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方法 妙解趣题——从一道中考题说起

来源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m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式乘法中的乘法公式和公式法因式分解一直以来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同学们在综合运用时经常会混淆,会出现“展开后分解,分解后再展开”的循环现象,如何正确运用这两个知识点解决问题呢?下面从一道中考题说起.
其他文献
在学习完单项式乘多项式和多项式乘多项式之后,我们学习了较特殊的多项式乘多项式,即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而初学者对公式往往理解不深刻,结构特征把握不准确,造成计算上的错误。希望通过下面的一些例题,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乘法公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公式特征需明确  例1 计算:(1)(a-3)2;(2)(a 3)2。  【错解】(1)(a-3)2=a2-32=a2-9;  (2)(a 3)
期刊
技法指点rn写人记事的文章,最常见的问题有平铺直叙、形象模糊、缺少细节等,因而很难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而“抓住细节”,可以让叙事生动,人物鲜活.rn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
期刊
林语堂说过:“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 懂得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的人,生活才会过得有滋有味、多姿多彩。  清晨,我揉着惺忪的双眼拉开窗帘,霎时,一缕和煦的阳光探进窗户,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颊,暖暖的,感觉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  原来,我也拥有阳光一样的心情!  来到餐厅,桌上已摆满了热气腾腾的早饭,令人垂涎不已。妈妈在厨房里跑前跑后,手忙脚乱,却还不忘回首对我轻轻地说一句“早上好”。妈妈的问候在我
期刊
“丁零零……”门上的风铃又一次被我用手拨响。  我回来了。我又从喧嚣的市中心回到了空气中充满了青草清香的家乡。  我趴在窗台上向下俯瞰,那是一块方方正正的地,上面弥漫着生命生长的气息。若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我的家乡便升起一轮红日。但是无论太阳如何卖力,把脸憋得通红,阳光也无法透过我家周围高高的围墙。  中午,日光会直射进我家,但也只有一会儿而已。不过这足够使小池塘快乐了。你瞧,水面波光粼粼,一闪一闪
期刊
在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以下简称“国测一大队”)的走廊上,  镶着一幅宽幅彩照——《跨越》。这是2005 年珠峰复测登攀途中,队员任  秀波在海拔7000 米拍摄的队友刘西宁负重跨越一条冰裂缝的情景。  15 年后的2020 年5 月,由国测一大队与中国登山队组成的2020 珠  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的8 名勇士,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树立起橘红  色觇标,连续工作150 分钟,创造了中国人在珠
期刊
我们知道,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分解为几个整式的积。分解之后,一个烦琐的多項式就会变得简单。我们遇到的多项式看似毫无规律,不可分解,而我认为规律只是隐藏起来了,需要仔细挖掘。  【提出问题】已知四边形四条边长分别是a、b、c、d,若a2 b2 c2 d2=ab bc cd da,则此四边形的形状一定是 。  【分析思路】我的大致思路,先化简等式,再推断图形。  步骤一:化简等式。抛开等式右
期刊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老牧民辛苦一辈子,临终前留下了17匹馬。弥留之际,他把3个儿子叫到身边留下遗嘱:“孩子们,这17匹马是我一辈子的积蓄,也是我们家最忠实的仆人。我快不行了,把马留给你们。老大为家操劳最辛苦,分一半吧;老二得[13];老三啊,你还年轻,就分[19]吧。切记,不能把马宰了……”话没说完,老人就驾鹤西去了。  父亲留下的17匹马可把兄弟3人给难住了,三兄弟在一起商量了很久,始终想不明白怎
期刊
“数”发源于远古时期人们对事物个数记录的需要。比如,人们捕获一个猎物,就在绳子上打个结,再捕获一个,再打一个结……这就是结绳计数。就这样,人们在“数数”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出自然数的概念。  人类对数的认识是从1开始。在1的基础上加1,再加1,再加1,不断加1,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就可以达到任何一个自然数,要多大有多大。  但是,较大的数怎么表示呢?比如要表示“百”“万”这些大数,用我们祖先“打
期刊
教材将因式分解安排在整式乘法后面,它是以后要学到的八年级的分式运算,九年级的解一元二次方程、三角函数等知识的必要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总结了部分典型的出错案例,希望同学们能引以为戒。  一、公式要分清  例1 (1)x2-1=(x-1)2。  (2)x2-2x 1=(x 1)(x-1)。  【错因分析】混淆了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只有写成“首平方、尾平方、二倍首尾在中间”的形式才能考虑
期刊
火星,一颗令人难以捉摸的红色行星,从来都是人们夜观星空的焦点之一。在亚述(古代西亚奴隶制国家),火星被称为“流血的星”,是死亡、不幸和灾难之神的化身。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则把它视为战神。而中国古人对它的称谓——荧惑,似乎更能体现其特点:荧荧似火而又行踪不定,最让人捉摸不透。  这段时间,火星探测又掀高潮,各国探测器将陆续登陆这颗红色的星球。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刚踩了一脚“刹车”,将于不久后抵达火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