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上海市腹泻病综合监测体系的构建,并对2013年至2016年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上海市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特征。
方法对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上海市腹泻病综合监测的22家成人监测点医院和4家儿童监测点医院的腹泻病例进行主动监测,根据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访谈形式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间隔抽样采集病例的腹泻物标本,送至监测点医院所在区CDC开展12种细菌和5种病毒的病原学检测。分析比较感染性腹泻病例的时间分布及病原谱等特征。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4 497例感染性腹泻患者中,病毒感染检出率为29.77%,以诺如病毒(16.33%)、轮状病毒染(7.90%)和札如病毒(1.90%)感染为主;细菌感染检出率为15.38%,以致泻大肠埃希菌(5.25%)、副溶血性弧菌(4.27%)和沙门菌(3.13%)感染为主;混合感染占11.07%。不同年龄组腹泻检出阳性率、感染种类及主要感染病原构成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11、61.86和449.52,均P<0.01),3~14岁年龄组中致泻大肠埃希菌感染居首位,其他年龄组中诺如病毒感染均居首位。≥15岁感染性腹泻病患者病原谱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以细菌感染为主8月达到高峰(占81.56%),冬季以病毒感染为主1月达到高峰(占95.27%);除1月和6至8月以外,诺如病毒感染均居首位。≤14岁感染性腹泻患儿的病原谱季节变化不明显。≥15岁患者中细菌感染出现腹痛、发热、稀软便的比例较高,病毒感染出现呕吐、水样便的比例较高。
结论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的腹泻病综合监测体系有利于掌握疾病的流行趋势和病原特征。上海市感染性腹泻病例以病毒感染为主,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为最主要的腹泻病原;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病原谱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致泻大肠埃希菌为≤14岁儿童的常见腹泻病原;不同病原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症状有差异。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季节、不同病原的感染性腹泻采取特异性的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