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手工刺绣作为在中国广泛传承的民间手工艺之一,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较高的艺术成就,手工在现代社会中正面临着蜕变和再生的挑戰。文章从手工刺绣与服饰这方面入手,介绍了手工刺绣的起源与发展、手工刺绣的针法、手工刺绣在服饰中的运用原则、手工刺绣在服饰中的创新设计与运用,从而丰富了服饰的设计手法和效果,顺应了服饰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需求,同时也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我国优秀的手工刺绣工艺。
关键词:手工刺绣 服饰 创新设计 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9-0024-02
引言
中国民间手工刺绣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历经千百年的积累和沉淀,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在图形、颜色或是在针法上都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艺术形式。展现出了手工刺绣的精湛技艺,将手工刺绣运用在服饰设计中,既丰富了服饰的视觉效果,又更好地传承了民族文化,为服饰设计带来很多宝贵的灵感和财富。
一、手工刺绣的起源与发展
(一)手工刺绣的起源
从文物出土的时期可以看到最早的手工刺绣恐怕要算殷商和西周了,附着在污垢丝绸面料上的手工刺绣图案隐约可见。手工刺绣的诞生是由于丝织。在春秋时期,农业更加发达成熟了,男耕女织是这个时期最为鲜明的时代特点,大部分家庭都种植桑麻,从事纺织品事业。西汉时从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墓葬中出土的织锦来看,每纱由四或五根丝线组成,而每条丝线都有十四五丝纤维,所以,每条纱线都被54丝纤维缠绕。这种高水平的纺纱,同时也推动了染色和刺绣的发展,使其成品更加美观精致。早在原始社会的过渡时期,华夏民族的部落联盟首领举行重大庆典和祭奠典礼活动时,必须佩戴彩绘绣的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花纹上衣和有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图形的下裳等礼服,后世称为“十二章服”并形成定制。
(二)手工刺绣的发展
进入春秋时期,手工刺绣工艺逐渐变得成熟。这段时期的手工刺绣被夸大和变形。龙、凤、鸟等动物图案,形神兼备,有的穿插恰当,色彩绚丽,布局错落有致,画面极其具有韵律感。秦汉时期后,手工刺绣工艺已发展精湛。在后来出土的马王堆一号汉墓里的竹简上就明确记录了三种手工绣品,分别是信期绣、乘云绣和长寿绣。到了汉末和六朝时期,我国便进入了一个“像教弥增”的时代,兴盛绣制佛像之风。这一时期,手工刺绣的另一个特点是出现了以人物形象为图案的绣品,为后来的人物绣品开辟了先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唐宋时期,手工刺绣已发展得十分精致化。一般用来作为服饰用品的装饰,色彩绚丽,做工精美。宋代是手工刺绣发展的高峰时期,特别是在纯审美的绣画方面,后来都没有人能够超越;元代手工刺绣的观赏性和工艺虽然远不及宋代,但也继承了宋代写实的绣风。由于明代官办手工业的衰落,却促进了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手工刺绣也随之发展。清代手工刺绣多为宫廷御用的刺绣品,大部分是由宫中造办处的画师绘制纹样,经批核通过后再送到江南织造管辖的绣坊照图样绣制,绣品十分工整精美;而现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绣花机、毛织机绣、电脑数字化刺绣机等层出不穷,但是却丧失了手工刺绣的立体感与生动性。虽然机绣速度快、成本低,但是不够细致和精美,人们越来越喜好具有温度的手工刺绣,喜欢穿着有手工刺绣成分的服饰。
二、手工刺绣的针法
手工刺绣针法分为:平针绣、镂空绣、浮雕绣、珠绣、缎带绣、盘花绣、补花绣。
平针绣,也叫平针,是传统手工刺绣的最简单和最经典的绣法之一,它的特点是绣线从图案轮廓的一边起针,拉到另一侧的轮廓下落。平针绣法根据针的方向分为:竖平、横平、斜平,绣制时大多要求针脚达到平、齐、匀、顺的效果;镂土空绣,指的是一种有镂空效果的刺绣方法,也称为雕孔绣,花边刺绣,一般绣在薄棉平纹布、细纱织物上,刺绣效果的特点是可以给服装精致、透视空间的艺术效果;浮雕绣,是一种三维立体的浮雕刺绣方法,也称为雕绣,其最明显的艺术特点是三维效果,可以在绣品的底部填料,用垫绣的方法使图案立体浮出,浮雕绣相对于其他刺绣形式而言更加有立体感;珠绣是以手工刺绣的发展为基础,既时髦又时尚浪漫的欧美风格,具有优雅、深沉的东方文化和民族魅力。珠绣主要有珍珠绣和玻璃珠绣。用针穿引珍珠,玻璃珠,宝石珠,在面料上绣精美的图案。珍珠刺绣具有珠光灿烂、五彩缤纷、清晰的层次、立体的、强烈的艺术特色。其中,玻璃珠绣有全珠绣和半珠绣两种。全珠绣是在织物上绣满玻璃珠;半珠绣是在部分织物上绣玻璃珠,它和织物质地、颜色相互辉映,效果突出,具有良好的视觉艺术;缎带绣以丰富的颜色、质地和精致的缎带为原材料,通常在棉布亚麻上用一些简单的针法,绣出立体的绣品。是经过十字绣后,一个更有创意的新手工DIY刺绣。缎带绣与普通的绣法大同小异,但其效果又不同于丝线绣,缎带刺绣效果粗犷,立体感极强,适合绣毛衣、礼服、靠垫以及各种装饰画等;盘花绣是在绣制时借鉴传统盘扣的技法,把织物剪成小条盘成图案,然后用线针缝制在织物上,盘花绣可以表现出精美、浮雕般的艺术效果,经常用在礼服设计当中;补花绣,也被称为贴布绣,它的刺绣方法是用贴花布裁剪图案的要求,贴在绣花面上,也可以在贴花布和绣面之间衬棉垫等,使图案凸起而具有立体效果。贴好后用各种针法锁边。补花绣操作方法简单,其图案设计以块面为主,款式风格别致大方。
三、手工刺绣在服饰中的运用原则
(一)手工刺绣图案的象征性
手工刺绣图案运用于传统服饰中象征权利与富贵、和平与安康、宗教信仰。随着时代的发展,手工刺绣工艺也在不断的完善,其图案纹样和画面色彩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意义。例如古代皇帝的龙袍上绣出的九条龙,形态逼真,华美绚丽,象征着古代崇尚帝王“九五至尊”的威严,而且上面还绣有许多宝贵的玛瑙、珊瑚等,展现了他们高高在上的皇权。民间百姓的服饰中经常可以看到许多绣制了代表吉祥、安康和长寿的图案纹样,体现了他们对健康如意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将这一象征性手法与手工刺绣相结合,体现了传统手工刺绣的创造性思维。 (二)手工刺绣配色的考究性
传统的手工刺绣在用色上是非常考究的,根据阴阳五行的概念,将青、赤、黄、白、玄设为“正色”。正色是传统手工刺绣最主要的颜色,也多用于传统的服饰中,往往与其他颜色搭配构成多彩丰富的色系。通常手工刺绣的颜色搭配分为两种状态,其一,手工刺绣的颜色大多以红色、黄色、蓝色为主,与金色线搭配,色彩对比感强烈、配色浓厚艳丽,常用于盛大的民族节日庆典服饰当中;其二,手工刺绣色彩用同色系,浅色系进行搭配,颜色淡雅柔和,具有精致的美感,体现了温柔和含蓄的美,经常用于生活用品和服饰装扮方面。例如,旗袍上苏绣的“一抹色”,就是用同一色相的绣线,绣制而成的刺绣。使其远观柔和淡雅,而近看是一套颜色或多套的搭配效果。
(三)手工刺绣构图的完整性
民间手工艺人在创作手工刺绣图案的过程当中,无论选择哪一种元素或主题,都会保证在构图和思想上达到完整,所以民间手工刺绣的图案,虽然在外观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每一件作品都具有完整的形式,整个作品体现了一个完整的主题。而且在传统服饰的运用中,手工刺绣崇尚完整和饱满的构图,注重艺术画面其本身的情感体验。四、手工刺绣在服饰中的创新设计与运用
(一)装饰形式的创新
在传统刺绣中,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人们往往使用轻薄的面料,如丝绸织锦、细棉布等软织物,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引进新技术、新材料,追求令人震惊的视觉冲击力。各种新型纤维材料、合成材料,在色彩显现的内容上,比传统的材质更精细、更夸张、更具想象力的空间,用它们绣制的刺绣作品所包含的艺术题材和艺术效果上,更具视觉冲击力。民间手工刺绣艺术家和新一代人在继承祖先传统手工艺基础上,凭着自己深厚的生活感悟和敏锐的观察力,以及他们独特的艺术构思,并结合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创新,带来了更好的视觉感受和更舒适的体验。近些年来,中国服装设计师更加关注本土手工刺绣这一艺术形式,将其与服饰设计相结合,中国的手工刺绣同样深受西方设计师的喜爱,逐渐把手工刺绣融入到他们的服饰设计之中。例如香奈儿以中国传统手工刺绣元素為设计灵感。香奈儿手提包是采用中国的翠玉绿绣制而成的经典款挎包,与经典的金属皮革链条搭配,在夜间灯光之下,显得格外贵气非凡。将香奈儿的经典造型与精致的中国手工刺绣进行碰撞,演绎出特殊的艺术风格(如图1)。
(二)打破构图的完整性
传统服装中的手工刺绣,主要是形象的完整性甚至是通过完整的装饰图案来体现的,使服饰与图案紧密相连,很少进行图案分割或单独纹样出现。因为中国传统服饰的结构是平面的,裁剪也是平面的,所以手工刺绣更注重图案本身的完美表现,倾向于使用完整的服饰图案,失去了塑造形体的功能。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现代服饰设计中,更注重服饰的整体效果。目前许多设计师在刺绣图案设计过程中,根据服饰的风格及特点对刺绣图案进行二次分割,使图案更灵活地摆放在服饰的不同部位中,更好地突出服饰的个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将原本手绣图案分成几个部分,使打散的图案摆放在牛仔装背部,重新进行设计布局,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视觉艺术效果(如图2)。
(三)增强服饰修饰作用
自手工刺绣产生以来,传统的手工刺绣在服饰中的装饰位置比较单一,并形成了固定的模式。由于其反复绣的工艺可以提高服饰的耐用性,所以袖肘、衣领、背部等摩擦频率较高的部位成为装饰的突出部位。由于中国传统服饰的结构及裁剪是平面的,传统的手工刺绣服饰只注重于正面和背面的装饰效果,忽视了侧面的装饰,这也是传统服饰的一个主要弱点。然而,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审美在不断发生变化,相对固定的装饰部位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应该围绕着“立体”装饰的形式进行布局,应注意到服装正、侧、背相互之间的协调。如肩膀、手臂、侧腰、臀部和其他部位的适当装饰,将手工刺绣创新地运用在不同的服饰部位,既增强修饰又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并赋予手工刺绣时尚感(如图3)。
(四)削弱图案传统含义
传统的手工刺绣图案大多有吉祥的含义,如蝙蝠纹象征着吉祥幸福、如意纹象征着吉祥如意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刺绣图案的传统含义也被削弱了。如龙纹在古代象征皇权,只有皇帝才能使用龙纹,其他人若用龙纹就会犯下大不敬之罪,所以龙纹图案在古代很少出现在服饰设计中。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皇帝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第63届戛纳电影节上范冰冰就穿着龙袍礼服亮相,轰动了世界,她的礼服上绣着两条高高跃起的龙,拖地的裙摆上绣以许多翻滚的波浪,波涛汹涌,有“万世升平”之意。在龙纹之间,绣有五彩云纹的吉祥图案,寓意着祥瑞之兆。范冰冰在戛纳这个国际舞台上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特有的东方神韵。因此,设计师在使用这种图案时,可以弱化其传统含义,突出龙的现代美感,使服饰更具有形式美(如图4)。
结语
每个时代都具有本时代鲜明的审美特征和突出的文化内涵,手工刺绣作为中国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层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本民族文化的回归和认同感越来越浓,更多人偏爱于具有温度的手工艺。越来越多服饰设计师也致力于将手工刺绣这一具有民族感的工艺进行创新,运用在自己的服饰中。刺绣艺术与服饰艺术总是相辅相成、并不断发展与创新,将手工刺绣艺术创新性地运用在服饰设计中,也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并最终走向国际舞台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手工刺绣 服饰 创新设计 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9-0024-02
引言
中国民间手工刺绣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历经千百年的积累和沉淀,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在图形、颜色或是在针法上都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艺术形式。展现出了手工刺绣的精湛技艺,将手工刺绣运用在服饰设计中,既丰富了服饰的视觉效果,又更好地传承了民族文化,为服饰设计带来很多宝贵的灵感和财富。
一、手工刺绣的起源与发展
(一)手工刺绣的起源
从文物出土的时期可以看到最早的手工刺绣恐怕要算殷商和西周了,附着在污垢丝绸面料上的手工刺绣图案隐约可见。手工刺绣的诞生是由于丝织。在春秋时期,农业更加发达成熟了,男耕女织是这个时期最为鲜明的时代特点,大部分家庭都种植桑麻,从事纺织品事业。西汉时从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墓葬中出土的织锦来看,每纱由四或五根丝线组成,而每条丝线都有十四五丝纤维,所以,每条纱线都被54丝纤维缠绕。这种高水平的纺纱,同时也推动了染色和刺绣的发展,使其成品更加美观精致。早在原始社会的过渡时期,华夏民族的部落联盟首领举行重大庆典和祭奠典礼活动时,必须佩戴彩绘绣的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花纹上衣和有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图形的下裳等礼服,后世称为“十二章服”并形成定制。
(二)手工刺绣的发展
进入春秋时期,手工刺绣工艺逐渐变得成熟。这段时期的手工刺绣被夸大和变形。龙、凤、鸟等动物图案,形神兼备,有的穿插恰当,色彩绚丽,布局错落有致,画面极其具有韵律感。秦汉时期后,手工刺绣工艺已发展精湛。在后来出土的马王堆一号汉墓里的竹简上就明确记录了三种手工绣品,分别是信期绣、乘云绣和长寿绣。到了汉末和六朝时期,我国便进入了一个“像教弥增”的时代,兴盛绣制佛像之风。这一时期,手工刺绣的另一个特点是出现了以人物形象为图案的绣品,为后来的人物绣品开辟了先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唐宋时期,手工刺绣已发展得十分精致化。一般用来作为服饰用品的装饰,色彩绚丽,做工精美。宋代是手工刺绣发展的高峰时期,特别是在纯审美的绣画方面,后来都没有人能够超越;元代手工刺绣的观赏性和工艺虽然远不及宋代,但也继承了宋代写实的绣风。由于明代官办手工业的衰落,却促进了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手工刺绣也随之发展。清代手工刺绣多为宫廷御用的刺绣品,大部分是由宫中造办处的画师绘制纹样,经批核通过后再送到江南织造管辖的绣坊照图样绣制,绣品十分工整精美;而现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绣花机、毛织机绣、电脑数字化刺绣机等层出不穷,但是却丧失了手工刺绣的立体感与生动性。虽然机绣速度快、成本低,但是不够细致和精美,人们越来越喜好具有温度的手工刺绣,喜欢穿着有手工刺绣成分的服饰。
二、手工刺绣的针法
手工刺绣针法分为:平针绣、镂空绣、浮雕绣、珠绣、缎带绣、盘花绣、补花绣。
平针绣,也叫平针,是传统手工刺绣的最简单和最经典的绣法之一,它的特点是绣线从图案轮廓的一边起针,拉到另一侧的轮廓下落。平针绣法根据针的方向分为:竖平、横平、斜平,绣制时大多要求针脚达到平、齐、匀、顺的效果;镂土空绣,指的是一种有镂空效果的刺绣方法,也称为雕孔绣,花边刺绣,一般绣在薄棉平纹布、细纱织物上,刺绣效果的特点是可以给服装精致、透视空间的艺术效果;浮雕绣,是一种三维立体的浮雕刺绣方法,也称为雕绣,其最明显的艺术特点是三维效果,可以在绣品的底部填料,用垫绣的方法使图案立体浮出,浮雕绣相对于其他刺绣形式而言更加有立体感;珠绣是以手工刺绣的发展为基础,既时髦又时尚浪漫的欧美风格,具有优雅、深沉的东方文化和民族魅力。珠绣主要有珍珠绣和玻璃珠绣。用针穿引珍珠,玻璃珠,宝石珠,在面料上绣精美的图案。珍珠刺绣具有珠光灿烂、五彩缤纷、清晰的层次、立体的、强烈的艺术特色。其中,玻璃珠绣有全珠绣和半珠绣两种。全珠绣是在织物上绣满玻璃珠;半珠绣是在部分织物上绣玻璃珠,它和织物质地、颜色相互辉映,效果突出,具有良好的视觉艺术;缎带绣以丰富的颜色、质地和精致的缎带为原材料,通常在棉布亚麻上用一些简单的针法,绣出立体的绣品。是经过十字绣后,一个更有创意的新手工DIY刺绣。缎带绣与普通的绣法大同小异,但其效果又不同于丝线绣,缎带刺绣效果粗犷,立体感极强,适合绣毛衣、礼服、靠垫以及各种装饰画等;盘花绣是在绣制时借鉴传统盘扣的技法,把织物剪成小条盘成图案,然后用线针缝制在织物上,盘花绣可以表现出精美、浮雕般的艺术效果,经常用在礼服设计当中;补花绣,也被称为贴布绣,它的刺绣方法是用贴花布裁剪图案的要求,贴在绣花面上,也可以在贴花布和绣面之间衬棉垫等,使图案凸起而具有立体效果。贴好后用各种针法锁边。补花绣操作方法简单,其图案设计以块面为主,款式风格别致大方。
三、手工刺绣在服饰中的运用原则
(一)手工刺绣图案的象征性
手工刺绣图案运用于传统服饰中象征权利与富贵、和平与安康、宗教信仰。随着时代的发展,手工刺绣工艺也在不断的完善,其图案纹样和画面色彩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意义。例如古代皇帝的龙袍上绣出的九条龙,形态逼真,华美绚丽,象征着古代崇尚帝王“九五至尊”的威严,而且上面还绣有许多宝贵的玛瑙、珊瑚等,展现了他们高高在上的皇权。民间百姓的服饰中经常可以看到许多绣制了代表吉祥、安康和长寿的图案纹样,体现了他们对健康如意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将这一象征性手法与手工刺绣相结合,体现了传统手工刺绣的创造性思维。 (二)手工刺绣配色的考究性
传统的手工刺绣在用色上是非常考究的,根据阴阳五行的概念,将青、赤、黄、白、玄设为“正色”。正色是传统手工刺绣最主要的颜色,也多用于传统的服饰中,往往与其他颜色搭配构成多彩丰富的色系。通常手工刺绣的颜色搭配分为两种状态,其一,手工刺绣的颜色大多以红色、黄色、蓝色为主,与金色线搭配,色彩对比感强烈、配色浓厚艳丽,常用于盛大的民族节日庆典服饰当中;其二,手工刺绣色彩用同色系,浅色系进行搭配,颜色淡雅柔和,具有精致的美感,体现了温柔和含蓄的美,经常用于生活用品和服饰装扮方面。例如,旗袍上苏绣的“一抹色”,就是用同一色相的绣线,绣制而成的刺绣。使其远观柔和淡雅,而近看是一套颜色或多套的搭配效果。
(三)手工刺绣构图的完整性
民间手工艺人在创作手工刺绣图案的过程当中,无论选择哪一种元素或主题,都会保证在构图和思想上达到完整,所以民间手工刺绣的图案,虽然在外观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每一件作品都具有完整的形式,整个作品体现了一个完整的主题。而且在传统服饰的运用中,手工刺绣崇尚完整和饱满的构图,注重艺术画面其本身的情感体验。四、手工刺绣在服饰中的创新设计与运用
(一)装饰形式的创新
在传统刺绣中,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人们往往使用轻薄的面料,如丝绸织锦、细棉布等软织物,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引进新技术、新材料,追求令人震惊的视觉冲击力。各种新型纤维材料、合成材料,在色彩显现的内容上,比传统的材质更精细、更夸张、更具想象力的空间,用它们绣制的刺绣作品所包含的艺术题材和艺术效果上,更具视觉冲击力。民间手工刺绣艺术家和新一代人在继承祖先传统手工艺基础上,凭着自己深厚的生活感悟和敏锐的观察力,以及他们独特的艺术构思,并结合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创新,带来了更好的视觉感受和更舒适的体验。近些年来,中国服装设计师更加关注本土手工刺绣这一艺术形式,将其与服饰设计相结合,中国的手工刺绣同样深受西方设计师的喜爱,逐渐把手工刺绣融入到他们的服饰设计之中。例如香奈儿以中国传统手工刺绣元素為设计灵感。香奈儿手提包是采用中国的翠玉绿绣制而成的经典款挎包,与经典的金属皮革链条搭配,在夜间灯光之下,显得格外贵气非凡。将香奈儿的经典造型与精致的中国手工刺绣进行碰撞,演绎出特殊的艺术风格(如图1)。
(二)打破构图的完整性
传统服装中的手工刺绣,主要是形象的完整性甚至是通过完整的装饰图案来体现的,使服饰与图案紧密相连,很少进行图案分割或单独纹样出现。因为中国传统服饰的结构是平面的,裁剪也是平面的,所以手工刺绣更注重图案本身的完美表现,倾向于使用完整的服饰图案,失去了塑造形体的功能。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现代服饰设计中,更注重服饰的整体效果。目前许多设计师在刺绣图案设计过程中,根据服饰的风格及特点对刺绣图案进行二次分割,使图案更灵活地摆放在服饰的不同部位中,更好地突出服饰的个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将原本手绣图案分成几个部分,使打散的图案摆放在牛仔装背部,重新进行设计布局,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视觉艺术效果(如图2)。
(三)增强服饰修饰作用
自手工刺绣产生以来,传统的手工刺绣在服饰中的装饰位置比较单一,并形成了固定的模式。由于其反复绣的工艺可以提高服饰的耐用性,所以袖肘、衣领、背部等摩擦频率较高的部位成为装饰的突出部位。由于中国传统服饰的结构及裁剪是平面的,传统的手工刺绣服饰只注重于正面和背面的装饰效果,忽视了侧面的装饰,这也是传统服饰的一个主要弱点。然而,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审美在不断发生变化,相对固定的装饰部位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应该围绕着“立体”装饰的形式进行布局,应注意到服装正、侧、背相互之间的协调。如肩膀、手臂、侧腰、臀部和其他部位的适当装饰,将手工刺绣创新地运用在不同的服饰部位,既增强修饰又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并赋予手工刺绣时尚感(如图3)。
(四)削弱图案传统含义
传统的手工刺绣图案大多有吉祥的含义,如蝙蝠纹象征着吉祥幸福、如意纹象征着吉祥如意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刺绣图案的传统含义也被削弱了。如龙纹在古代象征皇权,只有皇帝才能使用龙纹,其他人若用龙纹就会犯下大不敬之罪,所以龙纹图案在古代很少出现在服饰设计中。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皇帝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第63届戛纳电影节上范冰冰就穿着龙袍礼服亮相,轰动了世界,她的礼服上绣着两条高高跃起的龙,拖地的裙摆上绣以许多翻滚的波浪,波涛汹涌,有“万世升平”之意。在龙纹之间,绣有五彩云纹的吉祥图案,寓意着祥瑞之兆。范冰冰在戛纳这个国际舞台上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特有的东方神韵。因此,设计师在使用这种图案时,可以弱化其传统含义,突出龙的现代美感,使服饰更具有形式美(如图4)。
结语
每个时代都具有本时代鲜明的审美特征和突出的文化内涵,手工刺绣作为中国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层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本民族文化的回归和认同感越来越浓,更多人偏爱于具有温度的手工艺。越来越多服饰设计师也致力于将手工刺绣这一具有民族感的工艺进行创新,运用在自己的服饰中。刺绣艺术与服饰艺术总是相辅相成、并不断发展与创新,将手工刺绣艺术创新性地运用在服饰设计中,也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并最终走向国际舞台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