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对云南德宏玉米经济损失评估及防治措施调查

来源 :植物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自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以来,快速蔓延为害,严重威胁我国的玉米生产和粮食安全.本研究基于云南省德宏州351份玉米农户调查数据,利用以直接经济损失和防治费用为基础的经济损失评估模型,估算了2019年草地贪夜蛾对德宏州玉米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并分析了农户实际采用的防治措施.结果 表明,2019年草地贪夜蛾对德宏州玉米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1399.29万元,其中,玉米产量变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66.51万元,农户防治投入增加和政府宣传、培训和防治等费用支出约为1032.78万元.本研究不但为了解草地贪夜蛾对我国不同地区作物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例证,也为因地制宜地制定草地贪夜蛾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为了探讨细菌群落结构与黄连根腐病发生的关系,本文分析了两个不同地点健康和染病黄连的根茎、叶内生细菌和根际土壤细菌的组成和差异.结果 显示,黄连根茎、叶片和根际土壤样品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最丰富,根茎内生菌次之.在所有样品中,主要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相较于健康黄连组样品,染病黄连根际土壤、根茎和叶片样品中多个菌属细菌相对丰度发生显著改变,如Vibrionimonas,乳
2016年-2019年采用马来氏网监测昆明晋宁区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与半闭弯尾姬蜂成虫种群动态,结果表明:两者发生趋势基本一致,半闭弯尾姬蜂与小菜蛾具有跟随现象.小菜蛾和半闭弯尾姬蜂成虫全年有1~2个发生高峰期,半闭弯尾姬蜂成虫出现峰值滞后小菜蛾成虫峰值20~32 d.2016年-2019年半闭弯尾姬蜂发生高峰期分别在7月12日-8月30日、7月2日-8月21日、6月30日-8月31日、5月20日-6月10日,夏秋季寄生率明显高于冬春季,7月15日-10月30日半闭弯尾姬蜂寄生率在42.00%~87.21%
为明确贵州果园实蝇科害虫种类及多样性,评估贵州实蝇科害虫为害风险,保证特色果品质量及水果产业健康发展,本研究于2019年采用性诱剂、食诱剂等方式开展了贵州果园实蝇科害虫的诱集.经过1年持续调查监测,明确了贵州7个监测果园实蝇种类为8种,均属寡鬃实蝇亚科Dacinae,其中果实蝇属Bactrocera 2种,镞果实蝇属Zeugodacus 5种,寡鬃实蝇属Dacus 1种;除开阳县宅吉乡桃园具条实蝇Zeugodacus scutellatus (Hendel)数量较多外,其余6个监测点均以橘小实蝇Bactr
为了明确新型除草剂NC1的杀草谱、施药时期、使用剂量及对水稻的安全性,采用种子生物测定法测定34.5% NCI悬浮剂对稗草的生物活性,并与30乡丙草胺乳油进行比较;采用室内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34.5%NC1 SC不同时期处理对禾本科杂草的控制作用和对水稻的安全性,并进行田间验证.结果 表明:NC1对稗草种子的生物活性优于对照药剂丙草胺,且用量低.播后苗前用有效成分用量30 g/hm2 NC1 SC土壤处理,对供试敏感和抗性禾本科杂草的鲜重抑制率均高于93.26%,对水稻的选择性指数为4.12~27.82,
本文在25℃条件下,利用磷化氢熏蒸南洋臀纹粉蚧以及越南进口红心、白心火龙果4h,研究了磷化氢熏蒸处理对南洋臀纹粉蚧的杀灭效果以及对火龙果采后储藏品质的影响.耐受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南洋臀纹粉蚧对磷化氢的耐受性为雌成虫>3龄若虫=2龄若虫>1龄若虫.毒力分析试验表明,使用1.70 mg/L磷化氢熏蒸雌成虫4h可在95%置信区间下达到99.9968%的死亡率.品质试验结果表明,使用0.55~2.21 mg/L磷化氢熏蒸处理对两种火龙果冷藏和货架期间的色泽、硬度、可溶性糖、酸度均无显著影响,但在熏
为明确玉米螟为害对玉米造成的经济损失,制定合理的防治指标,及时进行科学防治,2018年和2019年调查了田间自然条件下玉米螟在不同品种上发生为害情况,对虫口密度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表明,2018年玉米螟发生为害程度明显重于2019年;雌穗受害程度明显高于茎秆.虫口密度在0~4头/株范围内与单稳重呈负相关,与产量损失率呈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2018年玉米螟虫口密度(X)与供试品种产量损失率(Z)之间关系为:Z郑单958=1.367X-1.539,R2=0.9780;Z陕单609 =2.
栗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栗属植物的病害.为了明确栗疫病菌侵染板栗枝条的过程及侵染的关键时间点,本研究利用病理组织切片技术、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栗疫病菌侵染板栗枝条的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 表明:接种栗疫病菌后0~5 h,菌丝先降解枝条表皮,进行横向营养生长的同时沿着伤口纵向侵染,为进入皮层做准备;接种后6h病菌开始在表皮定殖,并侵入皮层;接种后9h在皮层可观察到侵染性菌丝沿着细胞间隙向相邻细胞延伸;接种后12 h粟疫病菌侵入韧皮部,在皮层的侵染面积扩大.随着侵染程度加深,皮层、韧皮部等处细胞被菌丝降解,最终在
为明确华南蚕区桑树细菌性枯萎病主要病原菌的种类,本研究从广西、广东等地桑园采集了多份桑树细菌性枯萎病病样,采用分离培养、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通过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 表明,结合柯赫氏法则,将分离到的桑枯萎病病原菌鉴定为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编号AKKL-001(菌种保藏号GDMCC No.1.1602).该病原菌属革兰氏阴性菌,基因组全长6149586 bp,含有5792个基因,GC含量55.80%;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病原
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ée)是我国黄淮海夏玉米区的主要玉米穗部害虫,幼虫取食玉米果穗不但直接影响玉米产量,而且严重降低玉米品质.为了更好地利用性诱剂监测玉米田桃蛀螟种群动态和有效防控桃蛀螟为害,比较了桃蛀螟性信息素成分顺-10-十六碳烯醛-(Z)-10-hexadecenal,Z-16:Ald]和反-10-十六碳烯醛[(E)-10-hexadecenal,E-16:Ald]在不同配比和不同剂量下的诱蛾效果;利用筛选出的诱集效果最佳的桃蛀螟性诱剂对黄淮海夏玉米田桃蛀
甘薯双生病毒(sweepoviruses)是侵染甘薯的一类重要病毒,通过烟粉虱以持久方式传播,我国甘薯上至少存在8种甘薯双生病毒.本研究根据我国已报道的8种甘薯双生病毒基因组保守区设计了一组引物,建立了单头烟粉虱中甘薯双生病毒的半巢式PCR快速检测方法.特异性和灵敏性分析结果表明,半巢式PCR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以8种不同甘薯双生病毒重组质粒为模板时,该方法能同时检测出8种甘薯双生病毒,且半巢式PCR方法的灵敏性比常规PCR高10~10000倍.对烟粉虱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稳定地从单头烟粉虱中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