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其实可以被看作一种物质,它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我们大部分人的生命长度看似相近,但是在这相近数量的生命里,我们能够萃取的精华却是大相径庭。生命的宽度与高度完全取决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活。书中给予我们的重要练习,就是从我们日以继夜运转不息的头脑中跳出来的,回归到我们的身心。
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
许多儿童拥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却独缺与父母亲密相守的真实刹那,这毋宁说是个悲剧。我们不常以“亲密关系”(intimacy)这个词来形容和孩子的关系,我们用它来描述和爱人之间的亲近程度。事实上intimacy这个词,源自拉丁文里的intimus,意思是“内心深处的”。所以严格来讲,“亲密关系”是指与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紧密牵系的体验。和孩子共享亲密关系,就是指你和孩子灵魂相遇——这是真实刹那中最可爱、最宝贵的部分。
你的孩子渴望与你共享这样的真实刹那,他们渴求亲密关系,渴求得到你的时间和你全部的心思。全心全意地对待孩子,会令他觉得自己很重要,让他对自己和他想要说的话有信心。用10分钟,把你百分之百的注意力和爱放在孩子身上,胜过你花10个钟头不断换花样逗他,却完全无视于他的心意和想法。
和你的孩子坐下来,看看他的内心深处,仔细听听他的话语,发掘出藏在里头那个独特而美丽的灵魂,这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人能和他一模一样。
珍惜他的“不为什么”
你可以想象这样的画面:你的孩子正在画一些你看不懂的图案,然后他把这些图案全部剪成一片一片。你走过去问他:你在做什么?他抬起头,很奇怪地看着你——他在做什么,这不是很明显吗?他在画画,然后把图画剪成一片片。你真正的问题是: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目的?希望做出什么东西?你这是在将你那目标取向的价值观灌输给孩子,同时你正将他从当下的片刻中揪了出来。
我们常向孩子发出一些错误的问句:
“那是做什么的?”
“你要拿它来做什么?”
“你为什么要做这个?”
如果我们还能记得自己的童年,如果我们曾享有更多的真实刹那,我们就不会问这种问题,因为我们已经知道答案了:“我正在做我正在做的事啊!我就在这里啊!可能等一下我会想做其他的事,可是现在,我很高兴做我正在做的事啊!”
教小孩子知道为自己设定目标的重要性,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在我们想引导他们走向“成功”的同时,往往也剥夺了他们天赋的直觉和自然的价值观,干扰了他们依本能所享有的真实刹那。
我们大人的很多问题,其实正来自我们自己价值观的扭曲,我们衡量自我价值时,总是舍本性而强调成就。我们实在应该支持孩子打破成规,提醒他们:使他们与众不同的,不是他们的成就,而是他们生而为人的本性。很不幸,我们无法依赖现行的纯目标取向的教育机制,来把这个重要的观念教给下一代。我们只有靠自己,通过身教和言传来告诉子女:我们爱他们、欣赏他们,不是因为他们做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们看见了他们内心的纯良本性。
不必担心孩子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不要企图把他们塑造成什么样子。你的任务只是帮助他们高高兴兴地过日子,就像那句巴厘岛的谚语所说的,只要他们快乐,他们随时都可以学会翩翩起舞,学会当医生、艺术家或任何他们想做的事,因为他们已先学会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
许多儿童拥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却独缺与父母亲密相守的真实刹那,这毋宁说是个悲剧。我们不常以“亲密关系”(intimacy)这个词来形容和孩子的关系,我们用它来描述和爱人之间的亲近程度。事实上intimacy这个词,源自拉丁文里的intimus,意思是“内心深处的”。所以严格来讲,“亲密关系”是指与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紧密牵系的体验。和孩子共享亲密关系,就是指你和孩子灵魂相遇——这是真实刹那中最可爱、最宝贵的部分。
你的孩子渴望与你共享这样的真实刹那,他们渴求亲密关系,渴求得到你的时间和你全部的心思。全心全意地对待孩子,会令他觉得自己很重要,让他对自己和他想要说的话有信心。用10分钟,把你百分之百的注意力和爱放在孩子身上,胜过你花10个钟头不断换花样逗他,却完全无视于他的心意和想法。
和你的孩子坐下来,看看他的内心深处,仔细听听他的话语,发掘出藏在里头那个独特而美丽的灵魂,这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人能和他一模一样。
珍惜他的“不为什么”
你可以想象这样的画面:你的孩子正在画一些你看不懂的图案,然后他把这些图案全部剪成一片一片。你走过去问他:你在做什么?他抬起头,很奇怪地看着你——他在做什么,这不是很明显吗?他在画画,然后把图画剪成一片片。你真正的问题是: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目的?希望做出什么东西?你这是在将你那目标取向的价值观灌输给孩子,同时你正将他从当下的片刻中揪了出来。
我们常向孩子发出一些错误的问句:
“那是做什么的?”
“你要拿它来做什么?”
“你为什么要做这个?”
如果我们还能记得自己的童年,如果我们曾享有更多的真实刹那,我们就不会问这种问题,因为我们已经知道答案了:“我正在做我正在做的事啊!我就在这里啊!可能等一下我会想做其他的事,可是现在,我很高兴做我正在做的事啊!”
教小孩子知道为自己设定目标的重要性,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在我们想引导他们走向“成功”的同时,往往也剥夺了他们天赋的直觉和自然的价值观,干扰了他们依本能所享有的真实刹那。
我们大人的很多问题,其实正来自我们自己价值观的扭曲,我们衡量自我价值时,总是舍本性而强调成就。我们实在应该支持孩子打破成规,提醒他们:使他们与众不同的,不是他们的成就,而是他们生而为人的本性。很不幸,我们无法依赖现行的纯目标取向的教育机制,来把这个重要的观念教给下一代。我们只有靠自己,通过身教和言传来告诉子女:我们爱他们、欣赏他们,不是因为他们做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们看见了他们内心的纯良本性。
不必担心孩子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不要企图把他们塑造成什么样子。你的任务只是帮助他们高高兴兴地过日子,就像那句巴厘岛的谚语所说的,只要他们快乐,他们随时都可以学会翩翩起舞,学会当医生、艺术家或任何他们想做的事,因为他们已先学会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