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滥的公祭”与“弱化的财政硬约束”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xin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场场公祭大典在全国许多地方鸣锣开场,从庆祝“中华母亲女娲诞辰”到“诸葛亮出山1800周年纪念”,从三皇五帝到三教九流,不一而足。一时间,一些历史名人甚至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成了“香饽饽”,多个地方争相祭奠。(5月23日《人民日报》)
  “公祭大典”的蔚然成风历来备受诟病,“女娲遍地开花、孔明处处显灵”的实质是另一种“公款追星”,只不过借着历史和传统的幌子做着形式主义的道场。至于被篡改的文化传承、被放大的封建迷信、被异化的“搭台唱戏观”等等,更是已经被拷问得漏洞百出。笔者要问的是:这些连绵不绝“公款公祭”的地方政府,是如何在“财政硬约束”中获得合法性预算支出的呢?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但在“女娲公祭大典”中一出手就是“1500多万元”。这还不算多的,随便翻翻新闻,斥资上亿公祭的也大有人在——这些钱来自哪里?这些钱经过了怎样的审批程序?能否经得起绩效评估?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政府花钱必须编制预算,并报经人大批准后方可执行。问题是,有多少地方政府花钱是真正受到了人大的硬约束?即便是约束了,还有多少摆不上台面的支出只是临时性“补票”手续而已呢?如果行政部门掌握绝大部分资源,财政收支情况不公开透明,财政预算约束乏力,自然就给“隆重而热烈”的“烧钱工程”埋下了伏笔。
  就理论而言,“公共财政”之所以强调“公共”二字,是冀望有一整套建立在科学与法治的预算基础上的硬约束体制,而且这一机制理应与审计部门对项目的绩效考核及公职人员的问责机制相因应,惟其如此,才能保证纳税人的民生利益,约束寻租冲动与可能。
  “公款公祭”的盛行,是剖析“弱化的财政硬约束”的最佳范本。首先,这是财政硬约束法治性缺位。我国虽然自1995年起正式颁布了《预算法》,但执行情况差强人意。昂贵的“公祭”如果真是“老百姓的心声”,何以一出手就屡屡怨声载道呢?这份“胆量”显然来自于常年“预算违法不得咎”的尴尬现状。其次,是财政硬约束公开性的缺位。如果“公祭预算”的行为主体、行为内容和行为要求阳光透明,荒唐的官方行为基本还可以被民意监督纠偏,但在遍地“生米煮成熟饭”的公祭风潮里,有基于财政硬约束之上的听证、审议和开放式监督吗?第三,是财政硬约束科学性缺位。贫困县的预算资金竟然不能按照国家战略与政府政策的重点及优先性进行优化配置,出手阔绰的“公祭财政”里的还有预算效率可言吗?
  经济学家科尔内认为:“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通病,就是在缺乏财政硬约束的条件下,总要患‘投资饥渴症’。”我国审计署近年来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也表明:地方支出预算编制还比较粗放,而粗放的财政预算恰恰生成着弱化预算约束的危险。显然,如果不能还原财政硬约束的刚性与威慑力,“泛滥的公祭”和所有“公款”类浪费危机是很难根治的。
其他文献
教师在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由于受到教材大纲、应试制度和课时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在课堂内进行表达性学习的时间有限,往往谈论不够深刻,表达性学习依然流于学习形式,不能充分发挥学
在山西省五寨县,一辆出租车价值4万余元,现卖9万元。在襄垣县,一辆出租车价值六七万元,现卖14万元。在山西省省会太原市,一辆即将报废的、本身价格很低的出租车,最高价格已炒到45万元。出租车怎么了?它是黄金?它是股票?还是人为制造出的一个泡沫?为此,有记者深入调查,初步查清,一个游走全国的“炒车团”,正在山西等省挨个儿爆炒县级城市的出租车。  追逐利润是资本的天性,但是,逐利资本却也是一个十足的两面
短季棉育种是缓解我国当前粮棉争地矛盾、实现粮棉双丰收的有效途径。研究短季棉早熟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寻找与其相关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于短季棉育种具有重要意义。以百
中学阶段的历史教学,不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使从事其教学的教师也产生困惑、失落,更使得中学历史课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本试验以铁皮石斛为材料,研究强光胁迫下外源硫化氢对铁皮石斛的抗氧化系统及基因组DNA的甲基化水平和模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0μmol.L-1的硫氢化钠(NaHS,H2S的供体)可显著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是C4光合途径中的关键酶,为了研究该酶对春小麦光合特性的改良作用,本研究从玉米(Zeamays)中克隆了ZmPEPC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CDS全长2913bp
为探讨3种盐生植物对电子束辐照的敏感性和适宜的辐照剂量,本文采用1.5 Me V能量的电子束对盐角草、异子蓬和盐地碱蓬干种子进行不同剂量(100~5 000 Gy)的辐照处理,研究了盐生植
为探讨稻草还田配施腐解菌剂对水稻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通过田间设置稻草还田(CK)和稻草还田配施腐解菌剂(SM)试验,结合常规的分析手段和基于16Sr DNA的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TRFL
网上“通缉令”成为前段时间各大BBS上网民讨论最热的话题,其义愤填膺.伸张正义、鞭打丑恶之举.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一组变态残忍杀猫的图片能引起网民如此之愤怒.仿如沉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