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中古代文学资源也是颇丰,诗、词、歌、赋等都是古代文学的内容,这些内容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今天,仍旧发挥着其中的魅力。古代文学是文学发展中的重要宝贵资源,同时对于未来的文学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要引起相当的重视,将古代文学进行传播,是对古代文学的一种珍视,对未来文学发展的一种导向。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有多种,其各自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及影响做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论述,主要从三种传播方式来论述,即:口语传播方式、文字传播方式、文本传播方式,以期望能够为文学传播提供有效的价值。
关键词:古代文学;传播方式
作者简介:孙国超(1978-),男,汉族,河北沧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0-0-01
中国古代文学是国家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是对人们古代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文化、情感等一系列元素融为一体的文化。只有对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最终实现其价值,所以传播古代文学,可以使古代文化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并被人们所熟知,同时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产生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对社会主义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社会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主要有语言和文字两种,其它的传播方式都是以这两种传播方式为基础,从而衍生的另外的传播方式,由于篇幅所致,以下只从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和文本传播三种传播方式做了简要论述。
一、口语传播方式
口语传播方式是对古代文学的最初的传播方式,通常是以神话故事的形式来表现,通过神话故事的传播,在人们内心产生一种力量,并通过这种信念力量,来克服一些问题,将古代文化进行传播。口语传播的形式是非常快的,对文化,经验以及一些知识进行传播,人们相互之间的口语相传,虽然传播快,但是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传播信息的失实。通过口语进行文化的传播,是在文字传播方式之前,而文字传播形式的興起,使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有了转折性的意义。一些王公贵族掌握文字后,产生了阶级控制,文字的掌握成了贵族的象征。
二、文字传播方式
文字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最早的依据,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无论语言如何变化,都是需要进行文字记载的,所以文字的传播方式是较为重要的。早期的文字传播中,甲骨文是最广泛的传播形式之一,同时也是我国考古学家比较认可的形式。在河南安阳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遗留,其恰恰证实了甲骨文是最早出现的文字种类,这个发现,其影响和产生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现阶段,甲骨文的词汇已经上千个,其词汇的属性也有多种,如:动词、形容词、代词、量词等等,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完全可以成为一篇文章,所以文字体系是非常健全且完善的。后期随着国家的发展,文字也有了一些变化,甲骨文只是一个开始,后期又经历了几个阶段,现阶段,各个国家的文字不同,但是其基础都是甲骨文,后期的演变和变化又衍生了其他的文字和字体,如:日语、汉语、泰语等等,同样甲骨文的演变,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证据之一,为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文本传播方式
3.1文学选本
文学选本,在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中是比较明显的方式,孔子的“诗三百”是第一部诗歌总集,同时也是选辑的开端,为文学选辑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另外文学选辑的代表作《文选》,这本是作者通过编辑选本,阐述作品内容,以及作品的思想,通过这种方式来传播文学,更能发挥文学的导向作用。选本中,可以借用自己的文章,也可以借用他人的文章,主要是通过作品来宣传文化的内容,最终达到对古代文学的传播的目的。
3.2文学评点
文学评点是以文本为基的鉴赏式、随感式的评论,其带有很强的传播者的观念与思想倾向,对传播对象有着更深的影响。其中,小说戏剧的文学评点,主要源于诗文评注的深刻影响。汉代的文人学者通过对儒家经典进行品评与注释,诞生了所谓的诗文评注,如朱熹评注的《四书》、王逸评注的《楚辞》、《史记》三家注等等。同时,还有对词作品的评点,经典的词作也会吸引诸多文人学者对其进行品评,一旦评价都较高,则该词作就会出现许多仿作。另外,品评还会影响到词作的风格、形式与题材等,比如,咏物词的出现与兴盛就深受文学评点的影响。
3.3雕版印刷
古代文学的传播过程中,促进了雕版印刷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唐朝的读书风气、政府部门将文学作品记录在纸上等等,这些都促进了雕版印刷。同时在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早使用雕版印刷的。印刷术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速度,文人墨客通过纸张来书写文字,文字精简,使其更加准确。与此同时,雕版印刷技术不仅仅提高了纸张的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数量。
四、结语
中国有着几年前的文化历史,其文化组成凝聚了无数人心血,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不菲,保护这些遗产是每一名炎黄子孙不可推卸的责任,文化体系的组成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传承,我们要能够怀着感恩与敬重之心去继承并发扬文化精神,并将其能够一直发扬下去,使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
参考文献:
[1]张次第. 略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目的与方式[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2]杨超迪.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研究的思考[J]. 饮食科学. 2018(04).
[3]杨雪梅,肖红.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04).
关键词:古代文学;传播方式
作者简介:孙国超(1978-),男,汉族,河北沧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0-0-01
中国古代文学是国家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是对人们古代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文化、情感等一系列元素融为一体的文化。只有对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最终实现其价值,所以传播古代文学,可以使古代文化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并被人们所熟知,同时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产生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对社会主义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社会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主要有语言和文字两种,其它的传播方式都是以这两种传播方式为基础,从而衍生的另外的传播方式,由于篇幅所致,以下只从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和文本传播三种传播方式做了简要论述。
一、口语传播方式
口语传播方式是对古代文学的最初的传播方式,通常是以神话故事的形式来表现,通过神话故事的传播,在人们内心产生一种力量,并通过这种信念力量,来克服一些问题,将古代文化进行传播。口语传播的形式是非常快的,对文化,经验以及一些知识进行传播,人们相互之间的口语相传,虽然传播快,但是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传播信息的失实。通过口语进行文化的传播,是在文字传播方式之前,而文字传播形式的興起,使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有了转折性的意义。一些王公贵族掌握文字后,产生了阶级控制,文字的掌握成了贵族的象征。
二、文字传播方式
文字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最早的依据,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无论语言如何变化,都是需要进行文字记载的,所以文字的传播方式是较为重要的。早期的文字传播中,甲骨文是最广泛的传播形式之一,同时也是我国考古学家比较认可的形式。在河南安阳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遗留,其恰恰证实了甲骨文是最早出现的文字种类,这个发现,其影响和产生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现阶段,甲骨文的词汇已经上千个,其词汇的属性也有多种,如:动词、形容词、代词、量词等等,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完全可以成为一篇文章,所以文字体系是非常健全且完善的。后期随着国家的发展,文字也有了一些变化,甲骨文只是一个开始,后期又经历了几个阶段,现阶段,各个国家的文字不同,但是其基础都是甲骨文,后期的演变和变化又衍生了其他的文字和字体,如:日语、汉语、泰语等等,同样甲骨文的演变,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证据之一,为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文本传播方式
3.1文学选本
文学选本,在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中是比较明显的方式,孔子的“诗三百”是第一部诗歌总集,同时也是选辑的开端,为文学选辑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另外文学选辑的代表作《文选》,这本是作者通过编辑选本,阐述作品内容,以及作品的思想,通过这种方式来传播文学,更能发挥文学的导向作用。选本中,可以借用自己的文章,也可以借用他人的文章,主要是通过作品来宣传文化的内容,最终达到对古代文学的传播的目的。
3.2文学评点
文学评点是以文本为基的鉴赏式、随感式的评论,其带有很强的传播者的观念与思想倾向,对传播对象有着更深的影响。其中,小说戏剧的文学评点,主要源于诗文评注的深刻影响。汉代的文人学者通过对儒家经典进行品评与注释,诞生了所谓的诗文评注,如朱熹评注的《四书》、王逸评注的《楚辞》、《史记》三家注等等。同时,还有对词作品的评点,经典的词作也会吸引诸多文人学者对其进行品评,一旦评价都较高,则该词作就会出现许多仿作。另外,品评还会影响到词作的风格、形式与题材等,比如,咏物词的出现与兴盛就深受文学评点的影响。
3.3雕版印刷
古代文学的传播过程中,促进了雕版印刷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唐朝的读书风气、政府部门将文学作品记录在纸上等等,这些都促进了雕版印刷。同时在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早使用雕版印刷的。印刷术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速度,文人墨客通过纸张来书写文字,文字精简,使其更加准确。与此同时,雕版印刷技术不仅仅提高了纸张的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数量。
四、结语
中国有着几年前的文化历史,其文化组成凝聚了无数人心血,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不菲,保护这些遗产是每一名炎黄子孙不可推卸的责任,文化体系的组成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传承,我们要能够怀着感恩与敬重之心去继承并发扬文化精神,并将其能够一直发扬下去,使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
参考文献:
[1]张次第. 略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目的与方式[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2]杨超迪.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研究的思考[J]. 饮食科学. 2018(04).
[3]杨雪梅,肖红.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