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郎

来源 :飞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h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阶州城往東二十里地,白龙江拐了个弯,天长地久那里就有个村落,叫魏家湾。魏家湾的年轻少壮基本都是靠力气吃饭的,挑担砍柴,养家糊口。老弱妇孺也不能闲着,编个竹器,扎个扫把,拿到集市上卖了,贴补家用。
   魏家湾有个寡妇,二十多岁就死了男人,留下四个儿子一个闺女。老大未满十岁,老小还抱在怀里吃奶。日子实在捱不下去,也想过改嫁,但媒人看到她一个比一个矮半头的四个小子和一个丫头就直摇头。也有人想领养她的孩子,但魏寡妇不愿意。“我能生就能养,要不等我哪天去阴间了,死鬼男人不放过我。”
   家里没有精壮劳力,锅盖真的揭不开,就有不怀好意的人骚扰魏寡妇。据说魏寡妇还真有过个相好,但没几天就让人家的媳妇找上门来,把魏寡妇的脸抓了个稀巴烂。
   魏寡妇心一横,家里收留了三个残疾男人。哑巴上山砍竹子,跛子在家编竹器,瞎子到集市卖竹器。虽然差点被人背底里戳着脊梁骨骂死了,所幸的是五个孩子都平平安安长大了。
   魏家哥儿四个身强力健,上山砍柴身手很是敏捷,力气也大,是阶州城有名的柴夫。柴行的人都喜欢收购他们的柴禾,硬度足,耐烧。
   某日哥四个挑柴到柴行,过秤的宋老二故意少称几十斤。魏家兄弟与之争吵,魏老大轻轻用手一掰,秤杆就折了。宋老二不依不饶,要把四担柴都扣押了,做为赔偿。魏老三推了一把,宋老二就跌断了胳膊。场面闹得不可开交时,柴行大东家的小姐出现了,把宋老二劈头盖脸骂了一顿,好言好语安抚了魏家哥儿四个,并亲手过秤,付柴钱给魏家兄弟。
   有东家小姐撑腰,魏家哥几个算是扬眉吐气了。回家给娘一说,娘先打了他们四个一顿板子。“争强好胜有什么好?打死的都是会拳的,淹死的都是会水的。你们看门前的白龙江,天热要淹死多少会水的人?”
   打完儿子,娘又坐在一旁叹气。“东家小姐肯定不会无端替几个柴夫出头,但求是福不是祸。”
   果然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过了半月,魏寡妇被人强请去柴行大东家做客。才一进门,就看到大东家虎着脸。魏寡妇心中忐忑,但强自镇定,天大的事还不得落到地上解决。再说了,脑袋掉了也不过是碗大的疤!
   大东家心里也在盘算,这个魏家寡妇一个人能拉扯大四儿一女,就是一根硬柴。别一斧头砍下去,砍偏了招人笑话,于是面色有所缓和。不多时,东家小姐也出来陪着吃了杯茶。魏寡妇是过来人,一眼就瞧出来东家小姐立毛炸腮(方言:脸上汗毛炸立的意思),肯定是肚子里有了。魏寡妇心里咯噔一下,脸色也跟着一变。
   大东家看魏寡妇明白了,呷口茶,慢条斯理地说:“其实我们商贾人家,不讲究什么门当户对。小女也是该出嫁的年龄了,你帮她挑个忠厚老实的主儿。我柴行还有几间铺面,就是嫁妆。”
   魏寡妇回家后把四个儿子挨个又骂了一遍,四个家伙都莫名其妙,他们统共只见过东家小姐一次,小姐怎么会珠胎暗结呢。
   魏寡妇不信,在布帘后面放个物件,让儿子分别背过身子去摸,如果是谁做的,那东西就会响。四个儿子都摸了,没响。伸出手来看,手上都是锅灰。魏寡妇长叹一声,从布帘后拿出锅,说:“你们谁想娶柴行大东家的闺女,谁就接过娘手里这只锅。娘可给你们说清楚了,接了这锅,一辈子都不能反悔,那孩子就是娘的亲孙子!”
   弟兄四个你瞅我我瞅你,到最后老三往前走了一步。娘把手缩回去,厉声道:“老三你可想明白了?娶过门就得一辈子受得住别人手指戳脊梁骨。”
   老大把手伸出去,说:“娘,我是老大,天塌下来我当被子盖。”
   娘松了口气,把锅递给老大。
   时日不长,大东家的闺女娶上门了。平白多了几间柴铺,哥几个心里都不舒服。老大寻思把铺子分给几个弟兄,大东家的闺女腆着肚子直跳:“你要分铺子给你兄弟,我让他们都是我孩子的爹!”
   魏寡妇气得差点背过气了,把老大两口子分出去了。可别说,大东家的闺女就是有能耐,撺掇着老大在山上盘了个炭窑,请了有手艺的工匠帮忙烧炭。柴变成炭,那价格可不止几倍地翻。柴铺越变越大,越变越多,但一间都没有分给弟弟们。
   后来魏家其他三个儿子娶妻生子,小日子过得不赖。背底里哥仨个喝酒总会说老大,骂他六亲不认,是个吃软饭的,嘲笑老大是个便宜老爹。
   传到老大耳朵里,他只是笑笑。三个弟弟娶亲生子的钱其实都是他跟媳妇拿给娘,娘再拿给弟弟们的。他们不说,是为了让弟弟们活得硬气点。
   柴已经变成炭了,就别想着再变成柴了。
   特别要提一句的是,当年跟娘搭伙过日子的哑巴、跛子、瞎子,都是老大两口子养老送终的。
其他文献
让我们先从四年前说起。   杨衡副局长把徐经理送出办公室门,回来收拾桌面准备回家,忽然发现文件下面压着一张银行卡。怎么回事,是谁的银行卡丢在这里?正疑惑间,手机“嗡”地一声响,杨衡副局长拨弄点开,令他大吃一惊:杨局,桌上有个卡,一点小意思,请你笑纳。密碼666888。   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杨衡副局长甚为紧张,心跳加快,拿卡的手也哆嗦不止。他急忙拨徐经理电话,“月亮之上”的高亢歌声传过来,一遍
期刊
阿妈的乡愁在远方,在一个叫河州的大地方,在一个叫侯苟家的小地方。   解放那年,十几岁的父母亲从河州迁入古浪新堡的台子滩上。几经折腾,买下一处老房子,三间堂屋、三间伙房,终于有了一个像样的家。   此后的二三十年,阿妈生育了我们十个子女——九个儿子和一个姑娘。那是一个人人生中最美好的三十年,也是阿妈最辛苦的三十年——常常是一个孩子刚刚踉跄学步,另一个孩子还在嗷嗷待哺。阿妈很多时候都是孕妇兼产妇。但
期刊
女人患了绝症,是肺癌。   年老的外科医生,看一眼踽踽独行的女人,怜悯地说,未了的心愿,早点了结吧。   女人离开诊室,觉得走出医院的路好长,长得她没有力气走完。   女人打车到城外,河边绿草萋萋,与清澈的小河水相映成趣。她蜷缩在记忆的旧时光里,把悲伤与寒凉的情绪轻轻啜饮。   傍晚,女人回家,换上舞蹈服,音乐响起,缓缓起舞。筋疲力尽时,才一头栽倒在床上,汗水沾满轻软的蚕丝被。   晨晓
期刊
柿叶落光了,树梢上仍挑着几枚金黄的柿子。人们够不着,任其高高在上,变软,熟透,烂掉。三五只鸦鹊在空气中嗅到了一种甜腻的味道,兴致勃勃地飞过去,准备在树顶敛翅享用,刚歇上高枝,那些柿子便在枯枝的断裂中应声而落,在地上摔了个皮开肉绽。鸦鹊们力图挽救自己的美食,纷纷从天而降,中途俯瞰,地上早已乱做一团,迫不得已又飞到别的树上,对着这满地的“金汁玉液”聒噪不止。柿子树下,摆放着一架马车,有些时日没有使用了
期刊
黎明,噼噼啪啪的鞭炮响过之后,震天动地的锣鼓声,将小城彻底唤醒了。   万辉也被吵醒了。他看着紧闭着双眼的慧娟,轻轻地问:慧娟,还没醒吗?今天是元宵节,社火汇演已经开始了,我想去阳台看看。   慧娟醒来有一会了。她睁开眼睛看了看窗户,又闭上了。她希望这一天,在她眼睛一睁一闭间,迅速跳过去。   万辉这一说,慧娟赶紧起床,给他穿上衣服,把裤子套在脚上。万辉紧紧地抱着慧娟的脖子,慧娟给他提好裤子
期刊
木叶,本名王永华,现居合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象:十三辙》《我闻如是》《在铁锚厂》《流水中发亮的简单心情》四部。随笔集《<三国演义>诗词赏析》。另有小说发表于《延河》等刊物。曾获安徽省政府文学奖等奖项。  一   架在桥头集公社门口老榆树上的大喇叭,每天三次,分早中晚播报的声音,远远的,随风飘在马头金大队的上空,这对于情智初开的我们来说,分明有着黑洞般的神秘吸力。   刚子、东宝、二
期刊
猫哥之前不叫猫哥,他之前叫什么已经没人知道了。   十几年前的猫哥从部队转业后分在县供电局,然后娶妻生子小日子过得甚是滋润。那年猫哥买了辆某品牌的山地自行车,近一千大洋的某牌山地车。猫哥很爱惜它,每天上下班都把它擦得锃亮。山地车外形线条流畅酷炫,平行车把手,一侧车把手旁有档位控制,变档提速,车链条喀喀喀几声响,猫哥骑上它,趴着身子。有时候屁股直接从车凳子上悬空从单位俯冲出去,闪腾挪移见缝插针从拥
期刊
东方广场豪华的餐厅内,乐声四起,新疆舞表演得出神入化,叫好声不断,这和餐厅外的水幕表演交相呼应。   秋氏两兄弟就坐在豪华餐厅的中央,秋生来这里,完全是被弟弟秋雨邀请来的。弟弟说让秋生哥哥见识一下大城市的菜品。   秋生从老家县城到上海出差,好多次,都不来打扰弟弟。这次,听弟弟说买了新房子就顺道来看看。弟弟秋雨博士毕业后,已经工作了十多年。这是秋生第一次来看他,被弟弟请吃。   秋雨带他来到这里,
期刊
我朋友从伊拉克回来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那是一个没有太阳的中午,阴云密布,仿佛是密密麻麻的战机压在我的头顶,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街上没有一个行人。因为刚刚拉过警报人们都躲了起来,甚至没人出来吃饭。这是我做生意的最佳时机一我拿了些中国食品去卖。我开了家中国小吃店,我得在死神的脚下赚钱。生意人就这样,钱永远比我们的命贵重,特别是我们这些漂泊在异乡的人。  我来到一个帐篷前吆喝一声,见没动静就匆匆忙忙离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