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繁漪与侍萍的形象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aito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雨》序中曾说过:“我爱着《雷雨》如欢喜在融冰后的春天,看一个活泼的孩子在日光下跳跃,或如在粼粼的野塘边偶然听得一声青蛙那样如此欣悦。”那是因为她塑造了有血有肉的“生命”。
  繁漪和侍萍都是被欺辱、被损害的妇女,面对命运的不公平,她们都有所反抗。在中国妇女解放道路上,繁漪可以说是先锋,侍萍也有了朦胧的觉醒意识。
  一、从家庭出身方面比较
  繁漪出身与中小资产阶级家庭,而侍萍出身贫苦,“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 女儿,”对于繁漪来说,她可能成为大家庭的“贤妻良母”或书香门第的“贤内助”。而侍萍呢?“她的将来是给一个工人当老婆,洗衣服,做饭,捡煤渣”阶级出身的不同,决定了两个人名誉的不同。
  小资产阶级繁漪有着强烈的自由意识、反抗意识。“她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她敢冲决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斗。”她感到包围着自己的资产阶级机的庸俗、贫乏和单调是难以容忍的重任,是残酷的束缚。她对于专横的周朴园和呆板阴沉的家庭感到厌倦,在周公馆的圆满秩序的家庭中,使这个原本活泼的金丝鸟,被活活地困住了,残酷的精神折磨,把她“渐渐地磨成了石头样的死人”。十八年来,她看透了周朴园伪君子的道德面孔,她也深知“周家的空气满是罪恶”。
  侍萍作为旧社会的下层劳动妇女,在她身上表现了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妇女的坚韧而顽强的性格和宿命观念,然而她又不完全是中国传统的那种逆来顺受、一切听凭命运安排的妇女形象。她到周公馆连一口汽水也不喝,说“那是人家的东西”,当得知四凤 已做了周家的女佣事,便当机立断要斩断和周家的关系,准备携女儿到异乡漂泊……这一切都表现出了中国女性博大胸怀中所蕴藏着的强烈的反抗力量和斗争精神,以及不畏权贵、不为金钱所动的高贵品质。但作为一个旧社会的下层劳动妇女,她性格中不免仍有软弱和相信命运的一面。
  二、从反抗方式和力度上看
  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是在“五四”。女性意识的觉醒往往是从两个方面开始的:一是对所处的非人的境地经济的物质的反抗;一是对被压抑的个性的精神扩张,集中体现在女性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讴歌上。
  面对这第二次被遗弃的没命运,繁漪发出了这样的宣言:“一个女子,你记着,不能受两代的欺辱。”在剧中,只有繁漪能够从言辞与行动上彻底破坏周朴园所维持的所谓的“正常”封建伦理关系,只有她最坚决、最尖锐地公开撕破周朴园的虚伪面皮,无情地鞭笞封建伦理到底道德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她执著地追求爱情,“我不是!我不是!自从我把我的性命、名誉,交给你,我什么都不顾了。我不是他的母亲,不是,不是,我也不是周朴园的妻子。”这是她对封建伦理关系的公然挑战。她的自救方式——与大少爷周萍的乱伦导致了其悲剧命运。
  而侍萍的反抗相比与繁漪则是苍白的无力的。在被周朴园抛弃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她选择了 去投河自杀。在受到蹂躏、践踏,最终遭遗弃后,她没有选择去报复、去抗争,而是选择了 毁灭自己这种消极的“反抗”方式。当她得知自己的女儿四凤做了周公馆的女佣时,立即决定带女儿离开,而不是“揭露”周朴园的罪恶,选择了“逃避”现实。
  三、从所担任的家庭角色来比较
  繁漪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也不是一个好妻子。
  她“从心底里”追求女子的生存意义,同时自己又不能在人生观中完全把握住女性形象的目标,在母性与情欲之间陷入徘徊。剧中繁漪是周萍的继母,同样也是他的情妇,虽然表面上她仍是周朴园的妻子。对于被“渐渐地磨成石头样的死人”的繁漪,周萍的出现,对周萍的爱唤醒了她对政真正有价值的生活的强烈渴望,那埋葬在心底的被压抑许久的东西驱动着她。她不愿再克制自己,不愿再像过去那样把自己身上那个活生生的“人”压下去。繁漪在周萍的爱中看到了生命的价值,并义无反顾地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
  侍萍相对于繁漪,则是一个“无私的母亲”“标本式的妻子”。侍萍自杀获救后,“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带一个孩子在外乡什么事都做”,“为着她的孩子,她嫁过两次”,三十年后,与周朴园冲重逢,她唯一的心愿就是“见见我的萍儿”。她本可以揭发周朴园的劣迹,破坏所谓“圆满”“秩序”的周公馆,但她为了自己的儿子周萍,而没有这样做。
  四、从侍萍、繁漪与周朴园的关系比较
  侍萍与周朴园是有感情的,而繁漪在周朴园眼里不过是“玩偶”,繁漪对周朴园有的只是恨。
  侍萍与周朴园之间是有感情的,如果说侍萍没有爱过周朴园,那么三十年后再次见到周朴园时,也不会“望着朴园,眼泪要涌出”如此的激动。侍萍的话中充满着怨恨,愤怒,这正是爱极生恨。她独自在济南,使为了逃避鲁贵,因为在她内心深处忘不了周朴园,在此重逢,不与他重提旧账,不仅仅是为了儿子周萍,更是因为她曾深深地爱过周朴园。
  繁漪是周朴园明媒正娶的妻子,然而,他们二人之间可以说是没有感情的,我们知道,只要爱是自由的、自然的,那它必然兴隆茂盛;而如果爱是一种责任,那它只能是枯萎凋谢了。繁漪是‘五四’以后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她仅仅是周朴园名义上的妻子,渴望自由。在周朴园的专制统治下,他禁绝一切正常的见解和正常的行为,扼杀着一切生的气息和活的生机。雪莱曾说过:“强迫会使爱情枯萎,因为它的本质是自由,它与服从、嫉妒或恐吓不共戴天。”
其他文献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教学辅助手段参与到教学中来的,现阶段常用的有幻灯、录音、电影、电视、多媒体计算机及语音实验室等。它与目前在教学上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教学手段相比,显然有能力强、质量好、效率高、课堂教学容量大等优越性。  首先,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运用于学生语文学习的特殊意义:   1.引导学生运用现代新型信息传递手段学习语言,符合未来信息社会的人对文化教育的新需求,即未来文化教育活动中人的主体性越
期刊
诵读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也是我国传统的教法与学法。所谓诵读,就是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念的方法,直至熟读成诵或背诵。  古往今来,多少人对于诵读作过肯定与推崇。汉代辞赋大家杨雄说过:“能读千赋则善赋。”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凑。”现代著名学者朱光潜曾说过:“学国文别无奥诀,只要熟读范文多篇,头脑里甚至筋肉里都浸润下那一套路子、那一套腔调和那一
期刊
课堂增效,也就是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当前,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观念旧,拿着新教材,走着过去的路。二是有惰性,教师几乎都是拿来主义,很少有创新精神。三是关注点有偏差,忽视学生的动态生成,四是反思少。鉴于这种种情况,我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实现课堂增效,必然要求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一、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是各学科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
期刊
“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始,写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  一、引导阅读,唤起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
期刊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人文教育就是一场春雨,如何让这场春雨滋润学习心田,值得每个教师深思。我认为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渗透是主要途径。那么,何为人文?何为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熏陶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内而外的文化形成,又强调自我体悟,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了教育的本质与
期刊
要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就应该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活水”,在教学思路上努力创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把学生教“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以别开生面的导课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导课,历来是语文教学的“突破口”,一个独特新颖的导入就像一把钥匙,可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诗歌朗诵、放古典音乐或赋予丰富想象的情境等等。这些都能帮助学
期刊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一直都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可在当前的高中语文现代文课堂阅读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用过多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受,忽略了现代文教学的本质,与新课标的理念相违背。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以切实可行的能使现代文阅读取得实效的行为进行教学。  一、多重对话,走进文本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
期刊
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真正的教育是自主教育,是实现自主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主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主教育的成就和标志。蒙阴县实验中学2010级一班自开学以来就努力地探索自主管理的模式,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一、组建一个向心力、凝聚力强的“自主管理能手”队伍  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其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而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自己选拔班干部。
期刊
班主任的工作精神是辛勤,是细心,是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老黄牛精神。在班主任的众多工作 中,其中,谈话对于师生之间沟通思想,交换意见,交换信息,解决矛盾,融洽感情,增强信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与学生谈话呢?  一、要做有准备的谈话   谈话前一定要琢磨谈话对象的心理以及在谈话过程中他将有如何的应对。不是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吗?这样才能让谈话达到你的预期目的。  二、要选择正确的时间
期刊
钱理群教授说过:“中学语文教育应该多一些人文教育,在青少年时期一定要对真善美的追求打下底子,这种教育是以后任何时候的教育所无法弥补的。”所以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以人文的目光关怀人与自然,关注时代与社会,从而达到丰富情感、修养、发展健全人格的目的。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些思考和探索,从三个方面潜移默化的用人文精神滋养学生灵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