勤人才等多个方面。其次,要注重法制建设。外军非常注重运用法规和合同等手段来规范社会化保障行为。美军以将平民服务融入未来战争环境为目标,通过国会和军队制定了相当数量的法律法规。再次,要努力提高平战转换能力。目前,外军提高社会化保障能力平战转换能力的主要举措有:一是在平时组织有效的演练;二是加大对社会化保障单位预备役力量的建设力度;三是加大后勤应急动员体制的建设。最后,要积极调整后勤编制体制。在后勤保障社会化过程中,外军并不是一味地从民间寻求新的保障力,而是非常注重结合自身的编制体制改革,从现有保障力量内部挖掘潜力。俄军在全面推进社会化保障的过程中,将其后勤系统中一些军事性不强的部门从军队中剥离出来,交予地方进行重组,最终转化为企业化的保障力量,有效的提高了保障力。
关键词:军队后勤 社会化 对策
一、兼顾军地、平战结合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以军队需要为依据,以国家经济为基础,以社会保障系统为条件。因此,推进和深化改革必须要由军地双方加强合作,明确分工,共同努力。军队要创造条件,转换机制,主动向社会保障体系对接;国家、地方和社会经济实体也应充分考虑到军队的需要,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纳入到社会大系统中去运作。同时,在实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军队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以等价交换为基本原则,以经济效益为目的,以契约合同为主要形式,重视社会保障部门的利益,注重最大限度的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地方则要以军队建设的实际需要为目标,主动减轻军队的负担,用最经济的手段保障军队需要,不断提高保障效益,以实现军地双赢。此外,军队是为作战而存在的,军队的平时建设也都是为作战而进行的积累和准备,因此为战争服务是军队实施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最大特色。地方对此应给予理解和支持,军队后勤则须根据未来战争需要制定社会化保障预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等多种手段,依法与有关社会保障机构预先架构好战时保障关系,以便快速有效的完成平战转换。
二、系统设计、分步实施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跨越军队和社会两大系统,涉及军队内部诸多层次和专业领域,必须系统设计、整体规划、周密论证、分类实施。目前,我国不同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差异很大,而我军遍布全国各地,有位居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部队,也有位居和毗邻中小城镇的部队,还有驻边远地区的部队。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实施社会化保障整体上是渐进式的,在局部上应有先有后、有快有慢,不宜一刀切。我军必须依照此整体规划,分层次、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
三、深化理论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制约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向深层次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在于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于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特点和内在规律还没有真正把握。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注重从全局上对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内涵外延、发展方向、近期远期目标、运行模式、配套政策以及关节点等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注重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困扰改革的编制体制、政策制度、标准法规、组织领导方式等重大问题,为部队的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服务,为国家和军委、总部制定有关政策法规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要在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加强应用研究。在总部层次,应采取以总后机关职能部门为核心,以专门研究机构为外围的办法,使两者紧密结合,保证有应用价值的决策建议能入围决策层;在军区和军种层次,应针对某一专业、某一系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需要,研究论证方针原则、运行方式、组织形式、实施步骤、配套措施,规范业务行为,为不断扩大后勤社会化保障范围、提高社会化保障程度提供指导;在部队层次,则应按照全员、全程、全项的要求,对每一项改革都要充分调查论证,进行利弊分析和可行性试验,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从而提高改革理论指导改革实践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四、健全措施、抵御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深化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必须建立预警机制,健全防护措施,以抵御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一是要加强抵御风险的研究,力求把规范完善的市场经济基本特点规律和一定时期内国际国内市场的总体走势搞清楚,把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可能引发风险的主客观动因搞清楚,把涉及资金、信息、物流和保密安全等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搞清楚,把各种抵御风险的措施搞清楚。二是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调整增加机关职能,明确责任,加强沟通,逐步建立起内合外联、手段先进、反应迅速的立体交错的风险预测、预警、预报网络,把握市场经济的“晴雨表”,为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风险防护提供有力的支持。三是要增强抗风险的能力。要建立风险基金,以应对国际市场的不测风云;要留有必要的机动,作为后勤保障的预备队;要加快后勤信息化建设,尤其要突出对和平环境条件下,后勤战线上信息战特点规律的研究和把握,加强这方面的模拟和演练,尽快形成实战能力;要立足国内市场,在扩大内需和军民兼容上下功夫,把自己的根扎深扎牢。
五、立足国情军情,积极借鉴外军有益经验
外军后勤保障社会化工作起步早,成效大,其中有些做法非常值得我军借鉴。首先,是树立“大后勤观”。当前,外军后勤保障社会化的范围已从传统意义上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扩展到利用地方科研和生产能力发展军队后勤装备,加大民间设施的利用能力,依托民间教育机构培养后勤人才等多个方面。其次,要注重法制建设。外军非常注重运用法规和合同等手段来规范社会化保障行为。美军以将平民服务融入未来战争环境为目标,通过国会和军队制定了相当数量的法律法规。再次,要努力提高平战转换能力。目前,外军提高社会化保障能力平战转换能力的主要举措有:一是在平时组织有效的演练;二是加大对社会化保障单位预备役力量的建设力度;三是加大后勤应急动员体制的建设。最后,要积极调整后勤编制体制。在后勤保障社会化过程中,外军并不是一味地从民间寻求新的保障力,而是非常注重结合自身的编制体制改革,从现有保障力量内部挖掘潜力。俄军在全面推进社会化保障的过程中,将其后勤系统中一些军事性不强的部门从军队中剥离出来,交予地方进行重组,最终转化为企业化的保障力量,有效的提高了保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