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骨折患者术后的护理应对的关键是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处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疼痛刺激通过脊髓介质和交感神经反射可引起肌肉和血管收缩,导致手术切口呈缺血状态,影响愈合。另外,疼痛还可导致机体免疫球蛋白下降,机体免疫力降低,从而影响患者术后康复。针对术后疼痛的常见原因(如:心理因素、手术刺激和环境因素等),本文结合我科实际工作浅谈骨折患者术后的护理应对,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经验。
【关键词】 心理护理;骨折;术后护理
1 心理护理
骨折患者创伤初期的疼痛及骨折术后继发的疼痛会引起患者发生一系列心理变化,如:对手术效果及预后的担心等心理压力。对于这种恐惧、悲观、焦虑的负面情绪,在术后护理中应注意多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和关心,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沟通过程中应注意稳定患者的情绪,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消除患者的疑虑,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提高心理抗病能力。另外患者家属的负面情绪对患者的心理也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还需要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
2 饮食护理
由于骨折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活动少,消化功能退化,会引起身体代谢的异常,患者食欲也会受到影响。而处于恢复期时骨折处的愈合、软组织的修复,都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应,如果饮食调节不好,营养跟不上,不仅影响患者对骨折处疼痛、软组织损伤的耐受力,还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康复。因此,对骨折术后患者进行适当的饮食护理非常重要。饮食应以高钙、高蛋白、低脂肪、低盐、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不仅要指导患者多摄入高钙、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品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如鸡蛋、豆制品、牛奶、骨头汤等),还应尽量做到色、香、味俱全。严禁进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长期卧床会导致患者胃肠蠕动减慢,常会发生便秘现象,应鼓励患者多进食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帮助排便。
3 生活护理
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病房噪声较大、手术后探视的人较多、温度和光线的刺激等都会带给骨折术后患者不良的刺激。在护理工作中应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卫生的环境,保持病室内干燥、整洁,地面采用湿式清扫。每日用0.2%过氧乙酸消毒空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维持适当的温湿度。限制探视的人数和次数,在病房走廊禁止大声喧哗,护理巡视和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尽量不要影响患者休息,以有利于患者手术后的恢复。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4 预防并发症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使患者顺利度过苏醒期。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保持切口干燥,及时更换敷料。注意手术切口引流液量和色的变化。若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现象,提示伤口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骨折术后患者恢复期需要长期卧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床单平整无皱折。每2小时帮助患者翻身一次或变换肢体体位,以减少局部受压。强制体位的患者使用气圈、气垫床,对瘫痪的肢体要帮助被动活动,并用50%的酒精或滑石粉按摩受压部位。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及时发现和解除患者不适,以防褥疮的发生。
指导骨折术后患者卧床期间进行“呼吸训练”,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定时协助翻身拍背,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鼓励患者多喝水,维持正常的尿量,并做好会阴部的清洁,以防尿路感染和因骨质脱钙而引起的泌尿系统结石。
骨折导致的创伤和手术后切口的疼痛、周围组织肿胀、皮下瘀血,使神经的敏感性增加而加剧疼痛。避免在患肢进行静脉输液,以防深静脉栓塞。
5 功能锻炼
骨折术后患者应及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案必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损伤部位、手术方法及患者的身体素质来个性化制订。以促进伤口愈合、恢复机体功能为原则,循序渐进地贯穿于骨折愈合的全过程。
进行功能锻炼时应将伤肢保持在适当的功能位置,在不影响骨折固定愈合的情况下,可借助他人或拐杖的力量进行锻炼,活动量宜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切忌急躁。一般术后1~2 周主要通过有节律地收缩、放松锻炼肌肉;术后3~6周可加强关节的活动,逐渐增加运动量。在活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骨折处及远端肢体的情况,如有异常现象,应及时停止锻炼并与医生联系。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许多骨折术后患者因术后疼痛而不愿及时下床活动,患者的这种怕痛心理如不能及时地得到排解,常会导致患肢肌肉萎缩、关节强直、肢体末端肿胀等,必将影響其功能恢复。长时间的卧床还会影响患者心、肺功能及消化系统功能障碍,甚至产生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等,所以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炼的必要性,鼓励患者积极地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
参考文献
[1]李晓松主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
[2]张燕群,吴怡君.下肢骨折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J].华夏医学.2010,20(2):187~189.
[3]康元歌,刘秋歌.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0,5:7.
【关键词】 心理护理;骨折;术后护理
1 心理护理
骨折患者创伤初期的疼痛及骨折术后继发的疼痛会引起患者发生一系列心理变化,如:对手术效果及预后的担心等心理压力。对于这种恐惧、悲观、焦虑的负面情绪,在术后护理中应注意多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和关心,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沟通过程中应注意稳定患者的情绪,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消除患者的疑虑,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提高心理抗病能力。另外患者家属的负面情绪对患者的心理也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还需要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
2 饮食护理
由于骨折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活动少,消化功能退化,会引起身体代谢的异常,患者食欲也会受到影响。而处于恢复期时骨折处的愈合、软组织的修复,都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应,如果饮食调节不好,营养跟不上,不仅影响患者对骨折处疼痛、软组织损伤的耐受力,还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康复。因此,对骨折术后患者进行适当的饮食护理非常重要。饮食应以高钙、高蛋白、低脂肪、低盐、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不仅要指导患者多摄入高钙、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品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如鸡蛋、豆制品、牛奶、骨头汤等),还应尽量做到色、香、味俱全。严禁进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长期卧床会导致患者胃肠蠕动减慢,常会发生便秘现象,应鼓励患者多进食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帮助排便。
3 生活护理
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病房噪声较大、手术后探视的人较多、温度和光线的刺激等都会带给骨折术后患者不良的刺激。在护理工作中应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卫生的环境,保持病室内干燥、整洁,地面采用湿式清扫。每日用0.2%过氧乙酸消毒空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维持适当的温湿度。限制探视的人数和次数,在病房走廊禁止大声喧哗,护理巡视和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尽量不要影响患者休息,以有利于患者手术后的恢复。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4 预防并发症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使患者顺利度过苏醒期。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保持切口干燥,及时更换敷料。注意手术切口引流液量和色的变化。若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现象,提示伤口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骨折术后患者恢复期需要长期卧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床单平整无皱折。每2小时帮助患者翻身一次或变换肢体体位,以减少局部受压。强制体位的患者使用气圈、气垫床,对瘫痪的肢体要帮助被动活动,并用50%的酒精或滑石粉按摩受压部位。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及时发现和解除患者不适,以防褥疮的发生。
指导骨折术后患者卧床期间进行“呼吸训练”,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定时协助翻身拍背,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鼓励患者多喝水,维持正常的尿量,并做好会阴部的清洁,以防尿路感染和因骨质脱钙而引起的泌尿系统结石。
骨折导致的创伤和手术后切口的疼痛、周围组织肿胀、皮下瘀血,使神经的敏感性增加而加剧疼痛。避免在患肢进行静脉输液,以防深静脉栓塞。
5 功能锻炼
骨折术后患者应及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案必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损伤部位、手术方法及患者的身体素质来个性化制订。以促进伤口愈合、恢复机体功能为原则,循序渐进地贯穿于骨折愈合的全过程。
进行功能锻炼时应将伤肢保持在适当的功能位置,在不影响骨折固定愈合的情况下,可借助他人或拐杖的力量进行锻炼,活动量宜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切忌急躁。一般术后1~2 周主要通过有节律地收缩、放松锻炼肌肉;术后3~6周可加强关节的活动,逐渐增加运动量。在活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骨折处及远端肢体的情况,如有异常现象,应及时停止锻炼并与医生联系。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许多骨折术后患者因术后疼痛而不愿及时下床活动,患者的这种怕痛心理如不能及时地得到排解,常会导致患肢肌肉萎缩、关节强直、肢体末端肿胀等,必将影響其功能恢复。长时间的卧床还会影响患者心、肺功能及消化系统功能障碍,甚至产生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等,所以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炼的必要性,鼓励患者积极地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
参考文献
[1]李晓松主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
[2]张燕群,吴怡君.下肢骨折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J].华夏医学.2010,20(2):187~189.
[3]康元歌,刘秋歌.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