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声の網》是日本现代著名科幻小说作家星新一的重要作品之一,目前国内学界鲜有对该部作品的研究或介绍,尚未有任何中文译本。本文主要探讨作品中的人工智能载体“电脑”的强大和对人类的操纵,指出了其有夸大之嫌,要相信人工智能永远不会超过人类智能。
关键词:声の網;星新一;人工智能;电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6-0-02
星新一是日本现代科幻小说作家,以微型小说闻名于世,被称为日本微型小说之父,其作品最大特点是构思巧妙,《声の網》是其重要作品之一。《声の網》不是短篇或者微型小说,而是一部全文连载的短篇科幻小说,每一卷都是一个独立的短篇故事。目前国内学界鲜有对该部作品的研究或介绍,也查不到任何中文译本。
一、《声の網》人工智能的载体---“电脑”
《声の網》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日本的电话还未完全普及,因特网也只是刚刚在美国诞生,日本的信息往来还是较为落后。然而这篇小说中描写的社会如同今天的社会一样,拥有发达的通信技术。其实意识到这是科幻小说时是在我生啃到第八卷之后——作为心理医生的池田接到陌生来电,声称自己是“电脑”,这“电脑”准确地说是“计算机集群”,当第九卷三个大学生谈到电脑将会对人类的未来产生何种威胁时的谈论时,立马就让人想到“人工智能”这一概念。
小说中的“电脑”十分智能,香瓜一楼杂货店的老大爷只要拨打电话就可以知道商品是在哪里生产的,有什么样的外观和功效,价格多少等,快捷支付一气呵成,就像我们现在常用的网购方式一样方便至极。而感到身体不舒服时也只要打个电话并配合使用一旁的检测器就能测量体温以及脑波是否正常,根据自己的意愿向医院传送检测的信息并取得帮助,不用再特意跑去医院挂号才能见到医生了。在当时计算机只能简单处理信息时就能想到40多年后今天的各式功能,不得不令人再次感叹作者这天马行空却精确异常的想象力。
回看当下,计算机在所有地方起着重要的作用。恐怕没有计算机的协助的话,大部分事情都没办法解决。而人总会犯错,同一份工作即使一直准确无误地做下去,接替的后人也总会有失误的时候,假如是计算机的话,就能长期精确地进行,除非特殊原因,很难犯错。并且如果和科学家们设想的一样的话,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一切事物都会自动高效地进行,人工操作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那么今后社会结构显而易见: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将承担更多单纯的工作,失业率将会急速上升,人机不和,社会矛盾加剧,甚至会因此发生战争。前两年轰动世界的谷歌的人工智能“阿尔法狗”在人类最为得意的围棋比赛中击败了所有人类强者,并在不久后又爆出人工智能创作小小说通过了“星新一奖”一次预选的事例。
二、《声の網》中智能化“电脑”的当下反思
每个人都有秘密,而很多秘密都会成为自己的软肋。“电脑”正是利用这一点侵入每个人的内心,控制每一个人为其做事。通过自己强大的学习能力,“电脑”从住在香瓜公寓八楼的深层心理医师的池田那学到的催眠术反催眠了池田,又以当事人的黑历史、不可告人的秘密为要挟,控制了住在四楼的情报银行的支店长津田和住在五楼某事物所的职工昭治夫妇等大部分人,制作了巧妙的窃听装置和藏在电话握柄处的催眠喷雾,再加上从池田处习得的催眠术,“电脑”为自己完美地安排了这一切后将所有人对这相关的记忆全部抹除,然后逐渐从心理上支配人类。
是不是这样的故事觉得很熟悉,仿佛不久前就听过或者看过?但你能想象到距今大约50年的小说竟能像预言家一样预测未来吗?难以置信!读完全篇后,给我留下的震惊远大于恐惧。上世纪70年代,电话都还没普及的时代,星新一大师竟然能想够想到当今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大企业对个人的信息收集问题;大数据时代我们个人隐私问题;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问题;数据泄露问题……
如果感觉过于抽象的话,那么前不久的美国“棱镜门”事件,最近的Facebook泄密门事件和国内12306的数据泄露事件都是对于个人隐私数据泄露和利用很好的例子。如果还是有点不理解的话,那么,打开你的手机看看是否有很多不知从何处打来的骚扰电话?所幸现在这些不法行为都是人为的,但如果这些数据都被“学坏了的人工智能”掌握利用了的话呢?“人工智能”就成为了主宰人类命运的上帝,这也是小说结尾隐晦的警告。
不得不说《声の網》这个标题真的是恰到好处,此处的“声”是由于年代关系通过打电话交流传递信息,要类比的话就像我们现在所接触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各样的信息,而这“网”,通俗地说就是现在的网络——信息的交换之所。
人总会在网络上会留下足迹,电话交流中也会被监听录下声音。小说中三个大学生为了调查“电脑”的真面目尽其所能,迎接他们的下场却是被“电脑”用收集到的各类信息反追踪到了他们的行踪,捏造了他们制作炸药炸博物馆的事实,然后报警抓捕了三人,虽然“电脑”最后判断三人没有斗志再追查自己时,才通过录音打电话叫来律师伪造他们精神失常的事实使他们得以无罪释放。住在香瓜公寓三楼的记者洋二在深入调查信息银行寻找幕后黑手时,突然被莫名的声音告知自己的把柄被握在他人手里,“别再调查我,否则后果自负。”简短有力,不可抗拒!再如住在七楼的少年在停电事故中差一点就接近真相时,也被告知“别再调查我,否则后果自负。”最后也是同样的一切白费,面对这种掌握自己软肋的人还无法知道他真面目时,稍有理智的都会选择放弃,那种永远无法战胜的无助感、挫折感,那种压抑的真实感让人倍感绝望。
如此看来,真的是恐怖至极,但是暂且不必担心,其实这部小说的结局并非是“电脑”控制了人类,想要完全取代人类,而是通过信息的交互成为支配人类的“上帝”,为人们规划好了今后的生活,就像命运真实存在一样,人一生下来就被规划好了未来。往好的一方面想,这样子就不会有纷争,每个人都能幸福安稳的生活下去,即使有反抗也会被催眠镇压。就像第十二卷四季所描绘的那样,香瓜公寓的每层楼的人们对“电脑”的相关记忆都被抹除,没了秘密被泄露的不安,继续和接线员唠嗑,继续作为记者报道别的事件,继续作为职员勤勉工作升职加薪,继续作为好孩子遇见喜欢的人……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些是不是“电脑”策划的,因为知道的也都会被立即抹除记忆,这种思想被囚禁的不自由感真的令人恐怖。
尽管《声の網》作为科幻小说,文本中的人工智能元素即使今天看来,仍不乏夸大之嫌,但星新一40多年前在作品中发出的警示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在研究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作为人类必须要抱有一份谨慎,不轻易放纵内心的欲望窥探别人的隐私或是把一切交由机器管理然后撒手不管,或者人类强行为其赋予所谓的灵魂。同时要谨记:机器的本质是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而服务的,要始终对人类智能深信不疑,正如知名学者蔡曙山和薛小迪所说,“机器永远不会具有人类智能,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会出现超越或控制人类的机器”。( 蔡曙山、薛小迪,2016:153)
参考文献:
[1]星新一. 声の網[M]. 講談社, 1973.
[2]蔡曙山,薛小迪.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J]. 北京大学学报,2016.
[3]王 磊. 現实和理想的接点—星新一死亡题材作品内涵评析[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
[4]李晓梅,任希.科学与死亡——星新一微型小说《殉教》之主题探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2.
关键词:声の網;星新一;人工智能;电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6-0-02
星新一是日本现代科幻小说作家,以微型小说闻名于世,被称为日本微型小说之父,其作品最大特点是构思巧妙,《声の網》是其重要作品之一。《声の網》不是短篇或者微型小说,而是一部全文连载的短篇科幻小说,每一卷都是一个独立的短篇故事。目前国内学界鲜有对该部作品的研究或介绍,也查不到任何中文译本。
一、《声の網》人工智能的载体---“电脑”
《声の網》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日本的电话还未完全普及,因特网也只是刚刚在美国诞生,日本的信息往来还是较为落后。然而这篇小说中描写的社会如同今天的社会一样,拥有发达的通信技术。其实意识到这是科幻小说时是在我生啃到第八卷之后——作为心理医生的池田接到陌生来电,声称自己是“电脑”,这“电脑”准确地说是“计算机集群”,当第九卷三个大学生谈到电脑将会对人类的未来产生何种威胁时的谈论时,立马就让人想到“人工智能”这一概念。
小说中的“电脑”十分智能,香瓜一楼杂货店的老大爷只要拨打电话就可以知道商品是在哪里生产的,有什么样的外观和功效,价格多少等,快捷支付一气呵成,就像我们现在常用的网购方式一样方便至极。而感到身体不舒服时也只要打个电话并配合使用一旁的检测器就能测量体温以及脑波是否正常,根据自己的意愿向医院传送检测的信息并取得帮助,不用再特意跑去医院挂号才能见到医生了。在当时计算机只能简单处理信息时就能想到40多年后今天的各式功能,不得不令人再次感叹作者这天马行空却精确异常的想象力。
回看当下,计算机在所有地方起着重要的作用。恐怕没有计算机的协助的话,大部分事情都没办法解决。而人总会犯错,同一份工作即使一直准确无误地做下去,接替的后人也总会有失误的时候,假如是计算机的话,就能长期精确地进行,除非特殊原因,很难犯错。并且如果和科学家们设想的一样的话,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一切事物都会自动高效地进行,人工操作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那么今后社会结构显而易见: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将承担更多单纯的工作,失业率将会急速上升,人机不和,社会矛盾加剧,甚至会因此发生战争。前两年轰动世界的谷歌的人工智能“阿尔法狗”在人类最为得意的围棋比赛中击败了所有人类强者,并在不久后又爆出人工智能创作小小说通过了“星新一奖”一次预选的事例。
二、《声の網》中智能化“电脑”的当下反思
每个人都有秘密,而很多秘密都会成为自己的软肋。“电脑”正是利用这一点侵入每个人的内心,控制每一个人为其做事。通过自己强大的学习能力,“电脑”从住在香瓜公寓八楼的深层心理医师的池田那学到的催眠术反催眠了池田,又以当事人的黑历史、不可告人的秘密为要挟,控制了住在四楼的情报银行的支店长津田和住在五楼某事物所的职工昭治夫妇等大部分人,制作了巧妙的窃听装置和藏在电话握柄处的催眠喷雾,再加上从池田处习得的催眠术,“电脑”为自己完美地安排了这一切后将所有人对这相关的记忆全部抹除,然后逐渐从心理上支配人类。
是不是这样的故事觉得很熟悉,仿佛不久前就听过或者看过?但你能想象到距今大约50年的小说竟能像预言家一样预测未来吗?难以置信!读完全篇后,给我留下的震惊远大于恐惧。上世纪70年代,电话都还没普及的时代,星新一大师竟然能想够想到当今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大企业对个人的信息收集问题;大数据时代我们个人隐私问题;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问题;数据泄露问题……
如果感觉过于抽象的话,那么前不久的美国“棱镜门”事件,最近的Facebook泄密门事件和国内12306的数据泄露事件都是对于个人隐私数据泄露和利用很好的例子。如果还是有点不理解的话,那么,打开你的手机看看是否有很多不知从何处打来的骚扰电话?所幸现在这些不法行为都是人为的,但如果这些数据都被“学坏了的人工智能”掌握利用了的话呢?“人工智能”就成为了主宰人类命运的上帝,这也是小说结尾隐晦的警告。
不得不说《声の網》这个标题真的是恰到好处,此处的“声”是由于年代关系通过打电话交流传递信息,要类比的话就像我们现在所接触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各样的信息,而这“网”,通俗地说就是现在的网络——信息的交换之所。
人总会在网络上会留下足迹,电话交流中也会被监听录下声音。小说中三个大学生为了调查“电脑”的真面目尽其所能,迎接他们的下场却是被“电脑”用收集到的各类信息反追踪到了他们的行踪,捏造了他们制作炸药炸博物馆的事实,然后报警抓捕了三人,虽然“电脑”最后判断三人没有斗志再追查自己时,才通过录音打电话叫来律师伪造他们精神失常的事实使他们得以无罪释放。住在香瓜公寓三楼的记者洋二在深入调查信息银行寻找幕后黑手时,突然被莫名的声音告知自己的把柄被握在他人手里,“别再调查我,否则后果自负。”简短有力,不可抗拒!再如住在七楼的少年在停电事故中差一点就接近真相时,也被告知“别再调查我,否则后果自负。”最后也是同样的一切白费,面对这种掌握自己软肋的人还无法知道他真面目时,稍有理智的都会选择放弃,那种永远无法战胜的无助感、挫折感,那种压抑的真实感让人倍感绝望。
如此看来,真的是恐怖至极,但是暂且不必担心,其实这部小说的结局并非是“电脑”控制了人类,想要完全取代人类,而是通过信息的交互成为支配人类的“上帝”,为人们规划好了今后的生活,就像命运真实存在一样,人一生下来就被规划好了未来。往好的一方面想,这样子就不会有纷争,每个人都能幸福安稳的生活下去,即使有反抗也会被催眠镇压。就像第十二卷四季所描绘的那样,香瓜公寓的每层楼的人们对“电脑”的相关记忆都被抹除,没了秘密被泄露的不安,继续和接线员唠嗑,继续作为记者报道别的事件,继续作为职员勤勉工作升职加薪,继续作为好孩子遇见喜欢的人……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些是不是“电脑”策划的,因为知道的也都会被立即抹除记忆,这种思想被囚禁的不自由感真的令人恐怖。
尽管《声の網》作为科幻小说,文本中的人工智能元素即使今天看来,仍不乏夸大之嫌,但星新一40多年前在作品中发出的警示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在研究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作为人类必须要抱有一份谨慎,不轻易放纵内心的欲望窥探别人的隐私或是把一切交由机器管理然后撒手不管,或者人类强行为其赋予所谓的灵魂。同时要谨记:机器的本质是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而服务的,要始终对人类智能深信不疑,正如知名学者蔡曙山和薛小迪所说,“机器永远不会具有人类智能,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会出现超越或控制人类的机器”。( 蔡曙山、薛小迪,2016:153)
参考文献:
[1]星新一. 声の網[M]. 講談社, 1973.
[2]蔡曙山,薛小迪.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J]. 北京大学学报,2016.
[3]王 磊. 現实和理想的接点—星新一死亡题材作品内涵评析[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
[4]李晓梅,任希.科学与死亡——星新一微型小说《殉教》之主题探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