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铜川方言中的状态形容词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其在形式、语义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为陕西方言、铜川方言的发展演变提供一份语法资料。
关键词:铜川方言;状态;形容词
一、导论
铜川方言属于北方官话下属中原官话区的陕西关中方言片,铜川方言属于关中方言东府话,内部差别比较大,大体可以分为洛区和渭区两个方言片。本文所研究的铜川方言主要是指位于铜川市近郊地区即川道上的山上农村地区的铜川话。通过结合形式、语义、功能三个方面对铜川话形容词中的状态形容词加以说明。文中当X的本字不好确定时,或用同音字代替,或用“囗”表示,读音用国际音标拼注。
二、“AA儿”式与“AA子”式
(一)结构构成
1.“AA儿”式:红红儿、高高儿、白白儿、低低儿(形容人或事物矮小)、碎碎儿(形容人小)、细细儿、粗粗儿、胖胖儿、圆圆儿、浅浅儿、辣辣儿、涵涵儿(形容人无事可干)、慢慢儿、轻轻儿、款款儿、尖尖儿。
2.“AA子”式:汤汤子、沫沫子、块块子、斜斜子、抽抽子、挤挤子(形容小气)、塞塞子、囔囔子(形容鼻子堵得一种状态)、啾啾子(形容小而不成形的东西)、渣渣子(形容碎末的东西)、绺绺子(主要形容事物变褶皱或者缩小)、溜溜子(形容事物变成条状)。
前一种即“AA儿”是单音节状态形容词重叠后带儿化,仍然是表状态的形容词;“AA子”式为单音节形容词,或单音节名词,或单音节动词重叠后再加词缀“子”而成为表状态的形容词。
(二)语义特征
两种格式,都是描述一般的性状,重叠之后加重了修饰的程度。
“AA儿”式表明所描述的对象符合说话人的主观愿望,需要的正是这种性质或状态,因为儿化使这个形容词具有喜爱的色彩。铜川话的“AA儿”式与普通话的AA式的差异在于普通话的AA式大都是不带儿化的,而铜川话的AA式的后一个音节必须带儿化。
“AA子”式表明所描述的对象违背说话人的主观愿望,因为加词缀“子”,使这个形容词且具有失望或不如意的感情色彩。
(三)语法功能
“AA儿”式的形容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谓语、定语、状语或补语,有时还可充当宾语、主语。如:
1.你慢慢儿地,小心跌嘎子。(谓语)
2.圆圆儿的脸,矮矮儿的个子,平时总是笑笑儿的。(定语)
3.款款儿地放好,不敢再动弹了。(状语)
4.把台子搭得高高儿的。(补语)
“AA子”式的形容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定语,有些可作补语。如:
1.一个囔囔子鼻子,不知道他说了些啥。(定语)
2.汤汤子饭,吃老不顶饱。(定语)
3.那屋子盖老个抽抽子。(补语)
这两种格式的形容词,有些在一定的语境中可变为与这个形容词意义有联系的名词。例如:
1.这全都是茶叶尖尖儿,根本就没有好的。
2.满脸长了些颗颗子。
3.衣服被挂成了绺绺子。
三、重叠式状态形容
铜川方言中的重叠式状态形容词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复合后重叠的,另一种是由一个相同的语素经过重叠后再加“地”构成一个完整的状态形容词, 充当中心语素的都是由形容词构成,可表达为“AA地”。
(一)结构构成
毛毛躁躁、瓷瓷磨磨、木木囔囔、吱吱哇哇(形容人声音很大)、黑黑地、然然地、端端地(形容直)、光光地、稀稀地、稠稠地、亮亮地、利利地。
(二)语义特征
第一种形式的状态形容词多有一种不耐烦、贬义色彩包含在里边,如毛毛躁躁形容一个人时多指做事急躁,不稳重,丢三落四的;木木囔囔是指一个人做事情缓慢,没有效率。第二种形式中“黑”、“然”、“端”等都是表示一种性状,感情色彩并不浓厚。
(三)语法特点
重叠式状态形容词可以作谓语、状语、定语
1.他黑黑的。(谓语)。
2.端端地走路。(狀语)。
3.光光的头,大冬天看着挺冷的。(定语)
四、带后缀的状态形容词
(一)ABB式状态形容词
“ABB”式的构成:“ABB”式是指“乱哄哄”、“硬邦邦”一类的形容词。A为词根,B为叠音词缀。
在铜川方言中,其构成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带儿化的“ABB儿”的,例如:
酸溜溜儿、软活活儿、笑眯眯儿、苦凄凄儿、湿漉漉儿、胖乎乎儿。
第二种是不带儿化的“ABB”,例如:
活生生、死巴巴、干巴巴(形容小孩瘦)、紧巴巴、干□□、低杵杵(形容人个子低)、乱哄哄、暖烘烘、肉囔囔、绿瓦瓦、烧呼呼、气哄哄、明晃晃、臭烘烘、水浆浆、甜滋滋、旧出出。
上述的第一种也可不带儿化,带儿化则重于表现喜爱色彩,不带儿化则重于表现被描述对象的性状特点。第二种重在描述对象的性状特点,是程度上的加深,因多表中性或贬义,所以它不再附加喜悦色彩,一般不带儿化。
从词根的性质上看,“A”大多数为单音节形容词,如:酸、软、矮、胖、湿、硬等;也有少量为名词性语素。如:火、油、水、灰、霉、皮等;还有少数为动词性语素,如:笑、哭、烧等。其A为形容词,构成的ABB式仍为形容词,没有产生新的词汇形式。只有A 为名词、动词时,所构成的ABB式,是一个新的词汇形式,并赋予了新的附加意义。
(二)A不BB式状态形容词
结构构成如下:
酸不叽叽、油不叽叽、霉不呼呼、红不叽叽、瓜不叽叽、蛮不啧啧、灰不惙惙、软不塌塌、冷不出出、苶不呆呆。
这类A不BB的形式,其原式和变式,均为贬义的。反过来说,凡原式为褒义的,也均不能构成A不BB的贬义形式。句中的“不”并不表示否定意义,反而还具有加强或凸现贬义色彩的作用。
(三)A不BC式状态形容词
这种形式的状态形容词,A为中心语素,表示性状,BC均无实际意义,当地人作为一种语言使用习惯一直保留使用,只作为语素出现。如:黑不溜秋、油不拉几、瓷不愣登。
A不BC式可以作谓语、补语和定语:
1.这里黑不溜秋的。(谓语)
2.这盘菜炒的油不拉几的。(补语)
3.一张黑不溜秋的脸。(定语)
(四)A里A气式和A里BC式状态形容词
这两种形式的状态形容词多带有贬义色彩。“里”和“气”、“里”和“稍”也并没有实际意义。例如:流里流气,形容一个人比较具有痞子。妖里妖气,是形容行为举止不正派。静里静气,是形容一个人对待事物或别人不真诚。花里胡哨,形容装扮或色彩太过复杂。
五、结语
铜川方言中的状态形容词,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从格式上来看,具有融合的趋势。从语法上来看,具有非常一致的组合特征和造句功能。
【参考文献】
[1]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朱德熙.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J].语言研究,1956.
[3]孙立新.关中方言纵横谈[M].香港:华夏文化出版社,2000.
关键词:铜川方言;状态;形容词
一、导论
铜川方言属于北方官话下属中原官话区的陕西关中方言片,铜川方言属于关中方言东府话,内部差别比较大,大体可以分为洛区和渭区两个方言片。本文所研究的铜川方言主要是指位于铜川市近郊地区即川道上的山上农村地区的铜川话。通过结合形式、语义、功能三个方面对铜川话形容词中的状态形容词加以说明。文中当X的本字不好确定时,或用同音字代替,或用“囗”表示,读音用国际音标拼注。
二、“AA儿”式与“AA子”式
(一)结构构成
1.“AA儿”式:红红儿、高高儿、白白儿、低低儿(形容人或事物矮小)、碎碎儿(形容人小)、细细儿、粗粗儿、胖胖儿、圆圆儿、浅浅儿、辣辣儿、涵涵儿(形容人无事可干)、慢慢儿、轻轻儿、款款儿、尖尖儿。
2.“AA子”式:汤汤子、沫沫子、块块子、斜斜子、抽抽子、挤挤子(形容小气)、塞塞子、囔囔子(形容鼻子堵得一种状态)、啾啾子(形容小而不成形的东西)、渣渣子(形容碎末的东西)、绺绺子(主要形容事物变褶皱或者缩小)、溜溜子(形容事物变成条状)。
前一种即“AA儿”是单音节状态形容词重叠后带儿化,仍然是表状态的形容词;“AA子”式为单音节形容词,或单音节名词,或单音节动词重叠后再加词缀“子”而成为表状态的形容词。
(二)语义特征
两种格式,都是描述一般的性状,重叠之后加重了修饰的程度。
“AA儿”式表明所描述的对象符合说话人的主观愿望,需要的正是这种性质或状态,因为儿化使这个形容词具有喜爱的色彩。铜川话的“AA儿”式与普通话的AA式的差异在于普通话的AA式大都是不带儿化的,而铜川话的AA式的后一个音节必须带儿化。
“AA子”式表明所描述的对象违背说话人的主观愿望,因为加词缀“子”,使这个形容词且具有失望或不如意的感情色彩。
(三)语法功能
“AA儿”式的形容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谓语、定语、状语或补语,有时还可充当宾语、主语。如:
1.你慢慢儿地,小心跌嘎子。(谓语)
2.圆圆儿的脸,矮矮儿的个子,平时总是笑笑儿的。(定语)
3.款款儿地放好,不敢再动弹了。(状语)
4.把台子搭得高高儿的。(补语)
“AA子”式的形容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定语,有些可作补语。如:
1.一个囔囔子鼻子,不知道他说了些啥。(定语)
2.汤汤子饭,吃老不顶饱。(定语)
3.那屋子盖老个抽抽子。(补语)
这两种格式的形容词,有些在一定的语境中可变为与这个形容词意义有联系的名词。例如:
1.这全都是茶叶尖尖儿,根本就没有好的。
2.满脸长了些颗颗子。
3.衣服被挂成了绺绺子。
三、重叠式状态形容
铜川方言中的重叠式状态形容词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复合后重叠的,另一种是由一个相同的语素经过重叠后再加“地”构成一个完整的状态形容词, 充当中心语素的都是由形容词构成,可表达为“AA地”。
(一)结构构成
毛毛躁躁、瓷瓷磨磨、木木囔囔、吱吱哇哇(形容人声音很大)、黑黑地、然然地、端端地(形容直)、光光地、稀稀地、稠稠地、亮亮地、利利地。
(二)语义特征
第一种形式的状态形容词多有一种不耐烦、贬义色彩包含在里边,如毛毛躁躁形容一个人时多指做事急躁,不稳重,丢三落四的;木木囔囔是指一个人做事情缓慢,没有效率。第二种形式中“黑”、“然”、“端”等都是表示一种性状,感情色彩并不浓厚。
(三)语法特点
重叠式状态形容词可以作谓语、状语、定语
1.他黑黑的。(谓语)。
2.端端地走路。(狀语)。
3.光光的头,大冬天看着挺冷的。(定语)
四、带后缀的状态形容词
(一)ABB式状态形容词
“ABB”式的构成:“ABB”式是指“乱哄哄”、“硬邦邦”一类的形容词。A为词根,B为叠音词缀。
在铜川方言中,其构成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带儿化的“ABB儿”的,例如:
酸溜溜儿、软活活儿、笑眯眯儿、苦凄凄儿、湿漉漉儿、胖乎乎儿。
第二种是不带儿化的“ABB”,例如:
活生生、死巴巴、干巴巴(形容小孩瘦)、紧巴巴、干□□、低杵杵(形容人个子低)、乱哄哄、暖烘烘、肉囔囔、绿瓦瓦、烧呼呼、气哄哄、明晃晃、臭烘烘、水浆浆、甜滋滋、旧出出。
上述的第一种也可不带儿化,带儿化则重于表现喜爱色彩,不带儿化则重于表现被描述对象的性状特点。第二种重在描述对象的性状特点,是程度上的加深,因多表中性或贬义,所以它不再附加喜悦色彩,一般不带儿化。
从词根的性质上看,“A”大多数为单音节形容词,如:酸、软、矮、胖、湿、硬等;也有少量为名词性语素。如:火、油、水、灰、霉、皮等;还有少数为动词性语素,如:笑、哭、烧等。其A为形容词,构成的ABB式仍为形容词,没有产生新的词汇形式。只有A 为名词、动词时,所构成的ABB式,是一个新的词汇形式,并赋予了新的附加意义。
(二)A不BB式状态形容词
结构构成如下:
酸不叽叽、油不叽叽、霉不呼呼、红不叽叽、瓜不叽叽、蛮不啧啧、灰不惙惙、软不塌塌、冷不出出、苶不呆呆。
这类A不BB的形式,其原式和变式,均为贬义的。反过来说,凡原式为褒义的,也均不能构成A不BB的贬义形式。句中的“不”并不表示否定意义,反而还具有加强或凸现贬义色彩的作用。
(三)A不BC式状态形容词
这种形式的状态形容词,A为中心语素,表示性状,BC均无实际意义,当地人作为一种语言使用习惯一直保留使用,只作为语素出现。如:黑不溜秋、油不拉几、瓷不愣登。
A不BC式可以作谓语、补语和定语:
1.这里黑不溜秋的。(谓语)
2.这盘菜炒的油不拉几的。(补语)
3.一张黑不溜秋的脸。(定语)
(四)A里A气式和A里BC式状态形容词
这两种形式的状态形容词多带有贬义色彩。“里”和“气”、“里”和“稍”也并没有实际意义。例如:流里流气,形容一个人比较具有痞子。妖里妖气,是形容行为举止不正派。静里静气,是形容一个人对待事物或别人不真诚。花里胡哨,形容装扮或色彩太过复杂。
五、结语
铜川方言中的状态形容词,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从格式上来看,具有融合的趋势。从语法上来看,具有非常一致的组合特征和造句功能。
【参考文献】
[1]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朱德熙.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J].语言研究,1956.
[3]孙立新.关中方言纵横谈[M].香港:华夏文化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