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貉的饲养量很大,但貉皮品质参差不齐.导致貉皮质量差的原因,除品种原因外,在养殖中还存在饲养标准化低、营养搭配不合理、笼舍结构不符合标准、卫生条件差等问题.本文从营养、环境、卫生三方面来分析我国貉养殖过程中存在的福利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福利要求及改善方法,以期为提高貉皮品质提供参考.
【机 构】
:
承德市农林科学院 河北 承德 067000;哈尔滨华隆蓝狐育种有限公司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秦皇岛市三晶新农饲料有限公司 河北 秦皇岛 0666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貉的饲养量很大,但貉皮品质参差不齐.导致貉皮质量差的原因,除品种原因外,在养殖中还存在饲养标准化低、营养搭配不合理、笼舍结构不符合标准、卫生条件差等问题.本文从营养、环境、卫生三方面来分析我国貉养殖过程中存在的福利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福利要求及改善方法,以期为提高貉皮品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构建一套既能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又能保证原有信息丢失最少的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体系,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重要作用.研究选取洞庭湖流域南部的四个行政市为研究区,综合考虑表征土壤立地条件、剖面构型、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养分四个方面的14项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了最小数据集(MDS),对其土壤肥力指数(SFI)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析了研究区耕地土壤肥力的主要限制因子.结果 表明:1)研究区耕地主要偏酸性,土壤容重较紧实;氮素养分处于较高水平,磷素养分处于中上水平,钾素养分处于较低水平.2)选取的
针对东北松嫩平原中南部黑土区玉米带农田长期旋耕导致耕层变浅、容重增大等问题,开展深翻-旋耕轮耕模式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的研究.试验设置连年旋耕配施化肥(RT)、连年旋耕配施化肥与有机肥(RM)、深翻-旋耕轮耕配施化肥(DT)和深翻-旋耕轮耕配施化肥与有机肥(DM)4个处理,分析0~45 cm土壤含水量、容重、紧实度、团聚体的变化及10 cm、20 cm、30 cm各深度处土壤温度变化情况.结果 表明,与RT处理相比,DT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玉米苗期和拔节期20 cm、30 cm深度土壤温度,增加玉米各生育时期15
筛选能为解鸟氨酸拉乌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Ro)提供适宜生存空间的生物炭,探讨固定Ro的生物炭对不同性质紫色土磷(P)钾(K)有效性的影响.采用限氧裂解法分别在不同温度(300℃、500℃和700℃)和原材料下(玉米秆、小麦秆和稻壳)制备生物炭.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筛选固定载体,通过傅立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R-FTIR)表征其性能和结构;采用室内土培试验探讨单施生物炭(BC)、Ro及固定Ro的生物炭(Ro-BC)对不同性质紫色土速效磷钾的影响.MTT
通过生物质炭复配,降低治理成本,为提高秸秆生物质炭对镉污染土壤的治理效果,将秸秆生物质炭(大豆秸秆炭(SSB)、油菜秸秆炭(RSB))与动物屠宰废弃物炭(SWB)复配,设置2.22 g kg-1(B1)、4.44g kg-1(B2)两个施用量,通过小白菜盆栽试验,研究生物质炭对原位污染土壤镉赋存形态及小白菜镉吸收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对照(CK)相比,生物质炭显著降低小白菜根系和地上部的镉含量.在4.44 g kg-1施炭水平下,SSB2和RSB2处理的小白菜根系镉含量较SWB2处理显著降低、降幅分别达33
微生物残体是土壤有机碳库的重要贡献者.为明确外源氮添加对土壤微生物残体积累动态的影响,本文收集整理了1980-2020年已发表的文献,共选取122组试验观测数据,利用整合分析方法(Meta-analysis),以微生物残体标识物-氨基糖为目标组分,定量分析了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外源氮添加对土壤中微生物来源细胞残体积累数量和组成比例的影响,并系统解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外源氮添加(0~6000 kg hrn-1)对微生物细胞残体的积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能引起土壤中真菌和细菌来源细胞残体相对比例发生明显
微塑料这一新兴污染物已成为全球性普遍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近年来,土壤微塑料污染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土壤环境质量和微生物生态学特性的角度,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土壤微塑料污染的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微塑料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有效性的影响;(2)微塑料对土壤污染物的吸附和解吸作用;(3)微塑料对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4)“微塑料圈”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位分异特征.最后针对土壤微塑料的重点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为今后土壤微塑料污染的研究提供了科
土壤微生物对无机氮的固持作用是构成土壤保氮机制的重要组成.作为土壤微生物的两大主要类群,真菌和细菌是微生物固持无机氮作用的主要参与者.然而,由于土壤微生物的高度复杂多变性,如何有效区分和量化土壤中真菌和细菌各自对无机氮的固持作用是个难题.针对该问题,本文采用“氨基糖稳定同位素探针(AS-SIP)”技术来区分和表征土壤中真菌、细菌各自对无机氮的固持速率.基于此进一步揭示了农业利用和外源碳输入分别对土壤真菌、细菌各自固持硝态氮作用的影响及原因,构建了土壤中真菌、细菌各自固持无机氮实际速率的估算模型,为区分和量
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对土壤污染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几种常见的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并基于Tessier五步连续浸提法分析土壤中Cd形态转化规律,进一步总结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对Cd形态的影响.不同类型土壤中Cd形态的含量分配比不同,土壤中的可交换态Cd含量较高,迁移性较强,对生物危害较大,因此可通过改变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氧化还原条件等土壤理化性质使可交换态Cd向残渣态Cd转化,进而降低土壤中Cd对生物的毒性作用.旨在深化读者对土壤Cd污染的认识,并为土壤Cd污染治理与修复提供参考.
为探究MYB44基因在番茄生长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本试验采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敲除突变体,根据MYB44基因的外显子设计sgRNA,酶切后与载体pKSE-401连接转化大肠杆菌,然后通过helper菌介导转移到农杆菌LBA4404中,形成重组菌,再应用农杆菌转化法将重组菌侵染番茄子叶外植体,经过抗生素的抗性培养基严格筛选,直至长出幼苗,最终提取DNA进行测序,获得3个独立的敲除转基因株系.
为提高紫薇组培无性快速繁殖速度,本试验以紫薇组培瓶苗为原材料,采用不同的培养基配比进行扩繁培养和生根培养,以获得最佳的扩繁及生根方法.结果表明,不同浓度6-BA、IBA及IAA对紫薇苗的增殖倍数、平均苗高及玻璃化比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紫薇组培瓶苗扩繁时选用MS+6-BA 1.0 mg/L+IAA 0.2 mg/L+GA31.0 mg/L配方最为合适;不同浓度IAA及NAA对生根率及平均根数影响显著(P<0.05),生根时最适培养基为1/2 MS+IAA 0.5 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