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人为本视域下学校管理的思考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Kil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教师发展与学生成才)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开展教学活动,以实现人与学校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其具有下列几个特点:1.以人为本的管理致力于人与学校的共同发展。2.以人为本的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提高学校知识生产力的重要条件。知识生产力指学校利用其知识资源创造财富的能力,是适应“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基本管理方式,是建立学校中人与其他要素良好关系的必要条件,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石。3.以人为本的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人是能动的,与环境是一种交互作用: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是可以协调的,将学校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可以使得员工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学校进一步了解员工,使得学校目标更能体现员工利益和员工目标;以人为本的管理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人的发展是学校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
  一、以人为本是构建适应学生整体发展需要的现代教学体系的需要
  应试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观的根本冲突是什么?升学率和学生个性发展是否是根本对立的一对矛盾?面对社会多元化发展对教育的冲击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面对应试教育所存在的偏颇,要进行深入的思考。人文主义教育的核心是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发展的潜能,“使人合理、熟练、高尚地履行各种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讲,注重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升学率并不矛盾,因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得越充分,自信心就越强,自觉性也就越强,也就越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而建立什么样的教学体系,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是直接影响着实施人文教育的关键。因此,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首先必须把真功夫花在优化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关系上。
  二、以人为本是构建适应学生潜能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的需要
  人本主义的教育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发掘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培养人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教育。要建立适应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必须把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兴趣、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作为目标,处理好教学中的几个关系。
  教学实践中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1.要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2.要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依靠学习者积极地参与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3.要通过激励学生发现、质疑,培养其探索的欲望。在探讨的基础上,要进行学科主体教学模式的探索,进行“自学、发现、质疑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发现——讨论——实验教学法”、“动手探究教学法”、“问题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模式的探讨,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三、以人为本是构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管理工作格局的需要
  面对未来社会日益凸现的高变化性、高竞争性、高创新性、高合作性等特点,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建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文明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现代的生活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主体性人格,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从构建学生自动参与、自主管理的机制入手,让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教育自我、完善自我。
  首先,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生中蕴藏着极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完全有能力实现自我管理。要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其次,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中展示自我,在活动中培养高品位的人文精神。学生有许多平时不易被发现的才华和潜能,学校有责任为学生搭建舞台,让他们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真正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正是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仅发现了自我,懂得了珍惜自我,他们的才能和创造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再次,要实行多样化的评比,为各类不同学生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体育之星”、“艺术之星”、“音乐之星”、“礼仪之星”、“文明十佳”……一年一度种类繁多的评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种不同的荣誉中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找到了自尊和自信。
  四、以人为本是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师队伍的需要
  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事业,要有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首先,要允许教师有个性,鼓励教师创新,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留美博士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创造性不能“教”的观点,他认为:“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因此,为使学校形成一种创新的教学氛围,要鼓励教师大胆创新,要敢于标新立异。
  其次,“走出去,请进来”,拓宽教师的视野。学校是一所对外交流的窗口,“走出去,请进来”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条件。在对外交流的活动中,开阔了教师的视野;在中外文化的碰撞中,激发出教师智慧的火花。鲁迅先生说:“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那么,同样,没有拿来的,教育也不能自成为新教育。
  第三,鼓励教师不断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任何人不学习就会落后,作为教师更应该不断学习,帮助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业务素质,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就会落后于时代、落后于学生。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科教学应该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在英语课的教学中,注意运用心理渗透策略,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充分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让他们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
期刊
摘 要:我校在体育、大课间等教学中开展校园少儿趣味田径,既发挥田径的健身功能又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乐在其中,又促进了学生运动兴趣的提高,对促进儿童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效果明显。  关键词:校园 少年儿童 趣味田径 促进 身心发展  少年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其身心的变化发展也正处在一个不稳定的阶段,在此阶段保证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其终身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实践中,体育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积极情感如爱好、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爱好,并引导他们逐渐将爱好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熟悉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情感作为英语教学目标之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那么,到底什么是情感呢?“情感”是心理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的不断推进,正在促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新课程背景下,政治教师如何转变自身的观念、改革和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也是政治教师适应新课程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政治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由政治
期刊
摘 要:主要从即时性评价的目的、即时评价的方法以及即时性评价的注意事项等三方面阐述如何运用即时性评价优化有效学习,以期为提高体育课堂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标准 即时性评价 体育课堂 有效学习  体育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互动交流过程。“在教学中老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需要,正确、有效的运用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
期刊
摘 要:目前高中学生对健康的认识比较片面,且对健康知识方面的学习兴趣不大。而新课程标准里面对于两大主线之一的健康主线做了很清晰的论述,并将课改后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教育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因而在高中阶段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体育课和健康课如何安排,以及体育教师和保健教师如何进行授课需要认真的思考。在这种新形势下,又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及时的学习。  关健词:高中阶段 体育与健康课程 健康教
期刊
在与同事们赴老河口市第一实验小学学习“四段式”教学法时,虽然只听了两节语文课,两位讲课老师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但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们“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学为主,教为辅,构建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方法给我很大启发。  “四段式”教学模式的程序是:上课之初,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并据此提出自学指导;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学生汇报自学结果,教师相机纠正、指导自学
期刊
面对学生要有爱心,教育学生要有诚心,辅导学生要有耐心,让他们能清晰的感受到教育者的心意,明白教育者的善意,如此“三心二意”待每一个学生,我深信,我们的教育耕耘一定会喜获丰收。  ——题记  朱自清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啊,时光已不再,多年来的为人师表,在讲坛上反反复复演绎着自己的教学故事,许多都已随着
期刊
上午第二节课,开课还不到10分钟,正当我讲得眉飞色舞的时候,门外传来砰砰的敲门声。学生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集在门上,我被迫停止了讲课,无奈地去开门。“老师,检查校徽!”门一打开,一个学生干部模样的孩子对我彬彬有理地说道。我侧步让开一条道,教师里涌进了4个学生。顿时教室里像炸了锅一样沸腾,有的赶紧低头在书桌里寻找校徽,有的打开外套从口袋里往外掏校徽,有的举着校徽向检查者不停地晃动,还有的给忘记带校徽的
期刊
摘 要:德国职业教育,尤其是“双元制”模式的巨大成功,推动了德国经济的腾飞。我国职业教育起步晚,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拟通过中德两国职业教育的分析比较得出启示,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性的经验。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 中国职业教育 比较 启示  2012年10月,笔者参加了由教育部职业教育司组织的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赴德国的培训,培训时间为两个月,既有理论学习,也有企业参观。通过这次培训,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