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中渗透着写作教学,写作教学的过程也离不开阅读教学的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课内读写与课外读写进行有效结合,对于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内课外 读写结合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038-02
  阅读与写作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两大重要内容,阅读与写作能力也是当前信息化社会个体学习与发展的必备基本能力。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承载着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传授与培养的任务,此外,还肩负着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综合能力及语文素养的重任。通过近年来的课程改革和小学语文教材改革我们不难发现,阅读与写作教学所受重视越来越高。部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在介绍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时特别真切地指出,部编版教材专治“不读书、少读书”的问题,足见阅读之重要,以及当前学生阅读量少这一问题之突出。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逐渐积累,而非朝夕立成的事;课本中的课文阅读和写作训练,也远难满足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我们将目光转向这种对于提高阅读写作能力颇有实效,但并未获得足够关注的教学策略,即课内课外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读写互相促进是课内外读写结合的旨归
  “读写不分家”,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然而,言辞越简单往往内涵越复杂。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读写有效结合并不是简单的事。阅读教学目的何在,写作教学怎样做到有实效,为何需要课内外读写结合,如何将阅读与写作无缝对接。对这些基础问题的全面思考和明确回答,对于实施课内外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而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课内外读写结合的目的,是实现阅读与写作的相互促进,这是课内外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旨归所在,是我们实施教学行为和策略的指向标。
  二、课内读写结合习得方法
  简而言之,课内读写结合是课内外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基础和出发点。锻炼方法、激发兴趣、形成习惯,是课内阅读教学之目的;体会读与写的关系、学会利用阅读文本、从阅读中汲取写作所需的元素,是课内写作教学之目的。以上二者之中,阅读教学是重点。具体来说,在单篇精读课文教学中,需要教师在讲解内容和时间上做减法,把更多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在课文阅读上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同时,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读懂課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并在此过程中,习得阅读之方法,为课外阅读奠定基础。需要明确的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不是通过教师的灌输,而是通过他们亲身的经历、体会和感悟。另外,对于写作教学,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锤炼语言、善于思考等基本的能力与习惯,还应注意有效利用课文,使学生体会阅读文本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使其学会利用阅读文本拓宽思路、丰盈素材。
  三、课外读写结合形成能力
  课内阅读可以使学生学会一定的阅、写方法,但远难满足锻炼其阅写能力的需要,广泛的课外阅读就成为弥补这一不足的重要途径。与课内阅读不同,课外阅读需要教师投入更多引导,例如,群文阅读时,以课内文本为基础,教师为学生提供群文阅读的材料,指导阅读的方向,避免由于课外阅读文本数量过于庞大,导致学生迷失阅读的目标与方向,费时耗力却难有收获。此外,教师还应该对阅读方法加以指导,例如,教学生利用阅读批注、摘抄词句、制作手抄报,或者对阅读文本进行仿写、写读后感等方式,实现对课外阅读文本的有效利用,同时实现读写有效结合。如此,学生在课内读写中掌握的方法,得以在广泛的课外读写中获得锻炼,使这些方式方法内化为他们自身的能力与习惯。
  四、实现以读促写是课内外读写结合的重点
  概括来说,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主要在于实现两个方面的目标,一是,培养学生获取、理解信息的能力,使学生会阅读、爱阅读、形成阅读习惯;二是,使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丰富“输入”,进而“水涨船高”,提高其“输出”的能力,即写作能力。所以,实现以读促写是课内外读写结合的重点。而当学生通过课内习得了方法,又通过课外锻炼了能力,在此基础上提高写作能力就变得水到渠成了。以读促写的实现途径有很多,例如,利用阅读文本进行仿写、续写、缩写、变换体裁和角色写作等,教师可以从具体的文本特点出发,结合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水平,采取适宜的方式。
  总之,阅读教学中渗透着写作教学,写作教学的过程也离不开阅读教学的内容;对于阅读与写作,课内是掌握方法的基础,课外是熟练方法、形成能力的途径,使学生取法课内、得益课外,是小学语文读写教学应该追求的目标,也是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戈静.谈谈语文课内外读写结合的策略与方法[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3,(10):56.
  [2]彭毅.高中语文课内外读写结合的策略与方法[J].语文教学之友,2013,(11):3-4.
  [3]党怡.读写结合,不妨再自由“点”——低年级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6,(20):39-40.
其他文献
【摘要】在智慧校园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将面临管理理念、服务形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在“促进学习,促进信息交流,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体验”的图书馆管理理念的指引下,顺应智慧校园的发展,改变图书馆简单服务部门的角色定位是当务之急。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可以从图书馆服务能力构建层次中获得启发。  【关键词】图书馆 智慧校园 高职院校 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苏轼其人,一生坎坷跌宕。特别是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期间,苏轼游历赤壁,作上下两赋,千古传诵;垦城东一坡,以种田为生,悠然洒脱。然而苏轼的豁达洒脱不仅仅体现在诗词歌赋抑或流传下来的事迹之中。例如苏轼所做的美食“东坡肉”,从其来源、后世评论看,其中流露的不仅有黄州饮食文化,也有苏轼别样的情怀。  【关键词】东坡肉 苏轼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介绍了当前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现实意义及必要性,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激励政策和科学化管理等措施,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质量提
期刊
【摘要】随着深入的教育研究,中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也成为大家探讨的重点。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教学效益 课堂氛围 兴趣 多媒体教学 课文朗读 有效提问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043-0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这句话形容新课程改革一点也不为过。
期刊
【摘要】物联网在智能图书馆中的应用为借阅者以及管理人员带来了便利,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图书的安全,为借阅者创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本文从物联网技术概述展开研究,分析了智能图书馆应用物联网技术的现实意义,系统地介绍了基于物联网技术下的智能图书馆发展突出问题,希望通过本次研究,为相关工作人员在管理机制方面提供一些帮助,从而促进智能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物联网 智能图书馆 现实意义 突出问题  
期刊
【摘要】本文将翻译伦理与精神分析联系起来,对翻译中译者的移情进行精神分析。通过对探析译者在移情翻译过程中实现翻译伦理的过程,对译者的心理过程进行精神分析。  【关键词】精神分析 移情 翻译伦理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031-01  20世纪20年代,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结构理论,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完全无意识
期刊
【摘要】鉴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条件各方面的限制,初中语文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目前有效教学的概念去衡量和观察现今的边疆民族地区初中语文课堂,情况不容乐观。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学科的优劣势、以及如何深入挖掘并有效运用现有的语文教学资源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初中语文 教学现状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出示媒体图片的时机。一般来说,主张出示媒体图片应当在语言文字之后。媒体图片必须是源于语言文字,又能超越语言文字。当描述内容较脱离学生的实际或学生不熟悉的内容时,一般可采用媒体图片来辅助理解。媒体的设计要合理,既能“进”,又能“退”。  【关键词】时机 多媒体图片 语言文字 设计合理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042-02
期刊
【摘要】“电子书包”是一种以大混合式学习理念为指导,集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为一体,支持学习者实现个性化无缝学习的智能移动终端。電子书包支持的教学与传统多媒体教学的本质区别在于更加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自主性”的发挥,更加强调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的灵活性。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电子书包的独特优势,推送学习任务,引导课前预习;基于网络平台,开展自主探究
期刊
【摘要】儿童文学与幼儿教育在情感价值和价值观高度一致。儿童文学可以作用幼儿教育,利于其发展;儿童文学可以作用幼儿教师,帮助其形象把握儿童心理,更新教育观念,合理选择教育方式;儿童文学也可作用幼儿,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正确的判断意识。  【关键词】儿童文学 幼儿教育 素材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016-02  一、儿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