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周锦良,如今已经33岁了。在医院里那些60后的前辈看来,周锦良依然很年轻,但是在90后的小护士眼中,他已经是大叔一枚了。5年的大学专业学习,又在日本专业进修了两年,如今,周锦良是青岛市某医院胸外科的副主任医师,去年电视连续剧《心术》播放的时候,科室里的小护士们便总跟他开玩笑,说他的相貌、气质包括幽默,和剧中的主人公霍思邈有一拼……
铁打的医院、流水的病人
相比于医院里德高望重的老医生,周锦良多少也算是创新派,改进了一些传统的手术理念,也从不赞成将病情隐瞒病人——知情权是他一直坚持的。另外也不像那些老医生,每天都保持着严肃紧张的面孔,如果没有手术或不坐诊,即使查房,周锦良也会见缝插针地跟病人开几句无伤大雅的玩笑,也会跟小护士贫嘴,在科室中很有亲和力。
周锦良每周平均有三四台手术,周二是他的手术日。胸科手术每台耗时四到六个小时,但真正需要周锦良操作的手术时间,也不过一个小时左右,其余时间为术前麻醉和术后缝合、苏醒,由麻醉师和助手来处理就可以了。只是那一个小时,是要集中全部精力、泰山崩于前亦不为所动的,护士不停擦汗是诸多影片中最不被虚构的画面,汗水不是因为热或者紧张,而是全力以赴消耗的能量和精力。
除了手术,周锦良每周在门诊坐诊两次,名义上也有周末,但周末也只是意味着无需手术或坐诊,照例是要来查房的,因为手术后病人的康复期最少也要半个月,只要病房里有周锦良手术过的病人,他就都要每天来查问。
手机自然24小时开机,因为随时都可能有状况发生,周锦良记得最紧张的那一段,病房里住着经他手术过的12个病人,病人的数十个家属,随时有可能拨打他的电话——他理解,对于家属来说,可能病人的每一点不适,都让他们紧张和忧虑,何况对于经历了大手术的病人来说,手术成功其实不过是第一步,之后的康复期也是危险丛生,尤其是术后前三天,不仅需要陪护家属24小时寸步不离地监护,医生也丝毫不敢懈怠。因为一不留神,就可能出现术后感染,那将比手术更麻烦。因术后感染丧生的病人也不在少数,其中有的病人,仅仅是因为无法在手术后及时排出痰液而导致肺部感染,为此丧命……
有形的病灶可以一刀切除,但无形的病菌肆虐蔓延时,作为外科医生,周锦良常常觉得手足无措。故此,3年前,也是在周锦良的强烈建议下,ICU(重症监护室)调入了专业的内科医生。等于多上一层保险吧。
周锦良的科室,手术做得最多的是肺癌。周锦良已不记得目睹过多少被病毒侵袭的肺,但他自己,却依然没有能够把烟戒掉。不仅如此,周锦良的烟瘾还越来越大,只要有少少空闲时间,也会跑到病房楼前空地的一个角落去狠狠抽上两支。不能抽烟的时候,在病房里,就要靠着不停咀嚼口香糖来抑制时时来袭的烟瘾……周锦良怎么不知道烟的危害?可是铁打的医院、流水的病人,日日川流不息,每一台手术都是和死神挑战较劲——压力太大了,无以缓解,香烟是一个出口,他也就放任了自己。
贫穷依然是很多患者的真正死敌
周锦良当医生的初衷很简单,他的父亲就是被癌症夺去了生命——很残酷,在早些年的农村,几乎没有谁会去医院诊断治疗,症状明显时也都已是晚期,父亲生命最后的时间,那种痛苦,周锦良多年后依然不敢回忆。
现在,周锦良已做过很多例肺癌、食道癌等病患手术,多年的医学经验也早已证实了如果手术及时,很多癌症患者可以将生命延长。可是因为贫穷,他早早失去了深爱的家人。但多年后,贫穷依然是很多患者的真正死敌——不是每个病人都有能力去负担这种手术,虽然顺利的话,花销也不过三四万元。可拿不出三四万的人,很多,“但好在国家正在将医保范围和比例慢慢扩大,多少能够对贫穷的病人有所帮助”。
第一次面对没有经济能力手术的病人时,“毫不夸张,心里狠狠地疼了半天”,但慢慢地,因为太多,也不得不麻木了。2011年年末,一个农村妇女被查出肺癌,因家境贫寒,也只是拿了点止疼药物回家了。根据经验,周锦良知道她不会再看到2012年春天的花开了。而她才42岁,现今有钱的42岁的都市女人,正活得那么生动美好。
太多太多了……医院毕竟不是救助站,不是公益单位。媒体虽然常常发善心,但对于天下的穷人来说,他们顾及的,也只是那么少少的幸运的几个人。而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可能压根都不懂得去求助媒体,或者求助亦无济于事。因为媒体也不是救助站。所以周锦良也只能慢慢硬下心来,看着病人无奈、无望、绝望地离开。
于是如人所说,外科医生的心,一点点变得如手术刀一般冷硬。
医生是最直接的判官
心地“冷硬”却不是一个医生最该自责和羞愧的,最拷问医生良心的,其实是一些医疗事故——虽然天底下没有一个医生不想把病人的病治好,但医疗过程却依然会因无意的疏忽铸成大错。亦如《心术》中出现的,术前检查不够充分,导致疏忽了病人身体的真实状况,手术失败;术后感染抢救不够及时,或者未能通知家属去更专业权威的医院……这些情况现实中都会发生。
就在几个月前,一个因肺癌做了右肺全切手术的病人来复查,检查结果并未有转移、复发状况,当时手术也很成功,但按照治疗程序,为了巩固治疗结果,周锦良建议病人做三个疗程的化疗。
那是一个五十多岁的成功商人,心高气傲,因为这场病备受打击,情绪一度低落,甚至变得自闭、失眠,已经要依靠安定来辅助睡眠。对化疗有很大的抵触情绪。
周锦良还是说服了病人家属劝导病人,开始进行化疗。两天后,病人抗拒的反应加强,并开始呕吐、吃不下东西,情绪越发急躁,每天晚上吼着儿子去索取安定药物。
第三天,病人出现发烧症状,吃了安定后也睡不着,神情恍惚,咳不出痰……化疗被迫停止,开始退烧和消炎,却为时已晚,烧退下去后,病人却进入半昏迷状态,拍了CT,周锦良发现病人仅存的左肺已严重感染。
送入ICU,上了呼吸机,注入进口的昂贵抗生素,都已无济于事。在确定病人不可能被救治过来后,在院方要求下,作为主治医生,他和病人家属进行了谈话,说医院已经尽力,化疗出现这种反应,是在正常范畴之内的,要求家属将病人接出医院。 病人在被接走的当天晚上去世,家属没有来追究任何责任。医院的治疗方案也没有什么问题。但很长时间,想起来,周锦良都自责不已。说因为是医院的剧情,《心术》他也抽空扫了两眼,有句台词很好,“病人活不活下来,兴许上帝说了算,但死或者不死,却是医生说了算”。所以医生是最直接的判官,可判生死。大意不得。
感激和刀子相隔并不远
还有所谓的“红包”现象,周锦良说如果说实话,那么每个医生都有收取红包的经历,不是一次两次,是很多次——这个社会制度已经让医患关系渐渐成为生意,即使不主动,有些病人家属也是非“红包”铺路不罢休,好像只有这样,才算上了第一道保险。慢慢地,医生也就被动习惯成主动接受了。
《心术》中霍思邈说,医生现在几乎只开熟人刀。他说得没错,人际关系盘根错节,找来找去,总能找到一个中间人。但事实上,一旦上了手术台,不管熟人还是生人,在周锦良心里是没有区别的。都只是病人,都需要他竭尽全力。也不只是周锦良,其实没有一个医生会在手术台上存私心,这是医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本能。手术失败或医疗事故,医生比患者家属更加不希望发生。
但就这一点,彼此却偏偏无法做到真正的沟通,交钱治病救命,这场生意的赌注押得太大,而结果只有两个,要么双赢,你好我好大家好;要么双输,反目成仇。周锦良看过一个统计数字,是某一年被病人家属杀害的医生的数字。很让人触目惊心,原本是最该彼此理解、宽容、互助的关系,已经如此冰冷。却无法判定是哪一方的错。
为此,周锦良偶尔也觉得治病救人如履薄冰,但是一个医生的坚持,周锦良还是有的。在他升任小组负责人不久,接诊了一个病人。一个肺癌早期患者,有手术价值,术后存活率相对也高。但问题是,病人已经快70岁了,高血压还有糖尿病,手术风险很大。
会诊时,同事都持保留意见,建议不冒险手术,保守治疗或婉转将病人推去别的医院……因为万一出了事,后果难以预料,最直接的损失,就是他的声誉和前途。
周锦良并非不犹豫,同事的担忧都很现实,但最后,他还是决定接下这个手术。“不然,太可惜了,那样早,不能就此等死”,如果不做手术,病情会发展很快。他做不到为了自己所谓声誉和地位的安全将病人拒之门外。
手术倒算顺利,但手术后病人却还是出了意外状况,当天下了病危通知,送进ICU,上了呼吸机……5天后,病人挺了过来。
那几天,周锦良几乎每天晚上都守在ICU,看病人的各项指标,也做了最坏的打算,甚至有天晚上做梦,梦到病人家属拎着刀子来找他……
好在有惊无险,但那次,他知道了自己的恐惧。或者这种恐惧,是每个医生心底都存在的。虽然病人出院后,家属的大红感谢信几乎贴遍了医院,感激之词生动感人。但周锦良知道,感激和刀子相隔并不远。
让所有的医生都成为真正的天使
可是在日本,却不这样。周锦良在日本进修期间,跟着自己的导师在医院待过一段,也经历过一次手术失败的例子,病人同样死于术后感染。病人在医院去世,医院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所有医护人员排列两旁,送别病人,并集体对病人家属鞠躬致歉,说“对不起,我们没有做好”。而病人的家属也同样会对着医生鞠躬,说“给你们添麻烦了”……
那是一场直接抵达心灵的仪式,亡者和生者的尊严在那一刻都得到了最大的尊重。“也许有一天,我们的医疗制度能够真正完善、更加人性化时,一切会好起来。”周锦良说,“当然,这很难,可是医生也好,病人也好,社会也好,我们都没有别的选择,都必须为这一天早日到来做出我们的努力。”
但愿那一天早点到来吧,让所有的医生都成为真正的天使,魔鬼的一面从此不再显现。
编辑 / 张秀阳
铁打的医院、流水的病人
相比于医院里德高望重的老医生,周锦良多少也算是创新派,改进了一些传统的手术理念,也从不赞成将病情隐瞒病人——知情权是他一直坚持的。另外也不像那些老医生,每天都保持着严肃紧张的面孔,如果没有手术或不坐诊,即使查房,周锦良也会见缝插针地跟病人开几句无伤大雅的玩笑,也会跟小护士贫嘴,在科室中很有亲和力。
周锦良每周平均有三四台手术,周二是他的手术日。胸科手术每台耗时四到六个小时,但真正需要周锦良操作的手术时间,也不过一个小时左右,其余时间为术前麻醉和术后缝合、苏醒,由麻醉师和助手来处理就可以了。只是那一个小时,是要集中全部精力、泰山崩于前亦不为所动的,护士不停擦汗是诸多影片中最不被虚构的画面,汗水不是因为热或者紧张,而是全力以赴消耗的能量和精力。
除了手术,周锦良每周在门诊坐诊两次,名义上也有周末,但周末也只是意味着无需手术或坐诊,照例是要来查房的,因为手术后病人的康复期最少也要半个月,只要病房里有周锦良手术过的病人,他就都要每天来查问。
手机自然24小时开机,因为随时都可能有状况发生,周锦良记得最紧张的那一段,病房里住着经他手术过的12个病人,病人的数十个家属,随时有可能拨打他的电话——他理解,对于家属来说,可能病人的每一点不适,都让他们紧张和忧虑,何况对于经历了大手术的病人来说,手术成功其实不过是第一步,之后的康复期也是危险丛生,尤其是术后前三天,不仅需要陪护家属24小时寸步不离地监护,医生也丝毫不敢懈怠。因为一不留神,就可能出现术后感染,那将比手术更麻烦。因术后感染丧生的病人也不在少数,其中有的病人,仅仅是因为无法在手术后及时排出痰液而导致肺部感染,为此丧命……
有形的病灶可以一刀切除,但无形的病菌肆虐蔓延时,作为外科医生,周锦良常常觉得手足无措。故此,3年前,也是在周锦良的强烈建议下,ICU(重症监护室)调入了专业的内科医生。等于多上一层保险吧。
周锦良的科室,手术做得最多的是肺癌。周锦良已不记得目睹过多少被病毒侵袭的肺,但他自己,却依然没有能够把烟戒掉。不仅如此,周锦良的烟瘾还越来越大,只要有少少空闲时间,也会跑到病房楼前空地的一个角落去狠狠抽上两支。不能抽烟的时候,在病房里,就要靠着不停咀嚼口香糖来抑制时时来袭的烟瘾……周锦良怎么不知道烟的危害?可是铁打的医院、流水的病人,日日川流不息,每一台手术都是和死神挑战较劲——压力太大了,无以缓解,香烟是一个出口,他也就放任了自己。
贫穷依然是很多患者的真正死敌
周锦良当医生的初衷很简单,他的父亲就是被癌症夺去了生命——很残酷,在早些年的农村,几乎没有谁会去医院诊断治疗,症状明显时也都已是晚期,父亲生命最后的时间,那种痛苦,周锦良多年后依然不敢回忆。
现在,周锦良已做过很多例肺癌、食道癌等病患手术,多年的医学经验也早已证实了如果手术及时,很多癌症患者可以将生命延长。可是因为贫穷,他早早失去了深爱的家人。但多年后,贫穷依然是很多患者的真正死敌——不是每个病人都有能力去负担这种手术,虽然顺利的话,花销也不过三四万元。可拿不出三四万的人,很多,“但好在国家正在将医保范围和比例慢慢扩大,多少能够对贫穷的病人有所帮助”。
第一次面对没有经济能力手术的病人时,“毫不夸张,心里狠狠地疼了半天”,但慢慢地,因为太多,也不得不麻木了。2011年年末,一个农村妇女被查出肺癌,因家境贫寒,也只是拿了点止疼药物回家了。根据经验,周锦良知道她不会再看到2012年春天的花开了。而她才42岁,现今有钱的42岁的都市女人,正活得那么生动美好。
太多太多了……医院毕竟不是救助站,不是公益单位。媒体虽然常常发善心,但对于天下的穷人来说,他们顾及的,也只是那么少少的幸运的几个人。而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可能压根都不懂得去求助媒体,或者求助亦无济于事。因为媒体也不是救助站。所以周锦良也只能慢慢硬下心来,看着病人无奈、无望、绝望地离开。
于是如人所说,外科医生的心,一点点变得如手术刀一般冷硬。
医生是最直接的判官
心地“冷硬”却不是一个医生最该自责和羞愧的,最拷问医生良心的,其实是一些医疗事故——虽然天底下没有一个医生不想把病人的病治好,但医疗过程却依然会因无意的疏忽铸成大错。亦如《心术》中出现的,术前检查不够充分,导致疏忽了病人身体的真实状况,手术失败;术后感染抢救不够及时,或者未能通知家属去更专业权威的医院……这些情况现实中都会发生。
就在几个月前,一个因肺癌做了右肺全切手术的病人来复查,检查结果并未有转移、复发状况,当时手术也很成功,但按照治疗程序,为了巩固治疗结果,周锦良建议病人做三个疗程的化疗。
那是一个五十多岁的成功商人,心高气傲,因为这场病备受打击,情绪一度低落,甚至变得自闭、失眠,已经要依靠安定来辅助睡眠。对化疗有很大的抵触情绪。
周锦良还是说服了病人家属劝导病人,开始进行化疗。两天后,病人抗拒的反应加强,并开始呕吐、吃不下东西,情绪越发急躁,每天晚上吼着儿子去索取安定药物。
第三天,病人出现发烧症状,吃了安定后也睡不着,神情恍惚,咳不出痰……化疗被迫停止,开始退烧和消炎,却为时已晚,烧退下去后,病人却进入半昏迷状态,拍了CT,周锦良发现病人仅存的左肺已严重感染。
送入ICU,上了呼吸机,注入进口的昂贵抗生素,都已无济于事。在确定病人不可能被救治过来后,在院方要求下,作为主治医生,他和病人家属进行了谈话,说医院已经尽力,化疗出现这种反应,是在正常范畴之内的,要求家属将病人接出医院。 病人在被接走的当天晚上去世,家属没有来追究任何责任。医院的治疗方案也没有什么问题。但很长时间,想起来,周锦良都自责不已。说因为是医院的剧情,《心术》他也抽空扫了两眼,有句台词很好,“病人活不活下来,兴许上帝说了算,但死或者不死,却是医生说了算”。所以医生是最直接的判官,可判生死。大意不得。
感激和刀子相隔并不远
还有所谓的“红包”现象,周锦良说如果说实话,那么每个医生都有收取红包的经历,不是一次两次,是很多次——这个社会制度已经让医患关系渐渐成为生意,即使不主动,有些病人家属也是非“红包”铺路不罢休,好像只有这样,才算上了第一道保险。慢慢地,医生也就被动习惯成主动接受了。
《心术》中霍思邈说,医生现在几乎只开熟人刀。他说得没错,人际关系盘根错节,找来找去,总能找到一个中间人。但事实上,一旦上了手术台,不管熟人还是生人,在周锦良心里是没有区别的。都只是病人,都需要他竭尽全力。也不只是周锦良,其实没有一个医生会在手术台上存私心,这是医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本能。手术失败或医疗事故,医生比患者家属更加不希望发生。
但就这一点,彼此却偏偏无法做到真正的沟通,交钱治病救命,这场生意的赌注押得太大,而结果只有两个,要么双赢,你好我好大家好;要么双输,反目成仇。周锦良看过一个统计数字,是某一年被病人家属杀害的医生的数字。很让人触目惊心,原本是最该彼此理解、宽容、互助的关系,已经如此冰冷。却无法判定是哪一方的错。
为此,周锦良偶尔也觉得治病救人如履薄冰,但是一个医生的坚持,周锦良还是有的。在他升任小组负责人不久,接诊了一个病人。一个肺癌早期患者,有手术价值,术后存活率相对也高。但问题是,病人已经快70岁了,高血压还有糖尿病,手术风险很大。
会诊时,同事都持保留意见,建议不冒险手术,保守治疗或婉转将病人推去别的医院……因为万一出了事,后果难以预料,最直接的损失,就是他的声誉和前途。
周锦良并非不犹豫,同事的担忧都很现实,但最后,他还是决定接下这个手术。“不然,太可惜了,那样早,不能就此等死”,如果不做手术,病情会发展很快。他做不到为了自己所谓声誉和地位的安全将病人拒之门外。
手术倒算顺利,但手术后病人却还是出了意外状况,当天下了病危通知,送进ICU,上了呼吸机……5天后,病人挺了过来。
那几天,周锦良几乎每天晚上都守在ICU,看病人的各项指标,也做了最坏的打算,甚至有天晚上做梦,梦到病人家属拎着刀子来找他……
好在有惊无险,但那次,他知道了自己的恐惧。或者这种恐惧,是每个医生心底都存在的。虽然病人出院后,家属的大红感谢信几乎贴遍了医院,感激之词生动感人。但周锦良知道,感激和刀子相隔并不远。
让所有的医生都成为真正的天使
可是在日本,却不这样。周锦良在日本进修期间,跟着自己的导师在医院待过一段,也经历过一次手术失败的例子,病人同样死于术后感染。病人在医院去世,医院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所有医护人员排列两旁,送别病人,并集体对病人家属鞠躬致歉,说“对不起,我们没有做好”。而病人的家属也同样会对着医生鞠躬,说“给你们添麻烦了”……
那是一场直接抵达心灵的仪式,亡者和生者的尊严在那一刻都得到了最大的尊重。“也许有一天,我们的医疗制度能够真正完善、更加人性化时,一切会好起来。”周锦良说,“当然,这很难,可是医生也好,病人也好,社会也好,我们都没有别的选择,都必须为这一天早日到来做出我们的努力。”
但愿那一天早点到来吧,让所有的医生都成为真正的天使,魔鬼的一面从此不再显现。
编辑 / 张秀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