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渔家女舞龙起波澜
时过中秋,天黑得越来越快,海边的夜风也变得格外清凉。但是对83岁的玉环县坎门社区和平居居民江兰香老人来说,一天最开心的时刻刚刚开始。
傍晚6点半左右,江兰香拾掇完家务,然后兴冲冲出门。她的路径很有规律:每周一、三、五,向东走2分钟,去社区楼下的渔家女俱乐部排练节目;每周二、四、六、日,向西往山脚下走10分钟,到社区休闲文化广场跳排舞或健身。
江兰香老人是当地有名的渔家女俱乐部的成员。渔家女俱乐部成立,她是第一批23名成员之一,现在俱乐部会员达128人,她是年龄最大、但是出勤率最高的一位。“这些年,渔家女俱乐部的女子舞龙队舞红了全县,舞到了杭州,还连续两届参加了福建湄州岛妈祖诞辰纪念活动,我都没落下。”老人自豪地说。
2010年,坎门社区新建了休闲文化广场。江兰香老人很快又学会了排舞,人群中,她踩着激越的舞曲,转身、踢踏毫不迟滞,“文体活动让我变得年轻、快乐,生活很有意思!”老人一边说,一边摆出舞蹈的姿态,仿佛才60岁的人。
1998年的和平居,新闻不断。
这一年的“三八”妇女节,玉环县至今唯一的渔家女俱乐部成立,23名成员为清一色的渔家婆婆、媳妇和姑娘。这一年,江兰香老人近70岁;而擅长群众文体活动的曾焕祥退休回到老家,成为俱乐部的教练。他也是俱乐部至今唯一的男性。
“居委会的动机其实很简单,当时计划生育工作很难做,需要一支宣传队。加上坎门社区是渔区,男人一出海,女人在家没事干,慢慢迷上打牌,邻里是非、矛盾也特别多。”于是居委会干部找到曾焕祥,“组织些文体活动,让她们的生活充实些。”
曾焕祥出生在当地的舞龙世家,为了不让这门传统民间艺术失传,他决定在渔家女俱乐部组建一支女子舞龙队,传承舞龙技艺。
这在当时的渔区,不啻是平地起风浪。“当时渔区群众思想还很保守、封建,女子是不准上渔船的,更别说舞龙这种被奉作祭祀的活动。”
那一年适逢大旱缺水,有不少群众更加相信是女子舞龙触怒了上天引来了惩罚。于是,女子舞龙队几近解散,媳妇们被丈夫赶回家,姑娘被父亲狠狠责骂。
江兰香老人留了下来,她和曾焕祥、居委会干部一起,挨家挨户上门去做思想工作,把舞龙队员一个一个请回来。就在渔家女们顶着巨大的压力排练出第一段鱼龙灯舞时,老天下了一场及时雨,将指责和谩骂冲刷了下去。
这一年,台州市举办首届民间文化艺术节,女子舞龙队代表玉环县参演,载誉而归,一演成名。2002年,美国斯科拉电视台专题转播了这条奇异的“中国女子龙”。2005年和2010年,福建省文化厅两度特邀她们参加湄州岛妈祖文化交流活动。2007年,台州市将这支舞龙队命名为第一批民俗民间文艺特色队伍。
江兰香老人至今记得2005年的湄州岛之行,“当时有18支表演队参加开幕式,但主办方仅安排我们上台表演了‘鳌鱼灯舞’。好多外国记者围着我们拍照,并不停地对着我们竖起大拇指。”
鼓乐“喊海”展风采
舞龙最吃力的是舞龙头档,因为“龙头档”不但要把龙头舞得神龙活现,还要顾及首尾的协调性;“龙二档”、“龙中档”要不停地翻跳、会串、闪挪、腾跃,龙尾则要灵活扫摆和翻卷。“每次排练之后,大家都累得大气直喘,腰酸背痛,吃饭时连握筷子的劲都没了。”舞龙头档者说。
而在这10年间,女子舞龙队的规模在迅速扩大,从刚组建时的一条鱼龙,增加到8条。龙的队伍里,增加了虾、贝壳等更多的海中水族。
这10年间,渔家女俱乐部的文化节目也越来越丰富,除了舞龙表演排练,平时还组织太极拳、木兰扇、扭秧歌、健身舞等群众文体项目,吸引越来越多的渔家女离开牌桌,汇聚到俱乐部,会员增到128名,有时参加活动人数达到三四百之多。
玉环鱼龙灯是随闽籍渔民迁徙而传入的,至今已有380多年历史。现今的鱼龙灯是以后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坎门渔家女俱乐部的鱼龙灯队便是传承发展了这一民俗文化。她们在传统“鱼龙灯”程式上融入了女性特有的柔美舞姿,更增添了鱼龙灯的观赏性。
2008年,坎门鱼龙灯被公布为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一年,曾焕祥获得了玉环渔工号子、鱼龙灯、玉环莲花等三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渔家女俱乐部成为这些珍贵的民间舞蹈、民间曲艺发扬光大的平台。
为了省钱,她们自己动手制作道具、编织头饰、彩绘鱼龙灯。准备就绪,在欢快的音乐和锣鼓声中,“鱼龙灯”随着音乐节奏或上或下、激昂腾跃,把渔家女的豪放和淳朴表现得淋漓尽致。
2011年10月16日晚上,全省第五届“四进社区”文艺汇演在金华市中心人民广场举行,开场表演的正是坎门渔家女俱乐部的新创节目——鼓乐《喊海》。
“吔啰……吔啰……”,随着两声清悠的吆喝,28名渔家女轻快地敲响鼓点。紧接着,喊声渐起,如时疾时徐的海风。鼓点随之变幻,时而疏落似轻波,时而密集如急流,时而磅礴如骇浪。渔民出海、作业、丰收的喜悦、豪迈之情像澎湃的潮水无边漫涌。现场观众的激情被渔家女的精彩表演点燃。
挤在后台的江兰香觉得很自豪。表演的队伍中,有她的大儿媳,有一对母女,有幼儿园老师,有公司白领……“是共同的热爱让她们聚在一起,通过表演节目,渔家女对自己的文化有了理解和归属感,所以大家喊得特别真切、特别深情,也特别有感染力。”坎门街道宣传委员冯涵丰说。
今年6月10日下午,玉环县第六届邻居节暨第四届坎门“海韵渔情”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结束后,由坎门渔家女俱乐部带来的《喊海》拉开了文艺演出的序幕。
在坎门,渔家女俱乐部成为重要的文艺阵地,每年演出二三十场。“迎接党的十八大文艺大汇演、庆祝建党文艺走街、歌舞聚会闹元宵……现在哪一场大型文艺活动,不是咱渔家妇女唱主角?”每场演出中,江兰香老人还是尽职的道具与服饰管理员。
民俗文化显示和谐力量
2010年,坎门社区投入300多万元,在钓艚海边建起48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渔家女俱乐部不再是江兰香唯一的去处。
渔家女俱乐部刚成立时,居委会提供了一间50多平方米的平房,作为活动和排练的场地。2002年坎门社区成立,将这里修缮齐整。这些年来,江兰香已习惯每天晚上来到这里,姑婆妯娌们聚在一起,排练,学舞,聊家常,气氛特别和谐、快乐。
“舞龙,手要上下左右舞动,脚要快速、跳跃行走,全身在地上翻滚,而且,十几个人一起舞动,特别讲求配合与和谐。民俗文化中有一种和谐的力量,给大家带来快乐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快乐。”俱乐部主任张细英说,队员们对于舞龙队有着深厚的感情,只要一有演出任务,大家会把家事都放下,全身心投入到排练中。
在这里,江兰香欣喜地看到,很多邻里纠纷和矛盾在歌舞中消解。“潘阿姨和张阿姨以前为水沟纠纷成了冤家,多年没有说话,后来一起排演节目,现在成了歌舞好搭档。”
在这里,江兰香还亲眼见证了因为肥胖几近瘫倒的陈美兰成功减肥,“现在就是上山爬岭走两三个小时的路都不会吃力。”
俱乐部的房子容不下日益增多的人,于是休闲文化广场一建成,俱乐部的会员们就涌向这里。每天晚上,当音乐响起,广场对面金鼎小区和附近村居的群众就渐渐聚拢来,跟在她们的后面跳起来。男人们先是看着,接着也参与进来了,还有当地的新坎门人。
社区有了新的打算,坎门社区党委书记许火云告诉村民,新一年,在东街居和西街居,都将建起500平方米的健身场地,渔家女俱乐部也将有个室内排练场。
渔家女俱乐部还在发展,关于她们的故事也在延续……□
(本文照片由施荣华拍摄)
时过中秋,天黑得越来越快,海边的夜风也变得格外清凉。但是对83岁的玉环县坎门社区和平居居民江兰香老人来说,一天最开心的时刻刚刚开始。
傍晚6点半左右,江兰香拾掇完家务,然后兴冲冲出门。她的路径很有规律:每周一、三、五,向东走2分钟,去社区楼下的渔家女俱乐部排练节目;每周二、四、六、日,向西往山脚下走10分钟,到社区休闲文化广场跳排舞或健身。
江兰香老人是当地有名的渔家女俱乐部的成员。渔家女俱乐部成立,她是第一批23名成员之一,现在俱乐部会员达128人,她是年龄最大、但是出勤率最高的一位。“这些年,渔家女俱乐部的女子舞龙队舞红了全县,舞到了杭州,还连续两届参加了福建湄州岛妈祖诞辰纪念活动,我都没落下。”老人自豪地说。
2010年,坎门社区新建了休闲文化广场。江兰香老人很快又学会了排舞,人群中,她踩着激越的舞曲,转身、踢踏毫不迟滞,“文体活动让我变得年轻、快乐,生活很有意思!”老人一边说,一边摆出舞蹈的姿态,仿佛才60岁的人。
1998年的和平居,新闻不断。
这一年的“三八”妇女节,玉环县至今唯一的渔家女俱乐部成立,23名成员为清一色的渔家婆婆、媳妇和姑娘。这一年,江兰香老人近70岁;而擅长群众文体活动的曾焕祥退休回到老家,成为俱乐部的教练。他也是俱乐部至今唯一的男性。
“居委会的动机其实很简单,当时计划生育工作很难做,需要一支宣传队。加上坎门社区是渔区,男人一出海,女人在家没事干,慢慢迷上打牌,邻里是非、矛盾也特别多。”于是居委会干部找到曾焕祥,“组织些文体活动,让她们的生活充实些。”
曾焕祥出生在当地的舞龙世家,为了不让这门传统民间艺术失传,他决定在渔家女俱乐部组建一支女子舞龙队,传承舞龙技艺。
这在当时的渔区,不啻是平地起风浪。“当时渔区群众思想还很保守、封建,女子是不准上渔船的,更别说舞龙这种被奉作祭祀的活动。”
那一年适逢大旱缺水,有不少群众更加相信是女子舞龙触怒了上天引来了惩罚。于是,女子舞龙队几近解散,媳妇们被丈夫赶回家,姑娘被父亲狠狠责骂。
江兰香老人留了下来,她和曾焕祥、居委会干部一起,挨家挨户上门去做思想工作,把舞龙队员一个一个请回来。就在渔家女们顶着巨大的压力排练出第一段鱼龙灯舞时,老天下了一场及时雨,将指责和谩骂冲刷了下去。
这一年,台州市举办首届民间文化艺术节,女子舞龙队代表玉环县参演,载誉而归,一演成名。2002年,美国斯科拉电视台专题转播了这条奇异的“中国女子龙”。2005年和2010年,福建省文化厅两度特邀她们参加湄州岛妈祖文化交流活动。2007年,台州市将这支舞龙队命名为第一批民俗民间文艺特色队伍。
江兰香老人至今记得2005年的湄州岛之行,“当时有18支表演队参加开幕式,但主办方仅安排我们上台表演了‘鳌鱼灯舞’。好多外国记者围着我们拍照,并不停地对着我们竖起大拇指。”
鼓乐“喊海”展风采
舞龙最吃力的是舞龙头档,因为“龙头档”不但要把龙头舞得神龙活现,还要顾及首尾的协调性;“龙二档”、“龙中档”要不停地翻跳、会串、闪挪、腾跃,龙尾则要灵活扫摆和翻卷。“每次排练之后,大家都累得大气直喘,腰酸背痛,吃饭时连握筷子的劲都没了。”舞龙头档者说。
而在这10年间,女子舞龙队的规模在迅速扩大,从刚组建时的一条鱼龙,增加到8条。龙的队伍里,增加了虾、贝壳等更多的海中水族。
这10年间,渔家女俱乐部的文化节目也越来越丰富,除了舞龙表演排练,平时还组织太极拳、木兰扇、扭秧歌、健身舞等群众文体项目,吸引越来越多的渔家女离开牌桌,汇聚到俱乐部,会员增到128名,有时参加活动人数达到三四百之多。
玉环鱼龙灯是随闽籍渔民迁徙而传入的,至今已有380多年历史。现今的鱼龙灯是以后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坎门渔家女俱乐部的鱼龙灯队便是传承发展了这一民俗文化。她们在传统“鱼龙灯”程式上融入了女性特有的柔美舞姿,更增添了鱼龙灯的观赏性。
2008年,坎门鱼龙灯被公布为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一年,曾焕祥获得了玉环渔工号子、鱼龙灯、玉环莲花等三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渔家女俱乐部成为这些珍贵的民间舞蹈、民间曲艺发扬光大的平台。
为了省钱,她们自己动手制作道具、编织头饰、彩绘鱼龙灯。准备就绪,在欢快的音乐和锣鼓声中,“鱼龙灯”随着音乐节奏或上或下、激昂腾跃,把渔家女的豪放和淳朴表现得淋漓尽致。
2011年10月16日晚上,全省第五届“四进社区”文艺汇演在金华市中心人民广场举行,开场表演的正是坎门渔家女俱乐部的新创节目——鼓乐《喊海》。
“吔啰……吔啰……”,随着两声清悠的吆喝,28名渔家女轻快地敲响鼓点。紧接着,喊声渐起,如时疾时徐的海风。鼓点随之变幻,时而疏落似轻波,时而密集如急流,时而磅礴如骇浪。渔民出海、作业、丰收的喜悦、豪迈之情像澎湃的潮水无边漫涌。现场观众的激情被渔家女的精彩表演点燃。
挤在后台的江兰香觉得很自豪。表演的队伍中,有她的大儿媳,有一对母女,有幼儿园老师,有公司白领……“是共同的热爱让她们聚在一起,通过表演节目,渔家女对自己的文化有了理解和归属感,所以大家喊得特别真切、特别深情,也特别有感染力。”坎门街道宣传委员冯涵丰说。
今年6月10日下午,玉环县第六届邻居节暨第四届坎门“海韵渔情”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结束后,由坎门渔家女俱乐部带来的《喊海》拉开了文艺演出的序幕。
在坎门,渔家女俱乐部成为重要的文艺阵地,每年演出二三十场。“迎接党的十八大文艺大汇演、庆祝建党文艺走街、歌舞聚会闹元宵……现在哪一场大型文艺活动,不是咱渔家妇女唱主角?”每场演出中,江兰香老人还是尽职的道具与服饰管理员。
民俗文化显示和谐力量
2010年,坎门社区投入300多万元,在钓艚海边建起48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渔家女俱乐部不再是江兰香唯一的去处。
渔家女俱乐部刚成立时,居委会提供了一间50多平方米的平房,作为活动和排练的场地。2002年坎门社区成立,将这里修缮齐整。这些年来,江兰香已习惯每天晚上来到这里,姑婆妯娌们聚在一起,排练,学舞,聊家常,气氛特别和谐、快乐。
“舞龙,手要上下左右舞动,脚要快速、跳跃行走,全身在地上翻滚,而且,十几个人一起舞动,特别讲求配合与和谐。民俗文化中有一种和谐的力量,给大家带来快乐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快乐。”俱乐部主任张细英说,队员们对于舞龙队有着深厚的感情,只要一有演出任务,大家会把家事都放下,全身心投入到排练中。
在这里,江兰香欣喜地看到,很多邻里纠纷和矛盾在歌舞中消解。“潘阿姨和张阿姨以前为水沟纠纷成了冤家,多年没有说话,后来一起排演节目,现在成了歌舞好搭档。”
在这里,江兰香还亲眼见证了因为肥胖几近瘫倒的陈美兰成功减肥,“现在就是上山爬岭走两三个小时的路都不会吃力。”
俱乐部的房子容不下日益增多的人,于是休闲文化广场一建成,俱乐部的会员们就涌向这里。每天晚上,当音乐响起,广场对面金鼎小区和附近村居的群众就渐渐聚拢来,跟在她们的后面跳起来。男人们先是看着,接着也参与进来了,还有当地的新坎门人。
社区有了新的打算,坎门社区党委书记许火云告诉村民,新一年,在东街居和西街居,都将建起500平方米的健身场地,渔家女俱乐部也将有个室内排练场。
渔家女俱乐部还在发展,关于她们的故事也在延续……□
(本文照片由施荣华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