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语文教学效率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炉火纯青的技术水平;其次要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出一套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本文从小学语文学习的意义、提升学生的兴趣以及强化学习效率方面,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几点见解,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师能有所
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效率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8.037
小学时期是学生积累知识的重要阶段,语文课堂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如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效率,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学习小学语文的意义
(一)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语文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丰厚文化底蕴,凝结着无数教育学者的心血。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是学习和接受能力最强的时候,从小学就开始为他们传输汉语文化,会为他们打下一个良好的
基础。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对读书人最好的评价,若可以满腹经纶,与别人交流时便可以侃侃而谈。所以,学生从小便开始接受文学知识的灌溉,记忆、深思、理解优秀的文学作品,长此以往,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的文化底蕴,还可以帮他们塑造良好的品格与信念。
(二)提高其他学科的成绩
1.小学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学好语文能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交流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等等。学好语文不仅可以提升语文科目的成绩,还可以促进小学生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比如政治、历史、地理这些学科,如果小学生语文成绩很好,学起这些科目来就会顺利得多。数学、英语的学习其实也离不开语文,它们都需要一定的思维和理解能力。
语文为小学生奠定了语言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基础。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文知识做基础,学习其他学科时就会产生各种问题。语文在学习的战场上就是一把利器,只有牢牢地握紧它,才能所向披靡。
2.有利于提升写作和语言表达水平
语文本身就是一项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提高文学素养的科目。日积月累的背诵和阅读会很好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教师在课堂上让小学生练习文字、词语、句子和文章的写法,为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打下了扎实基础。
语文教学对朗读也十分注重,而形式各样的朗读,不仅有利于小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的提升。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结合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比如一些常见或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很多时候小学生对此都是漠不关心或一知半解。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引导小学生多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能够自觉联系生活,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观察和理解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有目的性地引导小学生进入教师设定好的教学场景中,从而增加小学生的体验感,加深小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课文都寓意深刻,并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只有切实将小学生引领到情感之中,学生才会与文章产生共鸣,进而真正体会到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
比如,在教学《开国大典》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为小学生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对这篇课文的意义有一个初步认识,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为学生播放相关影视资料,让学生在深入情景的同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接下来理解文章的内涵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组织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1.组织学生举办朗读会
朗读可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朗诵水平。在小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将更多个人情绪带入其中,深化学生对文章人物以及作者情感的理解,从而为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小学生在准备素材时,既可以选择语文课本中的内容,也可以从课外阅读物里寻找优质的文章或诗集。通过举办朗读会,小学生的阅读量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丰富。
2.鼓励小学生编写剧本
编写剧本是小学生对文本知识的拓展与应用。在编写剧本时,学生对角色的创造、分配,对台词的构思、编写,对最终呈现作品时人物的服装、现场的音效等方面的设想与实施都有着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创作欲望,还可以深化小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引发新的感触。
比如在对《亡羊补牢》《大禹治水》《雪孩子》等课本剧的编排和演练过程中,课本的情景不仅得以展现,文字得以丰富,而且学生的构思能力与创造能力也可以获得提高。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也容易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充分备课
1.认真研读教材及参考资料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认真研读教师用书以及辅助教材,牢记并坚守语文新《课标》,了解全册教材的构思及编写目的,各单元讲述的主题及特点,提前计划好每单元甚至每节课要对学生讲解的内容和重难点,以及针对该内容布置相应的训练。
2.巧妙地计划好上课环节
为了使课堂效果更好,教师在讲课时,从课前导入、课中过渡语,到点播学生答疑的导语、最后一段结语,再到课程结束,每一步都要精心推敲,每句话都要仔细斟酌。
上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也要精心挑选,突出重点内容,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课后作业的布置,教师也应当提前考虑。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以拓展和延伸课堂教学知识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设置题目,这样,小学生在做作业时才会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达到巩固、提高所学知识的目的。
(二)重视预习
学生是否能够高效地自主学习,决定了其学习效率的高低。任课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这种类型的作业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十分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时,学生就需要提前查阅“谁是雷锋,雷锋生前都做了什么事,为何我们都在宣扬他的精神?”从而加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同时,小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发现自己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解决难关,上课时就不会因为生字而耽误进度了。所以,牢牢抓住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十分重要,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
效率。
(三)课堂提问
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提问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任课教师应当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基礎,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样既可以引发小学生的思考,也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例如,在学习课文《揠苗助长》中,教师在讲解到农夫在第一天把苗拔高时,如果发现有部分小学生的精力开始涣散,便可以提出“农夫提前迫使小苗升高,会对小苗造成什么影响”的这一问题,这样既能迅速让小学生把目光聚焦到教师身上,也可以为接下来讲解课文寓意做好铺垫。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看似毫无规则,其实充满规律,只要教师不断地去研究、探索、反思、总结,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规律。目前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方法层出不穷,但教师的教学反思仍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小学语文是学生开启学习生涯的一把钥匙,身为任课教师要帮助小学生迈好人生第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红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2007年第9期。
[2] 梁海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科普童话》2019年第30期。
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效率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8.037
小学时期是学生积累知识的重要阶段,语文课堂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如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效率,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学习小学语文的意义
(一)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语文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丰厚文化底蕴,凝结着无数教育学者的心血。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是学习和接受能力最强的时候,从小学就开始为他们传输汉语文化,会为他们打下一个良好的
基础。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对读书人最好的评价,若可以满腹经纶,与别人交流时便可以侃侃而谈。所以,学生从小便开始接受文学知识的灌溉,记忆、深思、理解优秀的文学作品,长此以往,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的文化底蕴,还可以帮他们塑造良好的品格与信念。
(二)提高其他学科的成绩
1.小学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学好语文能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交流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等等。学好语文不仅可以提升语文科目的成绩,还可以促进小学生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比如政治、历史、地理这些学科,如果小学生语文成绩很好,学起这些科目来就会顺利得多。数学、英语的学习其实也离不开语文,它们都需要一定的思维和理解能力。
语文为小学生奠定了语言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基础。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文知识做基础,学习其他学科时就会产生各种问题。语文在学习的战场上就是一把利器,只有牢牢地握紧它,才能所向披靡。
2.有利于提升写作和语言表达水平
语文本身就是一项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提高文学素养的科目。日积月累的背诵和阅读会很好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教师在课堂上让小学生练习文字、词语、句子和文章的写法,为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打下了扎实基础。
语文教学对朗读也十分注重,而形式各样的朗读,不仅有利于小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的提升。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结合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比如一些常见或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很多时候小学生对此都是漠不关心或一知半解。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引导小学生多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能够自觉联系生活,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观察和理解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有目的性地引导小学生进入教师设定好的教学场景中,从而增加小学生的体验感,加深小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课文都寓意深刻,并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只有切实将小学生引领到情感之中,学生才会与文章产生共鸣,进而真正体会到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
比如,在教学《开国大典》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为小学生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对这篇课文的意义有一个初步认识,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为学生播放相关影视资料,让学生在深入情景的同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接下来理解文章的内涵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组织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1.组织学生举办朗读会
朗读可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朗诵水平。在小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将更多个人情绪带入其中,深化学生对文章人物以及作者情感的理解,从而为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小学生在准备素材时,既可以选择语文课本中的内容,也可以从课外阅读物里寻找优质的文章或诗集。通过举办朗读会,小学生的阅读量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丰富。
2.鼓励小学生编写剧本
编写剧本是小学生对文本知识的拓展与应用。在编写剧本时,学生对角色的创造、分配,对台词的构思、编写,对最终呈现作品时人物的服装、现场的音效等方面的设想与实施都有着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创作欲望,还可以深化小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引发新的感触。
比如在对《亡羊补牢》《大禹治水》《雪孩子》等课本剧的编排和演练过程中,课本的情景不仅得以展现,文字得以丰富,而且学生的构思能力与创造能力也可以获得提高。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也容易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充分备课
1.认真研读教材及参考资料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认真研读教师用书以及辅助教材,牢记并坚守语文新《课标》,了解全册教材的构思及编写目的,各单元讲述的主题及特点,提前计划好每单元甚至每节课要对学生讲解的内容和重难点,以及针对该内容布置相应的训练。
2.巧妙地计划好上课环节
为了使课堂效果更好,教师在讲课时,从课前导入、课中过渡语,到点播学生答疑的导语、最后一段结语,再到课程结束,每一步都要精心推敲,每句话都要仔细斟酌。
上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也要精心挑选,突出重点内容,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课后作业的布置,教师也应当提前考虑。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以拓展和延伸课堂教学知识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设置题目,这样,小学生在做作业时才会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达到巩固、提高所学知识的目的。
(二)重视预习
学生是否能够高效地自主学习,决定了其学习效率的高低。任课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这种类型的作业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十分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时,学生就需要提前查阅“谁是雷锋,雷锋生前都做了什么事,为何我们都在宣扬他的精神?”从而加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同时,小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发现自己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解决难关,上课时就不会因为生字而耽误进度了。所以,牢牢抓住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十分重要,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
效率。
(三)课堂提问
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提问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任课教师应当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基礎,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样既可以引发小学生的思考,也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例如,在学习课文《揠苗助长》中,教师在讲解到农夫在第一天把苗拔高时,如果发现有部分小学生的精力开始涣散,便可以提出“农夫提前迫使小苗升高,会对小苗造成什么影响”的这一问题,这样既能迅速让小学生把目光聚焦到教师身上,也可以为接下来讲解课文寓意做好铺垫。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看似毫无规则,其实充满规律,只要教师不断地去研究、探索、反思、总结,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规律。目前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方法层出不穷,但教师的教学反思仍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小学语文是学生开启学习生涯的一把钥匙,身为任课教师要帮助小学生迈好人生第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红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2007年第9期。
[2] 梁海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科普童话》2019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