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逐步落实,教师队伍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但是基层教师队伍建设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教育的全面发展,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亟待解决。
关键词:教师队伍;现状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059-02
对于教育,我们常说到的一句话就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先”。教育关系着民族的素质,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更是寄托着千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促进县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基层教师队伍建设,对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对于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然就当前基层教师队伍现状分析总体而言,应该说教师的主体、主流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基层教师队伍整体状况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不少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水平、职业道德与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有所差距。例如:一些教师认为自己教龄长、资格老而疏于学习;一些教师渴望外出交流学习,但又苦于没有机会;一些教师觉得工资待遇低,则把精力放在有偿家教或是经商上,甚至放在牌桌上。
2.师资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相对而言,县城城区教师较充足,农村特别是边远乡镇教师队伍薄弱的现象仍很严重。目前,教师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以当地一所学校为例,全校教职工162人,其中专职教师50岁以上30人,35~40岁48人,35岁以下仅21人,只占到13%;学科缺员现象也较为严重,尤其是体艺、地生、劳技等学科教师缺乏,导致学校无法按规定开全开足课程。
3.教师管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后,教师管理体系基本理顺,但有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不够彻底到位。例如:教师在编不在岗现象仍存在,影响了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些学校执行力不强,岗位考核流于形式,管理上不敢动真碰硬;随着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教师岗位考核的内容、方式、方法等面临新的考问。因此迫切需要巩固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成果,继续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以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而就如何加强基层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建设
一是要正确引导,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继续推广师德教育讲座,提高讲座规格,丰富讲座内涵,健康教师心灵,纯洁教师行为。二是要加强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發展,知识更新也不断加快,要经常性的为教师提供专业知识培训及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通过培训交流,使教师由“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促使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克服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高原现象”,同时也促使一些年轻教师在岗位上创造出更好的成绩。三是树立典型,构建骨干教师网络。通过组织一些竞赛活动,让一些有能力、有实力的教师脱颖而出,构建骨干教师网络。通过骨干教师的典型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二、要切实加大师资队伍结构调整的力度
一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要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师的生活待遇,改善工作环境;要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教学点多等特点,保证教学编制的基本要求;要建立向农村流动的教师调节制度,引导和鼓励具有相应教师资格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要严格把关农村教师进城“逢进必考”的制度,以此来确保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二是增加招聘年轻及术课教师指标。面向社会招聘大专及以上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缓解教师老龄化的问题(民转公教师将出现退休高潮),同时有规划地招聘一些体艺、地生、劳技等专业的毕业生。
三、要切实完善教师队伍的管理制度
一是要进一步改革教师评价机制,促进教师持续成长。要及时、科学地建立教师成长发展档案,做到实事求是,打破对教师评价走走过场的局面。同时为推进教师全员聘用制度的改革和深入实施,绩效挂钩的岗位机制的探索与构建提供第一手可行的依据。二是要依法实施教师职务制度。学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核定的结构比例内,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师职务岗位,加强聘后管理和履职考核,实现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任的统一。
四、要切实提高教育事业管理水平
一是明晰权责。要明确县级、局级和校级领导的职责、权限,理顺相应级别的事权、人权和财权,处理好宏观与微观、党与行政、行政与教学、规范与效率的关系,使职责与权限相平衡、相匹配。二是着力规范。在县域教育中,教学行为、学校管理和行政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够规范的地方,着力规范,就是要消除和纠正这些不规范。在教育行政管理中,要注意各项制度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督导教学行为、办学行为、学校管理和行政管理行为的规范化。同时,要注意研究、观察和分析,将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加以总结,形成新的标准和规范,做到规范而不僵化。三是有效激励。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健全激励机制。激励的另一半是约束。激励是前提,在激励前提下来谈约束,不能陷入“鸡生蛋、蛋生鸡”的泥潭。激励与约束是不能用“奖惩”来代替的,其内涵远比“奖惩”丰富,其理念也比“奖惩”先进、文明。
关键词:教师队伍;现状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059-02
对于教育,我们常说到的一句话就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先”。教育关系着民族的素质,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更是寄托着千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促进县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基层教师队伍建设,对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对于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然就当前基层教师队伍现状分析总体而言,应该说教师的主体、主流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基层教师队伍整体状况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不少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水平、职业道德与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有所差距。例如:一些教师认为自己教龄长、资格老而疏于学习;一些教师渴望外出交流学习,但又苦于没有机会;一些教师觉得工资待遇低,则把精力放在有偿家教或是经商上,甚至放在牌桌上。
2.师资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相对而言,县城城区教师较充足,农村特别是边远乡镇教师队伍薄弱的现象仍很严重。目前,教师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以当地一所学校为例,全校教职工162人,其中专职教师50岁以上30人,35~40岁48人,35岁以下仅21人,只占到13%;学科缺员现象也较为严重,尤其是体艺、地生、劳技等学科教师缺乏,导致学校无法按规定开全开足课程。
3.教师管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后,教师管理体系基本理顺,但有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不够彻底到位。例如:教师在编不在岗现象仍存在,影响了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些学校执行力不强,岗位考核流于形式,管理上不敢动真碰硬;随着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教师岗位考核的内容、方式、方法等面临新的考问。因此迫切需要巩固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成果,继续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以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而就如何加强基层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建设
一是要正确引导,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继续推广师德教育讲座,提高讲座规格,丰富讲座内涵,健康教师心灵,纯洁教师行为。二是要加强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發展,知识更新也不断加快,要经常性的为教师提供专业知识培训及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通过培训交流,使教师由“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促使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克服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高原现象”,同时也促使一些年轻教师在岗位上创造出更好的成绩。三是树立典型,构建骨干教师网络。通过组织一些竞赛活动,让一些有能力、有实力的教师脱颖而出,构建骨干教师网络。通过骨干教师的典型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二、要切实加大师资队伍结构调整的力度
一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要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师的生活待遇,改善工作环境;要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教学点多等特点,保证教学编制的基本要求;要建立向农村流动的教师调节制度,引导和鼓励具有相应教师资格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要严格把关农村教师进城“逢进必考”的制度,以此来确保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二是增加招聘年轻及术课教师指标。面向社会招聘大专及以上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缓解教师老龄化的问题(民转公教师将出现退休高潮),同时有规划地招聘一些体艺、地生、劳技等专业的毕业生。
三、要切实完善教师队伍的管理制度
一是要进一步改革教师评价机制,促进教师持续成长。要及时、科学地建立教师成长发展档案,做到实事求是,打破对教师评价走走过场的局面。同时为推进教师全员聘用制度的改革和深入实施,绩效挂钩的岗位机制的探索与构建提供第一手可行的依据。二是要依法实施教师职务制度。学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核定的结构比例内,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师职务岗位,加强聘后管理和履职考核,实现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任的统一。
四、要切实提高教育事业管理水平
一是明晰权责。要明确县级、局级和校级领导的职责、权限,理顺相应级别的事权、人权和财权,处理好宏观与微观、党与行政、行政与教学、规范与效率的关系,使职责与权限相平衡、相匹配。二是着力规范。在县域教育中,教学行为、学校管理和行政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够规范的地方,着力规范,就是要消除和纠正这些不规范。在教育行政管理中,要注意各项制度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督导教学行为、办学行为、学校管理和行政管理行为的规范化。同时,要注意研究、观察和分析,将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加以总结,形成新的标准和规范,做到规范而不僵化。三是有效激励。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健全激励机制。激励的另一半是约束。激励是前提,在激励前提下来谈约束,不能陷入“鸡生蛋、蛋生鸡”的泥潭。激励与约束是不能用“奖惩”来代替的,其内涵远比“奖惩”丰富,其理念也比“奖惩”先进、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