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作。因此,要创新学生管理理念,为学生提供相应教育,使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得到较好发展。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其工作的创新提出一定建议,这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具有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 以人为本 创新模式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其培养目标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与技能型人才,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的专门人才,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逐渐从单一、枯燥的纯技术讲授转变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模式,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出现了新问题与新情况,要建立一种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理念提升到一个层次。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虽然高职院校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对提高高职办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高职教育历史短,传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主张服从,因此未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升格或几所中专合并而成,管理模式单一、落后、刻板,对学生应尽的义务严格要求,在校生规模很大。学校一味地强化自己的管理地位,会适得其反,加上生源分数低、文化基础薄弱、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等原因,使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面临挑战。
1.学生观念落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上进心,加大了院校的管理难度,因而对学生持消极态度。学生作为被管理者,缺乏必要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有的管理者甚至认识不到学生都是可发展的,从而忽视整个管理体制中学生主体应有的保障,认识不到学生都有学习的需要,认识不到每个学生都是需要帮助的。
2.人才观念落后。唯学历论英雄,鄙薄职业教育。对学生的正当权益却处处限制,忽视学生的权利,把规范作为管理法宝,只有教授、专家是人才,人文关怀明显缺失,不认为理论素养低但能创造社会价值的技术工人是人才。
3.偏重管理,轻视服务、教育。弱化教育和服务功能,学生是参与者,而不是纯粹的被管理者,片面强调管理的重要性,忽视对学生的教育和服务。管理模式落后,观念陈旧,管理者缺乏创新改革的勇气和决心,没有真正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没有围绕学生的发展开展工作。
二、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以人为本是世界上优秀的高校始终奉行的成功经验之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改革与发展的基点。高职院校在创新管理模式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第一线从事生产、技能型的人才。在教育管理中,以学生为出发点开展工作,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在高职生的成才观上要逐渐建立和规范辅导员队伍的准入机制,设立明确的要求,不仅要精于业务,在办学过程中也要突出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制定辅导员队伍培训规划,建立分层次、多主题和形式活泼的培训内容和体系,更重要的是转变学生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变管理为“服务”。学校要以学生社团、网络媒介等为纽带,打造全方位的学生管理平台。学生管理部门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一切为学生着想,倡导多形式的主体化管理模式,根据学生实际发展变化确定管理的基本阶段和主题,了解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什么,通过院系辅导员创建精品名师活动,实行责任包干,打破院系限制。还要构建有特色、有重点、有水准的辅导员队伍体系,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要尊重了解学生的需要,把握学生管理的脉络,尊重学生的地位和尊严,从而唤起大学生的自我人格意识,实现人格教育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促使学生健康发展。如果学生学习时不能发挥主体作用,则学生管理者必须以生为本,各项工作都要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否则不能变被动为主动,不会独立地学习、独立地发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目标将无法实现。为他们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激发他们发挥自我潜能的意识,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存在忽视甚至无视教育主体性的弊端,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都能体验到成功带来的满足和愉悦,即把学生当做“物”或“机器”进行塑造。信任学生,相信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相信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有所发展。我们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真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进行主体性人格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尊重、了解学生的需要。
三、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模式
要解决充满复杂性与创造性的学生的行为管理与思想教育问题,就要树立“因材管理”的新理念,各部门的合作要更紧密“因材管理”是指从学生实际出发,为他们创造机会,以充分实现各工作部门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掘潜能,以确保整体素质的提升。学生管理是对在校大学生的全方位管理,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学校的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协调一致理顺各部门关系,采取符合不同学生个体身心年龄特点的、有利于充分调动其自我教育管理积极性的策略,以应对学生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要朝着多样化、主体化和柔和化的方向发展,完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还要与时代和社会发展接轨,研究和制定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队伍建设的具体意见,积极调研和探索学生特点,加强高职院校科学管理的建设,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使我国高职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为我国建设输送有志有为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廖毅芳.“客户满意”视野下的广东省高职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3(03).
[2]赵庆年.高等教育质量的哲学慎思[J].江苏高教,2013(01).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 以人为本 创新模式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其培养目标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与技能型人才,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的专门人才,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逐渐从单一、枯燥的纯技术讲授转变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模式,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出现了新问题与新情况,要建立一种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理念提升到一个层次。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虽然高职院校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对提高高职办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高职教育历史短,传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主张服从,因此未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升格或几所中专合并而成,管理模式单一、落后、刻板,对学生应尽的义务严格要求,在校生规模很大。学校一味地强化自己的管理地位,会适得其反,加上生源分数低、文化基础薄弱、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等原因,使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面临挑战。
1.学生观念落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上进心,加大了院校的管理难度,因而对学生持消极态度。学生作为被管理者,缺乏必要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有的管理者甚至认识不到学生都是可发展的,从而忽视整个管理体制中学生主体应有的保障,认识不到学生都有学习的需要,认识不到每个学生都是需要帮助的。
2.人才观念落后。唯学历论英雄,鄙薄职业教育。对学生的正当权益却处处限制,忽视学生的权利,把规范作为管理法宝,只有教授、专家是人才,人文关怀明显缺失,不认为理论素养低但能创造社会价值的技术工人是人才。
3.偏重管理,轻视服务、教育。弱化教育和服务功能,学生是参与者,而不是纯粹的被管理者,片面强调管理的重要性,忽视对学生的教育和服务。管理模式落后,观念陈旧,管理者缺乏创新改革的勇气和决心,没有真正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没有围绕学生的发展开展工作。
二、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以人为本是世界上优秀的高校始终奉行的成功经验之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改革与发展的基点。高职院校在创新管理模式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第一线从事生产、技能型的人才。在教育管理中,以学生为出发点开展工作,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在高职生的成才观上要逐渐建立和规范辅导员队伍的准入机制,设立明确的要求,不仅要精于业务,在办学过程中也要突出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制定辅导员队伍培训规划,建立分层次、多主题和形式活泼的培训内容和体系,更重要的是转变学生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变管理为“服务”。学校要以学生社团、网络媒介等为纽带,打造全方位的学生管理平台。学生管理部门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一切为学生着想,倡导多形式的主体化管理模式,根据学生实际发展变化确定管理的基本阶段和主题,了解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什么,通过院系辅导员创建精品名师活动,实行责任包干,打破院系限制。还要构建有特色、有重点、有水准的辅导员队伍体系,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要尊重了解学生的需要,把握学生管理的脉络,尊重学生的地位和尊严,从而唤起大学生的自我人格意识,实现人格教育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促使学生健康发展。如果学生学习时不能发挥主体作用,则学生管理者必须以生为本,各项工作都要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否则不能变被动为主动,不会独立地学习、独立地发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目标将无法实现。为他们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激发他们发挥自我潜能的意识,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存在忽视甚至无视教育主体性的弊端,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都能体验到成功带来的满足和愉悦,即把学生当做“物”或“机器”进行塑造。信任学生,相信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相信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有所发展。我们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真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进行主体性人格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尊重、了解学生的需要。
三、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模式
要解决充满复杂性与创造性的学生的行为管理与思想教育问题,就要树立“因材管理”的新理念,各部门的合作要更紧密“因材管理”是指从学生实际出发,为他们创造机会,以充分实现各工作部门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掘潜能,以确保整体素质的提升。学生管理是对在校大学生的全方位管理,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学校的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协调一致理顺各部门关系,采取符合不同学生个体身心年龄特点的、有利于充分调动其自我教育管理积极性的策略,以应对学生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要朝着多样化、主体化和柔和化的方向发展,完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还要与时代和社会发展接轨,研究和制定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队伍建设的具体意见,积极调研和探索学生特点,加强高职院校科学管理的建设,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使我国高职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为我国建设输送有志有为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廖毅芳.“客户满意”视野下的广东省高职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3(03).
[2]赵庆年.高等教育质量的哲学慎思[J].江苏高教,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