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的教育创新探讨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赶上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于2000年制定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用)》。明确指出中学信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使用的学习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关键词:信息素养 教育理念 教育创新 小组协作
  
  
  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促使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与转化,教育创新将会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流。教育也只有不断创新,并尊重教育规律、尊重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带来自身的健康发展。“一朝学习,终身受益”的局面在现代信息社会已经难以适应生产与技术进步的要求,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学习,更不能“一劳永逸”。传统的信息技术教育理念需要及时调整和转变,以适应信息社会提出的挑战。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学习者才能够持续主动的获得学习的内容,能够对所做的研究进行扩展,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使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学会学习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如果提不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谈不上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师应把严肃的“讲电脑”和烦闷的“学电脑”变为活泼的“玩电脑”和轻松的“用电脑”,使得课堂气氛轻松而有趣;也可以借助学生对电脑游戏的兴趣,训练和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和学习方法,陈旧的教育理念一定要变,大力实施教育创新。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研究信息技术,而不能仅仅让他们记忆和直接、被动的接受。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该贯穿能力本位的思想,目的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一是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二是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针对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和新的教学要求,我们如何运用现代教育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方法与教学手段?我们应该做哪些具体的教育创新呢?
  比如在讲Frontpage网页制作时,我为了不让学生的思维受到示范效果的影响而能有自己的独创性,我没有给学生统一的素材和效果,抛弃传统的授课方式,把课堂大胆的放手给学生,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题材(鼓励学生选择与其它学科有关的题材),然后从互联网上下载资料进行设计。在课堂上我只分散介绍一些效果的制作技术要点,然后要求学生完成任务,对于一些属性的设置基本上要求学生自己完成。并且要求学生将所有的效果按自已的审美观点合理排版,到最后课程结束时将串成一个完整的站点,在站点的网页中要体现出所应用的效果。这样学生有了很大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每个学生最后都做出了有自己独特性的站点。在网页制作时,还经常碰到有学生需要处理图片素材:裁减一些不想要的信息、图片组合、添加文字等等。我引导学生用教材上并没有介绍的软件Acdsee去处理:我告诉学生这个软件的方便实用性,简单演示一些功能,其它要求学生自己看着菜单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完成。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到了实实在在的技能,领会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并且使他们摆脱了依赖课本、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真正从学习中获得了知识,获得了乐趣。
  二、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学习能力
  计算机课作为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而学生的操作水平往往又参次不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碰到一些问题只要有人稍微指点、提示一下就可以了;但还有一部分操作水平比较低的学生,碰到问题如果没有人能够及时讲解,就根本无法进行具体的操作,那么一节课也许什么也没做到就下课了,几次下来学生就有极大的挫折感,对学习也就渐渐失去兴趣了。对于信息技术这样操作性强的课程来说,老师不可能及时解答所有学生的问题,很多学生得不到你的帮助而影响学习,小组协作便应运而生。整个班级划分为几个小组,由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小组协作可在一般的课堂教学和小组阶段性的作品制作中体现。学生一般自己先独立完成,对操作水平较低的同学遇到的小问题进行帮助,如果解决不了的就及时向教师求助;同时组长要检查本组学习情况,并向教师反馈。教师适当的安排小组竞赛,鼓励小组同学互助学习,小组之间进行友谊竞争。教师留心观察并主动加入各小组学习讨论和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小组;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指导学生正确展开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解决老师不能对所有问题一一解答这一问题,还可以使得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在小组阶段性作品制作过程中,由小组自定一个主题,自选一到两个负责人,然后进行人员分工,包括素材的选择、采集、排版等。规定在一定时间内作完,在作品展示课中各小组派代表上去展示讲解自己作品,由全班进行打分评选出较好的作品。通过小组学习,给学生创造的一种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愉快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与交流,用协作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这也是新型高效课堂所倡导的。
  三、利用好任务驱动,让学生都动起来
  学习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这种技能,而信息技术又不能像其它学科那样进行简单的理论测试,教师必须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在学期初教师就要告知学生,作业会分类,有独立完成的,也有允许小组合作的。而作业所得分在学期末会直接计入学年成绩,让学生的提起注意,认真对待。通过设置多次的不同内容要求的作业,便于教师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也避免了单纯的理论考试评价的模糊性。对于允许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组长要控制组员都参与其中,杜绝不劳而获的现象发生;对于不参加小组协作的组员,组长可以扣除其作业的加分,有效消除了学生学习的侥幸心理。信息技术课程可以多采用面向电子作品(E-work)的评价方法,由单纯的学生之间的横向评价转向学生间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自觉地相互比较,自我评价,自我反馈,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四、科学评价,建立有效的评价方式
  在任务完成后要按期进行小组或个人的作品展示,请全班评出的优秀作品,作者上台展示并讲解他们的作品制作的一些特色之处、碰到了一些什么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以及有哪些亮点、哪些不足之处;其他同学也可提出自己的意见;教师在有效的评价方式下进行科学的评价,同步进行点评,指出值得大家学习之处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特别要鼓励学生制作有自己独特创意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既可通过互相观看作品对网页设计获得一些感性认识,也在同学的展示讲解中加深了对网站设计的认识。
  古人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新的工具新的软件层出不穷。所有的信息技术的新知识都靠教师教授是不现实的,学生必须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才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掌握明天新的知识。信息技术课最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真正体现以学生的主体的新课程理念。教师要围绕高中信息技术标准,进行合理计划、科学设计,开展有效的评价,大胆创新,建立适合于本校学生的教与学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化改革。
  参考文献:
  1、吴文虎 冯秀琪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1
  2、王黎明 《吴文虎教授谈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方法等问题》 网络科技时代
  3、孙颖 计算机教学中的人物驱动教学法【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1,(3)
  
其他文献
摘要:园本教研是以幼儿园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它是促进 教师 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营造氛围,搭建 教师 专业成长的平台,有助于 教师 们在充满尊重、理解和信任的人文关怀中心情舒畅地开放想法,畅所欲言、展开研究;注重运用载体,创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形式以及利用课题带动,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也是加速 教师 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园本教研 教师专业成长     园本教研是教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动态视频色彩鲜艳、音响效果生动等独特优势,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实现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改革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小学数学教学“活”起来。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活”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信息量大、交互
期刊
摘要:在教学数学知识时,通过有关的实际例子,说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鼓励学生学习成才,并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就动机。  关键词:数学 教学 创新 教育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
期刊
教师是课程改革重要的实施者,教师对课改精神体悟的深浅与否,课程内容传达是否生动有趣,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而在教师的言谈身教中,语言水平的发挥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语言是否生动娴熟,是否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关系到学生能否得到深刻的启迪,人文境界能否得到有效的提升。作为担负着传授知识和培养品德双重任务的政治教师,掌握良好的语言技能、技巧,更有利于其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期刊
摘要:自主创新学习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当前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发展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学科教学关注的焦点。调查表明,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仍然是目前中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中学地理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本文着重探讨在中学地理教学活动中,如何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改善中学地理所面临的现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创新
期刊
摘要:真诚的师爱要善于控制自已的感情和情绪,要有一种有利于教学、工作给人以影响力饱满的精神状态,那种愁眉苦脸的神态和讽刺挖苦的话语,都会使学生反感。真诚的师爱必须是高尚的严格的、热情的、体贴入微的,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和锻炼积极性。  关键词 体育 教育 敬业       体育教育工作的特点是身体活动和智力活动相结合的,即要做正确的体育技术示范动作,教会学生体育锻炼的基本技术、技能和方法,又要
期刊
摘要:中职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中职生毕业后大部分走向工作岗位,所以中职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三观教育,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诚实守信品德,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进行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教育 基本素质       一、中职学生现状  1.文化素质差。目前的中职生大多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
期刊
我们在历史课堂上实施发散思维训练的主要办法是:构建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发散思维能力训练。创造教育理论认为创新思维是一个由发散到集中,再发散到再集中的过程。要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必须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围绕认知主题设计合理的发散性思维问题   1、设计扩散性问题,训练思维的广阔性。发散性思维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思维的多方向多角度,结论的多样性,多种不同意见的并存。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扩散性问
期刊
摘要:为顺应我国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步伐,在分析“轻松体育”内涵及健身特点的基础上,对高校开展“轻松体育”教育的必要性、基本内容等问题进行论述,探讨有效地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使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顺利接轨,更好地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以期对“轻松体育”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轻松体育;高等学校;体育教育     1“轻松体育”的内涵及健身特点   1.1“轻松
期刊
摘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是主导,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多与学生沟通,营造和谐、宽松、乐学、民主、平等、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学习氛围,优化他们的创新心理。  关键词:数学 教学 创新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不但要求知识渊博,而且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