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三线”的朋友

来源 :湖南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li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个“三线”的朋友



新建

坐在长沙黄花机场宽敞明亮的候机厅里,突然之间,想起新建,想到他这辈子不会再坐飞机了,也不需要坐飞机了。

一九七○年,我们在“三线”,修铁路,湘黔线,有飞机在头上飞过,他对我说:“哪一天,我们也会坐飞机,在这天上飞过吧!”

我笑道:“天晓得!”我是不敢这样想,不会如此奢望的。

从那时,到现在,半个世纪过去了。

其他文献
做九不做十 妈妈叫我睡锅门口。逗留了六七个小时,我们的回程被大雪阻断,这里又只有一张床,因此,我得睡锅门口。我先提出来睡车上。“要是你不开空调就去车上睡。”她指望油箱里的那点油明天能载我们去最近的加油站,并且深知我怕冷的底细。她翻箱倒柜找出一个铜
期刊
父亲书 父亲不是名人,我也不是名人,我与父亲的信件,自然是没有收藏价值的。但父亲写给我的信,于我却是无价之宝。一我在高中毕业以前,是无须与父亲通信的。尽管很小的时候,就去了城里上学。说是城里,其实不过距家十华里的集镇,现在倒是被当地奉为清末古镇,
期刊
怜父帖 说说我的父亲吧。我认为他度过了不那么好的大半生,也许是绝大半生。他已七十六岁。对他来说,这个寿数已属意外。大约二十年前,他得了癌,我还记得那癌的名字,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癌。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听说这个名字后,我查了下资料,资料显示绝
期刊
神秘之地 方坞鸟声方坞是枫林最大的山坞,有山田六十余亩。二十年前,方坞住着七八户山民,以种山为生。山是矮山,油茶树遍野。种山谋食太难太辛劳,山民外迁三里,在白山底找荒地建房。方坞成了一個荒芜的山坞。进方坞的砂石路,长满了荒草灌木。四年前,方坞的其
期刊
一点一滴在苍穹 一点一滴在苍穹以前,我不吃肉。马尔克斯说: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得住的日子。回头看走过的路,有的人有的事早已忘记,如果不是有人提及或者其他事物引发记忆,不由得怀疑是否有这么一个人,这么一桩事。我曾经不吃肉,这在一定程度
期刊
祭忆帖 勋姐,今夜的月光有些惨烈,天冷得像冰刀出鞘,骨缝隐隐地疼,我从未感觉到冬夜的月,能这样地把人剃得无处安放,此刻我想到了你。我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一个培养作家的地方。你不知道作家是干什么的,也不懂什么是文学,你甚至连汉字都不大认识,虽然你是
期刊
泥土入房 一缕缕的烟雾,仿佛从山里长出来的,慢慢升腾,继而蔓延开来,如凌波仙子在山顶微步。晨曦纤纤袅袅伸入密密的树林,切割明暗。鸟儿伸了个懒腰,巡睃完四围,便啾啾几声。山塘翠微流水,爬过缺口,铺一涧银光通向山下的村庄。石蛙时而一声脆脆的鸣叫,时而
期刊
告 别 一从十七岁开始,往后四年,我有过一段非常糟糕的独居生活。那时还没有辛一南姐弟俩这两位朋友。在我租住的房间里,衣服散的团的,没有清洗过,随意扔在屋子的每一个角落。沙发上没有可以落座的地方,坏了的电吹风,一根弯弯绕绕的插线板,打开的过了期的塑
期刊
借读一年 一借读从九月开始。铭扬进入高三,我们也开始陪读生活,租在民中巷九十七号三楼。三楼房子正对学校操场,二室一厅一厨一卫,对于租房来说不算小,孩子住一间,父母陪读住一间,还可以做饭。像我家就是搬过来常住,一家三口,加上两只猫咪书童梅童,安装空
期刊
在一棵桃树下热泪盈眶 夜里八九点钟进入山门,车在路上绕来拐去,山里的寂静,无限延伸的前方,眼睛里笼罩过来的,除了浓浓夜色,就是莫名的忧郁,其实神农谷来过好多回了,都不明白这种惶惶无期从何而来。好在月光下的神农湾酒店及屋顶上的两头神鹿安抚了这一路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