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暴力事件在我国频频发生,社会大众对此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因此找到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以及防治办法就成为了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重点从家庭的角度分析了校园暴力的产生原因,归纳了家庭关系、家庭教育和家庭结构三种可能性,并从社会工作的角度,给出了专业的解决办法。
校园暴力事件在我国屡见不鲜,给社会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了潜在受害人。恶性校园暴力事件给大家敲响了警钟,校园暴力不是新议题,关于预防和治理校园暴力的政策和法规也日益增多,但依然没能阻止校园暴力的蔓延。基于该现实,我们引入了一个新颖视角,即以社会工作作为出发点,把家庭作为审视校园暴力问题的核心视角,希望通过该视角为校园暴力问题的成因追踪、暴力发生后的介入策略等提供行之有效的社会工作专业技巧和方法。
一、该视角合理性分析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的活动,若解救危难是“授人以鱼”,那麽社会工作的最终目的则是“授人以渔”。校园暴力问题的解决,不能只停留在教师、家庭、学校等对受害学生的单维或多维保护,而是要帮助学生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正可达到该目的。
家庭是生命成长的温床,是孩子最开始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用自己的行为、态度和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带领孩子逐渐由生物人走向社会人。家庭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执果索因,家庭正是孩子行为问题的上游。有关校园暴力问题的研究多是从学校保护、社会文化等方面考量的,家庭因素的考虑为校园暴力问题的成因归纳提供了新思考,同时也有助于提升社会重视程度、整合克服该问题的社会支持资源。
二、校园暴力发生的家庭归因
(一)不良家庭关系提供错误学习范式
核心家庭的家庭关系包括两个层面,即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它们二者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稳定、良好的夫妻关系可以为孩子提供合理的社交关系范式,为孩子的人际交往提供替代强化的资源,帮助其建立良好社会关系、养成良好社会互動。不良家庭关系的负面影响巨大,有学者研究发现,亲子关系的长期不对等,如倒三角型家庭的孩子会因家庭权利过大而将控制行为复制到朋辈群体中,进而演化为暴力行为。专制型家庭中的孩子过于受控,其在脱离父母后会因过于压抑而将不良情绪和行为转向对自己没有控制权的同龄人,校园成为其释压场所,暴力成为其发泄形式。
(二)不良家庭教育造成心理和行为偏差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内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新生一代进行的教育活动,日常相处中,父母的态度、情感和行为都对孩子产生了直接或间接影响。心理学家霍妮提出了“基本焦虑”这一概念,它是指独自面对严重问题且完全无助的感受。在教育过程中,父母若缺乏对自身行为的认识,没有亲职意识,缺乏生育感,在教育中采取“专治”、“过度保护”、“反复无常”、“冷漠”等不当行为,孩子则会因此而产生基本焦虑。基本焦虑不利于孩子发展健全人格,同时也为暴力行为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孩子依赖于父母而生存,他们无法挑战父母,在脱离了家长的校园环境里,一旦有类似情境让其感受到在家庭中形成的基本焦虑,积累已久的敌意就会释放,暴力行为随之产生。
(三)家庭结构的潜在影响
父母角色的缺位导致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影响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有学者研究发现在不完整家庭结构中成长的孩子更有可能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或受害者。在缺乏父亲作为性别榜样的家庭中,男孩难以完成同性模仿和观察性学习,其只能感知母亲身上的女性性别特征,导致其缺乏大众认同的“男子气概”,其自身也难以形成性别认同,无法达成大众的性别期待使其极易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三、校园暴力的社会工作介入
(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应用
校园暴力的形成原因复杂,社会工作者在进行校园暴力实务时,应充分认识到个人行为是个人和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容忽视。想要从源头制止暴力行为的再次发生,工作者就必须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综合评估其生存环境,如施暴者的家庭状况,观察其家庭内是否有家暴和体罚行为的出现。在面对施暴者时工作者不应带有歧视色彩,而应对其表示充分的尊重和接纳,如果案主发现工作者的歧视态度,其可能封闭自己,不愿与工作者建立信任关系,抵触工作的进行。工作者应发挥自己的生命智慧,运用好“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专业理论,调动自己的同理心来共情案主。学生时期要经历很多转折期,其会产生多重压力,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偏差。在和案主对质的过程中,工作者应帮助其把偏差行为往环境上上归因,减轻其心理负担,并给予其积极的期待和心理暗示,帮助其提高消除不良行为的自我效能感。
(二)个案工作专业方法的灵活运用
校园暴力的主体具有特殊性,根据埃里克森的心里社会发展理论和我国现有教育政策,工作者应意识到人类人格发展的五到六个阶段都会在学生时期完成,在这一时期内他们都会遇到不同的心理和社会矛盾。家庭是孩子的主要归属地,工作者应深入了解案主家庭情况,分析其到底在哪一环节存在问题,如父母在孩子过渡期是否缺位,家庭功能是否发挥作用。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中最具针对性的, 对于有习惯性暴力行为的学生,工作者可以借鉴个案工作中的行为修正模式对其进行治疗。当暴力行为再次发生时,给予其惩罚性刺激来减少该行为的发生,当其坚持一段时间不出现行为问题时,则可给予其奖励性刺激来强化和规范其行为。对于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而出现暴力行为的学生,工作者可以借鉴个案里的人本主义治疗模式,根据需求层次理论发挥同理心思考其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在服务过程中,工作者应以绝对真诚的态度和案主建立一种案主以前从未感受过的,能让案主信任和放松的关系,用无差别的关怀协助案主表达其不良情绪,让其感受到工作者的关爱,并获得行为和认知上的成长。
(三)构建支持网络
除了矫治不良行为,工作者还应该为受到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提供支持和服务。校园暴力给受害者带来的不止是身体上的伤害,长期的校园暴力更是一种严重精神摧残,造成的心理创伤是难以自愈。工作者可以开展互助小组,通过小组工作把遭受校园暴力的学生联系起来,定期举行小组活动来治疗他们的心理创伤,消除其紧张、害怕等不良情绪。工作者应实施积极的家庭干预,如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模式,来帮助受害学生修复或重建其社会支持系统,充分调动家庭和学校力量为其提供充足保护,以期能实现社会工作的复原功能,恢复其安全感和信任关系,预防异常行为出现。
四、研究启示
家庭对校园暴力的影响不应被忽视,无论是在预防、干预还是治疗阶段,家庭和父母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扮演起重要角色。社会工作者应该发扬社会工作维护社会工作正义的理想,充分调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家庭和学校提供帮助,为消除校园暴力、恢复社会功能贡献力量。(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工商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关于校园暴力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家庭为核心视角(201911688041)”项目研究成果。
校园暴力事件在我国屡见不鲜,给社会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了潜在受害人。恶性校园暴力事件给大家敲响了警钟,校园暴力不是新议题,关于预防和治理校园暴力的政策和法规也日益增多,但依然没能阻止校园暴力的蔓延。基于该现实,我们引入了一个新颖视角,即以社会工作作为出发点,把家庭作为审视校园暴力问题的核心视角,希望通过该视角为校园暴力问题的成因追踪、暴力发生后的介入策略等提供行之有效的社会工作专业技巧和方法。
一、该视角合理性分析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的活动,若解救危难是“授人以鱼”,那麽社会工作的最终目的则是“授人以渔”。校园暴力问题的解决,不能只停留在教师、家庭、学校等对受害学生的单维或多维保护,而是要帮助学生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正可达到该目的。
家庭是生命成长的温床,是孩子最开始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用自己的行为、态度和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带领孩子逐渐由生物人走向社会人。家庭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执果索因,家庭正是孩子行为问题的上游。有关校园暴力问题的研究多是从学校保护、社会文化等方面考量的,家庭因素的考虑为校园暴力问题的成因归纳提供了新思考,同时也有助于提升社会重视程度、整合克服该问题的社会支持资源。
二、校园暴力发生的家庭归因
(一)不良家庭关系提供错误学习范式
核心家庭的家庭关系包括两个层面,即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它们二者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稳定、良好的夫妻关系可以为孩子提供合理的社交关系范式,为孩子的人际交往提供替代强化的资源,帮助其建立良好社会关系、养成良好社会互動。不良家庭关系的负面影响巨大,有学者研究发现,亲子关系的长期不对等,如倒三角型家庭的孩子会因家庭权利过大而将控制行为复制到朋辈群体中,进而演化为暴力行为。专制型家庭中的孩子过于受控,其在脱离父母后会因过于压抑而将不良情绪和行为转向对自己没有控制权的同龄人,校园成为其释压场所,暴力成为其发泄形式。
(二)不良家庭教育造成心理和行为偏差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内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新生一代进行的教育活动,日常相处中,父母的态度、情感和行为都对孩子产生了直接或间接影响。心理学家霍妮提出了“基本焦虑”这一概念,它是指独自面对严重问题且完全无助的感受。在教育过程中,父母若缺乏对自身行为的认识,没有亲职意识,缺乏生育感,在教育中采取“专治”、“过度保护”、“反复无常”、“冷漠”等不当行为,孩子则会因此而产生基本焦虑。基本焦虑不利于孩子发展健全人格,同时也为暴力行为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孩子依赖于父母而生存,他们无法挑战父母,在脱离了家长的校园环境里,一旦有类似情境让其感受到在家庭中形成的基本焦虑,积累已久的敌意就会释放,暴力行为随之产生。
(三)家庭结构的潜在影响
父母角色的缺位导致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影响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有学者研究发现在不完整家庭结构中成长的孩子更有可能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或受害者。在缺乏父亲作为性别榜样的家庭中,男孩难以完成同性模仿和观察性学习,其只能感知母亲身上的女性性别特征,导致其缺乏大众认同的“男子气概”,其自身也难以形成性别认同,无法达成大众的性别期待使其极易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三、校园暴力的社会工作介入
(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应用
校园暴力的形成原因复杂,社会工作者在进行校园暴力实务时,应充分认识到个人行为是个人和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容忽视。想要从源头制止暴力行为的再次发生,工作者就必须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综合评估其生存环境,如施暴者的家庭状况,观察其家庭内是否有家暴和体罚行为的出现。在面对施暴者时工作者不应带有歧视色彩,而应对其表示充分的尊重和接纳,如果案主发现工作者的歧视态度,其可能封闭自己,不愿与工作者建立信任关系,抵触工作的进行。工作者应发挥自己的生命智慧,运用好“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专业理论,调动自己的同理心来共情案主。学生时期要经历很多转折期,其会产生多重压力,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偏差。在和案主对质的过程中,工作者应帮助其把偏差行为往环境上上归因,减轻其心理负担,并给予其积极的期待和心理暗示,帮助其提高消除不良行为的自我效能感。
(二)个案工作专业方法的灵活运用
校园暴力的主体具有特殊性,根据埃里克森的心里社会发展理论和我国现有教育政策,工作者应意识到人类人格发展的五到六个阶段都会在学生时期完成,在这一时期内他们都会遇到不同的心理和社会矛盾。家庭是孩子的主要归属地,工作者应深入了解案主家庭情况,分析其到底在哪一环节存在问题,如父母在孩子过渡期是否缺位,家庭功能是否发挥作用。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中最具针对性的, 对于有习惯性暴力行为的学生,工作者可以借鉴个案工作中的行为修正模式对其进行治疗。当暴力行为再次发生时,给予其惩罚性刺激来减少该行为的发生,当其坚持一段时间不出现行为问题时,则可给予其奖励性刺激来强化和规范其行为。对于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而出现暴力行为的学生,工作者可以借鉴个案里的人本主义治疗模式,根据需求层次理论发挥同理心思考其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在服务过程中,工作者应以绝对真诚的态度和案主建立一种案主以前从未感受过的,能让案主信任和放松的关系,用无差别的关怀协助案主表达其不良情绪,让其感受到工作者的关爱,并获得行为和认知上的成长。
(三)构建支持网络
除了矫治不良行为,工作者还应该为受到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提供支持和服务。校园暴力给受害者带来的不止是身体上的伤害,长期的校园暴力更是一种严重精神摧残,造成的心理创伤是难以自愈。工作者可以开展互助小组,通过小组工作把遭受校园暴力的学生联系起来,定期举行小组活动来治疗他们的心理创伤,消除其紧张、害怕等不良情绪。工作者应实施积极的家庭干预,如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模式,来帮助受害学生修复或重建其社会支持系统,充分调动家庭和学校力量为其提供充足保护,以期能实现社会工作的复原功能,恢复其安全感和信任关系,预防异常行为出现。
四、研究启示
家庭对校园暴力的影响不应被忽视,无论是在预防、干预还是治疗阶段,家庭和父母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扮演起重要角色。社会工作者应该发扬社会工作维护社会工作正义的理想,充分调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家庭和学校提供帮助,为消除校园暴力、恢复社会功能贡献力量。(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工商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关于校园暴力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家庭为核心视角(201911688041)”项目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