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宝又出新作了。尽管选取了“长征”这个大家熟知的“主旋律”题材,却对舞台演出样式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创新与实践,摇滚和民间小调通通混搭进了音乐剧。他管这种不断突破自己的执拗,叫做“二”。
三宝,出生于音乐世家,现为自由音乐人。他编曲的作品达数千首,包括一批流行歌手的代表作和影视剧主题曲,近年来创作的《蝶》《金沙》《三毛流浪记》《钢的琴》等在中国音乐剧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跟不同的人合作会激发新的创造力。
我很高兴每次主创队伍里都有不同的人加入进来,比如这回《王二的长征》的舞美设计张武,就是以前一直在给孟京辉做舞美的。他很崇尚简洁而有力的表达,所以当需要把“长征”的压迫与抗争主题诉诸舞台语汇的时候,就形成了现在具有极强形式感及风格特点的样子,一个水泥质感强烈、高达5米的三面阶梯围合起来,是一个相当震撼的大体量实景。
形式带来的不能仅仅是形式感。
我相信所有的形式会对观众的理解起很大作用。《王二的长征》里包括了歌、演、颂三种高度融合的表现形式,特别是这个“颂”,据我所知这种念白的方式在话剧中有,音乐剧中应该是头一次。它一反常规传统的叙事逻辑,摒弃了日常化、生活化的叙述,淡化了剧情,但能特别纯粹而清晰地凸显出一个个小人物的形象,让他们从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脱颖而出。
我最讨厌“穿着马褂跳爵士舞、踢踏舞”。
之前《钢的琴》写的是东北国营钢厂的事儿,所以试着加入了“二人转”的段落,这回在给“汉阳造”这个形象谱曲的时候,借鉴了湖南花鼓的元素。这不是刻意在为音乐剧寻找噱头,而是我觉得用来表现剧中人物的气质刚刚好。说得大一点,这种不想重复自己,也是希望找到国内原创音乐剧不同于百老汇、西区音乐剧的一些语汇。不是因为音乐剧是源自西方的,我们就要彻彻底底照搬过来。要做自己的东西,当然要用自己文化的音乐素材。
老师曾经觉得我“不务正业”。
去年到厦门看我的恩师郑小英,一起回忆了很多年轻时候的事,看到那会儿我们同门都还很青春的样子。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在那里举行了一场影视作品音乐会,改变了老师的印象。因为她是很正统的古典路线嘛,但她那次听了之后说,原来流行也能做成这个样子!尽管我现在很少写流行了,但那种最终得到老师肯定的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
玩儿的就是麻烦。
平时除了写曲子还喜欢胶片摄影,有一次心血来潮就跑到西站去拍人来人往,写曲子写累了的时候,也喜欢把这种心无旁骛当成另一种放松方式,能扛着特别沉的12x20大画幅相机去扫街,能为了一种理想的光线等两三个小时,也能在暗房里冲一天的胶片。因为每卷才12张,所以才会珍惜每次按下快门的冲动。
在这个时代做一个“二”人。
有朋友说我就是一个“二”人,所以对这种有点“二”的主人公情有独钟。我很感激有很多朋友跟我一起“犯二”——把革命历史题材这么高度风格化加工,就不怕人们不买账?尽管开始你可能觉得这种姿态和形式似乎很滑稽可笑,但是静下心来就会发现它背后的东西。在这个什么都可以复制的时代,我们需要独特、诚恳和真实。
三宝,出生于音乐世家,现为自由音乐人。他编曲的作品达数千首,包括一批流行歌手的代表作和影视剧主题曲,近年来创作的《蝶》《金沙》《三毛流浪记》《钢的琴》等在中国音乐剧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跟不同的人合作会激发新的创造力。
我很高兴每次主创队伍里都有不同的人加入进来,比如这回《王二的长征》的舞美设计张武,就是以前一直在给孟京辉做舞美的。他很崇尚简洁而有力的表达,所以当需要把“长征”的压迫与抗争主题诉诸舞台语汇的时候,就形成了现在具有极强形式感及风格特点的样子,一个水泥质感强烈、高达5米的三面阶梯围合起来,是一个相当震撼的大体量实景。
形式带来的不能仅仅是形式感。
我相信所有的形式会对观众的理解起很大作用。《王二的长征》里包括了歌、演、颂三种高度融合的表现形式,特别是这个“颂”,据我所知这种念白的方式在话剧中有,音乐剧中应该是头一次。它一反常规传统的叙事逻辑,摒弃了日常化、生活化的叙述,淡化了剧情,但能特别纯粹而清晰地凸显出一个个小人物的形象,让他们从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脱颖而出。
我最讨厌“穿着马褂跳爵士舞、踢踏舞”。
之前《钢的琴》写的是东北国营钢厂的事儿,所以试着加入了“二人转”的段落,这回在给“汉阳造”这个形象谱曲的时候,借鉴了湖南花鼓的元素。这不是刻意在为音乐剧寻找噱头,而是我觉得用来表现剧中人物的气质刚刚好。说得大一点,这种不想重复自己,也是希望找到国内原创音乐剧不同于百老汇、西区音乐剧的一些语汇。不是因为音乐剧是源自西方的,我们就要彻彻底底照搬过来。要做自己的东西,当然要用自己文化的音乐素材。
老师曾经觉得我“不务正业”。
去年到厦门看我的恩师郑小英,一起回忆了很多年轻时候的事,看到那会儿我们同门都还很青春的样子。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在那里举行了一场影视作品音乐会,改变了老师的印象。因为她是很正统的古典路线嘛,但她那次听了之后说,原来流行也能做成这个样子!尽管我现在很少写流行了,但那种最终得到老师肯定的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
玩儿的就是麻烦。
平时除了写曲子还喜欢胶片摄影,有一次心血来潮就跑到西站去拍人来人往,写曲子写累了的时候,也喜欢把这种心无旁骛当成另一种放松方式,能扛着特别沉的12x20大画幅相机去扫街,能为了一种理想的光线等两三个小时,也能在暗房里冲一天的胶片。因为每卷才12张,所以才会珍惜每次按下快门的冲动。
在这个时代做一个“二”人。
有朋友说我就是一个“二”人,所以对这种有点“二”的主人公情有独钟。我很感激有很多朋友跟我一起“犯二”——把革命历史题材这么高度风格化加工,就不怕人们不买账?尽管开始你可能觉得这种姿态和形式似乎很滑稽可笑,但是静下心来就会发现它背后的东西。在这个什么都可以复制的时代,我们需要独特、诚恳和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