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黎海森相识于加尔各答。一开始看到其貌不扬的他,我还以为又是一个被市场上的旅游书影响的人,“辞职出来寻找生命意义”。直到听到他娓娓道来自己的故事,我才为自己的武断感到羞愧。
无所谓爱憎
海森今年27岁,重庆人,本科拿到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前往新加坡留学,学习电子工程。焊了几年电路板的他,毕业后并不是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但也还是随大流,像多数新加坡年轻人那样,从事了最有前途也最有“钱途”的金融业,摇身一变,从电子工程师成了金融人士。
海森进了新加坡有名的银行,穿上西装,打起领带,在商业中心的玻璃大厦里做项目管理,成了典型的新加坡式精英。
回想幼年时的困窘,现在的黎海森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过上了从未有过的富足生活。在新加坡工作时,他努力扩展交际圈子,夜夜笙歌,领到钱就大肆消费,购置家具。家里被布置得精致而奢华,每天下班回家后,他扭开音响,拥着羊毛毯入眠;去银行刷卡,他看着屏幕上跳出来的数字,有瞬间的快感。
这样的生活给过他安全感和满足感。
一年后,海森发现,自己的生活虽然物质富足但却精神缺失,甚至普通的刺激已不能使他满足,逐渐失去了本心的快乐。回想19岁那年的夏天,海森在阿拉斯加打工旅行,独自穿越无人森林时内心的寂静与欢喜:回想自己徒步穿过墨脱、雨崩、稻城亚丁,一个人走过尼泊尔的珠峰环线时的感动。逐渐地,海森卖掉家具,退出交际,有时间的话会读书或者冥想。在一种表象的清贫里,他在慢慢寻找一些东西。又过了一年,海森向老板递上辞呈,称要去美国进修,实际他是要去印度做义工。
我们相识于加尔各答的仁爱之家,为临终病人服务。他在博客里写道:“脱下衬衣和领带,卸下优越感和骄傲,在嘈杂的加尔各答寻找内心的平静。洗衣,拖地,喂饭,成了我的工作和生活。”他想用—年的时间从印度走到非洲,他说这次出来是为了“履行责任”,去找到那样一种意义,他想到不同的地方去帮助别人。
海森和其他男生不太一样,他的脸上总是挂着平静的笑容,我很喜欢跑去找他聊天。离开加尔各答那天,他送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每个瞬间,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我们都是新鲜美好地活着。”而他也是这个样子,并不区分每一种生活,在新加坡玻璃大厦的银行也好,在充满尿骚味的加尔各答也好,都活得平静自如。在海森看来,不区分,就不会形成爱憎,就会接受所有的环境。就像山里的水一样,有时流过山谷,有时淌过戈壁。别人看来,环境差别很大,但水本身不认为山谷更好或者戈壁更差。无论哪里,它都只是不忧不喜地流淌过去。
在肯尼亚,建一所学校
遇到海森时,他的旅行才刚开始,—年后,他陆路穿越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又从埃及南下到肯尼亚,一路走过许多贫穷的地方。
他来到肯尼亚后,在当地的一所小学教书。后来,他想帮当地的孩子们建一所砖墙校舍。于是他萌发了发动国内的朋友筹款,为孩子们盖水泥墙校舍的想法。“我无法放眼全局,去谈什么贫民窟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小善,但不能以善小而不为。”
最初,并非没有想过企业捐助,并且也可以联系到愿意全额捐建小学的企业。但海森希望有更多的普通人可以接触到这样一个项目。“在我们看来,爱心是很宝贵的,能消除人与人的屏障,让社会更和谐美好。所以,我们选择众筹的方式,因怀着这样的私心,希望筹建学校和启发爱心能齐头并进。”他希望更多的普通人可以因为这样一件事情而心有所动,生一丝善念。
2014年5月,海森联合了同在仁爱之家服务过的义工朋友月宁,他们一个负责国内捐款的统筹,一个作为总负责人,监督校舍项目在肯尼亚的修建。项目分两期,总共修建8间校舍,项目总预算为51783元。5月29日,筹款计划发出,没有依托任何众筹平台,只是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却在一两天内迅速扩散,感动了许多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朋友,纷纷解囊,从世界各地打来善款。仅仅一周,6月5日,修建校舍项目所需的款项就已经全部筹集完毕。后续的捐款络绎不绝地涌来,它们被用于建设原计划外的新厕所,新操场,购买新桌椅和课本。在项目完结前,总筹款超出预算近3万元,达到79950元。
更没想到的是,海森放在网上的筹款文被他的新加坡的老板看到了。老板是一位银行高层,几十年如一日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自己苦心经营的谎言被戳穿,海森原本以为会挨骂,可老板当天就捐来5500元,微信留言说:“You are finally doingsomethinq worthwhile for so manypeople(你终于去为那么多人做了些有意义的事)!”海森愣了一下,回复说:“By doing this,I am coming toundemtand mv value of livincl andpurpose of life(做这件事,让我了解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之后,这位中年印度人竟然回复说:“You are tempting me now(你做的事诱惑到我了)。”
真正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才知道有多难。完全没有任何施工经验的海森要去现场完成勘探、做预算、请工人、施工等一系列的工作。施工方都是当地的居民,从包工头到工人,做事缺乏专业性,所以施工期间海森还要和他们反反复复地沟通协商。想想他那样一副小身板在工地上跑前跑后,我有点儿想笑,却终究没能笑出来。
回想那一段时间的经历,海森觉得:“在第三世界国家,能够把在以前的圈子所沉淀下来的习惯和价值观放下,从而更独立,更清醒地认识自己。而当一个人内心变强大后,觉得又能回去了,可以回到新加坡,也可以回去任何的圈子里,而且能保持内心的独立。”
海森去做这样一件事,在他自己看来是种种机缘下一个自然而然的举动,并非想要投身慈善事业,也并非有着多么宏大的心愿。他在加尔各答的时候,放下了自己新加坡银行金融人士的生活方式,成了一名义工,每天洗衣服、给病人洗澡喂饭:离开肯尼亚后,他又不再是那个筹款建校舍的海森,需要八面玲珑,需要疲于奔命并与各种人周旋。回来之后,他停用微信,去了四川雅安,归期未定。
似乎就像海森一直所认为的那样,因为他心中没有期望与预设,像一只倒空的水杯,所以能够随时随地欣然接受生活所有的可能性,所以生活里满是惊喜。
当有人问海森为何要辞职旅行,有没有下很大的决心,怀着什么目的等问题时,他总是答不出来。因为在海森自己看來,这是自然发生的,他抱着无所得的心态走向未知,不刻意寻求体验,只是接受生活的安排罢了。这并不比在家更好,也不更差,只是生活的不同形态。
很多时候,走过干山万水,寻找的生命的意义一直都在身边,在人心里。
无所谓爱憎
海森今年27岁,重庆人,本科拿到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前往新加坡留学,学习电子工程。焊了几年电路板的他,毕业后并不是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但也还是随大流,像多数新加坡年轻人那样,从事了最有前途也最有“钱途”的金融业,摇身一变,从电子工程师成了金融人士。
海森进了新加坡有名的银行,穿上西装,打起领带,在商业中心的玻璃大厦里做项目管理,成了典型的新加坡式精英。
回想幼年时的困窘,现在的黎海森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过上了从未有过的富足生活。在新加坡工作时,他努力扩展交际圈子,夜夜笙歌,领到钱就大肆消费,购置家具。家里被布置得精致而奢华,每天下班回家后,他扭开音响,拥着羊毛毯入眠;去银行刷卡,他看着屏幕上跳出来的数字,有瞬间的快感。
这样的生活给过他安全感和满足感。
一年后,海森发现,自己的生活虽然物质富足但却精神缺失,甚至普通的刺激已不能使他满足,逐渐失去了本心的快乐。回想19岁那年的夏天,海森在阿拉斯加打工旅行,独自穿越无人森林时内心的寂静与欢喜:回想自己徒步穿过墨脱、雨崩、稻城亚丁,一个人走过尼泊尔的珠峰环线时的感动。逐渐地,海森卖掉家具,退出交际,有时间的话会读书或者冥想。在一种表象的清贫里,他在慢慢寻找一些东西。又过了一年,海森向老板递上辞呈,称要去美国进修,实际他是要去印度做义工。
我们相识于加尔各答的仁爱之家,为临终病人服务。他在博客里写道:“脱下衬衣和领带,卸下优越感和骄傲,在嘈杂的加尔各答寻找内心的平静。洗衣,拖地,喂饭,成了我的工作和生活。”他想用—年的时间从印度走到非洲,他说这次出来是为了“履行责任”,去找到那样一种意义,他想到不同的地方去帮助别人。
海森和其他男生不太一样,他的脸上总是挂着平静的笑容,我很喜欢跑去找他聊天。离开加尔各答那天,他送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每个瞬间,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我们都是新鲜美好地活着。”而他也是这个样子,并不区分每一种生活,在新加坡玻璃大厦的银行也好,在充满尿骚味的加尔各答也好,都活得平静自如。在海森看来,不区分,就不会形成爱憎,就会接受所有的环境。就像山里的水一样,有时流过山谷,有时淌过戈壁。别人看来,环境差别很大,但水本身不认为山谷更好或者戈壁更差。无论哪里,它都只是不忧不喜地流淌过去。
在肯尼亚,建一所学校
遇到海森时,他的旅行才刚开始,—年后,他陆路穿越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又从埃及南下到肯尼亚,一路走过许多贫穷的地方。
他来到肯尼亚后,在当地的一所小学教书。后来,他想帮当地的孩子们建一所砖墙校舍。于是他萌发了发动国内的朋友筹款,为孩子们盖水泥墙校舍的想法。“我无法放眼全局,去谈什么贫民窟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小善,但不能以善小而不为。”
最初,并非没有想过企业捐助,并且也可以联系到愿意全额捐建小学的企业。但海森希望有更多的普通人可以接触到这样一个项目。“在我们看来,爱心是很宝贵的,能消除人与人的屏障,让社会更和谐美好。所以,我们选择众筹的方式,因怀着这样的私心,希望筹建学校和启发爱心能齐头并进。”他希望更多的普通人可以因为这样一件事情而心有所动,生一丝善念。
2014年5月,海森联合了同在仁爱之家服务过的义工朋友月宁,他们一个负责国内捐款的统筹,一个作为总负责人,监督校舍项目在肯尼亚的修建。项目分两期,总共修建8间校舍,项目总预算为51783元。5月29日,筹款计划发出,没有依托任何众筹平台,只是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却在一两天内迅速扩散,感动了许多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朋友,纷纷解囊,从世界各地打来善款。仅仅一周,6月5日,修建校舍项目所需的款项就已经全部筹集完毕。后续的捐款络绎不绝地涌来,它们被用于建设原计划外的新厕所,新操场,购买新桌椅和课本。在项目完结前,总筹款超出预算近3万元,达到79950元。
更没想到的是,海森放在网上的筹款文被他的新加坡的老板看到了。老板是一位银行高层,几十年如一日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自己苦心经营的谎言被戳穿,海森原本以为会挨骂,可老板当天就捐来5500元,微信留言说:“You are finally doingsomethinq worthwhile for so manypeople(你终于去为那么多人做了些有意义的事)!”海森愣了一下,回复说:“By doing this,I am coming toundemtand mv value of livincl andpurpose of life(做这件事,让我了解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之后,这位中年印度人竟然回复说:“You are tempting me now(你做的事诱惑到我了)。”
真正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才知道有多难。完全没有任何施工经验的海森要去现场完成勘探、做预算、请工人、施工等一系列的工作。施工方都是当地的居民,从包工头到工人,做事缺乏专业性,所以施工期间海森还要和他们反反复复地沟通协商。想想他那样一副小身板在工地上跑前跑后,我有点儿想笑,却终究没能笑出来。
回想那一段时间的经历,海森觉得:“在第三世界国家,能够把在以前的圈子所沉淀下来的习惯和价值观放下,从而更独立,更清醒地认识自己。而当一个人内心变强大后,觉得又能回去了,可以回到新加坡,也可以回去任何的圈子里,而且能保持内心的独立。”
海森去做这样一件事,在他自己看来是种种机缘下一个自然而然的举动,并非想要投身慈善事业,也并非有着多么宏大的心愿。他在加尔各答的时候,放下了自己新加坡银行金融人士的生活方式,成了一名义工,每天洗衣服、给病人洗澡喂饭:离开肯尼亚后,他又不再是那个筹款建校舍的海森,需要八面玲珑,需要疲于奔命并与各种人周旋。回来之后,他停用微信,去了四川雅安,归期未定。
似乎就像海森一直所认为的那样,因为他心中没有期望与预设,像一只倒空的水杯,所以能够随时随地欣然接受生活所有的可能性,所以生活里满是惊喜。
当有人问海森为何要辞职旅行,有没有下很大的决心,怀着什么目的等问题时,他总是答不出来。因为在海森自己看來,这是自然发生的,他抱着无所得的心态走向未知,不刻意寻求体验,只是接受生活的安排罢了。这并不比在家更好,也不更差,只是生活的不同形态。
很多时候,走过干山万水,寻找的生命的意义一直都在身边,在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