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学建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其中,“珍视”是珍惜、重视之意,不能漠然置之,更不能简单地用预定的所谓“标准”答案去匡正学生不同意见;“独特”是指具有个性的,包含着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和价值观念。“珍视”二字蕴涵了这次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的重视程度,也在相当程度上揭示出了阅读的意义。
阅读的意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个人的精神必需”、“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之,说“筛选信息”、“披文得意”者亦大有人在。其实这些说法都不无道理,但未免过于简单,有些偏颇。纵观我们的语文教材,占绝大部分的是文学作品。其丰厚的人文精神是任何文字材料所无法比拟的,新的课程标准也对阅读提出“理解直至鉴赏”等较高的要求。高尔基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因此,把阅读看成是学生与文本的一个互动过程,一种平等自由和对话,一种思想的碰撞乃至情感的交流,一种发自内心的发现和感悟,我认为更为恰当。也只有这样,阅读者阅读功底才能不断地得以充实,人生智慧才能不断得以提升,从而真正体会到阅读过程中那种痛快淋漓的愉悦感。
反思我们的阅读教学,大都重知识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重技术操作轻发现感悟。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地训练学生尽可能多地得到分数,而不是通过阅读帮助他们打开思想之门、智慧之窗。阅读教学中不是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容器,就是采用“引君入瓮式”的启发方法,预先设置一个个圈套(问题)让学生往里钻。较多地强调学生如何发现和正确领悟作品的“原意”,而忽视了学生作为读者所具有的自由联想,进行创造性想象的力量,先“原意”再“联想”一时成为阅读的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再或者是把一篇文章切成几个知识点,毫无目的地肢解一通,再把几个知识点拟成所谓标准答案来取代学生的感受,统一学生的理解。这样一来,同一问题换种说法,学生便不知所措,几个问题稍加整合,学生更是无从下手。如果这样日复一日,学生将渐渐变得懒惰、麻木、失去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失去阅读的兴趣。因为经验告诉他们:老师的答案是对的,记住就行了。长此一往,何谈能力的提高?何谈人的发展?
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更新替代,阅读完全应该是读者的一种个性化行为。对于接受主体而言,课文的意义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生成的,即“学生在阅读之前,早已存在一个影响文本的言体状态”,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初一学生阅读《散步》,只能简单地理解出一家人的和睦,对于作者的本意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只有当他步入中年有了丰富的人生体验时,才能深刻地理解人到中年的那种承前启后的家庭重任。鉴于此,教师万不能把自己的分析、自己基于成人的经验得到的结论一股脑抛给学生,以此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剥夺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经验来“合理”的发现,“合理”的感悟,“合理”的理解,这实际上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肯定不会完美,但毕竟是学生亲身参与的,是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阅读过程中发现学生有创造性的理解,教师应及时的肯定、鼓励、引导,用心呵护这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针对其思维过程中的不足展开有效的帮助。即使发现理解不合理,甚至片面、谬误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在反复地阅读中,让学生体验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份惊喜,让学生感受到超越文本、超越自我的那份惬意。
总之,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而阅读正是发展个性,培养创造精神的重要途径。语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而不能再以“标准化”的解读,去代替学生的体验,去制约学生的头脑。
怎样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和感悟呢?
一、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审视常规教学
传统教学教师按着教参备课,照着教案读,提问——回答——总结,自然省心省力。课堂上,学生说出不同于教案的理解,这无疑是学生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文化积淀的一个挑战。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备课得想更多的问题,参考更多的资料,以备学生刁钻的提问,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怎样的准备,课堂上还是难免有卡壳的时候。像《七根火柴》中“有党证怎能称为无名战士”、“邱少云烈火中牺牲,所带手榴弹怎不爆炸”……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些也是对教师的专业功底、教育理念和教学机智的考验。教师面对学生的发现和感悟,首先应是欣喜、尊重。不要怕被学生问倒了,其实这是好事,说明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了,这堂课上“活”了,教师和学生思维感情接近了,阅读的意义自然就显现了。其次是积极地应对。要求教师增强紧迫感,压力感,多读书,勤学习,注意学科的整合,不断地发展、充实、提高自己,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不再让学生充满“遗憾”的眼神出现在课堂上。
二、营造良好的氛围,做好学生阅读的领路人
课标中提到的“尊重”和“珍视”,正是学生发展个人才能、展示阅读个性的必要环境。让学生充分发表不同的意见,师生之间展开平等的对话,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应成为语文阅读课上一道迷人的风景。这有利于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构建师生之间的交住互动关系。阅读课上教师“展得宽”,学生自然也就“放得开”。在宽松愉悦中,学生的思维展开了,语言放开了,就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阅读内存,也有利于学生的发现和感悟。当然,在学生发现探究和创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在转变,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或称之为“平等的首席”,教师的作用始终是个“领路人”。教师还要在“放得开”的同时“收得拢”,绝不能放任自流。作为教师一方面要重视、尊重学生的看法,另一方面不能消极处理,一味迁就。否则,“阅读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更谈不上“建立自己的思想”了。
三、相信学生的阅读潜能,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语文阅读教学为母语教学,学生自幼就有主动学习的潜能,阅读求知的潜能,表达交流的潜能,探究创造的潜能。例如“冰化了是什么?”一位学生的回答:“春天。”这个回答多么富有诗意和灵性,学生眼里的世界自有神奇的形象和色彩。教师要相信学生有潜能,鼓励他们读出自己的“色彩”。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在相信学生潜能的基础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不要为赶进度、完任务,而把学生的阅读讨论变成走过场。因为课堂不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学生只能揣摩教师的意图去猜测答案,哪能有自己的发现,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呢?
总之,尊重学生的阅读发现,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能使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中交流互动时的尊重、理解、合作、探究、分享变得更有意义,真正体现出教育的民主,关照并尊重学生个性,突出教育的本质“师生共同成长与发展”,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人”。
阅读的意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个人的精神必需”、“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之,说“筛选信息”、“披文得意”者亦大有人在。其实这些说法都不无道理,但未免过于简单,有些偏颇。纵观我们的语文教材,占绝大部分的是文学作品。其丰厚的人文精神是任何文字材料所无法比拟的,新的课程标准也对阅读提出“理解直至鉴赏”等较高的要求。高尔基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因此,把阅读看成是学生与文本的一个互动过程,一种平等自由和对话,一种思想的碰撞乃至情感的交流,一种发自内心的发现和感悟,我认为更为恰当。也只有这样,阅读者阅读功底才能不断地得以充实,人生智慧才能不断得以提升,从而真正体会到阅读过程中那种痛快淋漓的愉悦感。
反思我们的阅读教学,大都重知识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重技术操作轻发现感悟。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地训练学生尽可能多地得到分数,而不是通过阅读帮助他们打开思想之门、智慧之窗。阅读教学中不是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容器,就是采用“引君入瓮式”的启发方法,预先设置一个个圈套(问题)让学生往里钻。较多地强调学生如何发现和正确领悟作品的“原意”,而忽视了学生作为读者所具有的自由联想,进行创造性想象的力量,先“原意”再“联想”一时成为阅读的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再或者是把一篇文章切成几个知识点,毫无目的地肢解一通,再把几个知识点拟成所谓标准答案来取代学生的感受,统一学生的理解。这样一来,同一问题换种说法,学生便不知所措,几个问题稍加整合,学生更是无从下手。如果这样日复一日,学生将渐渐变得懒惰、麻木、失去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失去阅读的兴趣。因为经验告诉他们:老师的答案是对的,记住就行了。长此一往,何谈能力的提高?何谈人的发展?
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更新替代,阅读完全应该是读者的一种个性化行为。对于接受主体而言,课文的意义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生成的,即“学生在阅读之前,早已存在一个影响文本的言体状态”,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初一学生阅读《散步》,只能简单地理解出一家人的和睦,对于作者的本意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只有当他步入中年有了丰富的人生体验时,才能深刻地理解人到中年的那种承前启后的家庭重任。鉴于此,教师万不能把自己的分析、自己基于成人的经验得到的结论一股脑抛给学生,以此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剥夺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经验来“合理”的发现,“合理”的感悟,“合理”的理解,这实际上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肯定不会完美,但毕竟是学生亲身参与的,是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阅读过程中发现学生有创造性的理解,教师应及时的肯定、鼓励、引导,用心呵护这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针对其思维过程中的不足展开有效的帮助。即使发现理解不合理,甚至片面、谬误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在反复地阅读中,让学生体验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份惊喜,让学生感受到超越文本、超越自我的那份惬意。
总之,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而阅读正是发展个性,培养创造精神的重要途径。语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而不能再以“标准化”的解读,去代替学生的体验,去制约学生的头脑。
怎样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和感悟呢?
一、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审视常规教学
传统教学教师按着教参备课,照着教案读,提问——回答——总结,自然省心省力。课堂上,学生说出不同于教案的理解,这无疑是学生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文化积淀的一个挑战。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备课得想更多的问题,参考更多的资料,以备学生刁钻的提问,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怎样的准备,课堂上还是难免有卡壳的时候。像《七根火柴》中“有党证怎能称为无名战士”、“邱少云烈火中牺牲,所带手榴弹怎不爆炸”……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些也是对教师的专业功底、教育理念和教学机智的考验。教师面对学生的发现和感悟,首先应是欣喜、尊重。不要怕被学生问倒了,其实这是好事,说明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了,这堂课上“活”了,教师和学生思维感情接近了,阅读的意义自然就显现了。其次是积极地应对。要求教师增强紧迫感,压力感,多读书,勤学习,注意学科的整合,不断地发展、充实、提高自己,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不再让学生充满“遗憾”的眼神出现在课堂上。
二、营造良好的氛围,做好学生阅读的领路人
课标中提到的“尊重”和“珍视”,正是学生发展个人才能、展示阅读个性的必要环境。让学生充分发表不同的意见,师生之间展开平等的对话,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应成为语文阅读课上一道迷人的风景。这有利于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构建师生之间的交住互动关系。阅读课上教师“展得宽”,学生自然也就“放得开”。在宽松愉悦中,学生的思维展开了,语言放开了,就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阅读内存,也有利于学生的发现和感悟。当然,在学生发现探究和创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在转变,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或称之为“平等的首席”,教师的作用始终是个“领路人”。教师还要在“放得开”的同时“收得拢”,绝不能放任自流。作为教师一方面要重视、尊重学生的看法,另一方面不能消极处理,一味迁就。否则,“阅读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更谈不上“建立自己的思想”了。
三、相信学生的阅读潜能,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语文阅读教学为母语教学,学生自幼就有主动学习的潜能,阅读求知的潜能,表达交流的潜能,探究创造的潜能。例如“冰化了是什么?”一位学生的回答:“春天。”这个回答多么富有诗意和灵性,学生眼里的世界自有神奇的形象和色彩。教师要相信学生有潜能,鼓励他们读出自己的“色彩”。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在相信学生潜能的基础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不要为赶进度、完任务,而把学生的阅读讨论变成走过场。因为课堂不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学生只能揣摩教师的意图去猜测答案,哪能有自己的发现,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呢?
总之,尊重学生的阅读发现,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能使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中交流互动时的尊重、理解、合作、探究、分享变得更有意义,真正体现出教育的民主,关照并尊重学生个性,突出教育的本质“师生共同成长与发展”,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人”。