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角度浅析央视春晚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h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刚过去的央视春晚一经播出就收获了吐槽声一片,春晚是央视在除夕夜送给全国人民的一项“视听文化盛宴”,但它不仅仅是一台电视综艺晚会,又是传播主流价值、凝聚民族共识的重要载体,它存在的意义早已超出了自身的文艺价值,成为了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央视春晚:文化;仪式;传统
  从年初公布春晚吉祥物“康康”时的争议一片,到后来众网友要求六小龄童上春晚,再到国人见面问候“敬业福”最后到央视春晚期间微信、支付宝等的抢红包活动,在一片褒贬之中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终于落下帷幕。
  春晚是央视在除夕夜送给全国人民的一项“视听文化盛宴”,但它不仅仅是一台电视综艺晚会,又是传播主流价值、凝聚民族共识的重要载体,它存在的意义早已超出了自身的文艺价值,成为了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现象。
  一、央视春晚的现状
  根据央视的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央视春晚多屏直播收视率达30.98%,超过去年的29.60%”,尽管对这个数字充满争议,但央视春晚的收视率处于下降的趋势则是不争的事实。
  以前除夕夜全家人看春晚几乎是人民唯一的娱乐选择方式,春晚成为国人不可或缺的“娱乐大餐”,而在娱乐资源丰富的今天,除夕夜的春晚则沦为了“背景音乐”,在刚去过的2016年初春晚,支付宝“咻一咻”红包、微信“摇一摇”红包则成为春晚期间的重头戏而被人们所津津乐道。“过去,春晚深入人心,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知不觉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度过除夕夜的良好伴侣;现今,社会上对春晚不满意的声音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春晚吐槽给观众带来的心理满足感逐渐高于春晚节目本身,拥有多年历史的春晚陷入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1]
  2014年,央视春晚被提升为国家项目,这是政府层面扶持春晚、创新春晚制播内容、赢回观众的积极举措。[2]冠以国家项目之后,如何平衡国家意识与民众娱乐,寻求受众审美的最大公约数成为了春晚的最大课题。
  春晚不单是一场综艺盛宴,更主要是国家权力和意识形态的代言,国家正是通过春晚这一重大“仪式”来渲染普天同庆的气氛,营照一个和谐有序的氛围,从而凝聚人心,达到强化民族认同感的作用。[3]一面是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流文化,一面是普通群众寻求娱乐的通俗文化,如何平衡它们的关系是春晚应该解决的问题。
  二、从传统文化来理解春晚
  從春晚内容来看,春晚本身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扬,长达四个多小时的栏目时长是对除夕守岁文化的赞同,欢乐祥和的晚会风格是上千年来节日庆典观的集中体现,春晚的宏大叙事结构更彰显着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家国情怀。春晚在内容上的情感诉求是偏重伦理的,不管是家人间的亲情感受、父慈子孝、夫妻和美还是亲朋好友和邻里乡亲之间的和睦共处等,春晚的众多节目所表达的都是这样的人际伦理,2016年春晚歌曲《父子》中的亲情、歌曲《六尺巷》的邻里情等无不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礼仪的诉说。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全民狂欢传统文化,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疏导与规范,但由于它浓厚的生活气息,以及丰富的情感体验,依旧吸引着大众的眼光,是突出张力和内容。[4]因此每年的传统文化节目成为春晚必不可少的选择,例如2005年春晚轰动全国的舞蹈《千手观音》、2007年春晚舞蹈《小城雨巷》、每年春晚的戏曲栏目汇集全国各地戏曲名段的名家名段和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舞蹈等,都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三、从仪式观来理解春晚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它负载了最丰富的民俗活动,在这些民俗事项背后负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情感聚合。仪式是指“组织化的象征活动与典礼活动,用以界定和表现特殊的时刻、事件或变化所包含的社会与文化意味”[5]自古以来,贴春联、包饺子、放鞭炮、除夕守岁等活动一直是春节期间的传统活动仪式。而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城市中的“禁放令”使得鞭炮逐渐减少,速冻水饺的出现使得包饺子逐渐成为多余,除夕夜的传统仪式逐渐被取消。央视春晚此时发挥了填补神圣时间和替换传统仪式的功能,成为除夕民俗的承载物,承载了传统除夕夜中具有文化和传统超越性的价值。
  每年的春晚无论导演和演员阵容如何变幻,在几个重要的环节上却从来没有变化过,北京时间20点央视春晚准时登场,喜气洋洋、热热闹闹的开场锣鼓,全体主持人表达新春祝福;回顾当年国家的重大成就,祝福祖国;零点时刻一起倒计时,寄语新年;在《难忘今宵》的歌声中结束晚会。这些仪式通过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介的巨大传播作用,充分释放了全民族联欢的巨大能量,实现了全民共庆的体验感。
  四、春晚中的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是在国家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建构起来的文化,也是顺应国家意识形态,具备一定的政治经济权利,并左右着国家社会发展取向的阶层所主导的文化。春晚不但是一场综艺晚会,它还是承担着宣传国家意识形态,凝聚民族共识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宣传政策、文化娱乐方式、文化传媒的领导权等诸多因素密不可分的,与此同时也决定了春晚的主导文化性质和内涵。“央视春晚越来越凸显着政府框架下的民间庆典和世界华人大联欢”的意味。
  每年的春晚都会展示我国在过去的一年里的巨大成就,各行各业在过去一年里所发生的风云变幻也会在春晚上历数和展示,例如2016年春晚以“中国梦”为题材的歌曲《多想对你说》和以“大阅兵”为背景的情景剧《将军与士兵》,还有参加过2015年大阅兵的三军仪仗队首次亮相春晚都是对过去一年我国大阅兵的宏大主题的诠释。春晚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潜移默化使得宣传不漏痕迹,但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春晚中的大众文化
  每年的春晚都会为了迎合不断年龄、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人民的需要而设置不同的栏目,如每年春晚都会有儿童栏目、戏曲栏目、流行音乐等分别迎合了儿童、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娱乐需求,2016年的央视春晚为了避免以往南方人看不懂春晚的尴尬而设置了泉州和广州分会场,这几年的春晚南方特色的节目也呈不断增加的趋势。
  从市场化运作上讲,虽然从2012年起春晚取消了植入广告、冠名广告等,但每年央视春晚前的广告大战依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16年春晚就有不少企业搭乘春晚顺风车树立自己的大众品牌形象,如美的、古井贡、魅族、乐视等,春晚前后都会成为业界津津乐道的焦点。全国人民作为一个最广泛的受众群体,已经被广告商作为大众产业链中的资源卖给了企业,成为文化产业链条中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成就了春晚举办的重要经济支持。
  六、结语
  经过30余年的华丽蜕变,春晚已从创作之初单纯的群众性大型联欢活动,演变成被赋予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重内涵的媒介仪式。春晚在中国电视文艺中是具有标杆意义的符号,也是重要的文艺立场。而关于它的话语交锋,却时常脱离节目本身,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延伸开去。春晚像一个巨大的隐喻,它昭示着社会潮流和民众期许,我们不必苛求它能满足所有人的口味。
  参考文献:
  [1]蔡琰琰,姚卓珣.央视春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浅析春晚的发展历程[J].消费导刊,2007(7):214.
  [2]杨洪涛.点赞与吐槽——解读“春晚”文化中的透视现象[DB/OL].http://news.sznews.com/content/2015-02/23/content_11221144.htm.
  [3]胡明锋.春晚——一个世俗神话的建构与阐述[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4]Turner·Graeme.British Cultural Srudies[M].An Introduc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6)
  [5]张晓华.春节——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6:52.
其他文献
我是一名地方新闻台的记者,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关注民生”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旋律。由于工作关系,我平时与群众接触较多,对民生新闻的关注也时时成为我脑海里反复思考的一个主题。  媒体部门在行政管理上隶属各级党委宣传部,但今日媒体身处政治社会的同时,它还要面对经济社会。老百姓的喜闻乐见直接影响着电视台广告的份额,也间接决定着媒体的衰败与兴盛。以上诸般因素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决定了媒体的生态
期刊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从政期间就新闻舆论工作发表了许多见解精辟的论述,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理论体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新闻舆论观,对于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以及当代意义。  【关键词】: 习近平;新闻;新闻舆论观  【Abstract】: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during a po
期刊
【摘要】:编辑选择,顾名思义,是编辑在工作中对传播出版的内容、形式等进行的选择活动,随着媒介形态的不断丰富,编辑选择的含义也逐渐延伸到了廣播、电视、网络等非印刷媒介的内容的选择活动。关于编辑选择的影响,张如法教授在《选择:编辑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职责》一文中归纳为:“既导向了受众(读者、听众、观众)又导向了作者,并以整体的选择行为,导致了社会文化的流向”。从传播学的视角解读编辑选择,则可以将编辑选择看
期刊
我穿梭于老家所剩的为数不多的胡同,砖墙围的院子里,古董似的收音机发出咿咿呀呀的“外星文”,一个老人慵懒的躺在一把藤椅上,随着“铿锵叮咚”的声音摇头晃脑,眯着眼享受午后的阳光…… 这景象似乎只该出现在电影里,让人感觉那么遥远。“传统文化在流失!救救經典!救救国粹!”我听到许多慷慨之士的呐喊,也感到了揪心的疼痛,是啊,作为跨世纪新一代,我们不能让戏剧这中华文化的精粹在我们这一代淡出历史舞台啊!我们要传
期刊
一、布莱希特与陌生化理论  布莱希特是20世纪德国著名戏剧家,其戏剧理论覆盖戏剧本体论、创作、导演、表演、舞台造型等方面,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演剧体系,对传统的戏剧理论有诸多的突破和创新。其中,陌生化理论和史诗话戏剧堪称理论中的两大支柱。而电影《黄金时代》虽票房战绩不佳,但其对于布莱希特演剧体系的实践引发了学术界的一片哗然,也因此收获了34届金像奖的多个大奖。  陌生化效果“意味着简单地剥去这一事
期刊
【摘要】:本文对歌剧《茶花女》的著名唱段《永别了,过去的美梦》进行了在演唱处理和风格把握方面的分析,认为这一唱段是女主人公薇奥列塔悲剧一生的高潮,她的形象是一个被社会不公平对待的、柔弱的、但对爱情坚贞奉献的下层女子,而不再只是一个可怜的交际花的悲惨形象,对演唱者要求情绪技巧到位但又要控制得当,才能使角色更加丰满。  【关键词】:演唱风格;悲剧   一、作者生平介绍及《茶花女》故事梗概  威尔第是1
期刊
【摘要】:当前,新媒体革命如火如荼,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媒体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新闻出版行业遭受了严重的冲击,对于我国出版伦理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保证我国出版行业正确方向、确保中国出版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出版伦理问题是值得我们密切关注的,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些新动向,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新闻出版伦理;解决方法  出版事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成熟,电视开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普及,成为了新的文化载体,中国电视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在"后"语境下,其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表现手法等受到深刻影响,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当前的电视文化在大众消费的引导下,强化了电视艺术的商品性,更迎合于观众的需求,这一现象不仅迎合了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观念,同时也促进了后现代主义在电视文化中的渗透与发展。本文从后现代语境下电视发展的特点和弊端对当前
期刊
【摘要】:2016年作为国家“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各行各业都被新的发展新的希冀所包围。如果说近几年最热的词是什么,那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等等这些新技术一定位居前列,耳熟能详。新技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模式和理念:“十二五”期间新技术驱动的发展理念已经将智能城市化建设推向白热化阶段。不仅仅在城市建设方面,新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发展同样如火如荼,势不可挡:智慧交通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互联网+”的相关内涵分析交通广播公益传播的策略,研究发现“互联网+”时代交通广播的公益传播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同时打造公益活动品牌,实现公益活动常态化,再有就是打破地域限制,扩大公益传播的参与性,做有人情味的公益活动,实现广播公益精神的传播。  【关键词】:“互联网+”;交通广播;公益传播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交通广播作为广播媒体的重要力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