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析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2周的临床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2%,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脑苷肌肽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治疗,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苷肌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死亡率高的“四高”特点,中老年人为该病的高发人群,该病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三大杀手之一[1]。相关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剧,我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3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经头颅MRI和CT检查结果确诊,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在对照组的100例患者中,58例为男性,42例为女性,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为(63.5±10.4)岁,其中20例为脑栓塞,30例为脑血栓形成,50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而在观察组的100例患者中,55例为男性,45例为女性,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为(62.4±10.1)岁,其中22例为脑栓塞,35例为脑血栓形成,43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不含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临床上主要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即运用4.0g吡拉西坦+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1个疗程为14d。而观察组则运用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运用6~10mL脑苷肌肽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1个疗程为14d。对于合并脑水肿患者,再运用甘露醇联合治疗。治疗期间,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关注,一旦发现问题,立刻上报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尽量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
1.3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上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时,主要依据以下2个标准:(1)有效:①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恢复肢体运动和语言能力,生命体征恢复;②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行动能力恢复,可以独立行走,肌力较治疗前恢复到Ⅲ级以上;③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肌力较治疗前恢复到Ⅱ级以上,语言能力有所恢复;(2)无效。临床症状没有出现任何变化,甚至病情加重。
1.4統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经过2周的临床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2%,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讨论
近年来,由于我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该病的临床治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随着医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临床上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认识也上升到一个新阶段,患者发病后,脑细胞在缺氧缺血的情况下坏死,释放出大量的兴奋性氨基酸,加重了血管水肿和细胞毒性,使缺氧更加严重,从而导致细胞死亡[2]。临床上在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使微循环得以改善、恢复缺血区血液的正常供应,从而达到阻断脑梗死的目的。神经节苷脂GM1作为一种哺乳类细胞,具有保护脑神经的作用,可以促进脑部神经系统的再生和发育,给神经元的生长、分化提供营养支持,促进肌肉神经突触接触恢复,穿透血脑屏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脑水肿的发生率[3]。脑苷肌肽注射液是含有氨基酸、多肽以及神经节苷脂的一种复合剂,在脑部疾患、脑卒中、脑部神经损伤以及脑损伤的临床治疗上被得到广泛运用。多种神经节苷脂是该药物的一个主要成分,在促进神经元萌发突起、神经细胞识别、促进细胞繁殖以及信息传递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肽可以穿透血脑屏障,给予神经细胞营养支持,对神经细胞膜的通道进行调节,促进和激活神经细胞合成蛋白质,为神经代谢补充相应地营养物质,从而充分发挥促进脑部神经新陈代谢的作用[4]。氨基酸是酶、脑内合成激素等重要生物活性物质最主要的原料,可以为中枢神经传递信息,在脑部神经细胞的活动中,起到直接参与的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2%,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小,治疗效果显著。由此可见,临床上运用脑苷肌肽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治疗,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冬梅.王默力.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添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2,10(2):190-191.
[2]李昭杰.周东.舒航.单唾液酸四己糖酸神经节苷脂对急性颅脑损伤应用价值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21(7):417-418.
[3]郑永玲.胡长林.神经节苷脂GM1阻抑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再灌注损害实验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10(3):129-133.
[4]张庆丰.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缺血性的近期疗效观察[B].中国医药指南,2014,24(12):125-126.
关键词:脑苷肌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死亡率高的“四高”特点,中老年人为该病的高发人群,该病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三大杀手之一[1]。相关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剧,我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3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经头颅MRI和CT检查结果确诊,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在对照组的100例患者中,58例为男性,42例为女性,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为(63.5±10.4)岁,其中20例为脑栓塞,30例为脑血栓形成,50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而在观察组的100例患者中,55例为男性,45例为女性,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为(62.4±10.1)岁,其中22例为脑栓塞,35例为脑血栓形成,43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不含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临床上主要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即运用4.0g吡拉西坦+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1个疗程为14d。而观察组则运用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运用6~10mL脑苷肌肽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1个疗程为14d。对于合并脑水肿患者,再运用甘露醇联合治疗。治疗期间,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关注,一旦发现问题,立刻上报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尽量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
1.3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上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时,主要依据以下2个标准:(1)有效:①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恢复肢体运动和语言能力,生命体征恢复;②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行动能力恢复,可以独立行走,肌力较治疗前恢复到Ⅲ级以上;③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肌力较治疗前恢复到Ⅱ级以上,语言能力有所恢复;(2)无效。临床症状没有出现任何变化,甚至病情加重。
1.4統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经过2周的临床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2%,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讨论
近年来,由于我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该病的临床治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随着医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临床上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认识也上升到一个新阶段,患者发病后,脑细胞在缺氧缺血的情况下坏死,释放出大量的兴奋性氨基酸,加重了血管水肿和细胞毒性,使缺氧更加严重,从而导致细胞死亡[2]。临床上在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使微循环得以改善、恢复缺血区血液的正常供应,从而达到阻断脑梗死的目的。神经节苷脂GM1作为一种哺乳类细胞,具有保护脑神经的作用,可以促进脑部神经系统的再生和发育,给神经元的生长、分化提供营养支持,促进肌肉神经突触接触恢复,穿透血脑屏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脑水肿的发生率[3]。脑苷肌肽注射液是含有氨基酸、多肽以及神经节苷脂的一种复合剂,在脑部疾患、脑卒中、脑部神经损伤以及脑损伤的临床治疗上被得到广泛运用。多种神经节苷脂是该药物的一个主要成分,在促进神经元萌发突起、神经细胞识别、促进细胞繁殖以及信息传递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肽可以穿透血脑屏障,给予神经细胞营养支持,对神经细胞膜的通道进行调节,促进和激活神经细胞合成蛋白质,为神经代谢补充相应地营养物质,从而充分发挥促进脑部神经新陈代谢的作用[4]。氨基酸是酶、脑内合成激素等重要生物活性物质最主要的原料,可以为中枢神经传递信息,在脑部神经细胞的活动中,起到直接参与的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2%,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小,治疗效果显著。由此可见,临床上运用脑苷肌肽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治疗,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冬梅.王默力.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添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2,10(2):190-191.
[2]李昭杰.周东.舒航.单唾液酸四己糖酸神经节苷脂对急性颅脑损伤应用价值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21(7):417-418.
[3]郑永玲.胡长林.神经节苷脂GM1阻抑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再灌注损害实验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10(3):129-133.
[4]张庆丰.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缺血性的近期疗效观察[B].中国医药指南,2014,24(1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