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实现多参量同时传感测量并消除交叉敏感,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两个不同周期的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多参量传感测量方案。通过对不同周期的长周期光纤光栅传感特性的研究,发现具有不同周期的、且谐振峰位于不同波段的长周期光纤光栅对相同外参量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敏感差异,基于此特性可设计多参量传感器。实验中通过控制写制参数和写制周期,利用CO2激光器成功写制出具有该特性的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并实验研究了该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的温度和折射率传感特性,实验结果显示该级联光栅中两个不同谐振峰分别对温度和折射率具有不同的响应灵敏度,可
【机 构】
:
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多参量同时传感测量并消除交叉敏感,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两个不同周期的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多参量传感测量方案。通过对不同周期的长周期光纤光栅传感特性的研究,发现具有不同周期的、且谐振峰位于不同波段的长周期光纤光栅对相同外参量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敏感差异,基于此特性可设计多参量传感器。实验中通过控制写制参数和写制周期,利用CO2激光器成功写制出具有该特性的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并实验研究了该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的温度和折射率传感特性,实验结果显示该级联光栅中两个不同谐振峰分别对温度和折射率具有不同的响应灵敏度,可以很好地实现双参量传感测量。
其他文献
An echelle diffraction grating based high-resolution spectrometer-on-chip on silicon oxynitride (SiON) waveguide platform operated at a wavelength range of 850 nm is demonstrated. The chip comprises 120 output waveguides with 0.25-nm wavelength channel sp
用多组态HFR方法计算了类Li等电子序列钙(Ca,Z=20)离子1s~2nl(n=2~6,l=0~5)组态的所有能级和电偶极跃迁的软X射线光谱,其中4f→3d,5f→3d及5d→3p、4d→3p由于其下能级跃迁速率较大,容易形成粒子数反转因而可作为激光跃迁,5f→3d、6f→3d跃迁已处于“水窗”波段,而4f→3d的激光跃迁(5.77nm)已为我们最近的实验所证实.并将我们的计算结果与其它理论计算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测量了间位甲苯酚和甲苯酚异构体混合物能量在35180~36002 cm-1范围的双光子共振四光子电离谱。对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振动带做了分析和归属,并对苯分子的不同取代对振动模的影响做了比较和分析。
光电望远镜监测同步轨道目标时,一般采用凝视目标和凝视恒星两种工作模式,在这两种工作模式下,由于恒星和目标相对地球运动速度不同,它们在CCD上成像会有所差别,即圆形小目标和短划线。文章针对它们成像的差异,提出了一种利用目标几何形状来区分目标和恒星的方法,该方法先利用形态滤波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提高目标信噪比的同时又不破坏目标的形状特征,然后通过二值分割、特征标记计算出目标的紧凑度、通过目标的原点矩计算
在InGaN/GaN多量子阱(MQW)中存在较大的压电极化场,由此引起的量子限制斯塔克效应(QCSE)会造成电子空穴的辐射复合率下降。设计生长了具备InGaN应变层的MQW结构以减弱极化场,并进行了变温、变激发强度的光致发光谱实验,结果表明,引入应变层后的MQW内量子效率有所提高。对峰值能量蓝移量的分析表明,应变层有效减弱了QCSE,明显增加了对应电致发光谱的峰值强度。验证了InGaN应变插入层具有应力调制的作用,有利于提高MQW的发光效率,改善器件性能。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Ce3 /Tb3 掺杂的高钆镥氟氧化物闪烁玻璃样品,测试分析了其密度、透射光谱、激发与发射光谱、X射线激发发射光谱及衰减曲线等。制备的闪烁玻璃具有高的闪烁光输出,密度大于5.8 g/cm3,闪烁玻璃中Ce3 离子的引入有利于促进Tb3 离子发光。用Inokuti-Hirayama(I-H)理论模型分析了铈/铽掺杂高钆镥闪烁玻璃的能量传递机理,分析结果表明Ce3 →Tb3 的能量传递形式是无辐射共振能量传递。通过拟合数据和理论公式计算出了两者之间能量传递的速率和效率,其能量传递速率PSA和
提出一种低秩稀疏成分分解和显著性相结合的医学图像融合方法。所提方法假设待融合源图像由低秩成分和稀疏成分构成,设计了低秩与稀疏成分分解模型,通过不同的字典对不同成分进行了稀疏表达。在融合过程中采用一种"绝对值"取大的策略对低秩成分融合,以保留源图像的亮度信息;对于稀疏成分,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显著性度量的方法来保留显著性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无论从主观视觉还是客观评价指标上都优于最新的方法。
本文介绍了从膜料到成膜的每个工艺环节对锗薄膜性质的影响,提出了获得最佳锗薄膜的实验条件。最后指出,锗是一种微溶于水的晶体,锗薄膜在长期使用之后,表面会出现花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